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绩效审计相关问题刍议

2014-06-23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商业会计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效益财务指标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长沙410128)

绩效审计(或效益审计)是现代审计的发展潮流,是内部审计的创新和发展。美国绩效审计占政府审计工作量的比率达90%以上。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调查,高校内部财务收支审计占43%,工程项目的审计占14%,效益的审计只占到8.5%(张健,2006)。高校普遍实施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包含了政府绩效审计履职情况评价的内容;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都属于绩效审计,近年来高校开始出现,并没有常态化;经常性经费绩效审计还没有开展,与现代审计发展要求不符。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是教学质量的评估,审计部门组织的绩效审计主要是财务指标评估,充分发挥两者的共性,有利于高等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一、高校绩效审计相关概念

(一)绩效审计的涵义

1985年英国绩效审计权威约翰·格林编著了《绩效审计》一书,书中探讨了绩效审计的概念,论述了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要素的含义,简称“三E”。2003年美国《政府审计准则》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照客观标准,客观地、系统地收集和评价证据,对项目的绩效和管理进行独立的评价,对前瞻性的问题进行评估或对有关最佳实务的综合信息或某一深层次的问题进行评估。”

(二)高校绩效审计的涵义

高校绩效审计主要是从高校经济活动的各环节入手、衡量高校内各种资源占用、部门利用效率,考察其投入产出的对比关系,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通过对资源占用、消耗与工作业绩的综合分析,对高校内各单位的资源利用效率做出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高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周萍,2009)。

(三)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异同

财务审计是绩效审计的基础,绩效审计是财务审计的深化 (邢俊芳,2005)。财务审计的重点是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评价和鉴证,绩效审计的重点是对资源使用效率、投入产出作分析,提出建设意见,使项目增值。两者在审计依据、审计方法、审计报告及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财务审计依据法律法规、运用调查取证、查账等方法,而绩效审计更多依赖行业标准、运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等方法,绩效审计人员不仅要有财务知识,还要具备其他知识和更高的政策水平。

二、高校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1.高校绩效审计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企业开展绩效审计参照 《企业效绩评价标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手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手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以及审计署《2008年-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但是,高校绩效审计尚无可直接参照的规范性文件,依赖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人们共同认知和约定的标准,也就是说我国的绩效审计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高校绩效审计又落后于我国企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绩效审计。

2.高校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模糊。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顾建民,2001),培养的学生只能用“德智体”来衡量,很难用准确的数字表达;培养出来的人才,促进社会文化水平提高不是立竿见影,审计标准需立足长远;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具有宏观性、且产生的效益不一定体现在校园内,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立足于宏观、间接的效益标准才可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审计环境欠佳

1.高校缺乏开展绩效审计的理念。长期以来,高校存在资金短缺和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矛盾,扩招后大规模举债,只注重经费争取,对资金绩效管理重视不够,目前,政府已意识到高校作为非盈利单位举债带来的负担,开始增加财政投入,分步骤帮助高校化债。

2.被审计单位不理解审计工作。传统监督型审计主要是纠错防弊,受这种模式的影响,有的被审计单位错误认为审计是找茬,对审计人员采取敷衍的态度,没有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配合,就是没有良好的审计环境。审计人员应尽快转变角色,从传统的监督导向型审计向服务导向型审计转变。

(三)审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财务审计更高。传统的审计人员具备财会专业和审计专业知识,缺少运筹学、管理学、决策模型研究、统计抽样、计算机等方面知识。培养多元化的审计人员,领导更应注重组织审计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包括研究和学习绩效审计理论、审计案例和外出考察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绩效审计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高校绩效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绩效审计现实问题的成因是受托经济责任主体缺失。公办高校受托经济责任委托主体是政府,内部审计是政府审计的延伸。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内部审计形式上由校长领导,如果校长审计意识不强,受托经济责任主体就会缺失。目前,我国高校的审计工作是组织部和管理层的行政安排,审计部门不能独立自主地决定审计范围,高风险领域不能及时被发现。

三、高校绩效评价的应用

审计正式开始前,应广泛开展审计调查,扩大内审影响。由于审计调查的目标宏观、范围宽广、形式多样,可成为高校绩效审计的一个重要手段。审计调查比审计方法更加灵活,可采取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开座谈会、访谈、记录等方式进行调查,再通过审阅、查询、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技术方法来证实,优化了审计外部环境,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的高校绩效审计

平衡计分卡构建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兼顾了长期与短期、内部与外部、滞后与前瞻性指标等多方面。为与现行财务制度、会计准则等有效结合,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将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核心思想: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分别转化为以下模块,与高校资金支出绩效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一致。

1.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管理的基本指标。即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三大指标,包括经费自给率、预算收支完成率、资产负债率,其中经费自给率比例越高说明学校具有多种筹资办学的效益,间接说明学校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2.反映学校经济实力的指标。国家财政拨款、学校自筹经费、自筹经费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其中固定资产增长率用于衡量高校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同时客观反映学校财务支出结构、支出质量。

3.衡量投入经济性的指标。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生均成本)、经费内部结构指标(人员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其中生均成本如果比同类院校少,则说明该校经济效益高。

4.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指标(生师比)。

5.物力资源利用效率(房屋使用效率)。

6.衡量产出效果的总量指标(教育投资利用率=在校学生平均数×学生质量系数/培养学生的总费用,学生质量系数假定为1)。

7.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指标。高校社会效益=高校新增加的价值/高校投入资金、科技成果获奖率等。

(二)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高校绩效审计

数据包络分析是典型的无参数分析法,很难给出具体的因子。将高校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指标列出,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产出的指标列出,指标数量不宜过多,运用C2R模型进行分析,指标接近1,说明该决策优,还有改进余地,指标越接近0,说明决策越差,资源利用效率低。

(三)基于运动过程为基础、结果为导向的高校专项项目绩效审计

在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内容上,以项目的运动过程为基础,结果为导向,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绩效评价。重点评价项目关键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主要从项目的设计及战略规划、项目的经费预算与资金筹集、项目的管理、项目的结果等方面评价。在实际操作中项目往往具有目标模糊和多个目标共存的情况,需要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共同研究条理清晰的目标体系。如某高校对“本科教学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绩效审计,项目的长远绩效目标应该是 “培养具备高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项目的年度建设绩效目标涉及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Z

猜你喜欢

效益财务指标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