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实业梦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014-06-19傅国涌
傅国涌
在清代几百年间状元共有114人,仅江苏就有49人,然而真正脚踏实地、创办企业造福于社会的只有张謇一人。他生平最喜欢的是“自强不息”四字,有时简写为“自强”二字。他儿子说他,“时时刻刻,抱着用世之心和创造事业的大志。他做事,嘴里不说空话,只管做实事,笔下写出来的,也是可以做得到的事。碰到棘手困难的事,只是不声不响,一不求人,二不气馁,终日终夜,想应付解决的方法。有时越碰钉子,越提他的勇气,越经困难,越振作他的精神。他的成功,没有一件不是从劳苦困难中得到。”他曾对下属说过:“一个人到了危难的境遇,还是要抱定牙齿打落在嘴里和血吞,连手都用不着去摸肚子。”大生初创时,通海垦牧公司初创时,靠的都是他的这股子劲。有人说,这是通海尤其是海门乡土文化在他身上的体现,海门是移民之地,苦寒的环境,养成了海门人吃苦耐劳、重做轻说、低调务实、稳扎稳打同时又开放包容的性格。
黄金时代的消逝
西方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给中国纺织市场留出了一个巨大空间。这是一个天赐良机,1913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二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仅1919年两厂赢利就高达380多万两,创下最高纪录。总计从1914年到1921年的8年间,大生两个厂的利润有1000多万两。1920至1921年,上海报纸天天刊登大生的股票行情,是当时市场上最抢手的股票之一。
此时,大生已拥有纱锭万多枚,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不过,张謇作为掌舵人即便在盛极之时也不是没有警觉,他曾发出过这样的通告:“营业之道,先求稳固,能稳固,即不致失败,即失败亦有边际,企业者不可不知也。大凡失败必在轰轰烈烈之时。”
当大生鼎盛之时,上海等地的银行、钱庄争相给大生上海事务所提供贷款,加上宁绍帮和镇扬帮竞争激烈,他们不怕大生借,只怕大生不来借。那时,大生在银钱业眼里,简直就是香饽饽、摇钱树。除了有名的“南四行”、“北四行”,送来空白往来摺的钱庄最多时就有105家,任由大生透支,不立透支契约、不限透支数额、不用银钱业支票,只用自己划条。大生掌握的现金最多时有两三千万,能透支的款项在五六百万之间。大生曾一次借款给英商汇丰银行一千万两,借给日商正金银行五百万两。有熟悉当年金融行情的人说,“中国人不以存款方式,而以贷款方式借钱与外商银行的,只有大生一家。”
1921年,大生对外负债已经400万两,危机开始出现。张謇本来想在来年举办地方自治第25年报告会,全面展示南通地方自治的成绩,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他常引为骄傲、赖以保障南通的许多水利工程摧毁,只好作罢。1922年,在北京、上海报纸举办的成功人物民意测验中,投票选举"最景仰之人物",张謇得票数最高,他走到了一生的顶峰。这一年正好是他70大寿,整个南通仿佛都像过节似的,各地显要、名流、名伶云集南通。
确实是好景不常,这一年,持续走红的市场突然走黑,棉贵纱贱,向来赢利的大生一厂亏损39万多两,二厂亏损31万多两。1922年成为大生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黄金时代戛然而止,而且一去不返。
资金告急 债台高筑
无奈之下,张謇寻求国外资金的支持,找了日本大实业家涩泽荣一。驹井德三就是这个时候到南通做调查,并写下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书,张謇当时的事业规模之大、涉及之广,令这位见多识广的日本人深为感叹。实际上只要有资金注入,张謇的大多数企业都还能正常运转。
一直等到1924年,日本的资金始终没有盼来,张謇向美国资本家借款也不成。大生一厂先于1922年10月25日以全部固定资产500万两做抵押向中南、盐业、金城、大陆银行联合营业事务所借款70万两,条件极为苛刻,张曾抱怨:“苛虐束缚,孰甚于此。”1923年,又以大生副厂全部地产、房屋、机器等财产为抵押,向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借款40万两,以后两年又借了5笔近100万两,加上其他钱庄、银行的借款,大生此时已债台高筑。
从1922年起,大生档案里,各银行、钱庄催款的电、函猛增。眼看着历尽艰辛创立起来、苦心经营了30年的大生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对张謇晚年无疑是个沉重打击。
1923年6月14日,大生纺织公司查账起草委员会成立后,开会频繁,在9月12日召开的第二十次会议上,张謇对金融界表示不满:“大生所以处于困难者,固由时局所涉,亦为天时所致。盐垦上影响是一问题,但亦因中国金融机关未臻完备,从来实业借款须有农商银行为之补助,为十年、八年之长期借款。今实业界以短期之借款谋永久之企图,必困之道也。银行家以投机之眼光充实业之活动,临时之作用也,所以银行与实业不能得携手之利益,然亦无法。”
这种不满当然有相当的理由。但是,大生自身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机器设备的更新没有跟上,从未将折旧计入成本,也没有用于机器更新,只是把折旧和公积金一起入账,进入周转资金中。大生系统的有些企业如广生油厂、资生铁厂等,或一直没有保险和折旧提存,或开办多年都没有这方面的提存。
再如,大生投资扩张过多,用张謇自己的话说就是“本小事大”、“急进务广”,到他去世前,大生一厂仅为企业和公益事业的垫款就有70多万两,对其他企业的借款超过112万两,以往来名义被其他企业占用的也接近这个数字,三项合计超过了全部营运资本的45%。
大生二厂、三厂、八厂都是在资本根基不稳固的情况下匆忙上马的。大生内部一些人看到通海垦牧公司在1910年后有了厚利,1914年后纷纷组建盐垦公司,其中和张謇有点关系、有大生投资或在大生欠款的至少就有15家,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然而这些盐垦公司几乎都是失败的。挚友刘厚生说,简单言之,有两个原因,一是张謇经办的各实业组织都不健全,没有基层负责的规定,事无巨细,表面上都要向他或张请示,他们对于下面的实情并不完全了解,弊端很多。二是人才极端缺乏,尤其管理各盐垦公司的人,除了通海垦牧公司的江导岷可以独当一面,其他几乎没有第二人可以信用。
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就是大生一向获利全分,首先是官利,约定是8厘,即使在筹办期间,集股面临搁浅,仍年年动用股本来支付官利,万分困难时也没有少付分毫。开机之初靠卖原棉维持生产仍是如此。以后每年盈亏结算,都是先提了官利再算。
官利之外,在大生的利润中花红、余利占的比重也很大,公积金、折旧等却很低,长期以来,赢利的大生一、二两厂公积金累计不过120多万两,只相当于官利的1/3和花红余利的1/9。大生二厂到1913年也就是开始营运的第七年才开始提公积金,最少的一年只提5000两。大生一厂虽然从1900年起就每年提公积金,但最少的一年只提了区区2000两。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生和全国其他纱厂一样大大获利,有一年年终结账,大生付给股东的息金竟然高达50%,当时已离开南通的刘厚生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觉得“骇人听闻”,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忠告张謇:“欧美各国家资本所给之股息,最多不过3%,而上海与无锡各纱厂之股息,没有超过10%者。你们通州人,一定以多付股息为光荣,而不知其违反经济学说之原则,必须预防其危险性。”张謇回信时并未引起十分注意。果然不到四年,大生就被债权人组成的银团接管。
到1923年,大生许多股东对公司的情况很不满,认为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一份《大生纱厂股东意见书》中,不点名地指责张謇兄弟。对于股东的责难,古稀之年的张謇同样有一肚子怨言,他在1923年6月12日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第二届股东会议上的讲话,就是一种回应。他说,大生盛时,人人都说南通好,本人在二十五六年前办这个纱厂,其志固不仅在纱厂,如教育、慈善、公益,都在考虑之中,并全力以赴,深感力与愿违,那时人人说好,本人觉得百端待理,不敢懈怠。等到这两年不发利息,则谣言纷起,说南通没有一个好人,我不敢说南通没有坏人,但盛极必衰,当旺盛之时,本人就想到要预防不测,目前遇到一点不顺,就变得人言啧啧,只知人利而不顾天时如何、时势如何,轻下判断,这是众口铄金。
大生即将搁浅时,他在给股东的宣言书中表示,大生一、二两厂的股本只有369万两,而纱锭的市值在900万两以上。27年来大生仅官利就付出了1348万两,股东所得已数倍于投资。即使大生彻底失败,他也无愧于大生,无愧于股东。如果不是为地方自治,不是为教育、慈善、公益,对专制朝廷的高官厚禄尚且不动心,哪里会低声下气为人牛马?自己70多岁了,为人牛马30年,也可以结束了。他欠大生的债务,可以从股息和退隐费中分年偿还。股东对此不满,股东会不欢而散。
大生的“二无二差”
对于张謇和大生的成功和失败,当时有人概括了“二好二多”与“二无二差”:“二好”,一是舆论好,他以状元办实业,致力地方事业,主张关税自主,《申报》、《时报》和英文《字林西报》、《大陆报》、《密勒氏评论报》等媒体经常报道他的消息;二是机会好,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多”,一是存款多,大生以高利息、不论期限和凭折付息、手续简便等优厚条件,加上信用可靠,吸引了许多遗老、名士、富商的存款;二是往来多,与多数银行、钱庄关系密切。
“二无”,一是无计划,张謇办实业没有全面统筹的计划,一度要在南通办9个纱厂;二是无制度,大生早年有制度,成功之后,特别到他晚年,制度形同虚设,用人、行政都交给了能干而有私心的张氏家族人员。张氏兄弟一张纸条就可以到任一一家公司以张謇个人名义的透支100多万两。“二差”,一是舆论差,从人心向张到了人心反张,他儿子张孝若年纪轻轻就要出来选江苏省议长,以及他与军阀的关系都受到非议;二是团结差,内部出现问题,张氏兄弟与股东不和。
就这样,曾经红极一时的张謇和他的大生公司,走向了衰败。
编辑 欧阳
《商道》杂志QQ⑧群号:28776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