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的话语权缺失
2014-06-20张璟赵秀慧
张璟+赵秀慧
摘 要 第一轮本科教学评估(2003年-2007年)已经结束,社会各方对评估的讨论非常激烈,褒贬不一,就在各方纷纷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却很难见到高校师生整体性或系统性的声音,对此笔者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从评估的三个阶段(自评,专家进校考察,整改)来分析高校师生在评估中的话语权是如何缺失的。
关键词 本科教学评估 高校师生 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Missing Voice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ZHANG Jing, ZHAO Xiuhui
(Yunnan College of Business Management, Kunming, Yunnan 650106)
Abstract The first round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2003 to 2007) has been completed, the parties to discuss the community's assessment of a very intense, mixed, then the parties have expressed their views at the time, but it is difficult to see the whole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r systematic sound, three stages of this author in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from the assessment on the basis of (self-assessment, expert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chool, rectification) to analyze how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right to speak missing in the assessment.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rights to speak
话语是主体表达自身思想、情感、态度的主要方式,它代表着一种权力。后现代哲学家福柯认为:“话语是一种权力关系,它意味着谁有发言权,谁无发言权。”“尽管它是一种隐蔽的,表面上无行为人的控制系统,然而它是社会中一种真实的权利。”福柯称这种权利为话语权。实际上,语言的权力并不是来源于话语符号系统本身,符号系统自产生以来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的工具。话语中权力的获得更多的是说话者社会权力和地位在话语符号系统中的折射和反映。①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Weber)则将权威的来源分为三种。其一是传统的权威,这类权威是统治者根据习俗与传统,以世代因袭的身份来运用其权威;其二是感召的权威,这类权威来自神圣化的人格吸引力;其三是法理的权威,这类权威反映了当代的科层体制,领导者从其法定职务来发号施令,一切权威都是规章制度所认可的。②本科教学评估是教育部在面对社会质疑教育质量下滑的前提下出台的一项制度,第一轮本科教学评估(2003-2007)已经结束,社会各方对评估的讨论非常激烈,褒贬不一。然而在收集各方观点的时候,笔者注意到在公开的场合或公开的媒体上所能见到的来自师生对评估的整体性或系统性的声音比较弱小,教师和学生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评估到底给教学和学校带来了什么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质量是否得到了提高,他们最有发言权,对评估工作成效最符合实际的反馈也应该来自教师和学生,然而,为什么在各方议论纷纷的时候他们却沉默了?笔者认为主要就是由制度赋予的权威——教育部评估中心,占有了绝对权威导致的。对此,笔者尝试从评估的三个阶段(自评、专家进校考察、整改)来分析高校师生在评估中的话语权缺失。
笔者在试调查后发放了正式调查问卷267份,其中学生问卷217份,教师问卷50份;共回收243份问卷(其中回收学生问卷198份,教师问卷45份)回收率为91.01%;剔除无效问卷14份(其中学生无效问卷13份,教师无效问卷1份)有效问卷共22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77%。回收率达到了研究的要求,本文的讨论也是在问卷数据分析以及访谈资料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自评阶段,自评报告是自评阶段的一个重要文本,是高校对自身在办学各方面的自查,同时也是学校要呈现给评估专家的重要文件。然而接受调查的高校教师中表示知道和听说过学校在评估中有自评报告文本的占了绝大多数,同时,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认为他们应该参与本校自评报告的撰写过程,而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在撰写自评报告时没有收集他们的意见,自评报告完全是由学校迎评相关部门撰写,只是在撰写完毕后用网络或其他形式公布了自评报告的内容。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一半以上的人表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自评报告,接近70%的人表示他们完全有必要参与学校自评报告的撰写过程,表达自己的意见,还有接近60%的人表示其所在学校在撰写自评报告时没有征询在校学生的意见。不难看出学校在自评阶段就开始为专家进校考评做充分的宣传和动员工作。比如成立专门的评估办公室,召开教师大会,动员教职工积极为学校评估做准备工作,召开专门的班主任辅导员会议,要求班主任辅导员把评估对学校的重要性传达给学生,以及专家进校考评期间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明确传达给学生。其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制度的权威在起作用,因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会基于学校评估的结果决定学校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甚至会决定学校下一阶段的经费分配情况。所以笔者认为自评阶段,主要是制度话语权(教育主管部门推动的评估是一项制度)和文本话语权(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评估方案)在起作用,高校师生无从选择,只能被告知围绕这些政策和文本来为评估做准备。endprint
在专家进校考察阶段,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专家进校考察阶段,学校对您是否有与平常不一样的要求。高校师生的反映是高度一致的。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75%的人表示在专家进校阶段,学校对他们有与平常不一样的要求,比如要求他们穿正装,戴校徽,甚至上课的风格都有相应的要求;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70.3%的人也表示专家在进校阶段,学校对他们有与平常不一样的要求,比如保持好宿舍的卫生,有访谈对象甚至告诉我学校为了制造出男生宿舍干净整洁的效果,规定除上课时间外,要求学生全部去图书馆,这样就可以两全其美,既保证了宿舍的干净整洁,也营造出了图书馆利用率高,学校学风好的气氛。本来要求学生去图书馆自习学习是件好事情,但是仅是在专家进校期间这么要求难免让人产生怀疑,难怪学生似乎不买账。同时,被访谈的教师和学生还反映,专家进校前夕,学校都花了很大的力气搞好校园环境,比如粉刷教学楼的外墙甚至教室的墙壁,教学楼图书馆大厅的花盆不知道什么时候都多起来了,甚至换了新的,再就是打扫卫生,教室、宿舍、校园的主干道,学生们真是没有少动手,真可谓“人人参与评估”。不少学生表示评估给他们造成了困扰,没有办法自主安排时间,打破了他们原来正常的学习生活习惯。于是他们上学校的BBS论坛吐槽,学校怎么能允许学生在专家进校期间发表不利于学校的言论,所以关于评估不好的学生言论都很快会被学校网络负责部门屏蔽。虽然这是个别学生的行为,但足以说明他们的话语权是被忽略的,在上有学校制度和老师辅导员的说服教育下,他们只好暂时保留自己的意见。老师们其实也是颇有微词的,只是他们在评估一开始,就参与了学校各种宣传动员会议,他们深知学校对评估的重视程度和评估对学校的意义,只不过他们的表达方式比学生更理性而已。所以在专家进校考察期间,还是制度权威在起作用,学校领导者从其法定职务来发号施令,学校领导者则要遵从教育部评估中心的制度权威。
在整改阶段,首先要关注高校师生对大多数参评学校获得优秀怎么看待,高校师生对大多数高校在评估中获得“优”持怀疑的态度,可是谁又在乎他们的看法呢?因为评估的结果都已经公布了,在一片大好声中结束了。其次,高校师生认为通过评估,学校的硬件建设、办学条件确实得到了改善,同时教学管理也得到了加强,但是教学质量并没有多大程度提高。同时,在评估的八个一级指标中,高校师生一致认为师资队伍,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对本科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但除了师资队伍是可以量化的之外,其他三项指标在短期内根本无法衡量的,即便是可以衡量的师资队伍,校方是想尽办法也要使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的比例达到评估的要求,可是他们授课究竟怎么样,只有学生最有发言权,可是又有谁去管学生们的看法呢?最后,每个学校在评估结束后,专家们都会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高校师生对专家们具体提出了什么整改意见知情吗?学校到底是如何整改的,高校师生是怎么参与其中的,又有谁去管呢?高校师生倒是一致认为评估结束后,所在学校各方面工作没有持续改进,恢复专家进校前的状态,评估只是学校接受了专家们的一次非常态检查。可是教育部却在各方讲话中指出评估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已接受评估学校的领导们也纷纷表示学校已认真完成了教育部评估中心的要求,高校师生的话语权再次被忽略。正如何苗在其文章《从第四代评价视角看我国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完善》中所指出,高校教师与学生始终充当着为学校评估服务的角色,教师与学生的利益并没有从评估活动中得到体现。评估的话语权始终掌握在政府手中。在高校中,特别是在本科教学评估中,“人”的缺失,学生这个利益相关者的缺失是较为明显的。一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更多的是评估组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对话,而教师与学生都是在为学校评估服务。作为对于本科教学水平最有发言权的教师和学生来说,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估中,他们只是评估活动的一个配角。评估过程听不到他们的声音,甚至中国所有被评估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集体失语。他们对评估的参与方式不是主动的,而是一种被抛入其中的状态。甚至可以说,中国大多数的教师与学生对于评估的意识仅仅处在启蒙的状态。③
注释
① 郑乐平.超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论新的社会理论空间之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5.
② 尹小敏.学生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及其建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164.
③ 何苗.从第四代评价视角看我国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完善[J].理工高教研究,2008(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