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几个问题
2014-06-27董扬
董扬
前些天校友聚会,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新晋院士施一公,还参观了他领导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眼见耳闻,可深切感受到此君的热忱、聪慧、刻苦与担当。在介绍他的实验室和研究成果的同时,他也非常感叹国内缺乏创新的氛围和环境。他认为,中国目前科技创新不兴旺,原因绝不是中国人不聪明,也不是中国教育失败,把学生教傻了,而是中国的创新体系有问题,对此我深感赞同。
笔者曾在汽车行业的管理部门工作多年,主要职责是科技管理。工作中困扰我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科技成果转化不好,不能成为产品或实用的技术。当时,我认为是三个原因:科技投入不足,成果不熟;产学研结合不好;科研人员过多地专注于发表论文,不注重成果应用。现在看来,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缺乏创新的体系、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的氛围。
关于创新的体系,施一公感叹到,中国的科学家还必须同时是财务专家、工程师、法律专家和团队领袖。因为他在进行发明创造的同时,还需要去找钱,去组织队伍,把发明创造产品化,甚至还要应付法律纠纷。在此,我想起另一位校友钱颖一写过一篇文章,题为《硅谷的秘密》。文中写道,在美国,特别是在硅谷,很容易找到风险投资、工程师团队、财务专家和律师,他们会主动帮助科学家把创意变成发明,把发明变成产品,把产品推向市场,最后大家按照贡献分利润。这就是创新的体系,分工明确的社会体系。不注重创新的体系建设,单纯搞产学研结合,甚至把官也拉进来,搞官产学研结合,其实是缘木求鱼。
关于创新的动力,我看可以分为外动力与内动力,外动力是指社会的需要,内动力指个人的意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的发展总体上是追赶型的发展,技术来源主要是引进和仿制。引进和仿制省时省力风险小,创新费时费力风险大,自然对创新的需求就小。在此社会发展模式影响下,创业者自然也就不注重创新。我认识几位生产摩托车的企业家,其产量也达到百万辆级,但发展思路是城市不让卖就卖到农村,中国市场不够大就开拓海外,实在不行就转行房地产,就是没有下决心研发高档产品,与本田、宝马一争高下。类似的情况在汽车整车与零部件领域也有不少。
关于创新的氛围,我主要指缺乏宽容。创新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创新需要时间,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创新受到条件的限制,创新可能有瑕疵,创新可能有失败。当年竺延风讲要耐得住二十年寂寞,被很多人指责为不作为。赵福全主持开发新熊猫车型达到CNCAP碰撞五星,也有人指责油耗和成本不够低。更为不可理解的是,按照当下国资管理部门对国企领导人的要求,是许胜不许败,是功不抵过,少搞创新反而安全,小有失败便吃不了兜着走。国有企业在汽车整车领域是主体,而且一直被指责不够重视技术创新,我也认为这种指责有一定道理,但也为国企领导打抱不平:难道大学工科本科毕业的国企领导还不如初中文化的民营企业家重视技术创新吗?当然不是!根本原因是因为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不但没有促进,反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现在,三中全会已开过,今年两会也已开过,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各方面推行,创新的环境与条件应该渐有改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