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叶松幼苗培育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分析

2014-06-20董宏君

现代农业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落叶松东北地区幼苗

董宏君

摘 要:落叶松在建筑以及绿化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优势。目前,我国的落叶松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华北、东北等地区。众所周知,东北是我们国家林业重点,所以在本研究中对于落叶松的研究都是针对东北地区的。

关键词:落叶松;幼苗;病虫害;分析;东北地区

落叶松因为本身生长速度快,市场前景好等优点是目前培育的主要品种。落叶松的幼苗是落叶松发展的过程中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的一个时期,病虫害的发展对于落叶松的价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关于落叶松幼苗培育过程中的病虫害的分析便显得尤为重要。

1 关于落叶松幼苗培育过程中的生长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表覆盖土为多年积育而成的碳酸黑钙土、黑钙土型沙土,土壤类型黑土、风沙土以及草甸土,土层厚度为25~30 cm。该地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3.2 ℃,极端气温可达-40 ℃以下,根据多年的研究发现东北地区的气候是比较适宜落叶松生长的,在这个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栽植,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落叶松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势头良好,并且木质也比较优良。目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病虫害,本研究中笔者将主要探讨这个问题。

2 在落叶松幼苗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

2.1关于落叶松幼苗的松毛虫病虫害

松毛虫属于枯叶蛾科的一属。种类很多,但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是我国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危害松树的主要种类。松毛虫的发生一般是由于环境引起的。目前的情况下,人们为了取得利益的最大化一般会大面积的种植同一种落叶松,这样纯种落叶松的存在,会形成强大的竞争力,本身树林中的灌木会因为缺乏阳光养分等,而逐渐贫乏。并且在这其中会伴随砍伐不当的行为,随着时间慢慢地累计,会打破落叶松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逐渐的在向阳面便会发生松毛虫的病虫害,松毛虫病虫害一旦发生,就会迅速蔓延,导致整片的松叶林质量下降。

2.2关于落叶松幼苗的蝼蛄与蛴螬病虫害

蝼蛄与蛴螬是两种比较常见的病虫害,蝼蛄在生长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比较阴暗潮湿的地方居住,落叶松幼苗的苗床便成了极佳的选择,他会深入落叶松的苗床,落叶松周围的土地便会出现各种小孔,最终落叶松的根会被拔起,落叶松便会因为缺乏养分而死。蛴螬,便是通常所说的金龟子的幼虫时期。他的生活习惯是在早晚进食,这种昆虫寄居在落叶松上,早晚都蚕食落叶松的幼苗,最终会导致落叶松的幼苗枯死。

3 关于落叶松幼苗病虫害的防治办法

3.1关于落叶松幼苗蝼蛄与蛴螬的防治方法

首先笔者介绍一下关于蝼蛄的防治。前面我们说到,蝼蛄喜欢钻小洞,我们可以在傍晚时分将带有毒的食饵放在洞口,这样蝼蛄在吃了有毒的食饵以后便会丧失行动的能力,次日早晨便可以将丧失行动能力的蝼蛄抓住烧掉。关于蛴螬的防治方法,在种植落叶松之前,配制的药便可以均匀的洒在苗床之上,这样在翻地的时候,药会随着土地翻入,在施药的过程中药的分量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如果施药过少,杀虫的效果会不明显,但是如果施药过多便会伤害土地,对于以后种植的植物产生伤害。前文我们说道蛴螬一般在早上或者傍晚进食。当落叶松幼苗发生虫害时,可在每日上午9时左右,细致检查苗床,若发现苗梢被拽入地表或苗尖弯曲现象,则要在被害苗木周围用铁丝翻找捕捉,或在苗木空隙中搂起一条小土沟,用0.5 %的乐果溶液,顺沟浇注,然后要及时在小沟中浇水,使药液扩大渗透范围,达到毒杀害虫的效果。用0.1 %~0.2 %的敌敌畏、敌百虫溶液喷洒苗木床面,毒杀的效果较好。

3.2关于落叶松幼苗病虫害的人工捕杀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人工捕杀虫害的方法基本很少应用,但是它的效果还是比较可观的。因为他本具有比较大的局限性。落叶松的人工捕杀法需要人口密度比较高,落叶松的高度比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可以进行人工捕杀虫害。落叶松的病虫害集中发生在越冬之后。越冬之后的虫害一般是幼虫,这个时期是消灭虫害最好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幼虫杀伤力比较低也比较好消灭,所以栽植落叶松时应该尽量在幼虫时期将其捕杀。

4 结语

在本研究中笔者探讨的重点是落叶松幼苗培育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目前落叶松在建筑绿化方面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所以落叶松的病虫害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本研究中,笔者首先介绍了一下东北地区落叶松生长的气候,因为东北地区是我国的林业重地,所以本研究主要针对东北地区。然后笔者介绍了在落叶松幼苗时期常见的病虫害以及解决办法。目前,在落叶松的病虫害研究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相关人员继续努力,研发更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董国防, 上官铁梁, 郭东罡. 2011. 五台山华北落叶松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4 (1): 158-162.

[2]杜红梅,王 超, 高红真. 2009.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汇功能的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17(4): 756-759.

[3]付晓燕, 江大勇, 郭万军, 等. 2009. 林龄、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河北林果研究, 24(1): 33-37.endprint

猜你喜欢

落叶松东北地区幼苗
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举措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默默真爱暖幼苗
铝胁迫对2种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