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 执着 超脱
2014-06-20周国平
周国平
超脱不是袖手旁观,不是逃避无为,而是常怀温柔与宽仁之心,对生命眷恋,对生活执着,入世再深,也不忘它的限度,对结果了然洞彻,心肠极热而眼极冷,收拾好行装,随时可以准备告别。超脱的境界并不与生俱来,我们当以勇气、爱愿、智慧淬砺己身,破茧成蝶。.
我相信,每个正常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点悲观主义,一生中有些时候难免会受人生虚无的飘忽感侵袭。区别在于,有的人被悲观主义的阴影笼罩住了,失却了行动的力量,有的人则以行动抵御悲观主义,为生命争得了或大或小的地盘。悲观主义在理论上是驳不倒的,但生命的实践能消除它的毒害。
最凄凉的不是失败者的哀鸣,而是成功者的悲叹。在失败者心目中,人间尚有值得追求的东西:成功。但获得成功仍然悲观的人,他的一切幻想都破灭了,他已经无可追求。失败者仅仅悲叹自己的身世;成功者若悲叹,必是悲叹整个人生。
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当然,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会沉溺于悲观。悲观本源于爱,为了爱又竭力与悲观抗争,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创造。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这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执着是惑,悲观何尝不是惑?因为看破红尘而绝望、厌世乃至轻生,骨子里还是太执着,看不破,把红尘看得太重。这就好像一个热恋者急忙逃离不爱他的心上人一样。真正的悟者则能够从看破红尘获得一种眼光和睿智,使他身在红尘也不被红尘所惑,入世仍保持着超脱的心境。假定他是那个热恋者,那么现在他已经从热恋中解脱出来,对于不爱他的心上人既非苦苦纠缠,亦非远远躲避,而是可以平静地和她见面了。
古往今来,尽管人生虚无的悲论如缕不绝,可是劝人执着人生爱惜光阴的教诲更是谆谆在耳。两相比较,执着当然比悲观明智得多。悲观主义是一条绝路,冥思苦想人生的虚无,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绝不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反而窒息了生命的乐趣。不如把这个虚无放到括号里,集中精力做好人生的正面文章。
我们不妨站到上帝的位置上看自己的尘世遭遇,但是,我们永远是凡人而不是上帝。所以,每一个人的尘世遭遇对于他自己仍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当我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时,那把我们绊倒的物体同时也把我们支撑,我们不得不抓牢它们,为了不让自己在完全的空无中行走。
在无穷岁月中,王朝更替只是过眼烟云,千秋功业只是断碑残铭。此种认识,既可开阔胸怀、造就豪杰,也可消沉意志、培育弱者。看破红尘的后果是因人而异的。
我们不妨眷恋生命,执着人生,但同时也要像蒙田说的那样,收拾好行装,随时准备和人生告别。入世再深,也不忘它的限度。这样一种执着有悲观垫底,就不会走向贪婪。有悲观垫底的执着,实际上是一种超脱。
超脱是悲观和执着两者激烈冲突的结果,又是两者的和解。我心中有悲观,也有执着。我愈执着,就愈悲观,愈悲观,就愈无法执着,陷入了二律背反。我干脆把自己分裂为二,看透那个执着的我是非我,任他去执着。执着没有悲观牵肘,便可放手执着。悲观扬弃执着,也就成了超脱。不仅把财产、权力、名声之类看作身外之物,而且把这个终有一死的“我”也看作身外之物,如此才有真正的超脱。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束贪欲,智慧仿走着这螺旋形的路。
一个人热爱人生便不能不执着,洞察人生真相便不能不悲观,两者激烈冲突又达成和解的结果就是超脱。所以,超脱实质上是一种有悲观约束的执着,有执着约束的悲观。仔细分析起来,其中始终包含着悲观和执着两种因素,只是两者之间已经形成一种恰当的关系,不再趋于一端罢了。我不相信世上有一劳永逸彻悟人生的“无上觉者”,如果有,他也业已涅槃成佛,不属于这个活人的世界了。
——选自《人生哲思录》
因为爱情,我们经历精神的朝圣之旅。“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自己发光”——爱,导引了一场蜕变。
《香草山》 余杰 长江文艺出版社
香草山在哪里?香草山与伊甸园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爱在哪里?爱与泉水和泥土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香草山像伊甸园一样,是充满着纯真、幸福、罪孽和苦难的地方。它既是一个不可抵达的彼岸世界,也隐喻着我们所生存的现实世界。香草山上有香草,有羊群,还有牧羊人。如果一个人遇到挫折和困惑,他便可以来到香草山寻求慰藉,而这片神奇的土地将会给予他一次又一次奋起与追求爱情、自由灵魂以及幸福生活的力量。
本书是余杰的自传体爱情小说,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廷生、宁萱从不相识到相识,从一般朋友一步跨越到亲密恋人,自是有很多浪漫和传奇色彩。但是,作者并不是要刻画自己的恋爱生涯,而是在诠释“我们”为什么爱,为什么“我们”爱的背后不仅仅是甜蜜,而且还有无尽的叹息、苦难与奋斗。
历经苦难,我们磨砺意志,强壮本心。沧海横流,高贵的灵魂在岁月中洗净铅华,灿然生辉。
《京华烟云》 林语堂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此书的最大优点不在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的巧妙,而在其哲学意义。一翻开来,起初觉得好似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然而觉得悲哀,最后又觉像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而止。读者细嚼余味之后,忽恍然大悟:何为人生,何为梦也。或可说,“浮生若梦”是此书之主旨,直可代表人生,非仅指二十世纪初叶在北京居住的某两家的生活。
林语堂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女主人公姚木兰,继承了姚思安的道家思想:逍遥,自由,追求理想却不强求。从富家生长享用一切物质的安适,后变为村妇,过幽雅山居的生活,到最后变为普通农民,忍苦,勇敢,成为伟大的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其灵魂的伟大高贵,越是在磨难中,越是显出光华来。endprint
直面死亡,我们更清晰地认知生命的方向。生活的困境,源自心灵的迷失。
《相约星期二》 【美】米奇·阿尔博姆 上海译文出版社
米奇·阿尔博姆是美国的一位体育专栏主持人,莫里·施瓦茨是他在大学时曾给予过他许多教导的教授。在米奇毕业十五年后的一天,他偶然得知莫里·施瓦茨身患绝症、来日无多,那是一种类似于我们熟悉的《时间简史》的作者斯蒂芬·霍金所患的疾病,这时老教授所感受到的不是对生命即将离去的恐惧,而是希望把自己许多年来思考的一些东西传播给更多的人,于是米奇·阿尔博姆成为老人临终前唯一的学生,他们相约每个星期二上课。在以后的十四个星期里,米奇每星期二飞越七百英里到老人那儿去听课,他们聊到了人生的方方面面,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钱与文化、衰老与死亡,最后一堂课便是莫里老人的葬礼。整个事情的过程,以及这十四堂课的笔记便构成了这本《相约星期二》。
我们都有一个梦——拯救自己,需要勇气。
《魔发奇缘》
导演:内森·格里诺 拜恩·霍华德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上映年度:2010年
长发公主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被巫婆葛朵从父母的城堡偷偷抱走,她从小在高塔里长大,拥有一头瀑布般的具有魔力的金色长发。青春期的她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却被告知外面的世界充满贪图她魔力的坏人。某一日盗贼弗林闯入高塔,公主终于下定决心在这个陌生人的陪伴下迈出了囚禁她十八年的高塔。
在躲避老巫婆的追捕过程中,公主克服了对外部世界的恐惧,认识了许多朋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弗林被公主的美丽和善良打动,向她坦露心迹,恢复“尤金”本名,从此金盆洗手。
最后公主与父母重逢,真相大白于天下,巫婆失去了魔力的护持而化为灰烬,所有善良的和看似凶恶其实善良的人们都美梦成真,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抛弃,不放弃——破茧之道,在于坚持。
《士兵突击》
导演:康洪雷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上映年度:2006年
《士兵突击》写的是人内心的自卑、生来的孤独和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许三多是每个人隐藏的自指对象,每个人内心最深处的自卑和敏感的外化,当许三多的成功符合了观众自卑心理和对自尊的渴求时,这个根本不招人喜欢的小伙子便由此深入人心。
寻找身份的同时,对意义的焦虑,是本剧的内核。许三多反复重复的话是:“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循环论证式的车轱辘话,你可以认为这是如同废话般的“大道”,然而实质却是对意义的迷失和焦虑。许三多一直在寻找意义,从开始在五班的时候寻找具象的意义——打发时间的方式,到寻找成为尖子的意义——为了史今能够留下来,到寻找留守的意义——钢七连精神的守卫和传承,再到寻找留在老A的意义——思考军人的意义,以及自己生命的意义。重叠在这些意义焦虑之中的是许三多的身份转变,以及与成才在身份上的交互,从开始的土包子到后来会讲普通话,会据理力争,从开始的废柴到后来的牛人,并且一度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不仅对成才,包括对高城、袁朗、561、以及吴哲,甚至在他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已然对那个状如炊事班的三连五班造成了巨大改变。这两者统一在许三多为主线、成才为辅线的成长叙述之中。虽然一直到最后许三多也没能从自己的循环论证中突围,但他告诉我们过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迎接这些问题;他告诉我们,他选择“我信”。他让我们重拾信念,重新出发。
我是自由人——迎战命运,不弃信念。
《为奴十二年》
导演:史蒂夫·麦奎因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上映年度:2013年
在86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为奴十二年》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
影片根据所罗门·诺瑟普在1853年所著传记小说《为奴十二年》改编。该作来自所罗门·诺瑟普亲身经历,他本是一个生活在纽约的自由的黑人,受过教育且已婚。随后遇到两个人,他们许诺在华盛顿帮他找一份工作,当诺瑟普到了华盛顿才发现自己被诱拐绑架了,从此开始了他的奴隶生涯。经历多年磨难后,依靠一个好心的加拿大人帮忙送信回家,最终经过一场诉讼,他重获自由。
这是一部直面美国历史上最黑暗一页的优秀影片,史蒂夫·麦奎因用十分真实的手法再现了一个残酷时代下的悲情个体,透过直逼内心的拷问来引出对自由、对尊严、对生活的思考。一个人在失去自由之后,所余下的希望往往就是对生活的渴望。正如影片主人公所罗门发自肺腑地呐喊所抒发的那样,在失去自由之后,所要的并不仅仅是生存,而是生活。当个体的命运在时代背景下只能表现出一种对生存基本条件的孜孜不倦时,就已经说明这个时代的悲哀已到了某种恐怖的地步。当人们丧失了对自由的渴望、对生活的追求时,一种冷酷就已然形成。好在还有像所罗门、帕特茜、巴斯这样的人保留着对自由和生活的渴求,并在追逐自由与生活的过程中具备着堪称伟大的勇气。
(供稿: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学 方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