APP下载

江苏省早熟晚粳新品种生产比较试验

2014-06-27杨建忠吴越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武运穗数品系

杨建忠 吴越

江苏省早熟晚粳新品种生产比较试验

杨建忠 吴越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常州213175)

为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多抗的水稻新品种,加速早熟晚粳新品种的更新换代,通过对2013年进入江苏早熟晚粳生产试验的2个新品系进行分析比较,明确特点和优势,筛选出适合苏南地区种植的最佳品种并应用于生产,以期为新品种的顺利推广和运用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早熟晚粳;生产试验;产量;生育期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一直承担江苏省早熟晚粳品种的区域试验任务,根据省种子站有关统一用种量、统一浸种、统一播种、统一移栽以及统一肥水管理等“五统一”条件控制,科学规范,公正合理地开展早熟晚粳品种的区域试验任务。本组试验是为鉴定江苏省育成的新品系与主推品种之间的差异情况,加快早熟晚粳新品种的更新换代,为全省粮食生产做好基础性工作,为新品种的审定以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基本情况

1.1 材料与方法

2013年进入生产试验的两个新品系常粳11-5、武运29154和对照武运粳23号(CK);小区面积167 m2,穴行距0.133 m×0.25 m,小区间距0.4 m,2次重复,每穴基本苗3~4苗。

1.2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于2013年5月至10月间完成,试验地设在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国家南方稻区区域试验站内,品种均由江苏省种子站提供。1.3试验处理和方法

试验田土质为壤土,肥力中上等,能代表本地区大面积的基本地力。种子处理用鲜杀螟可湿性粉剂加扑生畏乳油浸种。秧田播量450 kg/hm2。本田前茬冬闲,中型拖拉机耕翻平整,再人工平整,基施碳酸氢铵300 kg/hm2,复合肥300 kg/ hm2,6月20日化学除草同时施用尿素75 kg/ hm2,6月25日施用尿素150 kg/hm2,8月1日施穗肥尿素150 kg/hm2,本田期共防病治虫6次,主要防治:飞虱、纵卷叶螟、纹枯病、稻曲病,主要使用农药:阿维菌素、乐斯本、康宽、井冈霉素。试验期间,前期生长过旺,后期长期高温,消耗增多,10月受台风低温影响,空粒增多,粒重有所下降,产量受到一定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新品系常粳11-5、武运29154与对照CK比较,生育期基本一致,常粳11-5抽穗和成熟期略早,但差异性不明显,说明2个新品系在生育期上与对照一致,属于早熟晚粳品种类型。

表1 三个品种生育期对比情况

2.2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

由表2可知,在穗数方面,常粳11-5比对照CK多22.5万/hm2,增幅达到6.9%,达到显著水平,而武运29154穗数比对照CK略低,但差异不明显;在每穗实粒数方面,武运29154比对照CK平均增加27.5粒,增幅达到23.5%,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常粳11-5在穗实粒数上面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在千粒重上,2个新品系均比对照品种明显低;在产量方面,新品系常11-5、武运29154分别比对照增产625.5 kg/hm2和1 650 kg/hm2,增幅分别达到6.3%和16.5%,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表2 3个品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情况

由此可知,新品系常粳11-5和武运29154在本试验点的产量表现均比对照品种增产显著或者极显著。分析常粳11-5产量构成因素,得出增产原因是穗数显著增加的结果;而新品系武运29154显著增产的原因是由于穗粒数极显著增加的结果。

2.3 品种其它性状分析比较

由表3可知,3个参试品种株高适中,叶挺,株型紧凑,且后期具备转色快,熟相优,灌浆好等特点。

表3 3个品种的植株株型综合性状

表4 2个新品系条纹叶枯、稻瘟病鉴定情况

表5 2个新品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抗性鉴定

由表4、表5可知,新品系常粳11-5、武运29154在抗性方面均符合品种审定相关要求,属于抗性较好的品种。

3 总结

针对两种新品系的不同生育特点,选择的栽培方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常粳11-5的增产方式是通过穗数的增加来实现的,在栽培技术上,应保证充足的基本苗数量和分蘖期肥水的保障,以实现增穗增产的目的;而武运29154属于大穗型品种,在栽培技术上要保证合理基本苗和穗数,同时重注穗肥,尤其是促花肥和保花肥的合理施用,主攻大穗来实现品种增产。通过本次试验,综合2个品种全生育期过程的表现,建议2个品种能尽快地推广、应用,为广大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优良品种。

2014-02-20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SXGC〔2013〕072);常州市农业科技支撑项目(CE20132013)。

杨建忠(1964-),男,农艺师,主要从事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作。

猜你喜欢

武运穗数品系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小麦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山东地区茶用元宝枫品系的比较与筛选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直播水稻不同品种氮、磷吸收利用特性和产量的差异试验小结
溧阳市2016年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武运粳31号”在江阴市的引种表现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陆川油茶优良砧木品系的初步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