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冗员
2014-06-24李富永
李富永
近日中央编制工作委员会议指出,要严控地方政府机构编制总量,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
政府机构编制庞大,挤进去吃皇粮的人员过多,这已经是积淤多年的沉疴,在退出机制缺位的前提下,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是控制现有数量别再增加。但目前每年新增公务员人数高达十万,离开的是否能达到十万?
这还没完。现在又病外加病了,许多地方似乎编内人员不够用,编制之外另雇人员,体制之外另设机构。肥没减成,又长出肿疙瘩。多出来的人员工资福利怎么解决?自然有的是办法,公务员何曾欠薪?都有什么办法呢?
据报道,在河南永城,一对夫妇经营的两辆货车,半年就被罚二十万元。11月14日,其中一辆同时被运政、路政两部门罚款,理由是超载。司机称,在出示月票(每月给路政三千元)和年票(每年给运政三千元)后,路政部门仍要罚款,女车主求情未果,又眼看别的超载更多的车被放过,气愤难耐,当场服剧毒农药自杀,幸亏急救挽回了性命。
在执法人员眼里,这仍被视作“正常执法”。
公路“三乱”积弊由来已久,治理“三乱”的喊声一阵又一阵,但“三乱”的行为仍然风声水起。一位交通局长道出了内情: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就在10月底,该台记者在河南商丘市的梁园区暗访“扣车执法”。该区的交通局局长陈诉“苦衷”说:“(梁园区)公路局现在有八九百人,运管局也有八九百人,人员工资收入主要靠自收自支,要自己想办法挣钱养活自己。”记者一计算,百公里要“养”二百余人,罚款、收费不乱才怪。
乱罚款的根源,原来在这里。为了解决这些编外人员的工资福利,罚款就成了资金来源。于是罚款就成了需求,有的地方对执法人员下达罚款定额,有的地方推出罚款月票等等。可见,目的是钱而不是纠正违章。
2010年,媒体曝出“史上最臃肿收费站”——温州苍南县灵龙公路收费站。一个小小的二级公路收费站,竟然有职工一百一十三人,其中事业编制六十八人,还向其他企业借用了四十五人。而按照行业标准,这个收费站顶多六十个人就能完成现有工作任务量。难怪收费站总也不撤。
在改革开放的先驱深圳,某部门局长编制超过了一个加强排,一正之外二十副。
在湖南省溆浦县,政府机关鳞次栉比,仅局级单位就有一百零五个;每个单位的人数,更是吓人。国土局不下六百人,农业局超过一千人,交通局则一千八百六十八人,县里各局的副局长几乎都有六人以上。吃财政饭的人数高达三万人左右。而该县人口八十七万人,平均每二十六个县民就要养活一名公务员。
整个溆浦县2007年全年的财政收入仅一亿七千万元,当年的财政支出却高达七亿八千六百万元,其间的财政缺口大得令人咋舌。按照这些人平均年薪仅有一万元来计算的话,一年的工资项支出也有三亿多元,如果加上为这些人工作活动所必须支出的车、油、电、水、房屋等等辅助费用以及维护费用,那么单纯用在人力上的花费之巨就已经足够惊人!
再看看北京。
据报道,仅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件事,北京市就有多达十六个政府部门管理,而任何一个涉及政府审批的商务程序,往往要通过数十个部门签办盖章。
机构编制不断膨胀、编外人员一增再增。为什么有的单位热衷扩编?如果用人全部面向社会公开公平招录,冗员还会如此之多吗?
冗员充斥绝不是公路部门的特色,既然公路局吃公路,土地局就可以吃土地。总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有各的权力,就各有各的门路。罚款也不是勒索百姓的单一手段。罚款是明的、直接的,暗的、拐弯的手段还多着呢。湖南溆浦县国土局基层站所工作人员经费出现严重缺口时,就出现了越权批地、违规、超标收费现象。
目前,财政收入增幅与国民收入增幅的差距过于悬殊,已经引发社会整体不安,而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用来养活庞大的机构冗员。“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还富于民,要真正还富于民,就必须阻止官僚扩张。
【原载2013年12月5日《中华工商时报·观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