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就业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4-06-20杨静达
杨静达
内容摘要:当前,在地区间产业转移和劳动力大潮回流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省市的就业具有β收敛的特征。本文基于各地区的异质性特点,中西部地区在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和投资环境等方面发展较快,积极影响了就业的发展和增长。但由于第三产业与就业具有密切的关系,东部和中西部拉动就业的方式相异。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选取相应指标,构建模型,分析了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的就业变化及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产业转移 就业变化 影响因素 区域发展 劳动力
引言
伴随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深入,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相继实施,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呈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态势。在此发展的大背景和相关条件下,中西部地区一些省市的经济发展加快,提高了城镇化、工业化、城市化水平。2003 年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年增速开始赶超东部地区省市,人均 GDP 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和东部的经济差距在某种程度上不断缩小,林毅夫(2003)等学者认为我国的区域经济结构表现出明显的条件β收敛;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受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差距缩小等的影响发生了一些转变,如大量而典型的农民工更倾向于到家乡就业,一些学者也对此作了研究,有学者认为东部地区的劳动力规模会逐渐稳定,农村劳动力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在区域发展与差距、产业转移、劳动力流动的动态背景下,我国区域就业的发展态势和分布有何发展态势;基于不同地区、省市和城市的资源、产业、政府支持和对外开放等存在一定差异,在不同的地区中相关因素与就业机制是否具有差异性,影响机制如何,对于这些问题,在目前的文献中研究相对匮乏,因此,对于多因素区域比较和产业转移的综合性方面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关变量选取及统计分析
(一)相关变量选取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我们选择了城镇就业人员的年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分析1999-2011年省域非农就业量的变动,选取以下外商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分析与假设。
第一,以政府预算内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GIV),来衡量政府参与经济活动度,验证政府行为对就业变动的影响程度。无论在何时,政府都在最大限度地增进就业,制定好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政府依据相应的宏观调控理论,通过制定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而影响就业,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波动时期,扩张的财政政策可有效地拉动就业。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我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非平衡性,比较明显的是在中西部地区投资乏力,主要是依靠国家的支持、依靠政府财政投资来积极地增加就业能力;我国的东部地区在市场发育上较为完善,拥有一定量的私人投资,如果政府投资增加,可能会“挤占”私人投资,对就业的影响不那么明显。
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IND),表示了产业结构作为一个变量因素对就业变动的影响度,产业结构不相同,相异的经济规模可以产生相异的就业容量。从国外发达国家来看,国外西方国家拉动就业主要依靠第三产业。当前,我国正在工业化进程中,重化工业比重大,资本密集型产业特征明显,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效率不高,但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大,促进就业的效率较高。
第三,外商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FDI)这里包括基础设施环境、公共服务效率、制度建设、对外开放程度等,可以衡量一个地区赖以承接产业转移的投资环境及对外开放度。从某种程度上说,FDI投入不仅可在较长的时期中扩大一个区域的产业规模和增加就业数量,而且可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弥补建设资金,在宽度和广度上增加就业能力;当然,事情都有两面性,FDI也能产生负效应,如大量的外资涌入会限制国内企业发展和投资,就FDI对就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确定。而一些学者如蔡兴等(2009)认为就我国来看,FDI对中西部就业促进要大于东部。
第四,固定资产投资(INV),反映了产业转移与承接效应,从一般意义上说,往内地转移的低附加值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会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积极影响,影响和导致了扩大承接地的产业规模,表现为一个区域内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从近年来的实际发展来看,扩大的承接地吸引产业规模、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直接动力。就此一些学者也做了研究,如于爱晶(2004)认为我国投资每提高1%,就业增长0.14%,一些学者认为有时资本投入会形成对劳动要素的“替代”,当然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等的异质性,在东中西部地区,扩大的产业规模对促进就业效率会表现出差异。
第五,期初城镇就业人员的增长率(FEMP),本文借鉴郭力(2012)等文献,本文选取期初 1998 年各省域城镇就业人员的增长率作为验证区域就业β收敛的指标,如指标系数为负,各省域在 1999-2011年的就业增长率与其初始就业水平呈负相关,这表明在这一时期,期初的时候就业增长速度较低的省份拥有较高的就业增长率,就业量经历了动态收敛过程,该系数绝对值越大,表明区域就业收敛速度越快。
(二)相关变量统计分析
近年来,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打工潮的掀起,我国非农就业量呈持续不断攀升的态势,就业量的年均增长率在 5% 左右,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就业增长率的离异系数由2001 年最高的 4.6下降到 2007 年的0.98(郭力,2012),表明了我国各省份之间的就业差距呈持续缩小的态势;2002 年前后,就业增长率经历了一个较明显的转折,可在构建模型中考虑时间虚变量,虚拟变量在2002 年之前取 0,之后取 1。如果更深入的分析,可知影响就业的各个解释变量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一是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加速转移内地,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加速追赶东部地区,如1999-2007 年,中西部各省平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国平均水平由62.31%上升到了71.85%;从全国的FDI的区域布局来看,呈“东高西低”态势,东部地区依靠天然的区位条件、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等具有吸引 FDI 的优势和天然条件,21世纪以来,内地一些省市吸引 FDI 呈上升态势,FDI 占 GDP 的比重不断增大,中西部地区的各省市在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度等方面与东部的差距不断缩小;就产业结构来看,东部地区的第三产业比较明显的高于中西部地区,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梯度特征;从工业化发展程度来看,东部地区已表现出后工业化时代特征,中西部处于工业化初期和起步阶段;从政府预算内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看,由于各地区政府活力和参与度相异,不同地区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处于急于发展的需要,中西部地区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承担了更为重要的责任;东部地区处于资本的优势更依赖私人投资积累资本的阶段,以促进经济增长。endprint
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为提高实证分析的合理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综合所选取指标,借鉴郭力(2012)等文献,构建模型如下:
EMPRit=β0+β1FEMPi+β2ETIMEt+β3 INVit+β4FDIit+β5GIVit+β6INDit+βit
其中,i表示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t为1999-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选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根据结构参数与不同截面单位关系,数据模型可分为变截距和变系数模型,基于各省份差别体现在总量方面,F检验后采用变截距模型,Hausman检验结果模型采用个体随机效应。基于不同区域的经济异质性,对区域数据进行回归,模型估计结果如表1,可知F值显示 3 个模型都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D.W 值大多数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适合作实证分析。
从上述的验证分析可知,FEMP系数值为负,中西部地区的绝对值大于东部,表明1999-2011年间,全国区域就业β收敛特征,在国家战略如西部大开发等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加快了产业内迁,迅速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吸纳就业与东部地区差距缩小,更凸显了内地劳动力的禀赋优势,增强了中西部承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DTIME结果显示2002 年前后我国就业增长率的显著飞跃,并且中西部的就业增速平均提高了4.70%,高于东部2.99,验证了 2004 年以来劳动力“回流潮”现象有区域就业结构变动的原因,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更加严重。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就业变动具有正向影响,中西部的就业贡献更为明显。FDI 占 GDP 的比对全国和中西部的就业变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东部则相异。第三产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具有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西部并不明显,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值占 GDP 的比约40%,未来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拉动就业有较大的空间。GIV结果表明政府财政力量在就业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投资比每提高1%,拉动就业增长率0.17%,中西部地区表现显著,东部地区并没有出现。
结论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产业转移加快,1999-2011年我国各省份就业有β收敛特征,2002 年经历了就业明显飞跃,如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行为等影响就业的因素在中西部和东部的区域差异明显。
因而,未来我国要平衡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发展。一是要积极并合理调整产业梯度转移,优化和调整产业发展布局,形成 “大国雁阵”式产业分工格局,实现产业的换代升级。二是合理引导劳动力回流,构建劳动力和产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可持续的区域互动发展机制。三是中西部地区重视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度,鼓励、引导劳动密集型的 FDI 更多地流向中西部地区,高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就业。四是发挥政府财政投资的就业促进,政府应在中西部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关键是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倾斜,东部地区政府应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引导私人投资。
参考文献:
1.Reskin, Barbara F.,and Denise D. Bielby.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Gender and Career Outcomes[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5, 19 (1)
2.Riach, Peter A., and Judith Rich.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exual Discrimination in Hiring in the English Labor Market.B.E[J].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 2006,6 (2)
3.蔡兴,莫骄,冯志坚.中国出口、FDI 与就业关系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检验[J].经济地理,2009(2)
4.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3)
5.郭力.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就业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J].经济经纬,2012(3)
6.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9(9)endprint
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为提高实证分析的合理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综合所选取指标,借鉴郭力(2012)等文献,构建模型如下:
EMPRit=β0+β1FEMPi+β2ETIMEt+β3 INVit+β4FDIit+β5GIVit+β6INDit+βit
其中,i表示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t为1999-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选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根据结构参数与不同截面单位关系,数据模型可分为变截距和变系数模型,基于各省份差别体现在总量方面,F检验后采用变截距模型,Hausman检验结果模型采用个体随机效应。基于不同区域的经济异质性,对区域数据进行回归,模型估计结果如表1,可知F值显示 3 个模型都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D.W 值大多数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适合作实证分析。
从上述的验证分析可知,FEMP系数值为负,中西部地区的绝对值大于东部,表明1999-2011年间,全国区域就业β收敛特征,在国家战略如西部大开发等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加快了产业内迁,迅速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吸纳就业与东部地区差距缩小,更凸显了内地劳动力的禀赋优势,增强了中西部承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DTIME结果显示2002 年前后我国就业增长率的显著飞跃,并且中西部的就业增速平均提高了4.70%,高于东部2.99,验证了 2004 年以来劳动力“回流潮”现象有区域就业结构变动的原因,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更加严重。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就业变动具有正向影响,中西部的就业贡献更为明显。FDI 占 GDP 的比对全国和中西部的就业变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东部则相异。第三产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具有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西部并不明显,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值占 GDP 的比约40%,未来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拉动就业有较大的空间。GIV结果表明政府财政力量在就业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投资比每提高1%,拉动就业增长率0.17%,中西部地区表现显著,东部地区并没有出现。
结论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产业转移加快,1999-2011年我国各省份就业有β收敛特征,2002 年经历了就业明显飞跃,如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行为等影响就业的因素在中西部和东部的区域差异明显。
因而,未来我国要平衡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发展。一是要积极并合理调整产业梯度转移,优化和调整产业发展布局,形成 “大国雁阵”式产业分工格局,实现产业的换代升级。二是合理引导劳动力回流,构建劳动力和产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可持续的区域互动发展机制。三是中西部地区重视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度,鼓励、引导劳动密集型的 FDI 更多地流向中西部地区,高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就业。四是发挥政府财政投资的就业促进,政府应在中西部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关键是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倾斜,东部地区政府应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引导私人投资。
参考文献:
1.Reskin, Barbara F.,and Denise D. Bielby.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Gender and Career Outcomes[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5, 19 (1)
2.Riach, Peter A., and Judith Rich.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exual Discrimination in Hiring in the English Labor Market.B.E[J].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 2006,6 (2)
3.蔡兴,莫骄,冯志坚.中国出口、FDI 与就业关系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检验[J].经济地理,2009(2)
4.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3)
5.郭力.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就业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J].经济经纬,2012(3)
6.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9(9)endprint
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为提高实证分析的合理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综合所选取指标,借鉴郭力(2012)等文献,构建模型如下:
EMPRit=β0+β1FEMPi+β2ETIMEt+β3 INVit+β4FDIit+β5GIVit+β6INDit+βit
其中,i表示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t为1999-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选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根据结构参数与不同截面单位关系,数据模型可分为变截距和变系数模型,基于各省份差别体现在总量方面,F检验后采用变截距模型,Hausman检验结果模型采用个体随机效应。基于不同区域的经济异质性,对区域数据进行回归,模型估计结果如表1,可知F值显示 3 个模型都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D.W 值大多数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适合作实证分析。
从上述的验证分析可知,FEMP系数值为负,中西部地区的绝对值大于东部,表明1999-2011年间,全国区域就业β收敛特征,在国家战略如西部大开发等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加快了产业内迁,迅速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吸纳就业与东部地区差距缩小,更凸显了内地劳动力的禀赋优势,增强了中西部承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DTIME结果显示2002 年前后我国就业增长率的显著飞跃,并且中西部的就业增速平均提高了4.70%,高于东部2.99,验证了 2004 年以来劳动力“回流潮”现象有区域就业结构变动的原因,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更加严重。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就业变动具有正向影响,中西部的就业贡献更为明显。FDI 占 GDP 的比对全国和中西部的就业变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东部则相异。第三产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具有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西部并不明显,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值占 GDP 的比约40%,未来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拉动就业有较大的空间。GIV结果表明政府财政力量在就业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投资比每提高1%,拉动就业增长率0.17%,中西部地区表现显著,东部地区并没有出现。
结论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产业转移加快,1999-2011年我国各省份就业有β收敛特征,2002 年经历了就业明显飞跃,如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行为等影响就业的因素在中西部和东部的区域差异明显。
因而,未来我国要平衡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发展。一是要积极并合理调整产业梯度转移,优化和调整产业发展布局,形成 “大国雁阵”式产业分工格局,实现产业的换代升级。二是合理引导劳动力回流,构建劳动力和产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可持续的区域互动发展机制。三是中西部地区重视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度,鼓励、引导劳动密集型的 FDI 更多地流向中西部地区,高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就业。四是发挥政府财政投资的就业促进,政府应在中西部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关键是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倾斜,东部地区政府应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引导私人投资。
参考文献:
1.Reskin, Barbara F.,and Denise D. Bielby.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Gender and Career Outcomes[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5, 19 (1)
2.Riach, Peter A., and Judith Rich.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exual Discrimination in Hiring in the English Labor Market.B.E[J].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 2006,6 (2)
3.蔡兴,莫骄,冯志坚.中国出口、FDI 与就业关系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检验[J].经济地理,2009(2)
4.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3)
5.郭力.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就业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J].经济经纬,2012(3)
6.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