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与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28例疗效观察
2014-06-23常学宏罗泰来
邹 丽,常学宏,牛 振,罗泰来,蒋 琳
·短篇论著·
超短波与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28例疗效观察
邹 丽,常学宏,牛 振,罗泰来,蒋 琳
颈椎病;超短波;电脑中频;联合治疗
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环境的单一,颈椎病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首先考虑非手术方法治疗[1-3]。有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理想,为探讨较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用超短波合并电脑中频治疗仪综合治疗颈椎病8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颈椎病患者84例,均经X线及CT检查确诊。男60例,女24例,年龄33~65岁,病程6个月~15年。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超短波组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电脑中频组28例,男19例,女9例;综合组28例,男23例,女5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痛、颈旁压痛或胸、肩背及上肢等处放射痛,上肢手指发麻、颈部僵硬和活动受限。X片或CT表现为颈椎正常生理弯曲度消失或反张,椎间管、椎管变窄,颈椎增生钙化及不同程度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等。
1.2 治疗方法 (1)超短波组采用BA-CD-I型超短波电疗机,开机后先预热10 min,将输出选择治疗调制在2档,使输出指示显示在100 mA,治疗时将颈部导子放置于后颈部及肩背部,时间20 min,1次/d,10~1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歇10 d。(2)电脑中频组采用ECM99-IIA型电脑中频治疗仪,工作频率2 kHz,调制频率1~150 Hz,调制波型为方波、指数波、三角波,将用酒精棉球消毒后的电极片置于颈椎两侧,电流强度一般以病人感觉合适或能耐受为准。时间20 min,1次/d,10~1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0 d。(3)综合治疗组,先行超短波治疗,后行电脑中频治疗,方法及疗程同上。
1.3 疗效判别标准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颈椎活动度正常,能参加劳动和工作,但颈部X片显示退行性病变未见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颈部活动稍受限,劳累后颈部稍有不适,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未见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无序变量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如果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采用LSD法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病例经过10~20次治疗,综合治疗组与其他2组临床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表1 3组治疗颈椎病疗效比较
3 讨论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的各种症状和体征[4]。据统计,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慢性劳损是首要罪魁祸首,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超短波治疗仪是利用超短波的高频电场作用于人的肌体进行治疗,主要治疗作用是止痛、消炎、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生长和积液吸收,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电脑中频具有解痉镇痛,促进血液循环,松解粘连,消散慢性炎症等。由于其频率较高,可明显降低皮肤电阻,可作用于较深的神经、肌肉[5]。上述治疗结果表明,综合治疗临床痊愈率达到89.28%,对比单一超短波或中频治疗,效果更佳。超短波和中频联合治疗作用得到加强,产生协同作用的效果。2种方式配合,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适宜在临床推广。
[1] 陈卓伟.针刀配合颈部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2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6):911-912.
[2] 王清华,许业松.中频脉冲电疗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8):2204-2205.
[3] 邱建文.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椎动肪型颈椎病77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7):844-845.
[4] 姜洪林.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5(3):358-359.
[5] 毛容秋.国内应用几种物理因子镇痛的概况[J].中华理疗杂志,1994,17(2):102.
R454.1
B
10.3969/j.issn.1009-0754.2014.05.023
2014-03-18)
(本文编辑:王映红)
200433 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邹丽、常学宏、牛振、罗泰来);北京海军万寿路干休所(蒋琳)
蒋琳,电子信箱:7452934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