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两个市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
2014-06-27王林,杨坚争
王 林 , 杨 坚 争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外贸进出口增速趋缓,2009~2013年间的外贸出口年均增速不到10%。但同期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强劲,[1]2011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人民币1.6万亿元,同比增长33%;2012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人民币2万亿元,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人民币3.1万亿元,增速远高于同期外贸增速,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特点是:交易品种多,单次批量、交易频次多,但国际物流的方式普遍是快件邮件的旧模式,[3]跨境电子商务存在难以快速通关、结汇、退税等问题,无法满足跨境电子商务在效率、成本、安全的要求,阻碍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4]近年来,我国的国际物流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受技术水平、跨境支付、电子通关等因素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5]本文以拉詹(Rajan)的两个市场方法理论为基础,利用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国际物流绩效的跨境支付、电子通关、法律法规、技术应用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二、文献综述
国际物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兴起的,[6]从2009年开始,跨境电子商务兴起,国际物流的绩效成了影响企业和国家外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物流的时效性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要影响因素。[7]有关跨境电子商务与国际物流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倍受学者的青睐。美国学者拉詹[8]提出了两个市场的理论,指出世界市场将从单一市场(实体市场)朝着两个市场(实体市场和互联网市场)的方向发展,且实体市场的比例不断下降,互联网市场的比例不断上升,在一定范围内两者达到一定的动态平衡。这会改变世界市场的规则,在国际物流的发展上,一定要考虑到新兴的跨境电子商务对国际物流所带来的变革。
从定量分析看,杨长春[9]以北美、日本和欧洲这三个世界贸易活动最活跃和物流水平较为先进的国家与地区的资料做实证分析后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反馈关系,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于物流对于贸易的带动作用,国际物流与对外贸易是互为反馈性的因果关系;王领[10]基于上海市1978~2008年货物运输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与进出口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上海市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发展现代物流、促进上海市对外贸易发展的策略;高秀丽、孟飞荣[11]根据广东省1978~2010年进出口贸易额、港口吞吐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认为广东省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国际物流对对外贸易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外贸易对国际物流的影响不显著;崔登峰、朱金鹤[12]基于新疆1990~201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和新疆货物运输量的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新疆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现代物流对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外贸易对现代物流的促进作用,货物周转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加2.59个百分点。
从定性分析看,杨坚争、段元萍[13]分析了我国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措施:建立合理的中央与地方、各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大通关带动国际(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解决信息共享与协调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高度重视国际(跨境)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建设;重视国际(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典型的作用。杨松等[14]基于电子技术本身的特殊性、支付主体和接收主体的多样性及不同国家电子支付监管规则的差异性造成跨境电子支付服务中存在多重风险出发,提出我国需要以跨境电子支付风险特征为核心,构建以中央银行监管为主体的多层次监管结构。李芳[15]认为有关跨境C2C的国际税收已被各国与地区视为不得小觑的税收潜力来源,中国必须从当下网络发票的全方位推行开始,坚持税收中性原则,采用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方式,对跨境C2C的收入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形式,并结合网络数字化、高效化的特色,探索出针对跨境C2C业务的网络税收征管体系。
三、研究方法与模型
1.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本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国际电子商务绩效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是多变量分析的重要工具,是一般线性模型的拓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能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适合进行多因素分析;能同时处理潜变量和观测变量的测量误差;能同时估计因子结构和因子关系,允许更大弹性的测量模型;整个模型的拟合程度,用方差协方差矩阵估计参数考察的是多变量之间的真实关系。[16]结构方程可分为测量方程(Measurement Equation)和结构方程(Structural Equation)。测量方程描述潜变量与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描述潜变量(Latent Variable)之间的关系,潜变量又称作不可观测变量,是指一些不能准确和直接测量的变量,如本文关注的法律法规状况、跨境支付状况、跨境物流绩效、电子通关能力和技术应用等。测量方程主要分析因子与指标的关系,结构方程主要分析因子之间的关系,测量方程通常表示为:
一般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默认的参数估计法是极大似然估计法,本文也采用这一方法。极大似然估计法使拟合函数FML达到最小值的估计θ,如公式(4):
tr(A)表示矩阵A的迹,log|A|表示矩阵行列式的对数,S是指全部指标组成的(p+q)与向量(y',x')'的样本协方差矩阵,∑(θ)是由模型推出的协方差矩阵,假设S和∑(θ)都是正定矩阵,则它们的行列式大于零且∑(θ)有逆矩阵。
2.模型假设
法律法规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的营销、支付、通关、物流、售后等诸多环节,协调市场主体的商业行为,规范跨境电子商务服务部门,包括海关、工商、税务、卫生、出入境管理等部门的服务行为,维护市场主体的权益。[17]政策的制定对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可有效规避技术不合理发展所带来的不足,优化资源配置与行业的协调发展。[18]借鉴以上的研究成果,以法律法规(F1)为内生性变量,技术应用(F2)、跨境支付(F3)、国际物流绩效(F5)、电子通关(F4)作为被影响的变量,建立下面4个假设:
H1a:法律法规(F1)影响跨境支付(F3)
H1b:法律法规(F1)影响国际物流绩效(F5)
H1c:法律法规(F1)影响电子通关(F4)
H1d:法律法规(F1)影响技术应用(F2)
巴克斯(Bakos)认为,作为信息技术主要应用方式的互联网推进了技术革新,促进了产品或服务的改进,改变消费者传统的交易习惯,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物流业态的变革;[19]信息革命所带来技术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国际营销、跨境支付、国际物流等方面,需要将技术应用放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进行考虑;[20]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在跨境电子商务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带来了更大规模的全球产业转移,扩大开放、吸引先进生产要素是国际物流业态优化升级的首要因素,跨境电子商务所带来的跨境支付与通关革新了传统国际物流的流程。[21]本文建立技术应用(F2)为内生性变量,跨境支付(F3)、电子通关(F4)、国际物流绩效(F5)作为被影响因素的假设,探索其内在的联系:
H2a:技术应用(F2)影响跨境支付(F3)
H2b:技术应用(F2)影响电子通关(F4)
H2c:技术应用(F2)影响国际物流绩效(F5)
跨境支付作为国际物流的上游流程链,对国际物流的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伴随着国际物流的通关过程,也是影响国际物流绩效的影响因素,货物跨越国境必然经历报关、报检、报税等流程,并受某些经济体为促进经济发展采取的出口退税政策影响,同时一些经济体打击逃脱关税的走私政策也会影响国际物流。[22]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国际物流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经济体为鼓励本国或本地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一般都采取某种海关免税政策,评估换汇支付和跨境支付的成本、速度和安全性。[23]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建立以下假设,分别以跨境支付(F3)和电子通关(F4)为内生性变量,国际物流绩效(F5)为被影响的变量:
H3:跨境支付(F3)影响国际物流绩效(F5)
H4:电子通关(F4)影响国际物流绩效(F5)
基于上述假设形成了结构方程概念模型(见图1),本文将围绕此模型设计问卷,并收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影响国际物流绩效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文的结构方程模型有20个观测变量、5个潜变量。5个潜变量为法律法规(F1)、技术应用(F2)、跨境支付(F3)、电子通关(F4)、国际物流绩效(F5)。法律法规(F1)的解释变量为在线合同机制(Q40)、中介主体的法律地位(Q41)、跨境流程中的法规(Q42)、售后机制(Q43);技术应用(F2)的解释变量为支付技术(Q27)、电子物流技术(Q29)、数据库技术(Q30)、数据分析技术(Q31);跨境支付(F3)的解释变量为安全问题(Q11)、电子资金(Q19)、第三方支付(Q20)、电子信用证(Q21);电子通关(F4)的解释变量为无纸化通关(Q23)、电子报检(Q25)、报检流程(Q26)、电子税费(Q28);国际物流绩效(F5)的解释变量为供应链(Q32)、交易成本(Q33)、交易速度(L20)、交易安全(L21)。构建如图2所示的功能关系结构图。
3.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次样本来自2013年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对参展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327份,有效问卷1214份,通过表列删除法,剔除没有名称的个案,最后确定有效问卷1009份。从企业规模看,特大型企业25家、大型企业147家、中型企业427家、小型企业369家,中小型企业占统计总量的78.7%;从企业性质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9家、三资企业65家、民营企业701家、其他类型企业126家,民营企业比例最高,占样本总数的72.2%;从行业类型看,制造企业688家(占总数的68.1%),流通业52家,服务业85家,其他行业145家。部分指标样本的描述统计见表1。
(2)缺失值处理
缺失值对模型分析的结果存在很大影响,必须对缺失值进行合理处理。本文采用SPSS15.0中的以缺失值邻近点的算术平均值进行替代方法处理,即用其他个案中该变量观测值的平均数对缺失的数据进行替换,从而确保数据分析过程中的有效性和规则性。
图1 概念模型
图2 功能关系结构图
表1 部分指标样本的描述统计
(3)数据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Reliability)指测量结果(数据)一致性或稳定性的程度。当0.35≤Cronbachα<0.70时,信度属于尚可;当Cronbachα<0.35时则为低信度。基于以上限制条件,本文数据的Cronbachα=0.958,达到了有效标准,表明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理想。
效度(Validity)是指标作为测量抽象概念的工具,反映待测量概念的真实性程度,主要包括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和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题目的共同度在0.553~0.784之间,其中共同度大于0.700的项目占45%,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可以接受。
四、实证结果分析
1.模型的拟合优度
当模型整体的拟合优度检验达到可接受程度时,才能进行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的检验与解释。对模型的拟合优度评价一般采用下面两种方法:检验参数的显著性,评价参数的意义和合理性;用各种拟合指数对模型进行整体评价。[24]衡量模型整体拟合优度的指标有很多,学者们往往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个人偏好来选取拟合优度指标。根据王济川等[25]的研究,评价拟合指数应遵循以下3个原则:RMSEA在0.08及以下,越趋于0,拟合效果越好 ;x2/DF在2~5区间;NNFI和CFI在0.9及以上,越趋于1,拟合效果越好。满足以上条件的拟合模型是比较优良的模型,表2列出本文所涉及模型的拟合指数,RMSEA和CFI完全符合上述原则,虽然x2/DF的比值小于2,因为本文模型中使用的样本量比较大,所以模型拟合度良好,输出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的。
2.模型输出图与参数估计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我们对国际物流的认识,一般会认为法律法规、技术应用、跨境支付、电子通关对国际物流的绩效有着很显著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程度有多大?根据前面设计的结构方程路径图,利用SPSS 15.0和AMOS 9.0软件对1009份有效样本进行计算,表3为测量模型即潜变量对观测变量的参数估计,表4为结构模型即潜变量之间的参数估计。综合两个市场的理论基础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物流实际的调研,对输出结果进行分析。
表2 拟合度分析
根据表3输出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一是法律法规(F1)的4个指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53、0.71、0.55,较好解释了法律法规这个潜变量;二是技术应用(F2)前3个指标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5,说明前3个指标较好解释了技术应用这个潜变量;数据分析技术的相关系数仅为0.37,这与显示情况是吻合的,说明没有一套标准的国际物流统计体系以及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国际物流的数据就无法快速分析和应用,这也是当前“大数据”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表4输出结果,可看出,H1b显著性水平在0.05以外,H1d的显著性水平在0.03以外,其余的显著性水平都在0.001,而且估计值在0.538到0.816之间变化,说明潜变量之间具有很强的因果关系。结合上文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以及表4的输出结果可以认为:技术应用、跨境支付、电子通关对国际物流绩效的影响显著,法律法规通过对跨境支付、技术应用、电子通关的直接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国际物流绩效,应用系统的观点整合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境支付、电子通关和国际物流这三个环节。
表3 测量模型:潜变量对观测变量的参数估计
表4 结构模型:潜变量之间的参数估计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世界市场的虚拟化与我国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70973079)、上海市一流学科资助项目“上海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项目编号:S1205YLXK)、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跨境电子商务机制设计的数学模型研究”(项目编号:JWCXSL1401)的资助。
[1]上海市商委.上海市电子商务报告(2013)[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2014:6-12.
[2]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4.
[3]李保军.国际物流助力中国发展国际贸易[J].国际经济合作,2013(9):91-92.
[4]周正柱.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7(12):5-8.
[5]翁心刚.区域性国际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12):26-30.
[6]谭丹.外贸提升视角下我国国际物流业发展的技术与路径[J].求索,2009(9):27-29.
[7]Isabel Gallego-álvarez, JoséLuis Vicente-Villardón.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in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by Applying the Logistic Biplot[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2(9):250-261.
[8]Varadarajan R,Yadav M S,Shankar V, First-mover Advantage in An Internet-Enabled Market Environment: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Propositions[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8(3):293-308.
[9]杨长春.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8-11.
[10]王领.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上海市1978~2008年的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0(1):59-65.
[11]高秀丽,孟飞荣.广东省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21):86-90.
[12]崔登峰,朱金鹤.新疆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关系的实证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3(9):16-20.
[13]杨坚争,段元萍.我国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10):37-41.
[14]杨松,郭金良.跨境电子支付服务风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J].法治研究,2013(2):64-72.
[15]李芳.跨境C2C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征管[J].法学研究,2013(6):148-149.
[16]、[24]方福前,吕文慧.中国城镇居民福利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阿马蒂亚·森的能力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J].管理世界,2009(4):17-26.
[17]Yoris A Au,Robert J Kauffman.The Economics of Mobile Payments: Understanding Stakeholder Issues for an E-merging Financi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J].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8(2):141-164.
[18]朱家贤.WTO“电子支付服务措施案”及其对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2013(9):52-58.
[19]Jagdish n sheth.Chindia Rising[M].Non Basic Stock Line Publisher,2008:42-47.
[20]余少华《.信息改变了美国》读后感——牢牢抓住全球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期[J].新远见,2012(8):53-59.
[21]张二震.战略机遇期与中国开放战略的调整[J].南京社会科学,2010(12):1-5、15.
[22]Aleksandar Trajkov, Jovanka Biljan.Logistic Services Trade Balance as Indicator of Macedonian Logistic Industry Potential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44):314-322.
[23]Jane Carter Ingram.Evidence of 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as a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Rural Livelihoods[J].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 Ecosystem Services, 2014(1):39-43.
[25]王济川,王小倩,姜宝法.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