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史学对于时间维度的认识和处理

2014-06-20邱晖杜忠连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7期
关键词:诺斯

邱晖+杜忠连

内容摘要:较之正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史学在对时间维度的认识和处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福格尔创造性地使用反事实计量法来研究历史事件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诺斯关于制度变迁的研究使新古典经济学获得了纵向的维度,格雷夫的历史制度分析则带来了动态的制度演化理论。

关键词:新经济史学 时间维度 福格尔 诺斯 格雷夫

传统的经济史学系属于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其对于历史过程中的经济活动的解释都是史学式而非经济学式的。在传统的经济史学中,很少会使用定量分析,历史数据的作用主要是作为定性分析的佐证。

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新经济史学蓬勃发展起来。新经济史学和传统的经济史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历史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增长或者是衰退、增长或衰退与经济组织的相互关系(重点是制度)以及伴随着增长或衰退而发生的收入分配的变化。不同的是,在新经济史的研究中,定量研究占据了主导地位,统计学方法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本质上来讲,新经济史学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非史学的一个分支。

新经济史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突破

根据诺斯在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的演讲,纯粹的新古典经济学运用数学方法构筑了一个静态的和谐的世界。这种做法至少包含两个根本性的错误,一是忽视了制度的重要性;二是忽视了时间的重要性。

先看诺斯所说的第一点,一般的新古典增长模型都将制度看作是外生的,到物质生产要素的变化中寻找经济增长的答案。而新经济史学却认为制度性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比技术性因素更为根本性的作用。因为制度能够带来秩序、增进协作并降低交易费用。再看第二点,新古典经济学是一种关于存在(being)的经济学。它将时间视为同质的、对称的、可逆的实体,外在于经济行为。既然经济行为游离于时间之外,时间就不可能成为经济行为的一个内生的变量。新经济史学在保留了新古典经济学有关稀缺性和理性人的假设的基础上,引入了时间维度,将时间视为经济的内在变量。向新古典模型中引入时间与向新古典模型中引入制度是密不可分的,时间作为内在变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制度变迁的分析当中。从保留理性人假设和均衡分析这个角度看,新经济史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和发展,但由于其核心内容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制度的变迁和演进,因此,新经济史学又有演化分析的特征。

新经济史学一经诞生就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开始时主要致力于对历史上的经济现象进行计量分析,迅速过渡到对于经济系统历史演变的理论构建,可以说,如今的新经济史学是一门以经济系统(及其置于其中的整个社会系统)在历史维度下的发展与演进的全部内容作为自身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学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的新经济史学主要由三个部分的内容构成:以福格尔为代表的计量经济史学、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以及以格雷夫为代表的历史制度分析。

福格尔的计量经济史学与假设:演绎分析法

福格尔是计量经济史学的代表人物,致力于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经济史进行定量分析。由于计量分析依赖于数据,福格尔的首要贡献就体现在对经济史数据库的构建上。福格尔毕生致力于更正和补正历史档案数据,重建美国经济中重要经济指标的时间系列。但是,历史数据往往由于种种原因残缺不全,有些数据从未被搜集过,有些数据已经遗失。针对这个问题,福格尔创造性地运用了假设—演绎分析法。假设—演绎分析法也被称为反事实计量法,是指先假设出一种违背史实的条件,然后将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与史实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该历史事件在经济增长史上所起到的作用的方法。

在福格尔之前,铁路对十九世纪美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大作用这一命题得到了广泛的承认。福格尔通过使用假设—演绎分析法,得出了与之不同的结论。在其所著《铁路与美国的经济增长》一书当中,福格尔提出如果当时不发展铁路而发展运河的假设(这个假设明显是反史实的),在该假设下,通过运用计量模型进行计算,福格尔计算的结果是铁路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超过3%,并进而得出了“铁路并不是绝对必要的”这样的结论。

福格尔对于假设—演绎方法的另一次著名应用是在其与恩戈尔曼合著的《不光彩的时代:美国的奴隶制经济》一书中对黑奴经济的研究。他先做了这样一个假设,即如果没有南北战争,奴隶制维持到1890年会怎么样?通过复原历史资料,福格尔发现当时奴隶的生产率比自由农高70%左右,高效率源自以奴隶为劳动力的大农场的组织方式。该书驳斥了有关奴隶制是无效率且无盈利的制度的传统观点,认为是政治力量而非经济力量导致了奴隶制的终结。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与静态均衡分析

(一)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诺斯是新经济史学福格尔之外的又一代表人物,他们二人曾因为对于新经济史学的贡献而于1993年共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与福格尔主要关注对历史进行计量研究不同,诺斯主要关注的是制度变迁。诺斯新经济史论的主线是制度、制度结构与制度变迁。制度是旨在约束理性人行为的一系列规则、程序和道德规范的统称,它规定了一种经济秩序以及这种秩序下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制度决定了受其约束的理性人能够得到的激励和收入。制度结构即制度框架,它静态地决定着经济系统的绩效,比如产量和分配情况。诺斯写道:“我把经济史的任务理解成为解释经济在整个时期的结构和绩效”。制度变迁是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被打破的方式。在诺斯看来,制度变迁是经济能够实现长期增长的真正源泉。

在诺斯看来,制度和物质商品一样,其均衡同样取决于对它的供给和需求。制度(尤其是基本制度)的供给者是国家,国家同样具有理性人的特征;制度的需求者是具有理性的个人和团体,他们能够对所需要的制度进行理性的计算。如果在既定的制度结构下:首先各种资源所能带来的潜在收入全部实现;或者虽然不满足上述条件,但改变制度结构的预期成本超过预期收益,则可以认为制度结构处于均衡状态。当这种均衡状态无法继续保持时,就会发生制度变迁。endprint

制度变迁的诱因是理性人对于潜在利润的追求。所谓潜在利润,是指在已有制度结构中主体无法获得的利润。潜在利润的存在表明制度有进行帕累托改进的空间。诺斯指出:“正是获利能力无法在现存的制度结构内实现,才导致新制度结构的形成”。只要存在潜在利润,并且潜在利润超过为了得到它而支付的成本(由制度变迁引发的成本),制度变迁就会发生。换句话说,制度变迁的目的在于将潜在利润内部化。制度变迁是否有效取决于新的制度结构能否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制度变迁是有成本的,各主体要对制度变迁的收益和成本进行计算,制度变迁的实施必然面临交易成本的约束,交易成本的高低与变迁的初始条件密切相关。

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制度变迁必须考虑时间因素。时间也是一种交易成本,是判断变迁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准。从本质上讲,诺斯的制度变迁模型是一种滞后供给模型。从潜在利润的出现到能够将潜在利润内部化的制度的出现,中间必定会经历一定的时间间隔。总的时滞可以分成四个部分:认识和组织时滞;发明制度时滞;制度选择时滞;制度启动时滞。

(二)从时间角度看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静态性质

诺斯的贡献就在于将制度和时间这两个被新古典经济学忽视的因素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对制度的研究开辟了均衡范式下经济学研究的新境界,对时间的重视为均衡范式下的经济学注入了历史的、纵向的维度。但是,在诺斯的理论中,能够观察到如下几个本质特征:第一,诺斯的研究是还原论的。诺斯恪守了原子式个人主义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的出发点是理性人。制度变迁是理性人选择的结果。诺斯高度肯定了马克思在制度变迁理论上的贡献,认为马克 思对于人类社会长期变革的研究是目前为止最有力的论述。但他反对马克思将阶级作为基本分析单位的做法,因为阶级太大,相比较而言,还是个人适合成为研究的出发点。他写道:“新古典经济学的个人主义计算不失为一种更好的出发点。利益的共同性决定的聚合,使模型具有弹性而又不损害一致性”。第二,诺斯的研究是决定论的。在新经济史学中,将相同的偏好和相同的技术加在相同的制度起点上,就会得出独一无二的结果。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在新经济史学中仍然是被忽略的。第三,诺斯的研究是机械论的。在诺斯的理论中,制度是作为一种静态的均衡出现的,理性人(包括国家)的行动都遵守最优化的机械定律,制度变迁是理性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引发的一种新的均衡取代原有均衡的过程,历史本质上就是已经实现了的一系列均衡。囿于传统的均衡分析框架,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本质上仍然是一种静态分析。

格雷夫的历史制度分析与动态演化分析

格雷夫的历史制度分析是作为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挑战者出现的,格雷夫对制度所下的定义比诺斯要宽的多。他将制度定义成自我实施的对行为的非技术决定的约束,包括文化信仰和组织两个核心的要素。这样就打破了诺斯那种将国家视为制度唯一供给者的框架。格雷夫认识到,要考察制度的演变,必须将知识、组织行为、预期等因素纳入分析的框架,通过将博弈论引入制度变迁理论,格雷夫在运用博弈论搭建的框架里内生地讨论了上述因素的作用。

格雷夫主要运用了演化博弈论的方法来研究制度变迁。所谓演化博弈论是通过与生物演化相比较,研究人类经济行为中的策略和均衡,以及向均衡状态调整、收敛的过程。格雷夫认为,经济历史的过程就是更加适应环境的新的制度结构不断被发现和保存的过程,制度变迁并不是理性的产物,而是一个适应性演化过程。

关于时间,格雷夫强调“经济制度的改变能力是其历史的函数”,过去的制度影响了人们对当前和未来制度的预期,也决定着引进新的组织的激励。子博弈精炼均衡概念在历史分析中的运用,使得制度演化中多重均衡的存在成为可能。偶然性的随机事件会影响到均衡的选择,从而使得不同国家沿着不同的历史轨迹向前演进。每个国家的历史都是独特的,每个国家的演化路径也都是独特的,依靠简单地复制和模仿他国的制度来促进经济增长是不可行的。

结论

新经济史学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诞生之后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以福格尔为代表的计量经济史学强调通过对历史进行计量分析以得出结论,为此,他十分重视对历史经济数据的修补和复原,并且构建了美国重要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为了应对数据不全的问题,在研究中使用了假设—演绎分析法。诺斯既是一个新经济史学家,又是一个新制度经济学家。他致力于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将制度和时间两个被标准新古典模型忽视的变量引入经济分析,是诺斯的重大贡献。在诺斯这里,新古典分析获得了纵向维度,但由于恪守理性人假设和传统的边际主义式的均衡分析,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本质上仍然是静态的。到了以格雷夫为代表的历史制度分析这里,才有了真正的动态的制度变迁演化理论。格雷夫打破了理性人假设并运用博弈论尤其是演化博弈论来研究制度演化。在他的理论中,偶然性、不确定性、知识存量以及主体的预期等都内生地决定。

参考文献:

1.诺斯,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格致出版社,2008

2.诺斯,钟正生译.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诺斯,陈郁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格致出版社,1994

4.刘宏谊.西方经济史学发展和美国新经济史学—从福格尔、诺斯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谈起[J].世界经济文汇,1994(2)

5.左建龙.福格尔和诺斯:学术探索和理论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7)

6.徐捷,张伟如.诺斯与格雷夫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J].经济纵横,2012(3)endprint

猜你喜欢

诺斯
空气检测仪
《财富》 美国正孕育巨大变革
诺斯卡品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与诱导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送花”
戴诺斯和杰克.查普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