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心绞痛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2014-06-19王爱菊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心绞痛冠心病护理人员

王爱菊

(禹州市中心医院,河南 禹州461670)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常复发,且死亡率较高[1]。心绞痛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暂时性、突然性缺血、缺氧,临床表现为心痛、胸闷、胸部不适,如果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将会引发心肌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2]。如何护理心绞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是护理工作一直探讨的课题[3]。该文以禹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2例,女性48例,年龄48~79岁,平均(65.5±2.5)岁,病程1~11 a。其中冠心病初发心绞痛12例,稳定性心绞痛92例,劳力型心绞痛26例。文化程度小学48例,中学32例,高中29例,大专及以上2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入院时出现意识障碍、危重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心绞痛患者。将130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65例,观察组6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卧床休息,吸氧治疗(4 L·min-1),患者发作心绞痛时给予硝酸甘油治疗,出现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时适当给予镇静剂。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理体征变化,准备好各项急救器材及药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即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具体方法为:①心理指导:病人由于对疾病和治疗的不了解,可能会产生烦躁、低落等不良情绪,不能很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安抚,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②饮食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又由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营养物质摄入减少、机体分解代谢增加等情况则会导致营养不良。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情况会导致膈肌重量减轻、运动能力下降和死亡率增加等,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进行高蛋白、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让患者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叮嘱患者保持饮食均衡,避免摄取过量的碳水化合物。③用药指导:遵医嘱按时给患者进行用药。④运动指导:在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后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患者的健康状况。⑤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合理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态度要和蔼,向患者详细介绍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和治疗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给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⑥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应该叮嘱患者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饮水,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进行适量的运动,遵医嘱按时吃药,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1.3 效果评定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4]于患者入院前、出院前进行评定。评定标准: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心理焦虑进行评定,>50分判定为焦虑,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进行评定,>53分判定为抑郁,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分别观察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比例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所有检测数据以)表示,检验方法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分析经护理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24,P <0.05)。观察组患者经整体护理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经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16,P <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n=65,±s)

表1 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n=65,±s)

组别 SAS评分(分)SDS评分(分)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前 护理后53.3 ±4.1 49.8 ±2.3 63.2 ±4.2 52.6 ±3.8 53.2 ±4.3 35.3 ±1.9 63.6 ±4.7 40.2 ±2.1对照组

2.2 2组患者发生心绞痛比例及住院时间对比分析 观察组经整体护理干预后,发生心绞痛例数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心绞痛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n=65,n(%),±s]

表2 心绞痛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n=65,n(%),±s]

注:与对照组相比,1)P <0.05。

组别 n 住院时间(t/d)对照组 37(56.92)23.0 ±2.5观察组 22(33.85)1) 16.0 ±1.51)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心理因素可诱发并且加重的疾病,在患者心理紧张的情况下,导致体内脂肪、糖代谢紊乱,促使血栓形成,最终诱发冠心病[5]。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也逐渐转变。整体护理强调以病患为中心,从心理、生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入手,采取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诸多干预手法,影响患者病情变化。通过有效的整体护理使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减轻,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诱因,达到最终目的。

由于冠心病诱发心绞痛发病急、病情重,导致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激动等负面心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6]核实标注位置,调节患者情绪,改善患者焦躁、恐惧心理,减少患者精神紧张、精神压力。通过对患者的耐心开导,帮助患者了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熟悉冠心病临床表现、诊治、预后方面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同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通过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饮食,以低脂肪、低钠、低热量食物为主,鼓励患者多食用含钙、钾高的食物,适当摄入蛋白质,多食用新鲜蔬菜,保证排便正常[7],防止因排便困难导致的心脏负担加重。

由于冠心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需长期服用药物治疗,致使患者对服药非常反感[8]。护理人员应当给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用药机制、不良反应,叮嘱患者定时服药,给患者讲解间断性服药的危害,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当给患者讲解出院后回院复查时间,建立患者档案,定期随访,叮嘱患者注意心理、饮食调节,并叮嘱定期服药。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整体护理,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护理观念指导,融入心理护理、生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干预护理,通过改变患者负面情绪、减少冠心病诱因、建立患者良好依从性,诸多护理干预共同作用,最终达到干预治疗的效果。

[1]张运侠.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325-326.

[2]常宗霞.冠心病64例临床整体护理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157-159.

[3]杜小红.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 956-2 957.

[4]陈婷婷.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西医护理干预[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2):92-93.

[5]林钟文,吴盛标,吴胜楠,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西医护理干预[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17(2):66-67.

[6]苏彦芷.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74-75.

[7]高 菲.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229-230.

[8]田芝兰.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1,24(1):74-75.

猜你喜欢

心绞痛冠心病护理人员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