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从问题切入 发展从解题深入
2014-06-25蔡建军
蔡建军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如金石之音,振聋发聩、使人警醒。
我们一切工作的本质特征,就是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每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并不断强化的一种意识。改革攻坚,锐意进取,认真抓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落实,就要把坚持从问题切入,从解题深入,作为领导工作的根本途径。
一位哲人说过,发现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看不到问题或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辩证法告诉我们,问题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不能尽早发现问题,愿不愿向问题学习,不仅是认识水平问题,也是作风和精神状态问题。精神懈怠,缺乏改革意识,就不会主动去发现问题,即使发现了也会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担当缺失,畏惧困难,就更谈不上主动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末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领导干部只有务实求真,养成扎实的工作作风,既“身入”更“心入”,既接“地气”更增“底气”,才能“知势”“识势”,敏锐分析、把握和研判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认识力,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搞好顶层设计,更要抓好具体实践,只要我们早发现,早谋划,早预防、早布局,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问题像一面镜子,能反映出单位建设、个人工作的差异;问题像一把尺子,能量出领导干部能力的高低、胆识气魄的大小。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黄金期、矛盾的凸显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只有勇于直面问题、坚持正视问题,才能深入分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
时下,少数领导干部嘴上说着“新话”,手里干着“旧活”,脚下走着“老路”,症结在于没有从思想和行动上摆脱不良“惯性”,那种“见成绩就上、见问题就躲、见矛盾就推”的做法,就像一副沉重的脚镣,严重制约了一些地方和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最终难以成就伟业。
越是利益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变,越要敢于求同存异、解疑释惑,越要善于寻求最大公约数。解开了思想上的扣子,才能迈出改革的步子,从而在思想认识上实现共振,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直陈实事本身,直探问题实质,身为领导干部,要有一种敢于正视问题的精神,敢于“揭短亮丑”的胆识和勇气,自觉澄清模糊认识,摒弃私心杂念,带头直面问题,推动问题解决,促进改革发展。
恩格斯曾评价马克思说:“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恩格斯说的“问题所在”恰恰反映出马克思看重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正是当今领导干部正确的谋事成事之道,也是领导干部应具有的基本政治品德和素质。
改革只有一个指向,为人民利益而谋事,这是改革的根本价值;改革只有一个标准,为人民意愿而成事,这是改革的基本立场。
分析、研究问题是认清事物本质、把握客观规律、作出科学决策的唯一途径。毛泽东同志曾经对陈毅说,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问题,留心观察,注意研究,不可懈怠。“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各种风险和困难“思虑熟”,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得事理”,就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统筹好各方利益关系,求得推进改革的最大公约数,找到攻坚克难之法,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当前,我们要既强调勇气和使命担当,又讲究方法和统筹,才能使改革大业一步一步推进、一步一步突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正视问题的气度,才会有分析问题的力度;有研究问题的深度,才会有解决问题的进度。
墨守成规,只能坐失良机;改革创新,才能激流勇进。只有不断求索,时刻聆听到“时代的声音”,才能找准问题症结,确保改革积小胜成大胜,化量变为质变,积跬步至千里;才能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实现新跨越。
“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能否革除那些久改不革的积弊,推动那些久推不转的工作,关键在于敢不敢触动既得利益,能不能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凡事成于真、兴于实,败于虚、毁于假。敢不敢于、善不善于解决问题,是对党性和能力的考验。
古人说:“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尽责任,体现着领导者的价值,映照着人生的意义。所谓改革“坚”与“难”,通常是指发展的瓶颈、全局的纽结,往往具有复杂性、典型性、艰巨性的特点,呈现为各种矛盾交织,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起来比较棘手,难见一招之效,难求一时之功。正是这样,攻坚克难必须“敢”字当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瞄准事物的关键,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宁肯担风险、吃苦头,也要把堡垒攻下来,为前进开辟通道。
面对大有可为的发展战略机遇期,面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要求,只有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永久奋斗的朝气,才能打破利益的藩篱,克服前进的阻力。假如让精神在利益的温床上懈怠下去,只会滋生暮气、惰气甚至邪气。
改革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难题之所以为难题,往往有其关键点和矛盾集中之处,这个难题攻破了,就可以为相关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减少障碍;一些矛盾和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为更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打开通道。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过程,就是不断“啃硬骨头”、破障前行的过程。矛盾问题好比挡在前进途中的堡垒,堡垒拿不下,全局受影响;而一旦拿下,则如高闸泄洪,一泻千里,必然迎来崭新局面。
知是起点,行是终点。发现问题是好事,解决问题是大事。真正解决问题,必须洞悉时代特点、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方向,做到敢作为、勇担当,不怕风险,勇挑重担,勇于担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破解难题、干事创业上;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抱定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态度,对发现的问题、决定的事情扭住不放,不见成效不撒手、不达目标不罢休。唯此,才会时刻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才会有为民务实清廉的自觉,才能使改革永葆活力、坚如磐石,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本栏编辑/乐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