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东地区第四系烃源岩地化特征分析
2014-06-26周丽
周丽
摘 要 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第四系生物气是我国最大的生物气区,主要产自七个泉组湖相泥岩和碳质泥岩,以湖相泥岩为主。其生物气源岩有其自身的特点:烃源岩产气率高、烃源岩规模大、特殊地质条件。通过第四系烃源岩评价标准,得出有机质丰度低,未成熟,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的结论。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烃源岩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0-0194-01
柴达木盆地属于我国西部中、新生代内陆山间盆地,海拔2650~3000 m,西北是阿尔金山,东北是祁连山,西南是昆仑山。柴东地区主要是指柴达木盆地东部的三湖坳陷,东直南北霍布逊湖,北以陵间、锡南、埃南断裂为界,西起那北-落雁山-红三旱四号一带,南至昆仑山前的边界断裂。
1 烃源岩发育特征
柴东地区第四系生物气源岩是晚喜山期走滑挤压阶段形成的,主要发育于第四系七个泉组,有两种类型的生物气源岩:湖相泥岩和湖沼相碳质泥岩,以湖相泥岩为主。
柴东地区第四系烃源岩晚第三纪到第四纪更新世早中期,湖泊沉积速率逐步增加,最大沉积速率高于1.23 mm/a,高沉积速率使沉积有机质避免了浅表层的大量分解,为生物气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同时,柴达木盆地在上新世晚期和更新世早中期,盆地湖泊相砂泥质岩的快速沉积为第四系提供了巨厚的气源岩。柴东地区源岩沉积分布广、厚度大,其暗色泥岩厚度平均最高可达上千米。
同时,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典型的咸化盆地,以其高矿化度和高盐度著称,寒冷的气候和高盐度水体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甲烷菌的活动,这对于生物气的聚集非常有利,因为埋深浅,生物气即使大量生成,也难以保存,而高盐度的环境正好延缓了产甲烷菌的活动。当埋藏到一定深度后,产甲烷抑制解除,烃源岩有机质大量生气,并就近运移到储层中聚集成藏。
地质条件的特殊性:
相关实验结果和勘探实践证明,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第四系生物气源岩沉积时期为低温、高盐度的环境,有效抑制了浅表条件甲烷菌活动,并对生气层起到了保护作用。湖泊相泥岩开始沉积时,由于受低温、高盐度的影响,微生物产甲烷活动受到抑制,从而延长甲烷菌产气高峰期。
2 烃源岩地化特征
柴东地区第四系烃源岩地化指标主要包括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以及有机质成熟度三方面。
1)有机质丰度。柴东地区烃源岩沉积于半深湖、浅湖和湖沼环境。野外采集样品有机质含量较低,有机碳平均0.3%。其中碳质泥页岩丰度较高(最高达18.79%,平均9.0%),泥岩有机质含量一般小于0.3%。氯仿沥青“A”及总烃含量也是碳质泥页岩高。(分别为6000ppm和857ppm)、暗色泥岩低(分别为100ppm左右和几十ppm)(见表1)。
表1 柴东地区第四系有机质丰度统计表
岩性 有机碳含量(%) 氯仿沥青“A”(ppm) 总烃(ppm)
碳质泥岩 9.06 6000 857
深灰及灰黑色泥质岩 0.44 500 72
灰色泥质岩 0.33 200 56
浅灰色泥质岩 0.21 58 20
棕灰色泥质岩 0.32 200 36
从柴东地区收集到多口探井的有机碳值来看(见表2),盐湖地区盐深1井七个泉组泥岩有机碳值0.54%;涩23井及涩25井有机碳值分别为0.32%和0.25%;台南地区台南5井七个泉组有机碳为0.33%,台南中1井浅灰色泥岩有机碳值为0.23。总体来看,湖相泥岩沉积速度快,有机质分散,有机质丰度偏低;碳质泥岩由于有机质堆积集中,氯仿沥青“A”、 有机碳、总烃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属于优质烃源岩;但是,湖相泥质岩分布广,厚度大,对有机质丰度起补偿作用,虽然有机碳含量低,但也成为第四系生物气藏的主力烃源岩。虽然碳质泥岩有机碳平均含量高达9.06%,但由于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厚度较薄(厚度介于0~15 m之间,平均值10.8 m),分布局限,所以对生物气资源的贡献不大。
依据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坳陷第四系生物气源岩有机碳下限标准(0.25%),第四系湖相泥岩基本上都达到有效烃源岩丰度标准,具有较大的生气潜力。
2)有机质类型。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暗色泥岩的有机质显微组成显示,烃源岩有机质组分以壳质组、镜质组和惰质组为主,有机类型均为Ⅲ型。根据干酪根镜检、干酪根元素、氯仿沥青族组分等多种分析指标综合分析认为,柴东地区第四系烃源岩有机质以腐殖型和含腐泥腐殖型为主,含有极少量的腐泥型和混合型,有机母质主要来源于草本植物、水生植物和藻类等。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源岩为低丰度Ⅲ型有机质烃源岩。在偏低气温条件下,区内以草原植被为主,大量第四系草本植物和低矮灌木残体被河流输入湖泊中,有机质转化率较高,可以达到最大限度地生成生物甲烷气。
3)有机质成熟度。柴东地区第四系烃源岩可溶有机质转化程度过低,A/C一般小于6%,HC/C不到2%,镜质体反射率大部分小于0.5%,属于未成熟阶段;族组份中非烃和沥青质含量都在70%以上,属于高值,由此说明源岩热降解程度较低。涩北1井1200-1300 m埋深的岩心中螺蚌壳体没有石化迹象,泥岩中植物杆茎没有碳化,为棕黄色,脉络清晰完整。大量的松、蒿、菊科孢粉显微观察为土黄色,没有石化痕迹,推断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埋藏时间较短,地温偏低。从测定结果和地质现象来看,柴东地区第四系烃源岩属于未成熟阶段。
3 结论
柴东地区是中国内陆最大的第四系生物气区,其第四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但其产气率高,厚度大的特点弥补了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不足,可持续生烃。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以陆源草本植物和低矮灌木为主的腐殖型和含腐泥腐殖型,烃源岩有机质属于处于未成熟阶段。
参考文献
[1]党玉琪,侯泽生.柴达木盆地生物气成藏条件[J].新疆石油地质,2003,24(5):375-378.endprint
摘 要 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第四系生物气是我国最大的生物气区,主要产自七个泉组湖相泥岩和碳质泥岩,以湖相泥岩为主。其生物气源岩有其自身的特点:烃源岩产气率高、烃源岩规模大、特殊地质条件。通过第四系烃源岩评价标准,得出有机质丰度低,未成熟,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的结论。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烃源岩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0-0194-01
柴达木盆地属于我国西部中、新生代内陆山间盆地,海拔2650~3000 m,西北是阿尔金山,东北是祁连山,西南是昆仑山。柴东地区主要是指柴达木盆地东部的三湖坳陷,东直南北霍布逊湖,北以陵间、锡南、埃南断裂为界,西起那北-落雁山-红三旱四号一带,南至昆仑山前的边界断裂。
1 烃源岩发育特征
柴东地区第四系生物气源岩是晚喜山期走滑挤压阶段形成的,主要发育于第四系七个泉组,有两种类型的生物气源岩:湖相泥岩和湖沼相碳质泥岩,以湖相泥岩为主。
柴东地区第四系烃源岩晚第三纪到第四纪更新世早中期,湖泊沉积速率逐步增加,最大沉积速率高于1.23 mm/a,高沉积速率使沉积有机质避免了浅表层的大量分解,为生物气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同时,柴达木盆地在上新世晚期和更新世早中期,盆地湖泊相砂泥质岩的快速沉积为第四系提供了巨厚的气源岩。柴东地区源岩沉积分布广、厚度大,其暗色泥岩厚度平均最高可达上千米。
同时,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典型的咸化盆地,以其高矿化度和高盐度著称,寒冷的气候和高盐度水体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甲烷菌的活动,这对于生物气的聚集非常有利,因为埋深浅,生物气即使大量生成,也难以保存,而高盐度的环境正好延缓了产甲烷菌的活动。当埋藏到一定深度后,产甲烷抑制解除,烃源岩有机质大量生气,并就近运移到储层中聚集成藏。
地质条件的特殊性:
相关实验结果和勘探实践证明,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第四系生物气源岩沉积时期为低温、高盐度的环境,有效抑制了浅表条件甲烷菌活动,并对生气层起到了保护作用。湖泊相泥岩开始沉积时,由于受低温、高盐度的影响,微生物产甲烷活动受到抑制,从而延长甲烷菌产气高峰期。
2 烃源岩地化特征
柴东地区第四系烃源岩地化指标主要包括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以及有机质成熟度三方面。
1)有机质丰度。柴东地区烃源岩沉积于半深湖、浅湖和湖沼环境。野外采集样品有机质含量较低,有机碳平均0.3%。其中碳质泥页岩丰度较高(最高达18.79%,平均9.0%),泥岩有机质含量一般小于0.3%。氯仿沥青“A”及总烃含量也是碳质泥页岩高。(分别为6000ppm和857ppm)、暗色泥岩低(分别为100ppm左右和几十ppm)(见表1)。
表1 柴东地区第四系有机质丰度统计表
岩性 有机碳含量(%) 氯仿沥青“A”(ppm) 总烃(ppm)
碳质泥岩 9.06 6000 857
深灰及灰黑色泥质岩 0.44 500 72
灰色泥质岩 0.33 200 56
浅灰色泥质岩 0.21 58 20
棕灰色泥质岩 0.32 200 36
从柴东地区收集到多口探井的有机碳值来看(见表2),盐湖地区盐深1井七个泉组泥岩有机碳值0.54%;涩23井及涩25井有机碳值分别为0.32%和0.25%;台南地区台南5井七个泉组有机碳为0.33%,台南中1井浅灰色泥岩有机碳值为0.23。总体来看,湖相泥岩沉积速度快,有机质分散,有机质丰度偏低;碳质泥岩由于有机质堆积集中,氯仿沥青“A”、 有机碳、总烃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属于优质烃源岩;但是,湖相泥质岩分布广,厚度大,对有机质丰度起补偿作用,虽然有机碳含量低,但也成为第四系生物气藏的主力烃源岩。虽然碳质泥岩有机碳平均含量高达9.06%,但由于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厚度较薄(厚度介于0~15 m之间,平均值10.8 m),分布局限,所以对生物气资源的贡献不大。
依据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坳陷第四系生物气源岩有机碳下限标准(0.25%),第四系湖相泥岩基本上都达到有效烃源岩丰度标准,具有较大的生气潜力。
2)有机质类型。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暗色泥岩的有机质显微组成显示,烃源岩有机质组分以壳质组、镜质组和惰质组为主,有机类型均为Ⅲ型。根据干酪根镜检、干酪根元素、氯仿沥青族组分等多种分析指标综合分析认为,柴东地区第四系烃源岩有机质以腐殖型和含腐泥腐殖型为主,含有极少量的腐泥型和混合型,有机母质主要来源于草本植物、水生植物和藻类等。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源岩为低丰度Ⅲ型有机质烃源岩。在偏低气温条件下,区内以草原植被为主,大量第四系草本植物和低矮灌木残体被河流输入湖泊中,有机质转化率较高,可以达到最大限度地生成生物甲烷气。
3)有机质成熟度。柴东地区第四系烃源岩可溶有机质转化程度过低,A/C一般小于6%,HC/C不到2%,镜质体反射率大部分小于0.5%,属于未成熟阶段;族组份中非烃和沥青质含量都在70%以上,属于高值,由此说明源岩热降解程度较低。涩北1井1200-1300 m埋深的岩心中螺蚌壳体没有石化迹象,泥岩中植物杆茎没有碳化,为棕黄色,脉络清晰完整。大量的松、蒿、菊科孢粉显微观察为土黄色,没有石化痕迹,推断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埋藏时间较短,地温偏低。从测定结果和地质现象来看,柴东地区第四系烃源岩属于未成熟阶段。
3 结论
柴东地区是中国内陆最大的第四系生物气区,其第四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但其产气率高,厚度大的特点弥补了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不足,可持续生烃。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以陆源草本植物和低矮灌木为主的腐殖型和含腐泥腐殖型,烃源岩有机质属于处于未成熟阶段。
参考文献
[1]党玉琪,侯泽生.柴达木盆地生物气成藏条件[J].新疆石油地质,2003,24(5):375-378.endprint
摘 要 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第四系生物气是我国最大的生物气区,主要产自七个泉组湖相泥岩和碳质泥岩,以湖相泥岩为主。其生物气源岩有其自身的特点:烃源岩产气率高、烃源岩规模大、特殊地质条件。通过第四系烃源岩评价标准,得出有机质丰度低,未成熟,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的结论。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烃源岩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0-0194-01
柴达木盆地属于我国西部中、新生代内陆山间盆地,海拔2650~3000 m,西北是阿尔金山,东北是祁连山,西南是昆仑山。柴东地区主要是指柴达木盆地东部的三湖坳陷,东直南北霍布逊湖,北以陵间、锡南、埃南断裂为界,西起那北-落雁山-红三旱四号一带,南至昆仑山前的边界断裂。
1 烃源岩发育特征
柴东地区第四系生物气源岩是晚喜山期走滑挤压阶段形成的,主要发育于第四系七个泉组,有两种类型的生物气源岩:湖相泥岩和湖沼相碳质泥岩,以湖相泥岩为主。
柴东地区第四系烃源岩晚第三纪到第四纪更新世早中期,湖泊沉积速率逐步增加,最大沉积速率高于1.23 mm/a,高沉积速率使沉积有机质避免了浅表层的大量分解,为生物气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同时,柴达木盆地在上新世晚期和更新世早中期,盆地湖泊相砂泥质岩的快速沉积为第四系提供了巨厚的气源岩。柴东地区源岩沉积分布广、厚度大,其暗色泥岩厚度平均最高可达上千米。
同时,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典型的咸化盆地,以其高矿化度和高盐度著称,寒冷的气候和高盐度水体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甲烷菌的活动,这对于生物气的聚集非常有利,因为埋深浅,生物气即使大量生成,也难以保存,而高盐度的环境正好延缓了产甲烷菌的活动。当埋藏到一定深度后,产甲烷抑制解除,烃源岩有机质大量生气,并就近运移到储层中聚集成藏。
地质条件的特殊性:
相关实验结果和勘探实践证明,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第四系生物气源岩沉积时期为低温、高盐度的环境,有效抑制了浅表条件甲烷菌活动,并对生气层起到了保护作用。湖泊相泥岩开始沉积时,由于受低温、高盐度的影响,微生物产甲烷活动受到抑制,从而延长甲烷菌产气高峰期。
2 烃源岩地化特征
柴东地区第四系烃源岩地化指标主要包括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以及有机质成熟度三方面。
1)有机质丰度。柴东地区烃源岩沉积于半深湖、浅湖和湖沼环境。野外采集样品有机质含量较低,有机碳平均0.3%。其中碳质泥页岩丰度较高(最高达18.79%,平均9.0%),泥岩有机质含量一般小于0.3%。氯仿沥青“A”及总烃含量也是碳质泥页岩高。(分别为6000ppm和857ppm)、暗色泥岩低(分别为100ppm左右和几十ppm)(见表1)。
表1 柴东地区第四系有机质丰度统计表
岩性 有机碳含量(%) 氯仿沥青“A”(ppm) 总烃(ppm)
碳质泥岩 9.06 6000 857
深灰及灰黑色泥质岩 0.44 500 72
灰色泥质岩 0.33 200 56
浅灰色泥质岩 0.21 58 20
棕灰色泥质岩 0.32 200 36
从柴东地区收集到多口探井的有机碳值来看(见表2),盐湖地区盐深1井七个泉组泥岩有机碳值0.54%;涩23井及涩25井有机碳值分别为0.32%和0.25%;台南地区台南5井七个泉组有机碳为0.33%,台南中1井浅灰色泥岩有机碳值为0.23。总体来看,湖相泥岩沉积速度快,有机质分散,有机质丰度偏低;碳质泥岩由于有机质堆积集中,氯仿沥青“A”、 有机碳、总烃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属于优质烃源岩;但是,湖相泥质岩分布广,厚度大,对有机质丰度起补偿作用,虽然有机碳含量低,但也成为第四系生物气藏的主力烃源岩。虽然碳质泥岩有机碳平均含量高达9.06%,但由于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厚度较薄(厚度介于0~15 m之间,平均值10.8 m),分布局限,所以对生物气资源的贡献不大。
依据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坳陷第四系生物气源岩有机碳下限标准(0.25%),第四系湖相泥岩基本上都达到有效烃源岩丰度标准,具有较大的生气潜力。
2)有机质类型。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暗色泥岩的有机质显微组成显示,烃源岩有机质组分以壳质组、镜质组和惰质组为主,有机类型均为Ⅲ型。根据干酪根镜检、干酪根元素、氯仿沥青族组分等多种分析指标综合分析认为,柴东地区第四系烃源岩有机质以腐殖型和含腐泥腐殖型为主,含有极少量的腐泥型和混合型,有机母质主要来源于草本植物、水生植物和藻类等。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源岩为低丰度Ⅲ型有机质烃源岩。在偏低气温条件下,区内以草原植被为主,大量第四系草本植物和低矮灌木残体被河流输入湖泊中,有机质转化率较高,可以达到最大限度地生成生物甲烷气。
3)有机质成熟度。柴东地区第四系烃源岩可溶有机质转化程度过低,A/C一般小于6%,HC/C不到2%,镜质体反射率大部分小于0.5%,属于未成熟阶段;族组份中非烃和沥青质含量都在70%以上,属于高值,由此说明源岩热降解程度较低。涩北1井1200-1300 m埋深的岩心中螺蚌壳体没有石化迹象,泥岩中植物杆茎没有碳化,为棕黄色,脉络清晰完整。大量的松、蒿、菊科孢粉显微观察为土黄色,没有石化痕迹,推断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埋藏时间较短,地温偏低。从测定结果和地质现象来看,柴东地区第四系烃源岩属于未成熟阶段。
3 结论
柴东地区是中国内陆最大的第四系生物气区,其第四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但其产气率高,厚度大的特点弥补了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不足,可持续生烃。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以陆源草本植物和低矮灌木为主的腐殖型和含腐泥腐殖型,烃源岩有机质属于处于未成熟阶段。
参考文献
[1]党玉琪,侯泽生.柴达木盆地生物气成藏条件[J].新疆石油地质,2003,24(5):375-3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