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吸联合利美达松贴敷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包块的临床研究
2014-06-23郭万桃赵海军宋利芳许晓梅王亚芳王全乐
郭万桃,赵海军,宋利芳,许晓梅,王亚芳,王全乐
(1.河北省怀安县医院外科,河北 怀安 076150;2.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乳腺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3.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妇幼保健站妇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针吸联合利美达松贴敷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包块的临床研究
郭万桃1,赵海军2,宋利芳1,许晓梅3,王亚芳2,王全乐2
(1.河北省怀安县医院外科,河北 怀安 076150;2.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乳腺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3.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妇幼保健站妇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目的 探讨针联合利美达松贴敷在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初期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乳腺炎患者1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即全身给予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疗程6d。试验组给予针吸联合利美达松贴敷,针吸每周1次,利美达松贴敷2次/d,疗程3周;对照组用地塞米松贴敷2次/d,疗程3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2、3周时,试验组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彩超测量肿块最长径与最短径线相乘积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吸治疗和利美达松贴敷治疗联合应用,能迅速控制炎症反应,消退乳腺组织肿胀,缩小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初期的炎症包块,促进乳汁排出通畅,结块消散,大大缩短病程。
乳腺炎;活组织检查,针吸;利美达松
伴有细菌感染时,会加重病情,包块化脓。在发病初期的炎症包块,多与患者免疫功能有关,往往急性发病,当伴有情绪波动或受寒时,常常形成积乳包块,
进而发生剧烈炎症反应[1]。对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初期的炎症包块,过去常应用地塞米松贴敷配合抗生素治疗[2]。我们经过临床实践发现,针吸治疗可以抽出炎症包块中的炎症介质,疏通乳腺经络,而利美达松对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乳腺导管水肿有更好的消肿效果。本研究应用针吸联合利美达松贴敷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包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2月在河北省怀安县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90例,均为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初期,有乳房红、肿、热、痛表现,触诊有乳房结块,压痛明显。186
例伴有发热,体温37.5~39.0℃;183例血细胞分析和C反应蛋白有异常表现。将 19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95例。试验组年龄 18~35岁,平均(27.8±1.8)岁,病程 2~5d;对照组年龄19~36岁,平均(28.3±1.9)岁,病程2~5d。2组年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饮食习惯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基础治疗:2组均常规给予头孢美唑2.0g,加入生理盐水 250mL中静脉滴注,2次/d,疗程 6d。指导正确哺乳,每次哺乳时要先吸空一侧,并双侧乳房轮流哺喂,不断改变抱婴姿势,使乳腺管充分吸空,吸不空的一侧也要用吸奶器排出;保持乳汁排出通畅,应定时哺乳,哺乳后要排尽剩余乳汁,可用吸奶器或手按摩挤出,使乳汁排空;及时处理乳头皲裂,乳头皲裂可引起疼痛,影响母亲情绪,建议常规用康复新液外敷,而康复新液不影响哺乳;加强婴儿口腔护理,可每天用清水轻擦婴儿口腔黏膜,不让婴儿含乳而睡;保证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能促进乳汁排出通畅,正确调理个人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能够有效预防乳汁瘀积。
1.2.2 分组治疗:试验组采用针吸治疗,常规消毒后,先用10mL注射器于肿块表面压痛最明显处(阿是穴),或者在乳根、屋翳穴位进针,进行局部浸润麻醉,采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筒芯的后面加特殊制成的手柄,起到手握方便、保持持续增大负压的作用;固定肿块,穿刺针进入肿块内,反复提插,可在肿块不同方向穿刺,但针尖不应超过肿块的对侧面,抽出血性渗出液,针吸治疗后可从针孔挤出炎症介质渗出物,10min/次,每周 1次,共治疗 3周;利美达松(广州三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50013)贴敷治疗,针吸治疗结束后,即可在红肿和包块最明显的部位,将20mL生理盐水加入4mg利美达松喷到纱布上,纱布厚度6层,在保温箱加热至39℃,贴敷20min,2次/d,连用 3周。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0033553)贴敷治疗,在红肿和包块最明显的部位,将20mL生理盐水兑 10mg地塞米松喷到纱布上,纱布厚度6层,在保温箱加热至39℃,贴敷20min,2次/d,连用3周。
1.3 观察指标:根据患者体温,红、肿、热、痛症状,乳房包块缩小程度,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乳房彩超所见低回声区判断疗效。以治疗前后彩超测量肿块最长径和最短径线相乘的积判断治疗效果。
1.4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体温恢复正常,红、肿、热、痛症状消失,乳房包块完全消退,乳房彩超未见低回声区,血细胞分析正常,C反应蛋白正常;显效,体温恢复正常,红、肿、热、痛症状消失,乳房包块部分消退,消退程度>1/2,乳房彩超所见低回声区缩小>1/2,血细胞分析正常,C反应蛋白正常;有效,体温恢复正常,红、肿、热、痛症状减轻,乳房包块部分消退,消退程度<1/2,乳房彩超所见低回声区缩小<1/2,血细胞分析正常,C反应蛋白正常;无效,体温仍反复,红、肿、热、痛症状无减轻,乳房包块未消退,甚至增大,乳房彩超所见低回声区无缩小,甚至加重,血细胞分析仍有异常,C反应蛋白>10mg/L。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治疗 1、2、3周时,试验组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n=95,例数)
2.2 彩超指标比较: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彩超测量肿块最长径与最短径线相乘的积均呈下降趋势,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彩超测量肿块最长径与最短径线相乘积的比较 (n=95,,cm2)
表2 2组彩超测量肿块最长径与最短径线相乘积的比较 (n=95,,cm2)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2周 治疗3周试验组 62.22±10.20 56.36±12.01 41.22±9.22 18.12±3.14对照组 61.69±11.24 58.32±11.32 53.21±8.33 31.66±6.55组间 F=8.336 P<0.01时点间F=13.776 P<0.01组间·时点间 F=4.472 P<0.01
2.3 不良反应: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3 讨 论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初期的炎症包块,是炎症介质导致的变态反应[3]。一般会经历初期阶段、成脓阶段、溃破阶段,初期阶段表现为红、肿、热、痛,乳汁排出不通畅,炎症包块会加重,而炎症包块加重,又会进一步影响乳汁排出,如果及时治疗,控制炎症介质激发的机体反应,把病情控制在初期阶段,可能避免发展到成脓阶段和溃破阶段。
祖国医学早有穴位放血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包块的方法,在红肿包块疼痛明显的部位,拔出较多瘀血,就可以疏通乳房经络,达到祛瘀生新、调整阴阳平衡的治疗目的[4]。针吸治疗是我们上述原理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创新而来的。由于针吸可以抽出炎症包块内的炎症介质,有效缓解了炎症肿痛,同时,其穴位刺激疗法作用于经络,达到了消瘀去滞、通经活络、激发经气、疏通脏腑经络的效果。二法合用,可起到活血通络、祛瘀生新、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及泄热消肿等作用[5]。该法具有适应证广、见效快、疗效显著、简便易行等优点,使针灸和穿刺效果协同起来,可以互补不足,提高疗效。
激素对急性炎症有抑制作用,而且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吸收发挥良好效果[6],动物实验也证明,地塞米松无明显不良反应[7]。急性哺乳期乳腺炎通过地塞米松贴敷治疗可缓解症状,这个方法已经应用时间很长[8],能够减轻乳腺导管和乳腺组织水肿,疏通乳腺导管,排出瘀滞的乳汁,局部应用方便,效果也很满意,但该药吸收快,用量大,半衰期短,治疗作用不能持久。利美达松是一种地塞米松棕榈酸的脂质体乳剂,分解出具有活性物质的前体,因而在人体内被机体防御机制视为异物,进而被吞噬细胞识别和吞噬,然后随白细胞趋化作用进入含有炎症的组织,再经白细胞酯酶的作用,缓慢水解成具有活性的地塞米松,因而具有与地塞米松相似的作用。此药吸收缓慢,半衰期长,可以达24h,并有炎症趋向作用,在红、肿、热、痛明显的部位作用持久。由于该药对炎症组织有导向特点,使炎症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增高,局部作用增强,全身作用减弱,因而很少产生全身不良反应。实践证明,利美达松对急性炎症的红、肿、热、痛有特殊亲和力,对哺乳期乳腺的急性炎症能迅速消退水肿,有明显的趋向作用,抑制炎症介质反应,故能够有效控制哺乳期乳腺的急性炎症。
利美达松作用的机制,本质上是地塞米松缓慢、持续地从棕榈酸盐中释放进入炎性病灶,发挥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产生强大的抗炎症作用。该药不良反应低,安全系数较高,即使红肿包块处皮肤有破损,仍可以贴敷治疗,而且效果良好。利美达松贴敷治疗时,由于具有炎症趋向作用,所以会把药效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特别是炎症水肿的乳腺导管,其减轻乳腺导管水肿的效果更加显著,疏通乳房经络的作用更好,有利于控制炎症介质引发的变态反应。针吸吸出了部分炎症介质,减轻了乳房组织的水肿,配合利美达松贴敷治疗,可抑制乳腺深部组织的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当经过针吸治疗后,给予利美达松贴敷治疗,对控制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从初期阶段进展到成脓阶段有明显作用,治愈率显著提高,避免了患者承受病痛折磨,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1]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98.
[2]李丽,赵海军,徐瑾,等.中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69-71.
[3]黄敏,金维捷,杨晓冬,等.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2):51-53.
[4]黄先学.火针配合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 12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5):332-333.
[5]谢斌.手法按摩结合中医药治疗急性乳腺炎3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481.
[6]李双英.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及停止哺乳时机的选择[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27(5):409.
[7]梁罟,王景诗.地塞米松、654-2及两者合用对预防子宫输卵管造影不良反应的疗效比较[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10):1166-1168.
[8]刘素彩,杨学辉,李恩.地塞米松及补肾方药对大鼠骨维生素D受体表达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1,22(2):65-68.
(本文编辑:赵丽洁)
R655.8
B
1007-3205(2014)10-1175-03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初期往往先出现炎症包块,表现为红肿疼痛,其原因是乳汁瘀积后并发了急性变态反应,而乳房出现红肿包块时,又会引起乳腺组织水肿以及乳腺导管肿胀,进一步加重乳汁瘀滞。
2014-03-04;
2014-03-28
郭万桃(1970-),女,河北怀安人,河北省怀安县医院主管护师,从事外科疾病护理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4.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