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经济中的出口、市场失灵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2014-06-20唐铁球张学刚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7期
关键词:技术进步生产率出口

唐铁球+张学刚

内容摘要:无论是标准国际贸易理论还是“新-新贸易理论”都认为出口可给一国带来静态或动态的生产率提升,但它们都暗含竞争性完备市场的假定前提。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在转型经济与发展中国家中,由于存在广泛的市场失灵,可能会削弱出口对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并利用1999-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出口并未明显促进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内市场体系等。

关键词:出口 企业异质性 技术进步 生产率

引言

在全球价值链中,一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本身的生产率。而影响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出口。

出口和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的研究热点。早先的出口学习效应假说认为出口能够促进生产率增长。而后20世纪90年代的自我选择假说则指出企业是因生产率高而选择出口,从而对出口促进生产率增长的传统命题提出了挑战。但是,近些年西方兴起的“新-新贸易理论”(Melitz,2003;Helpman,2006;Tsechien,2007等),在企业异质性假定下,揭示了出口促进生产率增长的新机制,即生产率高的企业通过自我选择进行出口,同时资源和市场份额会由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转移,从而促进产业平均生产率的提高。但以上三种假说或理论都隐含着竞争性完备市场的假定,然而在转型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却存在广泛的市场失灵,如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那么,这种市场失灵是否会影响出口与生产率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实证研究,对于兼具转型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双重身份的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国内外学者,如Wei and Liu(2006)、李小平(2007)、汤二子(2011)和邵敏(2012)等在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就中国出口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了一定的研究,发现出口对中国企业的生产率并没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并将其主要归因于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出口扩张模式。

但上述研究较为忽视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其广泛存在的市场失灵,对出口与生产率增长之间传导机制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以中国制造业为例,在转型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背景下,重点考察了市场失灵对“新-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出口与生产率之间新传导机制的影响;采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法度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以更细致地研究市场失灵对出口与生产率之间关系的影响。

出口、市场失灵和生产率增长:一个理论框架

(一) 出口促进生产率增长的传导机制

1.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下的传导机制:出口规模、溢出与学习效应。出口规模效应:出口不仅充分发挥了各国的比较优势,推动分工水平的深化,还能扩大市场范围,产生规模经济收益,从而推动生产率增长;出口溢出效应:出口企业在国外市场中获得的新技术和新管理方法,会通过示范和指导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国内上下游关联企业和非出口企业,从而促进关联部门和非出口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出口学习效应:与贸易伙伴的接触和竞争会产生知识溢出,从而促进出口企业知识资本的积累和生产率的提高。

2.“新-新贸易理论”下的传导机制:出口产业内资源再配置效应。近些年,在西方兴起的“新-新贸易理论”,揭示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所没有发现的出口促进产业生产率增长的新渠道。新-新贸易理论将企业异质性假设纳入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发现通过以下三种途径的作用,产业平均生产率会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加深而不断提高:第一,当一国由封闭经济转向开放经济时,贸易成本会提高企业,特别是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第二,在开放经济下,高生产率的企业更有可能进入国外市场,从而扩大它们的规模,而低生产率企业的规模则会受到压缩。第三,随着贸易成本的下降,那些出口量较大、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其出口增长也较快。经济的开放和贸易成本的下降促使产业生产率提高,反映了产业内资源在企业间的重新配置,即资源从低生产率的非出口企业转移到高生产率的出口企业,从而提高了产业平均生产率水平。

(二)转型经济中市场失灵对出口与生产率增长之间传导机制的影响

尽管现有文献揭示了出口促进生产率增长的传导机制,但是它们都暗含竞争性完备市场的假定前提。在这个市场上,不存在着进入或退出壁垒、所有参与者都拥有完全信息、采取完全理性的行为等。然而,由于现实中的市场是不完备的,会出现各种市场失灵现象,因而可能会消弱这些传递机制的作用。此处的市场失灵主要指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和外部性以及公共物品等为表现形式的不完善和扭曲现象。首先,当低效率的企业属于国有并存在预算软约束时,国家会为这些企业提供保护,而预算软约束则会减轻出口企业对这些无效率企业的竞争压力,从而减弱出口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其次,当经济体缺乏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时,无效率的企业仍会留在市场上并继续得到国有银行的金融支持,导致出口资源再配置效应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再次,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技术创新失败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而且相当多的创新成果实际上也不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同时,现实经济中还存在大量可使非创新者获益的创新外部性和知识溢出,因此如果一个社会不能为知识产权提供有效保护,那么该社会对创新的激励将会减弱。此外,当出口竞争能力建立在廉价劳动力而非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时,出口扩张并不能激励创新活动。在上述情况下,出口增长并不会导致明显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

在转型经济中,可以观察到上述各种市场不完备和扭曲的现象,而低劳动成本的导向型出口则广泛存在于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从1980年的180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12017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出口国,其中制造业出口额从1980年的90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1175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93%。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经济中起着虽日趋减弱但依然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国有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既是一个转型经济体,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为例对上述理论命题进行实证检验。endprint

模型构建

(一)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测算和分解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总产出与综合要素投入之比率,即每联合单位投入的产出。测度TFP的方法很多,本文采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来度量TFP增长并对其进行分解。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一个投入产空间,找出生产前沿上的决策单元(DMU)。位于前沿上的DEM是100%有效率的,而处于前沿外的DEM的相对效率以该DEM与前沿距离的大小来测度,为此需要求解如下线性规划问题:

; ;

r =1,2,…,q,λq≥0,k=1,2,…, N

式中,表示第n个DEM在t期的相对效率,x∈Rm表示投入向量,y∈Rq表示产出向量。若=1,表示第n个 100%有效率,即处于生产前沿上;若<1,则表示个相对无效率,即位于生产前沿之外,此时处于生产前沿上的DMU只需要其投入的θ(<1)倍,就能够获得相同的产出水平。

在此基础上,可以将Malmquist生产率变化M(xt+1, yt+1, xt, yt)定义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乘积:

上式右边第一项称之为技术效率变化(用TECH表示),反映了DMU与最优生产前沿之间的距离在t到t+1时的变化,包括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经验的积累等;右边第二项称之为技术进步(用TECHCH表示),反映了最优生产前沿在t到t+1时沿产出增加方向的移动,包括新技术、新机器的采用、新产品的发明等。

(二)计量模型设定

本文基于Feder(1982)、Andrew Levin & Raut(1997)的出口内生增长模型,结合第二部分的理论分析,设计出口对生产率增长影响的面板数据模型如下:

Lgit=α0+α1 Lexit+α2 LR&Dit+α3 Lkit+α4 Lscit+ωit

其中,L是对数符号,i和t分别表示产业和时期,ω是随机误差项;g表示生产率增长率,分别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技术进步(TECH)和效率变化(EFFCH)来衡量;ex表示产业出口密集度,即出口与总产值之比;R&D表示研发强度,即R&D支出与固定资产净值之比;k表示资本密集度,即产业固定资产净值与职工人数之比;sc表示企业平均规模,即平均每个企业的增加值。除出口因素之外,本文还考虑了其他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R&D投资通过产品创新或过程创新等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提升生产前沿面,因而是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资本密集度也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行业的资本密集度越高,其技术含量也会越大,生产率增长也就会越快。但资本深化也有可能制约生产率增长。此外,由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规模收益,从而促进生产率更快增长,因此本文也考虑了行业中企业平均规模因素。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由于1998年前后我国制造业数据的统计口径存在着差异,所以本文样本涉及的时间年度为1999-2009年。为判定各行业出口密集度所需要的进出口数据来自UNcomtrade数据库。参照盛洪(2002)的方法,本文将UNcomtrade数据库提供的按国际贸易的分类标准(SITC,第三版)统计的中国三位数的商品出口数据,重新集结为中国工业行业分类标准(CICC)的相关行业的出口数据。并将出口的美元值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中的年均汇率调整为相应年份的人民币值,再以消费物价指数平减为1999年基期值。R&D支出数据取自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分行业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平减为1999年基期值。本文用DEAP 2.1软件根据各行业每年的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劳动人数和增加值计算了1999-2009年中国制造业15个行业的Malmquist生产率增长指数及其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增长指数。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劳动人数、增加值、总产值和企业个数均取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其中,总产值与增加值以分行业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平减;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则按陈勇、李小平(2006)的做法,以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平减。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总产出与综合要素投入之比率。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对前面建立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从表1中,可以看到所有回归结果的Hausman检验都在1%水平上显著,故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值来解释经济分析的结果。

(一)技术效率

表1给出了出口和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相互作用的计量检验结果。表中第一列是以技术效率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正如第二部理论分析的预期一样,出口变量前的系数为正但不显著,表明出口并没有对中国制造业技术效率改善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与其它转型经济国家一样,中国也存在大量的市场失灵,这可能是造成中国制造业竞争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国有企业部门,由于存在政府补贴和预算软约束,使得这些部门削减成本和改进效率的动力弱小。同时由于在市场退出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对国有资产亏损的担心,也使得通过产业内异质性企业的合理化行为带来的出口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因此,从出口到生产率的传递机制在中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导致产业层面上出口没有对技术效率的改善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

(二)技术进步

表中第二列是以技术进步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出口变量前的系数为负,并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统计不显著。这表明,出口并没有导致中国制造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也即高出口密集度产业和低出口密集度产业之间在技术进步上的差异是不显著的,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研发投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大约90%的研发计划不能取得商业成功(Pavitt,1991)。因此,核心竞争力依赖于低劳动成本的企业缺乏创新激励。特别是中国的研发投资主要集中于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而这些国有企业由于治理结构的不完善造成严重的委托代理和预算软约束问题,使其研发投资目标可能更多地偏重于能带来短期收益但长期回报率低的“政绩工程”。因此中国研发资源利用率较低。第二,中国的绝大多数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很低。在2009年,15个制造业子行业中,出口密集度高于平均值的8个产业的研发支出仅占全国全部产业研发支出的27%。因此,纺织服装等高出口密集度产业的技术进步可能会慢于交通运输设备等技术密集型的低出口密集度产业。第三,中国的出口产业不是大规模的机器设备进口的主要受益者,而这些机器设备是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在中国,进口机器设备的行业主要是电气机械及器材、金属冶炼等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低出口密集度产业。为增强国家总体竞争力,这些行业是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的产业。最后,尽管出口产业吸引了大量的FDI,但它们大多数从事的只是加工贸易。在2009年,加工贸易额约占外资企业出口额的80%和中国总出口额的49%。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体现在FDI上的技术水平仅略微高于国内企业(王滨,2010),外国资本提供的并不是许多新的技术,而仅仅是市场和贸易的便利。因此,出口并没有对这些产业的技术进步做出直接的显著贡献。endprint

(三)全要素生产率

表中第三列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正如第二部的理论分析的预期一样,出口变量前的系数为正但不显著。这表明,在中国制造业中,作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的结合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出口活动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关系。这与李春顶和赵美英(2010)、孙俊新和蓝乐琴(2011)和邵敏(2012)等的结论基本一致。总之,回归结果显示,在中国制造业中,尽管高出口密集度产业具有比低出口密集度产业更高的效率,但是出口贸易的大幅度增长似乎并没有导致显著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研发强度变量之前的系数为正但在所有情况下都是非显著的。这与张海洋(2005)和李小平(2007)的结论基本一致。这可能是由于R&D投资并没有带来技术创新。创新并不是基础科学、创新投入和商业化之间简单线性转换(Hughes,2003)。有学者发现中国国有部门的研发效率很低(李小平,2007;马荣,2011),因此,研发强度变量前的系数不显著性可能是由于中国研发资源利用率低导致。正如预期的一样,资本密集度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表明体现在机器设备中的技术的重要作用。然而,它对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是负的,这表明在中国制造业部门,特别是其中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由于存在着过度投资的现象,资本密集度的提高并没有导致技术效率的改善。企业规模对技术效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了经济规模的重要性,但是企业规模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却是显著为负。这与李小平(2007)的结论一致,该结果表明了创新和技术进步更多地发生在企业平均规模较小的产业中。

结论

本文在标准国际贸易理论与新-新贸易理论的共同框架中,以中国制造业为例,在转型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背景下,重点考察了市场失灵对“新-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出口与生产率之间新传导机制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出口没有促进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显著增长。这可能是由于市场失灵和国有企业的存在,减弱了新-新贸易理论所认为的出口赖以促进产业生产率增长的竞争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出口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产生了正的但不显著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对国有企业的高补贴以及国内市场退出机制的缺乏等阻碍了技术效率的改善;出口也没有明显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出口产品的低技能和低技术含量,以及出口产业对低廉的不熟练劳动力和低价格竞争策略的依赖,都会减弱对创新的激励。因此,为了使出口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善,进而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内市场体系,增强市场公平竞争程度,以及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Melitz, M. J.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2003,6

2.邵敏.出口贸易是否促进了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基于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2

3.马荣.中国国有企业效率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J].上海经济研究,2011.2

4.李小平.自主R&D、技术引进和生产率增长—对中国大型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7

5.李春顶.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与“生产率陷阱”[J].财经研究,2010.4

6.张杰,李勇,刘志彪.出口促进了中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吗?[J].管理世界,2009.12endprint

(三)全要素生产率

表中第三列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正如第二部的理论分析的预期一样,出口变量前的系数为正但不显著。这表明,在中国制造业中,作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的结合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出口活动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关系。这与李春顶和赵美英(2010)、孙俊新和蓝乐琴(2011)和邵敏(2012)等的结论基本一致。总之,回归结果显示,在中国制造业中,尽管高出口密集度产业具有比低出口密集度产业更高的效率,但是出口贸易的大幅度增长似乎并没有导致显著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研发强度变量之前的系数为正但在所有情况下都是非显著的。这与张海洋(2005)和李小平(2007)的结论基本一致。这可能是由于R&D投资并没有带来技术创新。创新并不是基础科学、创新投入和商业化之间简单线性转换(Hughes,2003)。有学者发现中国国有部门的研发效率很低(李小平,2007;马荣,2011),因此,研发强度变量前的系数不显著性可能是由于中国研发资源利用率低导致。正如预期的一样,资本密集度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表明体现在机器设备中的技术的重要作用。然而,它对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是负的,这表明在中国制造业部门,特别是其中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由于存在着过度投资的现象,资本密集度的提高并没有导致技术效率的改善。企业规模对技术效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了经济规模的重要性,但是企业规模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却是显著为负。这与李小平(2007)的结论一致,该结果表明了创新和技术进步更多地发生在企业平均规模较小的产业中。

结论

本文在标准国际贸易理论与新-新贸易理论的共同框架中,以中国制造业为例,在转型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背景下,重点考察了市场失灵对“新-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出口与生产率之间新传导机制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出口没有促进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显著增长。这可能是由于市场失灵和国有企业的存在,减弱了新-新贸易理论所认为的出口赖以促进产业生产率增长的竞争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出口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产生了正的但不显著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对国有企业的高补贴以及国内市场退出机制的缺乏等阻碍了技术效率的改善;出口也没有明显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出口产品的低技能和低技术含量,以及出口产业对低廉的不熟练劳动力和低价格竞争策略的依赖,都会减弱对创新的激励。因此,为了使出口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善,进而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内市场体系,增强市场公平竞争程度,以及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Melitz, M. J.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2003,6

2.邵敏.出口贸易是否促进了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基于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2

3.马荣.中国国有企业效率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J].上海经济研究,2011.2

4.李小平.自主R&D、技术引进和生产率增长—对中国大型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7

5.李春顶.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与“生产率陷阱”[J].财经研究,2010.4

6.张杰,李勇,刘志彪.出口促进了中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吗?[J].管理世界,2009.12endprint

(三)全要素生产率

表中第三列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正如第二部的理论分析的预期一样,出口变量前的系数为正但不显著。这表明,在中国制造业中,作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的结合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出口活动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关系。这与李春顶和赵美英(2010)、孙俊新和蓝乐琴(2011)和邵敏(2012)等的结论基本一致。总之,回归结果显示,在中国制造业中,尽管高出口密集度产业具有比低出口密集度产业更高的效率,但是出口贸易的大幅度增长似乎并没有导致显著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研发强度变量之前的系数为正但在所有情况下都是非显著的。这与张海洋(2005)和李小平(2007)的结论基本一致。这可能是由于R&D投资并没有带来技术创新。创新并不是基础科学、创新投入和商业化之间简单线性转换(Hughes,2003)。有学者发现中国国有部门的研发效率很低(李小平,2007;马荣,2011),因此,研发强度变量前的系数不显著性可能是由于中国研发资源利用率低导致。正如预期的一样,资本密集度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表明体现在机器设备中的技术的重要作用。然而,它对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是负的,这表明在中国制造业部门,特别是其中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由于存在着过度投资的现象,资本密集度的提高并没有导致技术效率的改善。企业规模对技术效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了经济规模的重要性,但是企业规模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却是显著为负。这与李小平(2007)的结论一致,该结果表明了创新和技术进步更多地发生在企业平均规模较小的产业中。

结论

本文在标准国际贸易理论与新-新贸易理论的共同框架中,以中国制造业为例,在转型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背景下,重点考察了市场失灵对“新-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出口与生产率之间新传导机制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出口没有促进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显著增长。这可能是由于市场失灵和国有企业的存在,减弱了新-新贸易理论所认为的出口赖以促进产业生产率增长的竞争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出口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产生了正的但不显著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对国有企业的高补贴以及国内市场退出机制的缺乏等阻碍了技术效率的改善;出口也没有明显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出口产品的低技能和低技术含量,以及出口产业对低廉的不熟练劳动力和低价格竞争策略的依赖,都会减弱对创新的激励。因此,为了使出口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善,进而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内市场体系,增强市场公平竞争程度,以及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Melitz, M. J.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2003,6

2.邵敏.出口贸易是否促进了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基于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2

3.马荣.中国国有企业效率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J].上海经济研究,2011.2

4.李小平.自主R&D、技术引进和生产率增长—对中国大型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7

5.李春顶.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与“生产率陷阱”[J].财经研究,2010.4

6.张杰,李勇,刘志彪.出口促进了中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吗?[J].管理世界,2009.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术进步生产率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固定成本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