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2014-06-19郭卫东
郭卫东
【摘要】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依存、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和谐的保障。2000~2012年河南省城镇化和工业化得到迅速发展,但通过计算IU与国际标准比较发现:河南省城镇化滞后工业化水平,且失衡有加速的趋势。
【关键词】城镇化 工业化 协调发展
对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细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特点,充实理论界对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城镇化领域的理论研究。有利于城镇化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理论地域特色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研究的扩展。“十二五”时期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河南省工业发展,使其在实现中原崛起中发挥支撑的作用,是当前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分紧迫而关键的任务。研究和解决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是破解长期以来制约河南省工业发展的“瓶颈”,促进城镇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进而推动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城镇化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又为面向广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聚地域组织模式,并为工业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础条件,而城镇化的推进又反过来为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基础依托。因此,研究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测度
学术界主要使用实际测度和经验判断两种方法测度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实际测度就是运用标准公式计算或绘制图表,以此判断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钱纳里(1965)对90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与工业化进行研究,提出了人均GDP是衡量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并构建了钱纳里模型,指出人均GDP与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成正相关关系。经验判断通过经验统计计算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并与预先确定的标准比较, 文献的通过做法是计算IU比值(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之比)或者NU比值(非农化率与城镇化率之比),并与国际标准值进行比较,一般IU比和NU比是否接近0.5和1.2反应城镇化与工业化是否协调。
二、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计算IU比值(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之比)的方法实证城镇化水平是否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理想的城镇化过程是与工业化同步、协调发展,且相互促进,根据国际标准值法,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时,IU的值将接近0.5。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比较具体情况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城镇化率低于工业化率,2000~2012年IU值明显大于0.5,说明从事工业的劳动人口未能集中在城镇地区,这相对于工业化发展的程度而言,城镇化是滞后的,表明城镇化发展不足,总体趋于不协调。2006后年IU值开始大于1,上升趋势明显,说明大部分人口滞留于农村地区,未能完成市民化。2008 年IU值达到1.13,主要是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加大了投资,导致工业增加值急剧增加,而城镇化发展水平没有跟上,强化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失衡趋势。
表1 河南省2001~2012年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及IU
三、結论与启示
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是解决内需不足和“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但是河南省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失衡。确保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健康发展需要了解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河南省城镇化和工业化未来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和判断,才能提出利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河南省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在特定的环境下有着特殊的规律。目前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城镇化水平高与质量低之间的矛盾已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是否相互协调已经成为研究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孔凡文,许世卫.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分析与判断[J].调研世界,2005(8):45-47.
[2]辜胜阻,易善策,郑凌云.基于农民工特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口研究,2006,30(5):10-14.
[3]张小蒂,王永齐.企业家显现与产业集聚:金融市场的联结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10(5):47-53.
[4]施卫东.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上海为例[J].经济经纬,2010(6):132-136.
[5]戴志敏,郭露.江西省物流产业发展与金融集聚适配性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5):227-230.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13-ZD-015);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13-QN-231);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A630061);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14-GH-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