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之歌
2014-06-25田培良
田培良
医生为了缓解金海脑部的水肿,给他枕了一个带冰块的枕头。也许是冰块刺激的结果,金海痛苦地呻吟起来,医生又把那个枕头换掉了。
铁路医院的院长正在北京,一会儿一个电话,催问这边的情况。病房主任、几个主治大夫在不停地会商,看得出来,他们在想尽各种办法,全力抢救。
蒙古学学院的领导来了,内大的领导来了,内蒙古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的领导也来了。金海的同学、同事、学生,一个传一个,都来了。为了不干扰医务人员的工作,他们都在走廊里静静地候着。
大家都盼望奇迹出现,都期待着金海靠他顽强的毅力再迈过这道坎儿。
然而,奇迹再没有出现。
入夜以后,情况越来越不好。
开始,还能听到他轻轻的呻吟,再后来,呻吟也没有了,说明意识没有了。
只有呼吸,只有心跳,只有血压。
血压出奇的高,心跳出奇的快,呼吸出奇的急促。
11点以后,血压降下来了,心跳慢下来了,呼吸也越来越微弱了。
11点10分,一切归零……
一个顽强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平静地结束了。他的领导、导师,他的同事、同学、学生,他的妻子、儿子,他的弟弟、妹妹,都守在他的身旁,目睹了这个过程——生命终结的过程。
金海走了。
他是安安静静地走的,弥留之际,没有绝望地挣扎,没有痛苦地呼喊,安安静静地去了。
他是从从容容地走的,就像出远门一样,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把一切都安顿住了,从从容容地去了。
他是放放心心地走的,他的神态是那么安详,表情是那么平和,平和得甚至带出一丝笑意,就像睡着了一样……
夜已经很深了,大家谁也不想回家,都想在这儿再待一会儿,再陪陪金海,再说说金海。
“他这次犯病其实不算很重,我以为还会像前两次那样挺过去的,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连句话都没来得及说。”还在懵懂之中的林娜懊悔地说。
“到最后还那么坚强。”道尔吉对学校的两位主要领导说,“从CT室出来的时候,我告诉他问题不是很大,你还能挺过来——他嘴已经不能说话了,手还是用力地握了我一下……”
“他对死亡早就有准备了。”道尔吉接着说,“去年夏天,我俩就谈过这个话题。他不回避,更不怕,确实是坦然面对。”
“所以说,金海是英雄,是新时代的英雄。”到任不久的新校长陈国庆把话题接了过来,“过去咱们有个误区,以为只有战争年代才出英雄,战场上才出英雄。错了,和平年代照样有英雄。”
“什么是英雄?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是英雄;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英勇斗争的人,同样是英雄!金海教授就是这样的英雄!”
“说到‘本领高强,金海的本领高不高、强不强?你们老跟我说,他是他研究的那个领域里一座很难跨越的高山。已经是‘很难跨越的高山了,还不够高、不够强么?再说勇武过人,别看金海是一介书生,叫我说,他最是一个‘勇武过人的人。咱们想啊,他不怕困难,不怕癌症,不怕吃亏,不怕死亡,连死都不怕,他还怕什么?他无所畏惧了。所以说,他最是一个‘勇武过人的人!这样的人难道还不配当英雄吗?”
“英雄之所以值得我们崇敬,关键是他达到了那么一种境界,一种常人达不到的境界。这种境界金海达到了,所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我们过去宣传的英雄,他们的业绩都是轰轰烈烈的,惊天动地的;当下的英雄,则是默默无闻的,是不显山不露水的。董存瑞炸碉堡也好,黄继光堵枪眼也好,欧阳海拦惊马也好,固然有平时的长期积淀,但他们的英雄壮举都是在很短暂的时间内完成的;而当下的英雄,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年复一年的奉献,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英雄更难能可贵,更值得我们钦佩!所以说,我们更应该推出这样的英雄,树立这样的榜样。丽华书记,我的这些观点,你赞不赞成?”
“我赞成!金海虽然走了,他的精神还在,还在激励我们继续前行!所以,我们要通过悼念金海,动员更多的师生向金海学习,把金海的精神发扬光大!”
……
36. 在那长满艾草的山坡上
金海的遗体告别仪式是7天后举行的。他走的那天是个星期六,向他作最后告别也选了个星期六。
金海是微笑着离去的。他活着时就不喜欢悲悲惨惨凄凄切切,因此,道尔吉他们把告别仪式现场布置得尽量符合金海的性格,依从他的心愿。他们没有播放在这种场合惯常使用的那种让人撕心裂肺的哀乐,而是选择了金海最爱听、最喜欢唱的乌审民歌——《在那长满艾草的山坡上》。正中间的遗像也没用那种披了黑纱的没有多少表情的黑白照,而是选了他那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赛航给他抓拍的那张“博士照”,那是他最喜欢的一张,笑得最灿烂的一张。就让金海的笑脸永远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吧!
此刻的金海,就安卧在滴着露珠、吐着芬芳的各种各样的鲜花之中。这些鲜花都是他的学生一盆盆、一株株从很远的市区端来的。他们的老师在教师岗位上整整工作了30年,像个园丁一样含辛茹苦地培育出那么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他们就是老师精心栽培的滴着露珠、吐着芬芳的鲜花呀,他们多想再簇拥在老师身旁,安安静静地听老师讲课呀!
此刻的金海,就安卧在花丛中,静静地倾听那首他永远也听不够的乌审民歌。平日,他在书房里写文章写累了、看资料看累了、改稿子改累了,就常听这首歌,一边听,一边休息。是啊,他太累了,他该休息了,再听听这首歌吧!这是乌审儿女思念父母的歌,这是乌审儿女赞美家乡的歌!我们的金海是从乌审草原上走出来的优秀儿女,他以他56岁的短暂人生,他以他孜孜不倦的不懈奋斗,实现了从小立下的志向,完成了300多万字的专业著述,成为内蒙古近现代史领域一位很有名气的专家!他为他的家乡增了光,为家乡的人民争了气,他的价值、他的成就、他的声望,将远远地超过他所崇拜的偶像!
此刻的金海,就安卧在鲜花翠柏中,他的两位导师郝维民、道尔吉就守在他的身旁。9号那天他走的时候,人们没敢告诉郝维民老师,怕这位78岁的老教授承受不了。郝老师是第二天上午才知道的,知道了就埋怨众人,怨他们不该瞒着他。快80岁的人了,哭得泪如雨下,他的老伴过来劝他,未等开言,自己也成了泪人。今天一早,郝维民教授早早就来了,望着就像睡着了一样的金海,老教授一边哭一边说:“你放放心心地走吧!老师会按照你的意愿去做的。老师给出版社也讲了,你虽然走了,那我也不让他们在你的名字上加框。那个黑框会把我们分开的,老师要让你长久地和我们在一起。”
此刻的金海,就安卧在鲜花翠柏中,他的学生春子、文德、乌兰就守在他的身旁。春子是从刚刚结束的内蒙古草原文化研讨会上来的,手里抱着一大摞会上发的文件。以往的草原文化研讨会老师届届参加,今年身体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委托已经在社科院工作的春子姑娘代他去,一再嘱托她,一定要把会议的资料都带回来,别人认为没用的,我们说不定会有用的。春子兴冲冲地赶回来了,她把所有的资料都带回来了,她的老师却不在了,永远地不在了。文德和乌兰是从二连回来的,他们有两个喜讯要告诉老师—— 一个是文德终于工作了,干的还是新闻工作,就在内蒙古电台。他曾经厌烦新闻工作,想去搞历史,老师不让他放弃学了4年的新闻专业,希望他把新闻学与历史学相结合,在别人不注意的领域开出一片新天地来。他不听老师的劝告,非要固执地走自己设想的路。谁知,命运最终还是让他走上了老师希望他走的路。二是他俩要结婚了,婚礼就在呼和浩特办,他俩是来向老师下请柬的。可惜啊,两个年轻人晚到了一步,这么好的讯息,最爱他们的老师听不到了,老师已经先一步走了。
……
告别仪式就要开始了。告别大厅里人们送的花圈好多呀!有内蒙党委、内蒙政府、党委办公厅、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送的,有内蒙总工会、教育厅、社科院、党史办、档案局送的,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大、内蒙古农大、内蒙古工大、内蒙古财院、内蒙古医学院送的,有乌审旗旗委、政府、沙尔利格学校送的,有法国波恩大学蒙藏学系、中国蒙古史学会、鄂温克族研究会送的,有自治区政协主席任亚平、宣传部长乌兰、组织部长李佳、政府副主席连辑送的,还有内大的领导、内大各学院的领导以及金海的恩师、好友、同事、同学们送的,把个告别大厅摆得花团锦簇,满满当当。
向金海告别的有300多人,告别大厅里站得满满的。站在前排的领导同志有:自治区政协主席任亚平、自治区副主席连辑、社科院党委书记吴团英、院长马永真、自治区统战部副巡视员曹洪利、总工会副主席额尔敦巴雅尔、教育厅副巡视员张喜荣、教育学院副院长哈斯朝鲁。内大的党委书记刘丽华、校长陈国庆、副书记王贵印、副校长李延俊、王万义。
告别仪式是由副校长齐木德道尔吉主持的。到任不久的新校长陈国庆介绍了金海同志的生平。
陈国庆校长说: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教授、蒙古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博士生导师金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7月9日23时10分不幸逝世,年仅56岁。
金海,男,蒙古族,1955年11月11日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人。1963年9月到1974年7月在乌审旗沙尔利格学校读书,1974年9月至1976年7月在乌审旗中学读书,1976年11月至1978年3月在乌审旗沙尔利格小学任教,1978年3月至1981年12月在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学习,1982年1月毕业留校工作。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晋升为教授,2004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内蒙古史学会理事。
金海同志生前主要从事内蒙古近现代史、中日关系史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履行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在金海身上,不仅体现了学识的魅力,更彰显了人格的魅力。特别是从1999年不幸患了上颌窦腺癌的12年中,他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以常人无法想象的坚强毅力忍受着8次大手术带来的身体的巨大创伤和痛苦,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倾注在教学科研中,争分夺秒地忘我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
作为一名学者,他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潜心治学,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他坚持按时完成了博士研究生学业,以全A的优异成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于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他参加了10余项国家和自治区科研项目,出版个人专著7部,合著15部,共300余万字;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3部史料汇编、1部译著,多次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级奖励。他参与编写的《内蒙古革命史》获得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获得的最高奖项。
作为一名老师,他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认真讲好每一节课。他培养的10名博士研究生已有4名毕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已有17人毕业。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和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坚持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大量使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对所培养的学生悉心指导,深受学生欢迎,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他的乐观和坚韧,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受益终生的。如今,他培养的学生已经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正以优异的成绩践行着他的谆谆教诲。
作为一名党员,他以忠诚之心献身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以爱国之心维护民族团结,以积极进取之心争创一流业绩,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特别感人至深的是:他在去世前三天,还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敬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薪火相传”的生前绝笔,表达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无比热爱!
在大家眼中,金海教授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学者。他做着普通的事情,但是都做得很好!正是在这“普通”的背后,他以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和甘于寂寞的学术工作,坚守着一名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一个人无法选择生命的长度,却可以主宰生命的宽度”,他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崇高的学术精神和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他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是内蒙古大学的骄傲,是“教书育人”的楷模,是中国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是当代的“草原保尔”和内蒙古的“方永刚”!内蒙古大学党委,自治区教育厅、高校工委,自治区党委先后授予金海同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开展了向他学习的活动。他的先进事迹先后被自治区和中央各大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在全区、全国各族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评价。近年来,金海同志先后获得自治区首届道德模范、第二届感动内蒙古人物、第十一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第十一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中国教育2008年度新闻人物提名奖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金海同志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他的精神永存!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崇高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顽强意志,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珍爱生命、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金海同志的精神激励我们奋勇前进。让我们团结一心,凝神聚力,加快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金海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入夜之后的内大校园,变得更加静谧了。
桃李湖的水波,不再荡漾;桃李湖边的柳枝,不再摇曳。天上是十五之夜柔柔的月光,地上是内大学子们手里的烛光。
今夜,内蒙古大学的80多名学子相聚在校园里的桃李湖边,手捧点燃的蜡烛,为他们敬爱的金海老师送行。
本来,学校已经放假;本来,他们应该离校了;他们谁也不想走,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思念,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再送老师一程。
是谁又拉起了马头琴,是谁又演奏起那首熟悉的音乐?在时隐时现的乐曲声中,内大的学子们用诗歌表达他们此刻的心声:
你从长满艾草的山坡走来,
因此你最爱听那首蒙古族民歌;
长满艾草的山坡,
那里有马头琴的述说,
那里有阿爸阿妈的嘱托;
那里是你生命和学术的大河之源,
那里是你理想和信念的精神部落!
……
金海走了,远远地走了。但是,金海将永久地活在内蒙古大学所有教师和学生们的心中,活在乌审旗儿女们的心中,活在所有熟悉他、了解他、尊敬他的人们的心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