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定古城风景营造历史经验探究

2014-06-23陈玺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历史经验人居环境

陈玺

摘要: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原创的城市风景营造体系,在世界城市史和风景园林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通过对保定古城风景营造的研究,挖掘古人所创造出的历史经验,探索古人风景营造思想,发掘其中所蕴含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启发我们对当今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保定古城;风景营造;历史经验;人居环境

一、 保定古城地域概况

古城保定,燕赵之地,畿辅之疆,群山西峙,沃野东坦,襟抱白洋,翊立京师,是燕赵文物古迹荟萃之地。

二、保定古城自然山水环境特征

保定地处美丽富饶的冀中平原,历史素有“燕地天府”之誉。地域较为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既有高山、丘陵、又有平原、湖泊,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三、保定古城空间形态特征

保定古称保州,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宋淳化三年(992年)李继宣知保州,筑城关,浚外濠,葺营舍,疏一亩泉河,造船运粮,保州始成都市。因处于宋辽边界,宋、辽多次在这一带发生战争。1213年蒙古军攻陷保州后,大肆烧杀抢掠,屠城三日,将整个保州城变为废墟。

至1227年,驻守满城的张柔因地域狭窄,便移师保州。此时的保州已荒芜了十五年之久,到处一派凄凉悲楚,张柔以极大的决心和魄力在废墟上重建保州城,“画市井,定民居,置官廨,引泉入城,疏沟渠以泄卑湿,通商惠工,遂致殷富,建庙学于城东南,增其旧制。”通过几年的努力,新建的保州城成为京师门户,燕南大都会。

这次重建尤其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城区的水体环境。城内建筑布局沿袭传统的东西、南北棋盘式格局。府署池苑居城市中心,寺、观、庙宇点缀全城,城南为兵营,官衙、府第、居民区严格区划。城垣及城区内建筑布局因地势而宜,适应自然,作为划分街坊的道路,朝向与磁北方向,向东南偏斜22度,大致平行府河走向。以东、西大街为横轴线,以南、北大街错位相对为纵轴线构成城内主要交通线,城内中心制高点建有高26米的大慈阁。四周城墙为夯土筑成,城周11里。对城区水体环境的注意和对水的功能应用是一大特色。疏浚一亩、鸡距二泉故河道,引河水入护城河,同时在西城凿水道引水入城,不仅改善了城中的水质,而且也美化了城市的环境,据元好问的《顺天府营建记》记载,当时水面占城区面积的十分之四,有柳塘、西溪、南湖、北潭、云锦口等城中湖泊,在水中构建亭榭,在城东、南、西、北建有寿春、香雪、种香、芳润等园林,又在城内外建四座水磨,水从北水门而出,可灌溉城外稻田。又在城西南的一亩泉河上十里建一水闸,既便利航运,又利于灌溉。河水注入护城河,使河水深而阔,成为护卫城市的一道屏障。河道、水面之间有桥梁相通,有“七十二桥”之说,有名的桥即有十座。居民分散在四关。这次重建奠定了保定城的基础,使古城雏形开始形成。

驻守保州期间,在城池建设上,张柔修复和新建了坊十、桥十、楼四、水门二、庙学一、佛宇十五、道院十一、神祠四,以及酒馆、乐棚、园囿等众多。他网罗众多江南艺人,修造了四座园林,可惜在其后的六十多年保定发生了一起大地震。其中三林俱毁,仅有一座因池水较深没有完全毁坏,后经过明清几代数次修建,始有今日之规模,这就是现今的古莲池。更有著名的大悲阁(今大慈阁)也是张柔的得意之作,已成为古城保定的标志性古建筑。

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年),都督孟善加固城墙,以砖石砌城,筑女儿墙堞口3710雉。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张烈文等三任知府将土城逐步改建成砖城,加固并增筑城楼,从战略防御出发,根据当时条件和地利,确定城池形制,城周基本呈方形,唯西城南部向外呈弧形凸出500米,整个城池形似足靴,故有“靴城”之称。

四、保定古城营造经验总结

(一)借“自然之特”构建城市山水格局

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往往是以宏观的视野进行的,城中以及城外的重要建筑的营造皆是紧密的结合于周边的自然环境特色而建立的,这些建筑的选址皆依照环境的特殊性而选择,并且要与自然特殊的环境保持有一定的关系,使其和自然保持一个空间上的整体性。保定古城的山水格局中蕴含着独特的价值观念,城市的整体山水空间格局在城市的营建之初就基本定型,因为城市的选址和城市的整体形态确定后就初步形成了城市的基本格局。

(二)借“标志建筑”塑造城市空间秩序

在中国古代的城市境域之内,往往根据自然环境和自身的社会文化特点,在重要的地方点缀以人工建设。这些建筑在当地则可以称之为地域的标志性建筑物,在城市中都有着重要的功能含义,并且对城市的空间格局和城市形象都有着密切的影响。保定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按地域分可以分为城外、城内两类。城外的重要建筑都要考虑与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城市重要的空间节点,在城市重要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这些建筑的选址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城市不断的营建过程中,逐渐在整体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格局。在城市内部的重要建筑布局上,中国古人强调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在保定古城内部重要的建筑基本可分为亭、楼、阁、殿四种类型。在城市设计中,利用这些重要的建筑来控制整个城市的空间布局。这些建筑占据城市中重要的地段,通过这些建筑的体量和色彩控制其周边的城市建设,在立体的空间格局上,形成有序的空间节奏。

【参考文献】

[1]杨淑秋.保定市园林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2][明] 宋濂,王祎.元史·卷一百四十七张柔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4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历史经验人居环境
俄罗斯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浅谈园林艺术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理论价值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