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叶松种植和管理分析
2014-06-20朱立国
朱立国
摘 要:落叶松是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木,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速生型树种之一,也是电业、煤矿的优良用材,它的分布较广泛,适应性比较强,也是寒温带及温带的强阳性树种,应用很广泛,研究其种植和管理技术对于改善落叶松的生长状况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东北地区落叶松的种植和管理技术。
关键词:落叶松;种植;管理;技术分析
落叶松的木材坚实厚重,抗压和抗弯曲的强度比较大,耐腐性比较强,是很多行业的优良用材,也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落叶松成林快、抗风能力强的特点让它成为东北地区人工造林、防风固沙的主要树种之一,落叶松的人工繁育工作就成为东北地区育林工作者的重点工作内容,东北地区的林业工作者应加强对落叶松人工繁育的研究,攻克落叶松繁育的技术难点,推动人工繁育技术的普及。
1 落叶松的种植技术
1.1 圃地的选择和整理
种植苗圃应该选在地势平坦、水源方便、土壤肥沃的中酸性的沙壤质草甸土上,每年秋季深翻一次,深度在30 cm左右,每亩施加有机肥750 kg左右,在播种之前均匀的喷洒1∶10倍的硫酸亚铁,也可以在春季再深翻一次,深度在20 cm左右,在早春解冻后耙地作床,作床时要打碎土块,使土层细碎疏松。
1.2 种子的处理与播种
于每年的9月份采集落叶松的球果,露天摊晒翻动,将筛选后的种子自然干燥,放在通风良好的干燥室内储藏。混雪埋藏也是处理种子的一种好方法,这样的种子发芽较快,出苗整齐。落叶松种子萌发需要 8 ℃ ~15 ℃的最合适温度,气温达到12 ℃~15 ℃,地表5 cm处土温达到8 ℃以上时是最佳的播种时期,播种前可以用0.5 %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4 h,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温水浸泡24 h,将催芽处理好的种子和细沙按照1∶3的比例混匀,之后进行播种,播种可以采用撒播和条播两种方式,但播种前苗床都要灌足底水,播种后土壤松可覆沙。
2 落叶松的苗期管理
2.1 灌水和施肥
幼苗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水肥的要求也不同,出苗一般要20 d左右,在这期间要少浇水、勤浇水,保持床面的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当苗木进入高生长期,气温逐渐增高,需水量也增加,需要多量少次的浇水,并开始追施氮肥,施肥可以结合生态观察法进行,当苗木出现叶色老绿、生长迟缓时,可以追加磷、钾肥,促进苗木的木质化,也可以采用根外追肥的方式施肥,生长过程中,可以施加两次腐熟的人粪肥,苗木生长效果比较好。
2.2 间苗、除草和松土
当苗木出齐后一个月左右就可以间苗了,半个月后再定一次苗,要遵循密间稀留的原则,除掉生长势比较弱的苗木;落叶松的生长期长、但生长势比较弱,杂草则是生长期短、生长势强的植物,如果不及时清除的话,会与落叶松形成竞争,降低其产量,在播种之后要用24.5 %的果尔100~120 mL/亩,45 mL/亩药液量进行土壤的封闭,封闭后8 h之内不需浇水,药效就可以持续,避免了人工除草带苗的现象,苗木拔节后,人工除草4~6次;传统的育苗法要求耕破创面,全面松动,但是这样做会使表层根受到损伤,降低了土壤的含水量,不利于苗木生长,随意在苗木生长期应该减少松土的次数。
2.3 切根
苗木在停止生长前一个半月,大概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期间,用切根犁进行切根处理,切根深度大概在床面以下15 cm,促进根系的发育和苗木的木质化,切根后将土压实并灌水处理。
2.4 幼苗移植
不符合成苗标准的幼苗,可以再移植培育一年,在东北地区于早春4月上旬到下旬圃地化冻约15 cm时进行移植培育工作,一般采用大垄双行栽植方式,行距保持在10 cm左右,株距在3~5 cm,有的也采用宽垄栽植4行方式,苗高不足10 cm的移植苗,可以在抽新梢时追一次氮肥。
3 落叶松的病虫害防治
落叶松萌动迟、封顶和落叶晚,生长期较长,秋季日照时间长,木质化程度差,很容易遭受冻害、形成枯梢,这时需要防治早期落针病,可以针阔叶乔木混合种植的方式,过密的林分,应该及时清除病弱木,适当的修剪枝条以较少病源,对发病较严重的林分,可在6~7月用代森胺、五氯酚钠、硫磺杀菌烟剂等进行防治;落叶松的立枯病可以采用911粉,按照要求喷涂;油松球果螟可以在幼虫转移期喷洒乐果乳油、敌敌畏乳油进行防治;落叶松毛虫,应该做好测报工作,并及时的喷洒松毛虫杆菌,可以设黑光灯进行诱杀,效果比较显著。
4 结语
落叶松是东北地区造林的主要树种,需求量比较大,落叶松的种植管理技术可以影响到落叶松繁育的速度和质量,苗木是造林的基础,培育出优质的苗木才能保证造林的成活率,加强对种植管理技术的研究工作可以为培育优良的落叶松树种提供技术支撑,提高落叶松苗木的增产。
参考文献
[1] 徐继祥.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繁育技术的要点[J].黑龙江科学,2013(10).
[2] 张春明.落叶松繁育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06).
[3] 裴永新.浅谈长白落叶松繁育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