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車位:該由市場主導還是政策干預?

2014-06-23

澳门月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價格問題市場

澳門地少人多,不到六十萬人口,卻擁有二十多萬架車輛,隨著有車一族續增,此消彼長,可供車輛停泊的車位日顯短缺。近年再買車位難是繼買樓難之後再一個令澳門人怨聲載道的生活必需品。在澳門半島,高士德區的車位閒閒地逾三百萬一個,而昔日的平民區黑沙環的車位也毫不失弱地直逼二百萬大關,連地產界人士亦大嘆:澳門車位沒有最貴,只有更貴!究竟澳門車位有多貴,不妨睇下數字:價格上升了50倍!呎價更逹12萬元每呎的天價。

針對澳門車位之貴、泊車之難已是泱及全城,非富戶就能獨善其身。本刊今期走訪了澳門車位皇總經理陳力旗、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黎寧、澳門知名人士李從正,以及澳門摩托車從業員協會副理事長李仲森,以期與社會各界探討解決車位之窘局,各位受訪者分別就下述議題分享了各自的觀點和建議:政府應否推出遏抑私人車位價格政策?對政府和全澳車主而言各有哪些影響?為有效解決困擾本澳市民的泊車難問題,支持從源頭上限制新增車輛的數量?還是在現有的基礎上增建更多的車位?通過增加公共、私人停車場及咪錶位等的使用成本,能使市民減少買車以應對車位不足的現狀?此舉是便利了市民,還是令市民的出行和生活更加困擾?對解決本澳“車位有價、一位難求”問題有何其他建議?……

您認為政府應否推出遏抑私人車位價格政策?

對政府和全澳車主而言各有哪些影響?

陳力旗(澳門車位皇總經理):

——“不贊成政府出手調控車位價格,反而建議政府以長遠規劃去疏導供求關係,才能有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一一年政府推出特別印花稅,有效地壓制了當時樓宇的炒風,至一二年底又延伸至舖位和車位買賣,令本身供應不足的車位市場更加緊張,現時車位價位己升至二、三百萬的高位(一三年升幅逹八成)。長遠來看,若供求關係沒有明顯的變化,基本上價格也不會有很大的出入。

現時泊車難的癥結在於供求結構失衡。北區黑沙環、高士德、筷子基等區份,約四至五架車爭一個車位,市民深受困擾的不是價格的問題,而是車位供應不足的問題。試想一下,若是長時間都租不到一個理想的車位,或者現時有租約但未知續租會加幅多少,更要擔驚受怕將來續租會否相當困難,這些都促使車主寧願睇承受力買車位。

綜觀以往政府每次推出政策壓制樓市和車位效果都是適得其反,令到車位價格不跌反升,相信若單純以政策或技術手段去調控車位市場,也是只會是相同結果,故不贊成政府出手調控車位價格,反而建議政府以長遠規劃去疏導供求關係,才能有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黎寧(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若政府推出遏抑私人車位價格政策,定會對現有市場造成衝擊,社會上對此也是接受程度不一。究其源頭,是因為澳門缺乏投資工具。”

本澳經濟持續向上好,而且養車成本不高,每年吸引很多市民買車,自然車位的需求大大增加,以現時本澳僅數萬個車位早已難以满足到全澳二十多萬架車輛的泊車需求。作為私人物業的車位,被炒到二、三百萬的高位,究其源頭,是因為澳門缺乏投資工具,導致投資者資金投入房地產市場炒作或睇好車位的升值潛力而推高車位價格。

應客觀理性地看政府應否出招。若政府推出遏抑私人車位價格政策,定會對現有市場造成衝擊,社會上對此也是接受程度不一,更重要的是政府如何訂定合理價格;而且會衍生此價格以下的車位價格即被炒高到此價格爲止。而在經濟學術而言,在自由市場經濟下,很多政策會引伸出很多問題,我認為應以解決源頭問題為重點。

李從正(澳門知名人士):

——“車位成為了一種可以保值的投資工具。政府有必要從源頭對車位市場作規管。”

現今樓價太高,年輕人沒有能力買樓,反而激發了他們買車享受的意欲。而隨著私家車數量急劇增加,亦導致現有的車位設施遠遠跟不上市場的需求。雖然近年政府在車位炒賣方面已做了規管,如一二年將樓宇特別印花稅延伸到車位買賣,有效地遏抑了當其時的私人車位炒賣之風,不過,由於本澳可投資渠道越來越少,繼樓宇、舖位之後,車位也成為了一種可以保值的投資工具。政府有必要從源頭對車位市場作規管的。

值得關注的一個現場是,不少地產商在建完公屋樓宇之後,將大部份的車位當做公司資產,或一部分對外出租,某程度上令市場上的車位供應量減少。另外,一部分富人資金充裕,可能同時擁有很多架車及有多個車位,這也間接導致了車位的供求失平衡,不單止令普通大眾一位難求,同時也把車位價格推向更高的現實問題。

李仲森(澳門摩托車從業員協會副理事長):

——“澳門車位價格現時已到逹不合理的高位,儼然一個高消費的代名詞。但澳門是自由經濟市場,不贊成政府推出任何政策遏制車位價格,但當車位市場變相為炒賣市場時,政府應從稅收上進行干預。”

在澳門,私家車不再僅是代步交通工具,而是被看作是一件奢侈品,一個身份的象徵。澳門現時有20多萬架車輛,但車位卻只有數萬個,雖然過去數年政府官員多次公佈增建車位的數據,但當中包括了遠離市區的黑沙周邊停車場,甚至連建好未開放的也一併納入,實際上市民可享用的是遠遠不及的。

近几年公交系統的失效,刺激一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市民購買私家車代步,令本己緊張的車位變得更是買少見少。而車位供應不足,駕車人士難以找到一位停泊,又進一步推高了車位價格。加上,政府壓制樓市的特別印花稅延伸至車位,加據供求失衡反而令車位價格不斷飆升。澳門車位價格現時已到逹不合理的高位,持續下去,只會令車位變成一個高消費的代名詞。但澳門是自由經濟市場,不贊成政府推出任何政策遏制車位價格,但當車位市場變相為炒賣市場時,政府應從稅收上進行干預。

為有效解決困擾本澳市民的泊車難問題,

您支持從源頭上限制新增車輛的數量?

還是在現有的基礎上增建更多的車位?

陳力旗(澳門車位皇總經理):

——“為解決泊車難問題,我認為增車位更實際,限車即使得到落實也會帶來反效果。”

在香港,私家車是奢侈品,但在澳門來說,卻是必需品,很多澳門人年紀輕輕已是車主。為何澳門有這麼多人駕車?不外乎有兩個原因:第一,公交系統未能令市民满意,出行實在不方便;第二,很多人經濟收入增加了,不願每天逼巴士,而選擇駕車出行。

澳門路少車多,但車位卻又不够,尤其是特別印花稅的延伸等同火上加油,令到車位不足的問題更加嚴重。為解決泊車難問題,是限車還是增供應,我認為增車位更實際,相信也是長期要面對的問題,反而限車即使能很快得到落實也會帶來反效果。

若是限車,有兩個途徑:一是限入口;二是限發牌。二者都會激起民憤,屆時市民不可以駕車,又搭不到巴士,雙重困擾,何來政策有效呢?再講,澳門是自由市場,澳門人不會對政策相當挑剔,但順從也是有一個空間的,因而未必容易接受到限購這種強硬的政策。

黎寧(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解決本澳市民的泊車難問題,從源頭減少車輛的輸入,似乎可行,但並不一定有效。增建停車場,其實政府一直都在做。”

解決本澳市民的泊車難問題,從源頭減少車輛的輸入,等同政府介入不準市民買車。在公平的原則下,每人均有權力;換言之要有車的人會繼續賣車;能打擊到的只有少數擁有多輛車的人;故不見得有直接效用。增建停車場,其實政府一直都在做,近年所建的公屋群都有配置一定量的停車位供居民可使用。如石排灣公屋群、湖畔大廈等興建車位舒緩公屋及附近居民的泊車需求。

澳門是自由市場經濟體系,相信建築商也會考量究竟是建更多的車位還是住所賺得更多而做出決定,除非政府要求私人房地商發展商興建更大比例的車位。長遠而言,澳門城市空間越來越窄,供汽車停泊的車位並不同住房一般迫切,更不是基本需求,政府應該先解決居民的住屋需求。如果政府想改善交通問題,更急切的是公共交通運輸和污染問題。

李從正(澳門知名人士):

——“澳門地小、車多、人多,長期要解決的是對於車輛數量的控制,當路面行駛的汽車越來越多,而道路增長卻無法配合,限車是有必要的。”

增建停車場和限新增車輛,其實就是短期和長期解決泊車難的問題。

短期而言,比較逼切的就是要增加停車場的數量,雖然政府公屋和私人建築物都有建停車場的規劃,但是車位的增幅遠遠跟不上汽車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市民根本找不到車位停泊車輛。倉儲式停車場在澳門已提倡多年,不過由於社會上有反對聲音,至今澳門還沒建成一棟倉儲式停車場。但在國外很早就有很多几十層的停車場,其實是可以值得我們借鑑的。我覺得政府未來可帶頭覓地興建,當然私人發展商也可以投資,某程度上可解決現今泊車難的問題。

澳門地小、車多、人多,長期要解決的是對於車輛數量的控制,當路面行駛的汽車越來越多,而道路增長卻無法配合,限車是有必要的。但現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居民買車太容易,成本太低。年輕人即使沒有任何積蓄,但也可以非常之低的價格,如二、三十萬元就可買到歐洲名車如奧迪、奔馳,除了享有退稅外,還可以零首期買到名車,試想一下,又怎樣做到車輛的數量不急劇增加呢?

李仲森(澳門摩托車從業員協會副理事長):

——“未來政府的公屋群更要加大車位的數量,從而舒緩居民的泊車需求。另一方面,從源頭上限制新車的數量,也是必需的。”

澳門泊車位嚴重不足、泊車難一直是存在己久的現實。過去亦曾有社會團體通過遊行活動反映“車多泊車難”的訴求,其實社會團體及市民一直希望政府可建更多的車位,但特區政府官員卻對此回應指,不會因為社會有几多車輪而建几多車位,這樣要求全世界都做不到。

政府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很好的規劃,以澳門目前二十多萬架車輛來計,起碼要配置有七、八成的車位。雖說近年政府的公屋建設規劃都配有停車位,但車輛的增幅太大,增建几多車位也只不過是杯水車薪,遠遠未够市場所需。未來政府的公屋群更要加大車位的數量,從而舒緩居民的泊車需求。

另一方面,從源頭上限制新車的數量,也是必需的。若不限制車輛,路面要承載的車輛只會不斷膨脹,不只面對泊車難的問題,而且造成對環境的污染,交通的擠塞,及路面的安全問題,所以從源頭上上控制很重要。

您認為通過增加公共、私人停車場及咪錶位等的使用成本,

能使市民減少買車以應對車位不足的現狀嗎?

此舉是便利了市民,還是令市民的出行和生活更加困擾?

陳力旗(澳門車位皇總經理):

——“增加公共、私人停車場及咪錶位等的收費,增加行車稅、燃油費、保險費,相信每月多花費千多元都不會有多大困難,反而因為增加公共、私人停車場及咪錶位等的使用成本,令到市民飽受公交失效、泊車之苦之餘,還要付出更高的用車成本,從而對公交混亂更加埋怨,最終社會對此怨聲載道。

一直以來,在澳門用車成本不高,令到很多收入條件許可的市民都很容易買車享受駕車出行之方便。首先,全澳市民買車都可享有政府免稅的優惠補貼,高逹六萬元的金額;其次,不論澳門公共停車場還是私人停車場的時租及月租收費都相當便宜,遍佈全澳各區的街道咪錶也不過二元每小時的收費,相對香港等城市可謂相當便宜。

因為澳門經濟好景,市民普遍的收入都不俗,倘增加車主的使用成本,如公共、私人停車場及咪錶位等的收費,也未必能令車主減少駕車或放棄駕車。就算增加行車稅、保養稅、保險稅,相信每月多花費千多元都不會有多大困難,也看不到使用私家車的經濟壓力。反而因為增加公共、私人停車場及咪錶位等的使用成本,令到市民飽受公交失效、泊車之苦之餘,還要付出更高的用車成本,從而對公交混亂更加埋怨,最終社會對此怨聲載道。

黎寧(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政府可研究澳門有車人士的平均收入作依據而釐定一個標準。”

一直以來澳門人的用車習慣,是用車成本不高,泊車位也要越近越好。公共停車場及街道咪錶位收費由二元至五元不等,私人停車場的收費,也不過數元至十元不等,相對香港而言可謂使用成本非常之低。很多人寧願花二、三百萬買一個離家最近的車位,也不願去租離家遠少少的公共停車場車位。

那麼究竟要加多少,能使市民減少買車以應對車位不足呢?政府可研究澳門有車人士的平均收入作依據而釐定一個標準。針對大部分駕車人士而言,即使收費標準大幅調升到十元八元每小時,依然是有大把人付得起。所以通過增加使用成本,能否逹到令市民減少買車和駕車意欲呢?除非這些加幅非常之“入肉”。不過,對於一部分收入高的人士,就算加到每小時三十元,仍然願意付的這種情況下,結果會形成汽車是屬於富人的交通工具,更甚於幫助他們的生活環境;這並非好事。

李從正(澳門知名人士):

——“無論成本怎麼增加,都不會減少大家駕車。公共停車場若加價,對於一般市民而言,只會令市民更加積怨,這是一個矛盾的問題。”

從理論上來講,增加用車成本是可以減少市民買車意欲的。但事實上,似乎這個理論是行不通的,很多市民根本買不起樓,反而促使他們買車享受駕車樂趣及解決不需要逼迫坐公車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增加了泊車的用車成本,市民也會去買車。但焦點問題是,市民買了車之後,就會發現根本沒有車位可以泊車,甚至埋怨政府在解決泊車難問題上不作為。所以無論成本怎麼增加,都不會減少大家駕車。現在商業區的私人停車場,十元每小時也是日日爆滿。公共停車場若加價,對於一般市民而言,只會令市民更加積怨,這是一個矛盾的問題。

澳門用車成本相對來講很便宜,但是現在很多私人停車場,也都在抬高價格,政府也沒有太多的管制。所以我不贊同公共停車場大幅度增加,但增加其他用車成本是可行的,如增加車牌費,對於一些大排量的車更會增加其使用成本。

李仲森

(澳門摩托車從業員協會副理事長):

——“單純以增加收費等使用成本,對市民駕車意欲影響不大,更不會令到市民放棄買車。”

市民買車代步是很多種因素造成的,一是經濟條件富裕了,二是公交失效,三是澳門買車成本低,使用車輛的成本也很低。現時澳門公共停車場及街邊咪錶費的收費分別是每小時四元、二元,就算私人商廈的停車場收費也是每小時數元至十多元不等,以今時澳門人的收入來看,即使是增加至每小時十元、八元,也有車主願意付,而且消費得起。相信公共停車場收費只要不高於私人停車場,也不會令市民出行和生活帶來困擾。

所以,單純以增加收費等使用成本,對市民駕車意欲影響不大,更不會令到市民放棄買車。再講,收費標準是由政府行政會通過,其利潤收費都是多年前行政長官批示,不是想加就可加的。

您對解決本澳“車位有價、一位難求”問題有何其他建議?

陳力旗(澳門車位皇總經理):

——“短期而言,可放寬車位的特別印花稅的規管期限,以增加車位供應。中期而言,加快推進輕軌的落成,提升整體公共交通服務,令到市民駕車的誘因減少。長遠而言,要有人口迁移社區規劃,減緩現時部分人口擠逼區域的泊車壓力。”

短期而言,可從放寬車位的供應來調整政策,如今年底第一批受特別印花稅規管的車位到期後,供應才逐步回升,建議政府縮短特別印花稅的規管期限,以增加車位供應量。

中期而言,要解決公交混亂問題的同時,加快推進輕軌的落成,以及進一步優化公共巴士政策,提升整體公共交通服務,令到市民駕車的誘因減少。

長遠而言,除了因應社會需求而相應增加車位,更要有人口迁移社區規劃,將舊區人口調配到設施相對完善的新區,減緩現時部分人口擠逼區域的泊車壓力。

黎寧(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建議未來在舊區重建和新填海區興建多的停車場等等硬件設施。”

建議未來在舊區重建和新填海區擴濶馬路,以及建多的停車場等等硬件設施。另外,市民也要“將就”而改變以往的用車習慣,選擇往公共停車場泊車;市民在買車之前應要考慮到停車位的問題,以及應該多的考慮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這樣不單止路面少了車輛阻塞交通,也舒緩了各區泊車位的緊張情勢。

李從正(澳門知名人士):

——“澳門泊車難問題,無論是在新區還是在舊區,都沒有一個即刻見效的方法,長遠地看,公交才是關鍵。”

澳門泊車難問題,無論是在新區還是在舊區,都沒有一個即刻見效的方法,長遠地看,公交才是關鍵。比如:究竟全澳有多少車輛不夠車位使用?公交系統是不是真的能解決到居民上下班的問題?上述問題不能解決,汽車的增長是不會停止的。

另外,政府可在租賃市場上做一些規範,令到更多的車位釋放到市場上舒緩泊車難問題;針對有的人擁有多架車和車位,可考慮將來會否實行“搖號”限車措施。

李仲森(澳門摩托車從業員協會副理事長):

——“在公屋群規劃合理化比例的停車位;逐步淘汰過旧車輪;提高車輛的使用成本;減環保車補貼稅……”

建議:一、政府未來在公屋群規劃合理化比例的停車位;二、逐步淘汰過旧車輪,提高驗車標準,除了驗安全性,還要驗環保性能、排放標準、保養安全等等都要考量;三、提高車輛的使用成本,如銷售稅、使用稅、保險費等;四、政府推環保車補貼稅,變相鼓勵更多市民買車,得益的只是車商,而不是政府稅收,社會應該對此思考;五、互認兩地駕照,若可實行,橫琴這座澳門人的後花園有望為澳門人解決停泊車位的難題。

一直以來困擾著本澳居民的搭公交難、泊車更難,已令市民對本澳公交系統怨聲載道,如今,車位價格直逼二、三百萬元大關,有市有價,市民惟有望車位興嘆,寧願違泊不惧交罰款的勇者大有人在。相信眼下政府若解決泊車難題,定是舉步維艱。

如上述受訪者所談到的各種結論,要解決當下和未來市民泊車難、車位難求的困局,似乎暫時也得不到一個共識,究竟政府應否插手以行政的權力介入呢?在政府應否推出遏抑私人車位價格政策這一問題上,持支持和反對的意見是勢均力敵的。如澳門車位皇總經理陳力旗就提到,不贊成政府出手調控車位價格,反而建議政府以長遠規劃去疏導供求關係,才能有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黎寧教授也表逹了她對此的擔憂:若政府推出遏抑私人車位價格政策,定會對現有市場造成衝擊,社會上對此也是接受程度不一。不過,長期關注澳門泊車現象的前立法會議員李從正則認為:“車位也成為了一種可以保值的投資工具。政府有必要從源頭對車位市場作規管的。”同樣,澳門摩托車從業員協會李仲森副理事長也認為:“澳門車位價格現時已到逹不合理的高位,儼然一個高消費的代名詞。但澳門是自由經濟市場,不贊成政府推出任何政策遏制車位價格,但當車位市場變相為炒賣市場時,政府應從稅收上進行干預。”上述受訪者所持的觀點不一,但大都傾注了大家對解決本澳車位難現狀的關注之情。

對於支持從源頭上限制新增車輛的數量?還是在現有的基礎上增建更多的車位?在這一問題上,大家的意見都是務實地圍繞著要增加車位和減車輛的不同取態。如陳力旗所言:“為解決泊車難問題,是限車還是增供應,我認為增車位更實際,限車即使得到落實也會帶來反效果。”此番言論表逹了他擔心社會對限車的對抗情緒。黎寧教授也表逹了相同的看法:“解決本澳市民的泊車難問題,從源頭減少車輛的輸入,似乎可行,但不一定有效。”對此,李從正卻持十分明確的取態。他認為,澳門地小、車多、人多,長期要解決的是對於車輛數量的控制,當路面行駛的汽車越來越多,而道路增長卻無法配合,限車是有必要的。而李仲森也一言道出:“從源頭上限制新車的數量,也是必需的。”的呼聲。顯然,李從正和李仲森這二位受訪者的取態是基本上是一致性的。

關於通過增加公共、私人停車場及咪錶位等的使用成本,能使市民減少買車以應對車位不足的現狀嗎?此舉是便利了市民,還是令市民的出行和生活更加困擾?關於這些問題的看法上,如陳力旗所言:“增加公共、私人停車場及咪錶位等的收費,增加行車稅、燃油費、保險費,相信每月多花費千多元都不會有多大困難,在收入高企的環境,看不到能增加車主使用私家車的經濟壓力。”表逹了他對此的不樂觀。黎寧教授更提出“政府可研究澳門有車人士的平均收入作依據而釐定一個標準。”的建議。李從正還談到“無論成本怎麼增加,都不會減少大家駕車。公共停車場若加價,對於一般市民而言,只會令市民更加積怨。”李仲森也表示,單純以增加收費等使用成本,對市民駕車意欲影響不大,更不會令到市民放棄買車。

至於對解決本澳“車位有價、一位難求”問題有何其他建議?陳力旗提到,“短期而言,可放寬車位的特別印花稅的規管期限,以增加車位供應。中期而言,加快推進輕軌的落成,提升整體公共交通服務,令到市民駕車的誘因減少。長遠而言,要有人口迁移社區規劃,減緩現時部分人口擠逼區域的泊車壓力。李從正也指出,澳門泊車難問題,無論是在新區還是在舊區,都沒有一個即刻見效的方法,長遠地看,公交才是關鍵。李仲森也提出,在公屋群規劃合理化比例的停車位;逐步淘汰過旧車輛;提高車輛的使用成本;減環保車補貼稅……

澳門被中央定位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離不開“宜居宜遊宜行”這几個前提要素,如今的澳門真的宜居、宜行、宜遊嗎?這也是很多市民經常反思的社會議題之一。在澳門,過去上樓難己是困擾很多市民的一座大山,如今面對著公交系統未如願得到改善,市民等不到的士,也逼不上巴士,輕軌進展遙遙無期,市民失望之餘,年復一年地持續著搭共車難的苦日子,何來宜居的休間生活可言!

市民貼錢買車是否可解決這種無期旳等待呢?答案是否定的,更不想卻要面對車位加價的殘酷壓力,這一點不夸張,皆因過去几年新增車輛不斷,以每月一千架計,一年將增加一萬多架,在目前車位增長不均衡,且增長數量杯水車薪的前提下,加上本澳樓市和商舖兩大投資工具已超出絶大多數炒家的能力之外,車位自然成為了唯一容易入手的投資工具,又何能讓車位價格在市場自我調節下健康呢?因此,一直以來,面對社會上的輿情壓力,政府官員總是抛出自由市場的擋箭牌,以期堵住社會怨言,如此計謀也未必永遠是能發揮效用的。的而確且,車位和樓市一樣都是市民的私人財產,政府也確是毫無責任和義務去為市民提供任何資助的。只是造成今時今日的狀況,車位數量,遠遠未能應付社會的需求,政府實在難辭其咎,更不能把泊車的責任推在車主身上。否則,社會何來公平公義,何來勤勞致富的普世價值。

本刊建議,政府在義不容辭地冚下萬九公屋後,若能再下一城,為市民提供一個便於出行的交通系統也是利在千秋的大計,當然眼下最迫在眉睫的,是增加車位满足市民泊車的需求,以及讓市民容易地泊到車,也只有如此,才能一步一步地為市民打造一個宜居宜行的城市。

猜你喜欢

價格問題市場
㝬叔吴姬鼎釋讀及有關問題
袋中春日
敦煌文書P.2704“一七”、“二七”之釋讀及相關問題
説幾件宋器銘文並論宋國文字的域别問題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識
市场观察(1)
市场观察(2)
市场观察(1)
市场观察(2)
买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