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媒介仪式”研究——以“蚁族”群体的媒介关注为例

2014-06-22杨晓晖

传媒 2014年4期
关键词:蚁族仪式身份

文/尹 杰 杨晓晖

英国传播学者柯尔迪提出批判式的“媒介仪式”研究方法,提倡将着眼点从对功能的中立性描述转向对具体运作机制的批判性审视。受此启发,本文以“蚁族”为例,通过考察媒介的作用过程探究其社会功能,对此类“媒介仪式”进行全方位解读,使读者对当前我国媒介的“仪式性”社会功能的机制、效果等形成全面、细致、系统的认识,以期对发挥媒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有所启示。

一、理论基础

本文以经典的“信息传递观”和“媒介仪式观”两种研究方法为理论基础。“信息传递观”由拉斯韦尔“5W”模式(1992)发展而来,它通过对信息运动轨迹的梳理来阐释传播活动的影响效果,强调信息在媒介环境中运动的空间路径与时序过程,以建构图示化模式为研究手段及标志性输出。后世更加系统化的传播模式几乎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詹姆斯·凯瑞(2005)提出,在美国主流的信息空间性扩散的研究范式之外,还存在一种仪式性传播范式,它与分享、参与、交往等密切相关,强调传播在共同信念表征和社会维系方面所具有的价值。“仪式观”意义上的传播并非指信息在空间上的扩散,而是更侧重于如何在时间上来维持一个社会。由此,“媒介仪式观”被确立为与“信息传递观”并行的传播研究方法,其继承了涂尔干的观念,将传媒视为和礼仪、民俗等相类似的仪式性存在,是促进社会向心化的重要致因。

二、本文研究框架

“信息传递观”方法通过对信息运动轨迹的梳理为传播效果的形成提供逻辑解释,“媒介仪式观”方法从宏观层面及时间维度阐释媒介的社会性影响,有社会整体性和历史纵深感。二者在视角层次(微观—宏观)及哲学范畴(过程—结果)上均具备很强的互补性,由此本文探索一种兼容并包的研究方法,即先依据社会学等理论构建“媒介仪式”的基本框架,再结合实例,提炼归纳其作用特征,形成对媒介社会功能的合理解释,从而更好地实现宏观与微观、过程与结果的辩证统一,促进对媒介“仪式功能”的系统理解。

根据社会学常识,社会各阶层、各群体间的互动是社会存在和运行的基本方式,在互动过程中,媒介的影响贯穿始终,它首先将特定群体或阶层引入公众视野,再通过提供“对话场所”使群体和阶层间的互动得以深入开展,最后建立在身份认同基础之上的社会秩序。因此,“媒介仪式”至少应包括身份导入、互动展开和认同形成三个阶段,而仪式是“一系列正式的、具有可重复模式、表达共同价值、意义和信念的活动”(Edgar eds,2003),具有流程化和时序化特征,因而三者间自然地存在严密的顺序逻辑关系,即后一阶段以前一阶段“完成”为发生条件,本文据此构建了“媒介仪式”的基本过程框架,如图。

图 本文构建的媒介仪式的基本过程框架

三、实证分析——以“蚁族”群体为例

下面以近年来颇受关注的“蚁族”为例,来验证并完善本文的研究框架。

(一)身份导入

通过追溯“蚁族”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大众传媒无疑是“蚁族”群体被社会公众所熟知的决定性因素——若没有知名媒体的持续报道和评议,“蚁族”几乎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为社会公众所广泛知悉。

从影响机制上看,“蚁族”符号身份是经由“舆论共振”而导入大众视野的。通过比照“蚁族”相关重要媒介事件可知,尽管媒体间不一定存在明确的转载关系,但各类媒体还是因“议程同质”而形成了实质上的持续互动,这种互动以接力报道的方式进行,使“蚁族”形象经由多样的媒体渠道得以持续呈现,从而引发了舆论的不同幅度的同步或异步“共振”。由于媒介受众的多重性,这种“共振”导致刺激以同一符码的形式频繁、交叠出现,从而使受众的机械记忆得以持久强化,为情感共鸣和认同形成奠定了重要的认知基础。

(二)互动展开

虽然与“农民工”等同属弱势人群,但具有高学历且与网络时代同步成长的“蚁族”在媒介使用能力上,显然与前者有天壤之别,这就使得他们的社会参与呈现出更多的双向性和主动性。大众媒介为“蚁族”与其他群体间“对话”提供了场所,一方面于身份符号之外,向社会公众传达更多关于该群体生存境遇和心声意愿等信息,另一方面也向“蚁族”持续反馈来自各方的情感反应及态度指向。

虽然这种以媒介为主要实施载体的互动根植于空前复杂的社会经济利益博弈格局与时代变局之中,但从媒介仪式的价值取向——社会整合出发,笔者认为当这种互动形成了统合化结果并趋于稳定时,大众传媒的媒介仪式使命才告一段落。

统合化结果指互动产生了有利于化解矛盾和形成社会秩序的积极效应,其中既有心理层面的群体身份认同,也有现实层面社会力量的介入。如经过媒体和意见领袖报道、转载,“蚁族”得到了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甚至高层领导的关注,他们在不同场合对这一问题发表看法和建议。尽管受决策程序等的制约,他们的见解付诸实施尚需时日,但其社会地位与权力效能仍然是推动事态向有利方向发展的积极因素。由此也能解读出,大众媒介是权力阶层检视社会现状、形成决策的重要依据,在特殊的政治体制和制度环境下,媒介对社会管理者的“议题设置”甚至对解决相关问题更为关键。

(三)认同形成

“身份导入”与“互动展开”属于媒介主导的传播过程,群体认同的形成则主要作用在传播对象的心理层面,是社会互动的正向结果,包括社会对群体的接纳及群体的自我认同,其形成与媒介传递的核心内容——象征性符号关联密切。

1.象征性符号与群体外社会接纳。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维度在于对群体关系或群体外部环境的觉知,根据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观点,在“所指”方面,从语素构成上来看,“蚁族”一词意义明了,简洁易记,非常容易被嵌入受众的记忆结构并持久驻留;该词的“能指”则透射出褒贬交织的意味,既指代积贫积弱、渺小无助的弱势群体,也借蚂蚁勤劳坚韧的形象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既易引发受者的同情怜悯,也普遍符合大众“蚂蚁是勤劳化身”的既有认知和尊崇勤勉的主流价值取向。因此,不管接收者持有怎样的立场预设,多数社会成员对于“蚁族”符号的情感体验和态度指向是普遍一致的。

2.象征性符号与群体内自我悦纳。除了和谐的群体外关系,社会认同还包括成员对群体身份的愉悦接纳,在“蚁族”概念被导入公众话语空间之前,相关群体缺乏明确的群体类属与社会定位,他们与“大学生”“农民工”“白领”似乎都有交集,却又很难完全被归入上述群体。“蚁族”象征符号的创制,使成员对群体内同质性的体认具象化,使其感受到与自己境遇相似的人不在少数,尽管总体上社会地位低下,经济基础脆弱,但毕竟有了相对明确的归属指向,从而使“身份模糊”的焦虑得到一定缓解,“归属和爱”的需要实现部分满足。

艾布拉姆斯和霍格(1988)认为,“成功地进行群体间的区分可以提高社会认同,进而增强群体的自尊。作为群体成员,个体对群体内外的区分越积极,自尊的程度就越显著。”廉思团队的研究也表明,“蚁族”成员通过积极地发掘所属群体的优点来确立道德优势,将自己与“啃老族”“富二代”等区分开来,以获得自尊的满足,使负面情绪趋于淡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

四、结语

“信息传递观”与“媒介仪式观”在思维取向和研究层次上高度互补,本文结合两种方法建构了“媒介仪式”的过程框架,以探究媒介的社会整合功能。对“蚁族”案例的分析表明,至少就这一群体的形成和取得认同而言,该框架能够对媒介的社会整合功能形成合理解释。

本文还对媒介仪式的影响机制做了剖析、总结,提出身份导入是经由“舆论共振”完成,群体身份认同的形成实质上是象征符号所引发的一致性心理取向,是互动的统合化结果,从而在媒介宏观社会影响和微观过程间建立了有机的逻辑关联。

[1]H art. H. C ritical Comm un ication Stud ies:Comm unication,H istory and Theory in Am erica[M].London:Routledge, 1992.

[2](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径路——经典文献读本[M].汪凯,刘晓红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廉思等.蚁族Ⅱ——谁的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5]贺庆玲.解析媒介仪式中的象征符号传播[R].沈阳:辽宁大学,2011.

[6]李彪.网络事件传播空间结构及其特征研究——以近年来40个网络热点事件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3).

猜你喜欢

蚁族仪式身份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Talking strategies
弱势群体新闻报道的存在问题分析——以“蚁族”为例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
回看蚁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