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海洋要淡水

2014-06-24高峰

地理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含水层淡化喷泉

高峰

海底淡水资源丰富

海洋中的淡水主要有极地冰山、海底喷泉、化石淡水等形态。在陆地淡水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海底淡水”无疑给人类带来福音。

目前,科学家已在海底发现了多处淡水资源,而且数量惊人,如在希腊东南面的爱琴海海底有一处涌泉,一昼夜能流出100万立方米的淡水,当地居民将泉水与海水分开,用冰冻水灌溉土地。又如,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古巴之间的海面上有一个直径30米的淡水区,水色、温度与周围海水皆异,人称“淡水井”,每秒钟大约能喷出约4立方米的淡水。在我国福建省古雷半岛东边有个莱屿列岛,距该岛500米的海面上也有一个淡水区,人称“玉带泉”。这些就是“海底喷泉”——因离岸不远,海底含水构造与陆地含水构造相连,喷出的淡水由陆地补给,由于地下水露头很低,在海面以下,所以水头压力很大,形成“海底喷泉”。专家分析,这种情况多存在于一些大河河口处,由第四纪晚更新世的下切古河道充填的沙砾层是与陆地连通的含水层,往往在活动断层穿过的地方形成淡水露头。像这样的“海底喷泉”在美国发现了200余处,在我国沿海地区的近海也发现几十处。此外,在海底海相与陆相交互的地层中,陆相地层也有淡水层保存,它们一般与陆地含水构造不连通,也没有露头,成为封存的“化石淡水”。

近年来,俄罗斯海洋学家探测也表明,全球大洋底部淡水资源丰富,其蕴藏量约占海水总量的1/5。除了上述列举“海底淡水”的例子,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巴林附近的波斯湾,包括智利、夏威夷、关岛、美国萨摩亚群岛和澳大利亚在内的环太平洋多个地区,以及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希腊、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利比亚岸外的地中海等均发现淡水资源。

淡水成因没有统一答案

那么,海底淡水是从哪里来的?有关专家认为,在很久以前的地质历史时期,现在的一些海底原来可能是陆地,陆地上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为形成地下含水层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历经海陆变迁后,其中的水分可被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根据麦克拉伦的“冰川控制说”,现今的大陆架是在第四纪冰期的低海平面时期大陆边缘陆地受侵蚀和堆积的产物。陆地水系通过地下含水层向大陆架海域或陆缘盆地边缘延伸,使地表淡水直接成为海底淡水的补给源,此即原生海底淡水。在地质历史中,海平面多次升降,造就多期规模巨大的埋藏古河道系统,形成多层原生海底淡水层。另一方面,海底含水层中的原积咸水在自然条件下,经地下水质点的弥散作用和对流作用可自发淡化成淡水,成为海底淡水的次生源。

近年来,各国科学家经过艰辛探索,提出不少试图解释“为什么咸涩的海洋中却蕴藏了丰富淡水资源”的相关理论。渗透理论认为,海底淡水来自陆地。海洋中每年有33万立方千米的海水被蒸腾化为雨雪降到陆地上之后,一部分渗入地下,遇到不透水的岩层便形成蓄水层,如果蓄水层靠近大海,淡水就有可能透过海岸流入海底的岩层中。凝聚理论认为,地面上的淡水渗入海底只能达到一定界限,但实际上在这一界限以下仍有淡水,显然这些淡水不是来自陆地,而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岩浆理论认为,地球深处存在的放气带释放出数量惊人的气体,其中大量的氧气与氢气结合便形成岩浆水。沉降理论则认为,地下水的起源与海底沉积物的沉积过程相联系,海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一层层地沉积在海底,下层的沉积物在重力的作用下把水分挤出来,被挤压的水又随沉积物的下降被带入地层深处,于是形成地下水。不过,截至目前,关于海洋中的淡水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科学界仍然没有统一的答案。

开发利用前景可观

不久前,我国在浙江省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打出了第一口淡水井,虽然氯离子含量偏高,每升淡水含有4 000~6 000毫克,口感有点涩,但水质非常接近饮用水标准,堪称“真正自然的矿泉水”。

舟山地处海岛,整个舟山的缺水量达1.6亿立方米,周边404个岛屿用水主要依靠小水库、海水淡化、从上海运水,其中海水淡化提供的水源占了大部分。但目前海水淡化成本很高,每吨至少需要3~4元人民币。早有专家指出,如果缺水城市全部调水,将带来水资源的根本枯竭。此外,只要引水量超过其河流量的40%,势必引起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我国在浙江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打出第一口海底淡水井,也为解决沿海地区淡水紧缺问题提供思路。

淡水资源紧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而海底淡水具有资源储量大、水质好、无污染的优点。如果有一天能够将“像钻石油一样钻淡水”的设想变为现实,对海底淡水资源合理开发,将有助于缓解近海岛屿和沿海城市淡水资源紧张的状况。endprint

猜你喜欢

含水层淡化喷泉
基于地层及水化学特征分析采煤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为什么鲸的背上有“喷泉”
音乐喷泉
喷泉冲凉
会移动的喷泉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掘进巷道遇含水层施工方法研究
宁夏某矿地下水补给来源分析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
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