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看见》而看见

2014-06-18朱荣琳

作文·初中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看见模式化柴静

朱荣琳

初见《看见》,就有一种心底被触动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封面给人的真实感吧。没有华丽的图案,只是一张简简单单的照片。画面中,柴静坐在一群老人中,微笑着和他们交流。没有夺目的标题,只有简单的两个字:看见。褪去一切浮华的外表,或许我们所能看见的就是这样朴实的世界吧。

记者这一职业于我而言,曾经就是镁光灯下的焦点,拿着稿子口若悬河地报道一系列时事新闻。直到读了此书,我才明白,他们也是在“非典”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一群人,他们也是为了正义而奋不顾身的一群人。之前对于柴静,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她是央视的记者,似乎还很有名。而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对她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开始敬佩她,至少她将“敬业”这个词演绎得很完美。

回答陈虻时,她说她最关心新闻中的人,所以她这样做了10年。新闻时刻都在发生,我们的心灵因为无数次的冲刷正在变得麻木。社会的舆论、网上的评论、别人的看法,在我们的脑海里汇集,却唯独少了自己的看法;于是我们跟随大众的观念或是大肆批判或是大肆表扬那些新闻中的主角,其实谁又曾真正地了解那些人呢?难道仅凭一个报道,我们就能将一个人捧上天或者打入十八层地狱吗?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踩猫事件”那一章。当时觉得那个踩猫的女人太残忍了,其行为简直令人发指,应当受到整个社会的强烈指责。然而看了柴静的文章,我开始改变自己的看法,对那个女人有厌恶,但也有同情。众人只知道她的丑恶与残酷,不知道她其实也有心理疾病,正是生活的压迫让她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她才会做出那样惨无人道的事。面对这样的人,难道我们要做的只是批判吗,如果那样,我们是不是也有些残忍? 还有关于“家暴”那章,女子监狱中半数以上的犯人都是因为无法忍受家庭暴力,愤而杀害自己的丈夫而入狱的。这让人震惊,中国的家暴竟如此严重?一个个事件中妻子的遭遇让人辛酸,而她们最后选择的反抗方式让人痛惜。难道只能这样——要么受到非人的待遇,要么杀了施暴者?而选择后者却将更大的伤痛留给了孩子和老人。错的究竟是谁?是那些施暴的男人吗?也许是的,但似乎又不全是,这些施暴者多多少少都有心理问题,这类事件多发生在农村,他们的生活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致使他们的心理发生了扭曲。那么社会干预在哪里?如何避免此类悲剧再发生?

看到这些,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我从未思考得这么深这么远这么透,总觉得这世上的事不是对就是错,但事实真的那么简单吗?黑与白的界限真的那么明确吗?我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或许有时候,我们真的无权去轻易批判别人。我们不是上帝,我们无法绝对公正地判别对与错,只能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寻真理罢了。所谓的是非黑白,或许换个角度,就不那么明确了,就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了。

书中有许多话触动了我。记得柴静在序言中写道:“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愚昧就是我自己,像石头一样成了心底的坎。”我们所能看见的所能了解的是微乎其微的,而我们却要用自己的思维去考虑;因为如果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模式化概念化,而我们却不知道,这是可怕的。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更加敬佩柴静。数十年的新闻工作没有将她模式化,因为她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的心去读这些新闻中的人,去读所谓的人性。所以她在书中说:“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坎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

《看见》所能让我看见的不仅仅是这一则则新闻背后的真实,更让我看见了我心底的坎,而我要尝试着透过这坎用心来看这个真实的世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看见模式化柴静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显微摄影师:带你“看见”惊艳的“微距世界”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模式化”报道背后捉“活鱼”——浅析如何从政务活动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
玉米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