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ndroid使用WiFi技术的签到系统

2014-06-18程哲豪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6期

程哲豪

摘 要:根据Android的平台特性以及WiFi的技术特点,建立基于Android平台、WiFi以及智能手机等技术为核心的签到系统,能够有效防止签到过程的“代签”、“漏签”、“排队”等现象,可以应用于校园考勤、公司管理、小型会议等。

关键词:WiFi;签到系统;Android;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B

1 概述

考勤签到管理是一项工作量大而又十分繁琐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反复的查找、登记,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可能出错,不便于管理。随着技术的发展,使用眼球识别、指纹识别的签到技术已经出现,但是其部署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公司和个人往往难以承受。本文所要实现的是基于Android使用WiFi技术的签到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如今已经普及的Android手机和成熟的Android应用开发技术,花费极少的成本,即可获得一个高可靠性的签到系统。

2 Android系统介绍及WiFi技术简介

Android是由嵌入式Linux和Java构成的开源操作系统,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选择Android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其硬件资源,同时便于软件的升级维护,节约成本。

WiFi(Wireless fidelity)是Wlan网络中使用的一个主流技术标准,由IEEE制定。其突出优势有: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广,覆盖半径可达300英尺;传输速度非常快,可达11Mbps;安全可靠,其发射功率不超过100毫瓦。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优势

相比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传统手工签到和使用眼球识别、指纹识别等新技术的签到系统,本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 Android智能手机已经广泛应用,硬件水平相当成熟了,且大都具有WiFi模块,所以部署本系统仅仅需要少量的软件成本。其次,WiFi覆盖半径的限制再配合“手机绑定”机制,保证签到人员必须到达指定地点才能签到,防止“代签”。最后,使用基于socket的通信机制和WiFi较高的传输效率保证了签到人员的“零等待”;使用数据库存取数据、软件辅助管理,防止了“漏签”现象。

3.2 应用开发实例——校园签到系统

3.2.1 系统功能划分

整个系统分成学生端和老师端,系统功能划分为“建立连接”,“签到”,“学生信息检查”,“发起签到”,“访问学生信息数据库”,如图1。

3.2.2 主要用例描述

3.2.2.1【用例】签到

【小结】学生打开系统学生端,选择签到,填写信息后上传给老师端。

【参与者】学生

【前置条件】老师端发起签到。

【描述】学生通过学生端输入WiFi密码与老师端进行连接,连接成功后填写姓名、学号等信息,按“发送”向老师端发送,老师端接受到信息后进行验证,验证通过,为该学生增加签到信息,并返回签到成功信息,否则,返回签到失败信息。

【异常】签到失败:如果老师端WiFi热点断开或达到连接上限、学生输入了错误的WiFi密码、姓名、学号或者学生没有使用本人手机,系统会提示签到失败原因并返回初始界面。

【后置条件】系统返回初始界面。

3.2.2.2【用例】发起签到

【小结】老师端开启WiFi热点服务,等待学生连接并上传签到信息。

【参与者】老师

【前置条件】老师端开启且WiFi空闲。

【描述】老师启动系统老师端,点击“开始签到”,待WiFi热点始初化完成,公布系统提示的WiFi密码,等待学生签到。

【异常】初始化失败:如果系统提供权限不够或硬件不支持,系统就会提示“WiFi热点初始化失败”并返回初始界面。

没有可用班级列表:如果老师还没有创建班级列表,系统就会提示“当前没有可用班级列表”并进入“访问学生信息数据库”页面。

【后置条件】老师端WiFi热点关闭。

3.2.2.3【用例】访问学生信息数据库

【小结】老师选择创建,查看,更改等方式访问学生信息数据库

【参与者】老师

【前置条件】系统老师端启动,正在等待操作。

【描述】老师进入系统,选择“创建班级列表”、“查看学生信息”、“更改学生信息”等方式访问学生信息数据库。创建班级列表方式会引导老师完成班级列表的创建;查看学生信息可以按照一定排序规则显示学生完成签到的情况;更改学生信息可以修改学生信息和签到情况。

【异常】无法访问:如果系统权限不够或者SD卡未挂载,老师端会提示“无法访问学生信息”并返回系统初始界面。

【后置条件】系统返回初始界面。

结语

限于篇幅,仅采用了交互模型来描叙系统。虽然该系统是基于Android平台实现的,但是修改后也可以移植到ios等系统中。此外,将“人脸识别”等新兴技术应用于本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本系统的可靠性;利用互联网及云技术,将能更好的对签到信息进行管理,也能提供更丰富的签到方式。本系统完善后,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为企业及个人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朱生,牟星亮,单康康.基于Android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

[2]肖洋,郭平,王莹.在Android平台下利用WiFi技术实现即时通讯[J].中国储运,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