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上)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2014-06-24陈静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4年11期

九(上)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陈 静

一、 文学文化常识

1. 《陈涉世家》的作者是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代表作《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辞赋家。

3.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其文章风格清拔有古气,被称为“吴均体”。

4. 《捕蛇者说》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说”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

5.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6. 《醉翁亭记》选自《文忠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 识记下列字词

怅恨 嗟乎 鸿鹄 闾左 谪戍 间令 篝火 忿恚 徒属 谯门 社稷 平旷

俨然 邑人 绝境 叹惋 问津 缥碧 寒树 轩邈 转徙 顿踣 毒疠 相藉

叫嚣 隳突 恂恂 弛然 熙熙 旦旦 胜状 萧然 波澜 翔集 锦鳞 皓月

仁人 林壑 蔚然 翼然 野芳 伛偻 提携 野蔌 宴酣 颓然 苍颜 阴翳

被坚执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 怡然自乐

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负势竞上 争高直指 嘤嘤成韵 鸢飞戾天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 窥谷忘反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迁客骚人 霪雨霏霏 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春和景明 一碧万顷 郁郁青青 长烟一空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峰回路转 风霜高洁 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三、 文言现象归类

1. 通假字

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为天下唱(通“倡”,倡导)

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身披)

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通“俱”,详尽)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婉转地叫)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2. 一词多义

(1) 之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

怅恨久之(语气助词,无实意)

二世杀之 (代词,指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永州之野产异蛇(结构助词,的)

悍吏之来吾乡(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指自己)

(2) 为

为屯长(担任)

为天下唱(替)

士卒多为用者(被)

为坛而盟(修筑)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向)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做)

故为之说(写下)

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

(3) 数

广故数言欲亡(多次)

卒数万人(几,概数词)

(4) 以

以数谏故(因为)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

祭以尉首(用)

蕲以东(表示时间方位的界限)

杀之以应陈涉(来)

而吾以捕蛇独存(靠)

今以蒋氏观之(根据)

(5) 其

欲穷其林(那片)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

(6) 绝

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7) 者

有蒋氏者(……的人)

貌若甚戚者(……的样子)

(8) 若

若毒之乎(你)

更若役,复若赋(你的)

貌若甚戚者(好像)

(9) 食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

谨食之(通“饲”,喂养)

(10) 焉

永之人争奔走焉(语气词兼代词的用法)

今其室十无一焉(用在句末,表示估计的语气)

时而献焉(代词,代指蛇)

(11) 于

吾祖死于是(在)

积于今六十岁矣(到)

苛政猛于虎也(比)

(12) 而

黑质而白章(表并列)

得而腊之以为饵(表承接)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表修饰)

而乡邻之生日蹙(表转折)

(13) 名

名之者谁(命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有仙则名(出名)

3. 古今异义词

等死(古义:同样。今义:等待,等候。)

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今义:常常。)

今亡亦死(古义:逃跑。今义:死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暗中。今义:间隙)

比至陈(古义:等到。今义:比较,比方。)

与皆来会计事(古义:聚会商议。今义:管理财务的人。)

三老、豪杰皆曰(古义: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人。今义:三位老人。)

三老、豪杰皆曰(古义:当地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无论魏晋(古义:更不要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配偶的称呼。)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的总称。)

遂与外人间隔(古义:隔绝。今义:分隔开。)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今义: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则久已病矣(古义:困苦不堪。今义:生病。)

以尽吾齿(古义:岁月。今义:牙齿。)

可以已大风(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能够。)

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则有去国怀乡(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颓然乎其间者(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非丝非竹(古义:弦乐器。今义:蚕丝,像丝的物品。)

4. 词类活用

大楚兴,陈胜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尉果笞广(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天下苦秦久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苦于)

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

乃丹书(名词用作状语,用丹砂)

固以怪之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皆指目陈胜(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注视)

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

处处志之(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而乡邻之生日蹙(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

殚其地之出(动词用作名词,地里的收成)

竭其庐之入(动词用作名词,家里的存粮)

时而献焉(名词用作状语,到规定献蛇的时候)

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名词用作状语,在……之前)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