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2014-06-21王冬梅冯文明

山东青年 2014年5期
关键词:理论模型大学生

王冬梅+冯文明

摘 要:

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指心理干预者为处于就业心理危机中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帮助、引导和支持的过程。借鉴心理危机干预常用的四种理论模型式,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主要包括3个步骤,即教育阶段、技巧建立阶段和应用阶段,从而给予处于就业心理危机中的毕业生以帮助和支持,以自身的潜能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就业心理危机;大学生;理论模型;干预研究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数量随之激增,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开始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不少大学毕业生就业周期延长,初次就业的薪酬减少。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早期的人生阶段,大学生本身具有特定的认知能力、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部分学生因承受压力能力的不足,出现了失眠、厌食、情绪不稳定等心理信号,产生焦虑、抑郁、恐慌的心理现象,这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因此,学生工作者如何及时地发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患,从而开展相应的干预工作,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什么是就业心理危机干预

1、心理危机干预

要解释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首先要从心理危机和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说起。心理危机是指当当事人面临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或重大生活事件时,表现出的思维或行为的紊乱及困扰,并导致当事人心理表现为失衡状态,心理危机的出现是因为当事人意识到刺激事件超出自己的应对能力,心理平衡被打破,而非刺激事件本身 [1]。而心理危机干预是从心理上解决当事人迫在眉睫的危机,使症状得到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2]

2、就业心理危机干预

就业心理危机特指对于毕业生而言,由于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也无法自己排解就业压力,在生活事件和精神压力的双重压力下,出现了以往生活经验和现有生活条件均无法克服的困难,使毕业生于痛苦、焦虑、不安的状态。可见,就业心理危机的发生,是毕业生面对就业生活事件时表现出的心理失衡状态。所谓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就业压力导致毕业生出现心理危机状态时,心理干预者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帮助、引导毕业生摆脱危机状态,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

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避免当事人自伤或者伤及他人;二是尽快恢复心理平衡状态。在毕业生处于就业心理危机期间,有效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心理干预者帮助毕业生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和减少毕业生由就业心理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焦虑或压抑的不良情绪状态,使当事人学会应对危机的有效策略与健康行为,从而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增进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型

国外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主要包括四种,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以及社会资源工程模式 [3]

平衡模式认为,心理危机中的个体通常处于一种心理失衡或情绪失衡的状态,以往的应付机制和问题解决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情景的需要,心理干预的目的在于帮助当事人重新获得心理危机前的平衡状态。

认知模式认为心理危机源于对生活困难和创伤事件的错误性认识,通过改变当事人不良的认知和思维,特别是改变非理性的认知和自我否定的概念,当事人就能够获得对生活危机事件的掌控。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人是遗传、环境和学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心理危机是在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因此,心理干预者应当引导当事人从心理、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来探讨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

社会资源工程模式是在给某些社会团体面临心理危机时提供支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内容包括给予当事人以教育、支持和训练。目的在于当心理干预人员有限时,通过提供最初的危机干预和减轻情感上的痛苦,使团体内部的心理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国外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实践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4]:一是阶段划分理念,将心理干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二是整合性倾向,即把不同的心理干预模型加以整合,以便使心理干预的效果达到最佳水平;三是特异性发展,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压力情境进行进一步的划分,从而发挥心理干预的特异性效果。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

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是根据危机管理理论和心理危机的干预理论,找出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发生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应对心理危机的各种资源,形成预防就业心理危机预警的工作机制,规范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的步骤和方法,使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主要包括3个步骤,即教育阶段、技巧建立阶段和应用阶段。

在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的的教育阶段,咨询师首先需要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然后需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解释、说明就业心理危机的应激反应,教导当事人分辨出情绪、行为、思维等方面的不同反应,协助当事人对就业心理危机的本质有较好的了解。本阶段侧重于为当事人提供信息和支持,帮助当事人接受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与自身反应,鼓励当事人面对就业危机,表达、宣泄与消极事件相伴随的情感。教育阶段的目的是让当事人接受、理解就业应激现象是自然现象,了解正常的应激反应。

在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的技巧建立阶段,重点在于提供给当事人各种应用在就业压力情境中的专门的行为与认知应对技术,包括放松训练、从众、认知预演和自我指导等。这个阶段也包含直接行动,诸如:收集焦虑、恐惧的资料、明确地确认何种情境会带来压力、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来减低压力,以及学习有关的放松方法等。技能训练包括认知应对技能,让当事人了解适应与适应不良的行为。让他们学会不同的自我暗示方式,并不断地反复练习。咨询师要帮助当事人认识其所具有的应对资源,并同时学习新的应对方式。通过治疗改善当事人否认回避现实的错误行为方式,提高适应能力。治疗时既要尽量消除应激事件的影响,也要注意改造当事人不良的个性特征。

比如说,可以使用暴露疗法减轻当事人的恐惧和焦虑的状态。通过反复的重复暴露于与就业压力有关的产生不良反应的过程,使个体的焦虑可以成为一种习惯,而焦虑出现之前的触发因素则可能丧失作用。还可以采用认知治疗的技术,教会高校毕业生识别就业危机相关的或症状相关的非理性信念,这种信念可能影响他们对境遇的反应和导致强烈的负性情绪。高校毕业生学习以逻辑的、循证的方式去挑战他们的思想或信念。咨询师帮助高校毕业生评估可供选择的解释,因此判定信念是否有益和是否准确反映现实,如果不是,就需改变和修正那些不合理信念。

在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的应用阶段,重点放在将认识和行为改变从治疗中转移到实际的生活中,并予以维持。教导高校毕业生应对技能显然是一种复杂的程序,依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不同。对当事人而言,单单暗示他们新的观念和应对策略尚不足以导致改变,他们必须练习新的自我暗示,并把新技能应用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四、结语

就业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需要完成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给予处于就业心理危机中的当事人以帮助和支持;其次是要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鼓动他们利用自身的潜能来解决问题。广义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融教育、培训、预防、干预为一体,它不仅要关注己经出现就业心理危机的学生个体,也要从群体的角度抓好就业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以及心理问题预防机制的建设。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更多是从狭义上的、心理危机干预的角度出发,来寻求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问题的应对方法。

[参考文献]

[1]蒋志勇.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6(3).

[2]梁军.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方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

[3]王建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探源和策略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殷茵,王畅.国外突发性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型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5).

本文得到华北科技学院2014年思政类指导课题“我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研究”的资助。

(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北京 101601)

猜你喜欢

理论模型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
如何构建中美两国大学的国际合作关系
词汇飞跃的本质:命名洞察力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