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柳》赏读

2014-06-18张英华

作文·初中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崔护春景元好问

张英华

杨柳

元好问①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②,斜倚春风笑不休。

◤注释

①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金、元时期著名诗人。

②题诗客:据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唐崔护游长安城南,经过一人家,渴而求饮,这户人家的女儿端水给他,站在桃花树下,眉目有情。次年,崔护再到此地,却见门户紧闭,不见去年的少女,于是在此家门上题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简析

在中国的古典诗歌里,“杨柳”常常是春天的符号。这首诗开头,杨柳就呈现出“青青”一片的盎然生机,春天的生机当然不止这个。听,旁边沟渠里,潺潺的水流声不倦地唱响,演奏着春天的旋律。还有黄莺儿在树枝上啁啾不休,仿佛在炫自己的口舌功夫。于是,那娇嫩轻柔的音色便融入到春天的乐章中啦!

诗人似乎觉得这样的春色还不够浓艳,便又请出了桃花仙子。瞧,那欹斜的树枝上,一簇簇粉红娇艳的桃花,正在煦暖的春风中露齿而笑呢!你看她们笑得没完没了的,到底是为什么呢?

诗人告诉我们,那是因为桃花记起了当年题诗的那个人呀!

到此为止,你是否被诗人描摹的这幅声色兼具、情辞并茂的“杨柳”春景图陶醉?你的心中是否洋溢着一种由盎然的春意带来的轻松与欢娱?你或许会揣测诗人写此诗时心中荡漾着春天带来的快乐?

但是,还是不要那么快就醉倒呀!触摸着诗句的经脉,再往诗人的内心深处走一走吧。

看“题诗客”三字呀!表面上,诗人似乎是在暗指唐朝时那位在桃花树旁有过一段艳遇的崔护,“记得”二字却告诉你,诗人实际是在借“桃花”的记忆,借崔护题诗时花依旧人不在的伤怀之情,表述一种物是人非、昔日不再的沧桑时变哪!所以,你再留心细察的话,桃花“不休”的“笑”容后面,藏着的或许是诗人含泪的心事……只不过,这流泪的心被生机勃勃的春景给深深地迷醉了,一时忘记了伤痛,却在不经意间,让岁月沧桑带来的伤感显现于“题诗客”三字之中。

那么诗人会有怎样的伤感呢?生活在金、元时期的诗人,经历过兵祸之苦、丧亲之哀、毁家之悲,感受过乱离之世生活的悲苦,这些都会让他的内心经受深深的变易之痛。虽然这首七言诗别具一种清新俊雅的特点,却依然有一种内在的沧桑感悄悄地由诗句的“心脏”处传递出来……

赵翼在《题遗山诗》中写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在这首小诗中,你,感应到那美丽动人的春日景象下另一味沧桑的意味了吗?endprint

猜你喜欢

崔护春景元好问
春景
元好问“诚”与“雅”的论诗主张
题都城南庄
题都城南庄
春天·春景
人面桃花
人间春景
李春景摄影作品选
论元好问碑铭文的创作特色
崔护的《游城南》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