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2014-06-21张常青

山东青年 2014年5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危机心理

张常青

摘 要: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重视,但近年高校的极端事件让人反思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要从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的本土化、危机干预工作的专职人员水平、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以及如何帮助精神障碍的学生等方面探讨目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高校心理干预工作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大学生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面临社会发展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与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由于社会生活经验的欠缺和心理素质发展的缺陷,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个别学生甚至会以自杀或他杀的极端形式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给自己、他人、家庭和学校都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震惊全中国,同时也引起全国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11年,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科学化,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成为各高校重视的课题。自2000年以来,以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为主题的论文,在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已搜到1130余篇,尤其在2005年之后,论文的数量激增,这也反映了研究者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视。然而实践中的问题并没有减少,近年来高校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伤人事件也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我国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极端事件63起 [1]。2013 年4月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以及2014年4月16日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自杀事件又一次让人关注、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者和管理者不得不反思高校心理危机工作到底哪里出现问题。只有直面问题,才能够有的放矢,真正提高危机干预工作的水平,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

一、对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

“心理危机”这个概念由心理学家 G.Caplan 于1954年提出,意指个体面临重大或突然事件时,利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式无法应对所产生的心理失衡状态。心理危机干预指给处于危机状态下的个体给予帮助和心理支持,帮助其恢复到正常的心理平衡状态。它是短期的助人过程,目的在于防止处于危机状态下的个体做出极端的行为,如自杀、自伤或者攻击他人的行为,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并促进问题的解决。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对外部世界充满探索与求知的欲望,对内心世界充满好奇,但由于缺乏经验不能很好处理面对的事件,很容易处于心理危机状态。根据危机事件的特点,心理学家布托默(1985)将大学生心理危机分为三种:发展性危机、存在性危机以及境遇性危机。埃里克森将人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发展任务。如果个体能够顺利解决相应阶段的任务,心理则会正常发展,否则将面临发展性心理危机。境遇性危机是指个人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心理危机,比如遭遇抢劫、经历交通事故、地震、亲人突然去世等事件时产生的心理危机现象。存在性危机是因独立性、人生价值、承诺、责任等重要问题上产生困惑而出现的内心冲突。

二、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及不足

(一)危机干预的理论主要借鉴外国,拿来主义比较明显,缺乏本土化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各高校按照文件要求,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并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得到了大力推进。在初步阶段,对外国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的学习是有必要的,目前主要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是痛苦工作理论、应激学说、危机理论、危机发展模型等 [2],但每个理论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国内的研究者目前还停留在对这些理论的介绍及探索使用中,还没有构建适合我们的危机理论。因此,在理论构建上、心理测试量表使用、解释上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专著等方面仍需加强本土化进程,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之路。

(二)心理危机干预专职人员的整体水平不高。

国内高校基本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聘请了专兼职心理咨询员。大多数的心理咨询员是心理专业出身,也有教育学以及思政专业背景的咨询员。无论是何种专业出生的咨询员,他们在接受全日制教育期间很难涉及到危机干预的处置以及系统理论的学习,往往都是参加工作之后再次参加培训以及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所以咨询员面对大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及严重心理问题可以胜任,但涉及到精神障碍的学生,往往缺乏问题的识别、潜在风险的判断能力以及帮扶能力,这也是心理危机干预成效比较低的原因之一。

(三)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落实不够扎实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工作网络体系已经是国内高校接受的成熟模式,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工作模式往往流于形式。首先,在院系层面上,辅导员主要忙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能将精力放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上少之又少,除此之外,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工作,辅导员队伍的危机干预水平参差不齐。其次,在班级层面上,心理委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是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现者和心理知识的宣传者。然而由于心理委员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不恰当的工作方法,不知如何进行危机信息的识别与发现,也不知在哪些方面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导致对自己的干部职责存在迷茫及挫败感,甚至有的高校赋予心理委员过高的期望: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者,过度夸大心理委员在心理危机事件中的作用 [3]

(四)如何更好地帮助患有精神障碍的学生

《精神卫生法》于2012年5月1日实施后,首例心理咨询师被告案在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内引起轰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不仅要考虑如何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帮助学生而又不会被追究责任。在高校关于精神障碍的学生身上往往存在以下几种尴尬境界:第一,有自伤或者有伤害自身危险的学生,已不适宜在校就读,按照教育部《学籍管理规定》和《精神卫生法》,必须实施休学和治疗。由于受家庭的经济及文化因素的影响,学生回家休学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有更大的可能发生自杀、自残等极端事件。但如果校方同意学生在校读书的话,又无疑抱着一个随时随地都会爆炸的炸弹,校方的压力可想而知;第二,当心理咨询员建议患有精神障碍症状的学生去医院确诊时,有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抵触心理,认为药物治疗不仅有副作用,还会产生依赖性。即使勉强接受药物治疗,当情绪状态稍微好转,就随意停药,导致病情复发。

三、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展望

针对上述的高校危机干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大学生干预工作中将有以下发展趋向:

(一)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的本土化

对专业心理干预的场所、方式、认同程度等方面,中西方文化背景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从西方引入的危机干预理论必将历经本土化的过程。在本土化的过程中, 根据中国大学生的特点、文化背景以及中国的国情,探索出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的危机干预理论。心理委员的设立、开展心理健康普测以筛查高危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些已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危机预防工作方式 [4]

(二)健全高校专业心理危机干预支持体系的机制

面对精神障碍者可能发生的极端性事件,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人员感到无能为力,缺乏确诊及治疗的专业能力,而这正是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及专科精神卫生医院擅长从事的,所以加强高校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系势在必行。高校建立合理的转介机制,及时将疑似精神障碍的学生进行转介治疗。也可聘精神科或心理科的医生为高校的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来校为一些碍于情面不愿去医院就诊的学生坐诊。

通过精神科医生对高校心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督导,有利于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高校心理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假期去综合医院的心理科或者专业的精神卫生医院进行实习考察,经验的交流与督导工作是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专业提升的一种重要途径。另外高校之间的心理工作人员需加强沟通交流,及时总结高校危机事件处理经验教训,进而提高危机事件的识别及处理了能力。

(三)有效运行三级心理工作网络体系

“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工作网络体系已经是国内高校接受的成熟模式,但坚持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运行,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第一,建立奖励机制,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心理专业知识的培训,比如心理危机的早期识别与干预,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等;第二,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在招聘辅导员的专业上可往心理学专业、思想政治专业等方向倾斜;第三,心理咨询中心与各个院系需定时联系,互相了解通报重点对象的最新心理状况;第四,心理咨询中心加强对心理委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的识别能力;第五,实行心理委员月报制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重点关注对象的情况定时上报到心理咨询中心。

(四)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福祉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其最适宜休养治疗的地方,如果学生坚持在校学习或者在家并不能很好帮助其恢复,必须告知家长如果坚持留校对自己可能造成的后果,并让家长积极配合,同时学校加强监护。对于休学回家治疗的学生,学校需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最新状况,并给予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如果学生抗拒药物治疗或者擅自停药,可定期邀请心理科或者精神科医生来校宣传精神卫生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各种可能会出现的后果。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发展,因此直面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有的放矢,真正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荣,徐福山,李亚琴.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现状[J]. 吉林医学,2010,34,6406—6407.

[2]朱美燕.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发展趋向[J]. 教育评论,2011,2,70—73.

[3]白煜.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电力教育,2010, 21, 147—149.

[4]代俊.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本土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8,13,84—86.

(作者单位:广东警官学院,广东 广州 510440)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危机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危机”中的自信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