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高中地理课标对地图教学的要求及意义

2014-06-24易桂芳程远会

地理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图像技能

易桂芳+程远会

一、地理图像的类型及特点

“地理图像即地理学科中以图形和表格形式表现地理事物及现象的特点发生的原理、过程以及与其它事物之间关系的可视化呈现。”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最重要的学习工具,是建立区域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直观工具。

1.地理图像的类型

地理图像类型多样、范围广泛,其分类方法目前未有统一标准,根据对高中地理教材及高考地理真题的研究,本文主要将高中阶段常用地理图像按性质分为以下六类(如图1所示)。

2.地理图像的特点

一是直观、生动、形象。地理图像能够配合极少的文字表达非常直观、形象的地理事物,如表现出区域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地理成因和过程等。二是空间感强,多维、信息量大。地理图像比文字能够承载更多信息,而且可以立体、多维地表现地理事物,如地球上任意两点间最短距离的计算等内容,通过地图教学比文字更易理解,且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三是动态、联系地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地理图像可以动态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使读者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二、 中美地理课程标准对地图教学的要求

1.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图教学的要求

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第二部分“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对具体内容的地图教学做了规定,以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如表1所示。

2.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对地图教学的要求

美国1994年制定的《生活化的地理学——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对1~12年级的地理教学做了规定。该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包括地理学科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观点。其中地理学科知识含有6大要素(即空间术语中的世界、地方和区域、自然系统、人文系统、环境与社会、地理的应用六部分),18项标准(每个要素包含3项标准)。

表2是该标准中9~12年级“空间术语中的世界”地理标准1部分有关地图教学的要求。《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五项核心地理技能:①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②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③整合地理信息的技能;④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⑤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每项地理技能实施都与地图的读取和分析息息相关。

三、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意义

1.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作用

(1)利于地理知识学习。地理图像能准确地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发展变化等情况,将零散地理事物系统化,是地理教学的信息库,与文字相比,具有直观、形象、多维、感官刺激强、信息容量大、表达简明扼要等优势,利于学生建立心理地图,在脑中构建立体地理知识画面,因此地图是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教学主要包括两大方面:①自然系统知识的地图教学:主要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植被等知识,以理解生态系统内部及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②社会经济系统知识的地图教学:主要涉及人口、城市、聚落、农业、工业、交通、贸易、能源等知识,以获得关于地方特征的意识,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区域间的综合性和差异性。

(2)利于地理技能培养。《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教育者试图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应利用教科书、图画、图表、文献、示意图、统计数据等形式进行地理主题和有关问题的研究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些技能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对于学生的生活以及终身发展都极有裨益。而这些技能的获得都离不开对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阅读、分析和运用。利用地理图像教学,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观察力,空间图像的丰富想象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地理信息的获取与整合能力,地理事物的判定、解释、预测与评价能力,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等。

2.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作用

(1)利于分析地理过程。“地理过程”即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陆地表层系统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特征。课程标准提出的“过程”是对“科学研究”的“仿真”,强调学生要像科学家那样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与研究方法,其实质在于要使学生感知、体验科学家是如何把“科学的过程”仔细、恰当地应用到问题解决中。高中课标中关于地理过程的内容标准较多,如“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等,“标准”的结构基本由四个部分组成:前置限定、行为动词、主题内容、后置限定。地图是地理学科重要的语言和工具,要达到课标要求,教学中首先应提供地理图表,地图是获取地理信息的关键,然后根据课表要求及教材和学情设计相关问题,最后帮助读图、析图,让学生明确其包含的地理原理、规律及过程,不停留在对知识机械记忆的层面,而是始终围绕地理图表所提供信息进行分析,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2)利于实现方法目标。科学方法是在学习和研究科学问题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作出解释论证、解决问题等所遵循的途径和使用的手段,“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方法”主要指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而非地理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这里的“方法”主要包括“地理观察方法”、“地理实验方法”、“地理调查方法”、“地理比较方法”、“地理分析与综合方法”、“地理归纳与演绎方法”。地理方法目标的实现也与地图分不开,在地理教学中,不能把科学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给学生提供地理图表和材料,让学生根据问题,对地图进行分析、整合,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3.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作用

(1)利于丰富学生情感。新课标中的“情感”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不仅指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主要包括: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体验地理学习的乐趣、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热爱祖国的情感、热爱家乡的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自然与善待环境的情感、提高地理审美情趣等。“地图”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色,可以说是地理教学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图表,化难为易,通过直观图表激发学生地理兴趣,运用地图引导学生深层探究祖国山河的奥秘,感受祖国山河的雄壮和美丽。

(2)利于形成科学态度。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新课标中的“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严谨、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强烈的爱护资源和环境的责任感、良好的行为习惯、乐观宽容的人生态度等。地理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图像,在引导学生分析和推理地理图像过程中,培养严谨、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乐观进取精神等。

(3)利于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新课标中的“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追求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空间观点等。此外,还应重视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领悟地理学的应用价值。这些价值观的建立都需要利用地理图像做支撑,如呈现“苦难的母亲”漫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图片等都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关注和情感共鸣,也更益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endprint

一、地理图像的类型及特点

“地理图像即地理学科中以图形和表格形式表现地理事物及现象的特点发生的原理、过程以及与其它事物之间关系的可视化呈现。”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最重要的学习工具,是建立区域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直观工具。

1.地理图像的类型

地理图像类型多样、范围广泛,其分类方法目前未有统一标准,根据对高中地理教材及高考地理真题的研究,本文主要将高中阶段常用地理图像按性质分为以下六类(如图1所示)。

2.地理图像的特点

一是直观、生动、形象。地理图像能够配合极少的文字表达非常直观、形象的地理事物,如表现出区域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地理成因和过程等。二是空间感强,多维、信息量大。地理图像比文字能够承载更多信息,而且可以立体、多维地表现地理事物,如地球上任意两点间最短距离的计算等内容,通过地图教学比文字更易理解,且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三是动态、联系地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地理图像可以动态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使读者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二、 中美地理课程标准对地图教学的要求

1.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图教学的要求

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第二部分“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对具体内容的地图教学做了规定,以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如表1所示。

2.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对地图教学的要求

美国1994年制定的《生活化的地理学——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对1~12年级的地理教学做了规定。该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包括地理学科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观点。其中地理学科知识含有6大要素(即空间术语中的世界、地方和区域、自然系统、人文系统、环境与社会、地理的应用六部分),18项标准(每个要素包含3项标准)。

表2是该标准中9~12年级“空间术语中的世界”地理标准1部分有关地图教学的要求。《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五项核心地理技能:①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②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③整合地理信息的技能;④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⑤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每项地理技能实施都与地图的读取和分析息息相关。

三、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意义

1.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作用

(1)利于地理知识学习。地理图像能准确地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发展变化等情况,将零散地理事物系统化,是地理教学的信息库,与文字相比,具有直观、形象、多维、感官刺激强、信息容量大、表达简明扼要等优势,利于学生建立心理地图,在脑中构建立体地理知识画面,因此地图是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教学主要包括两大方面:①自然系统知识的地图教学:主要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植被等知识,以理解生态系统内部及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②社会经济系统知识的地图教学:主要涉及人口、城市、聚落、农业、工业、交通、贸易、能源等知识,以获得关于地方特征的意识,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区域间的综合性和差异性。

(2)利于地理技能培养。《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教育者试图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应利用教科书、图画、图表、文献、示意图、统计数据等形式进行地理主题和有关问题的研究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些技能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对于学生的生活以及终身发展都极有裨益。而这些技能的获得都离不开对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阅读、分析和运用。利用地理图像教学,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观察力,空间图像的丰富想象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地理信息的获取与整合能力,地理事物的判定、解释、预测与评价能力,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等。

2.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作用

(1)利于分析地理过程。“地理过程”即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陆地表层系统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特征。课程标准提出的“过程”是对“科学研究”的“仿真”,强调学生要像科学家那样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与研究方法,其实质在于要使学生感知、体验科学家是如何把“科学的过程”仔细、恰当地应用到问题解决中。高中课标中关于地理过程的内容标准较多,如“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等,“标准”的结构基本由四个部分组成:前置限定、行为动词、主题内容、后置限定。地图是地理学科重要的语言和工具,要达到课标要求,教学中首先应提供地理图表,地图是获取地理信息的关键,然后根据课表要求及教材和学情设计相关问题,最后帮助读图、析图,让学生明确其包含的地理原理、规律及过程,不停留在对知识机械记忆的层面,而是始终围绕地理图表所提供信息进行分析,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2)利于实现方法目标。科学方法是在学习和研究科学问题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作出解释论证、解决问题等所遵循的途径和使用的手段,“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方法”主要指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而非地理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这里的“方法”主要包括“地理观察方法”、“地理实验方法”、“地理调查方法”、“地理比较方法”、“地理分析与综合方法”、“地理归纳与演绎方法”。地理方法目标的实现也与地图分不开,在地理教学中,不能把科学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给学生提供地理图表和材料,让学生根据问题,对地图进行分析、整合,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3.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作用

(1)利于丰富学生情感。新课标中的“情感”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不仅指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主要包括: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体验地理学习的乐趣、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热爱祖国的情感、热爱家乡的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自然与善待环境的情感、提高地理审美情趣等。“地图”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色,可以说是地理教学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图表,化难为易,通过直观图表激发学生地理兴趣,运用地图引导学生深层探究祖国山河的奥秘,感受祖国山河的雄壮和美丽。

(2)利于形成科学态度。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新课标中的“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严谨、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强烈的爱护资源和环境的责任感、良好的行为习惯、乐观宽容的人生态度等。地理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图像,在引导学生分析和推理地理图像过程中,培养严谨、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乐观进取精神等。

(3)利于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新课标中的“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追求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空间观点等。此外,还应重视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领悟地理学的应用价值。这些价值观的建立都需要利用地理图像做支撑,如呈现“苦难的母亲”漫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图片等都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关注和情感共鸣,也更益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endprint

一、地理图像的类型及特点

“地理图像即地理学科中以图形和表格形式表现地理事物及现象的特点发生的原理、过程以及与其它事物之间关系的可视化呈现。”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最重要的学习工具,是建立区域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直观工具。

1.地理图像的类型

地理图像类型多样、范围广泛,其分类方法目前未有统一标准,根据对高中地理教材及高考地理真题的研究,本文主要将高中阶段常用地理图像按性质分为以下六类(如图1所示)。

2.地理图像的特点

一是直观、生动、形象。地理图像能够配合极少的文字表达非常直观、形象的地理事物,如表现出区域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地理成因和过程等。二是空间感强,多维、信息量大。地理图像比文字能够承载更多信息,而且可以立体、多维地表现地理事物,如地球上任意两点间最短距离的计算等内容,通过地图教学比文字更易理解,且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三是动态、联系地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地理图像可以动态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使读者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二、 中美地理课程标准对地图教学的要求

1.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图教学的要求

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第二部分“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对具体内容的地图教学做了规定,以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如表1所示。

2.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对地图教学的要求

美国1994年制定的《生活化的地理学——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对1~12年级的地理教学做了规定。该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包括地理学科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观点。其中地理学科知识含有6大要素(即空间术语中的世界、地方和区域、自然系统、人文系统、环境与社会、地理的应用六部分),18项标准(每个要素包含3项标准)。

表2是该标准中9~12年级“空间术语中的世界”地理标准1部分有关地图教学的要求。《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五项核心地理技能:①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②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③整合地理信息的技能;④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⑤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每项地理技能实施都与地图的读取和分析息息相关。

三、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意义

1.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作用

(1)利于地理知识学习。地理图像能准确地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发展变化等情况,将零散地理事物系统化,是地理教学的信息库,与文字相比,具有直观、形象、多维、感官刺激强、信息容量大、表达简明扼要等优势,利于学生建立心理地图,在脑中构建立体地理知识画面,因此地图是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教学主要包括两大方面:①自然系统知识的地图教学:主要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植被等知识,以理解生态系统内部及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②社会经济系统知识的地图教学:主要涉及人口、城市、聚落、农业、工业、交通、贸易、能源等知识,以获得关于地方特征的意识,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区域间的综合性和差异性。

(2)利于地理技能培养。《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教育者试图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应利用教科书、图画、图表、文献、示意图、统计数据等形式进行地理主题和有关问题的研究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些技能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对于学生的生活以及终身发展都极有裨益。而这些技能的获得都离不开对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阅读、分析和运用。利用地理图像教学,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观察力,空间图像的丰富想象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地理信息的获取与整合能力,地理事物的判定、解释、预测与评价能力,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等。

2.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作用

(1)利于分析地理过程。“地理过程”即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陆地表层系统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特征。课程标准提出的“过程”是对“科学研究”的“仿真”,强调学生要像科学家那样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与研究方法,其实质在于要使学生感知、体验科学家是如何把“科学的过程”仔细、恰当地应用到问题解决中。高中课标中关于地理过程的内容标准较多,如“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等,“标准”的结构基本由四个部分组成:前置限定、行为动词、主题内容、后置限定。地图是地理学科重要的语言和工具,要达到课标要求,教学中首先应提供地理图表,地图是获取地理信息的关键,然后根据课表要求及教材和学情设计相关问题,最后帮助读图、析图,让学生明确其包含的地理原理、规律及过程,不停留在对知识机械记忆的层面,而是始终围绕地理图表所提供信息进行分析,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2)利于实现方法目标。科学方法是在学习和研究科学问题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作出解释论证、解决问题等所遵循的途径和使用的手段,“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方法”主要指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而非地理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这里的“方法”主要包括“地理观察方法”、“地理实验方法”、“地理调查方法”、“地理比较方法”、“地理分析与综合方法”、“地理归纳与演绎方法”。地理方法目标的实现也与地图分不开,在地理教学中,不能把科学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给学生提供地理图表和材料,让学生根据问题,对地图进行分析、整合,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3.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作用

(1)利于丰富学生情感。新课标中的“情感”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不仅指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主要包括: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体验地理学习的乐趣、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热爱祖国的情感、热爱家乡的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自然与善待环境的情感、提高地理审美情趣等。“地图”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色,可以说是地理教学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图表,化难为易,通过直观图表激发学生地理兴趣,运用地图引导学生深层探究祖国山河的奥秘,感受祖国山河的雄壮和美丽。

(2)利于形成科学态度。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新课标中的“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严谨、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强烈的爱护资源和环境的责任感、良好的行为习惯、乐观宽容的人生态度等。地理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图像,在引导学生分析和推理地理图像过程中,培养严谨、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乐观进取精神等。

(3)利于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新课标中的“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追求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空间观点等。此外,还应重视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领悟地理学的应用价值。这些价值观的建立都需要利用地理图像做支撑,如呈现“苦难的母亲”漫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图片等都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关注和情感共鸣,也更益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图像技能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A、B两点漂流记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