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国际经验及规律研究
2014-06-18卞靖
卞靖
摘 要 纵观各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虽然由于本国国情和外部环境的不同导致其工业化道路千差万别,但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共同特征。通过对具有先行优势的老牌工业国家和充分挖掘后发优势、成功实现工业化的赶超型国家工业发展的规律分析可知,一国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明显的现阶段性变化。从工业总量的阶段性变化看,工业占比会经历由低到高再降低的倒“U”型转变;从工业结构的阶段性变化看,工业发展会经历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再向高加工度工业的转变;从能源消耗的阶段性变化看,工业能耗会经历由低到高再逐渐降低的转变。通过对相关国际经验和规律的把握和深化认识,对于我国未来工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工业发展;阶段性变化;国际经验
中图分类号 F4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4)05-0001-05
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纵观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虽然由于本国国情和外部环境的不同导致其工业化道路千差万别,但通过对这些实现工业化国家的路径分析可知,工业发展存在一定规律性。
一、先行工业化国家工业发展阶段性变化情况及主要特点
从先行工业化国家和赶超型国家的工业发展历程看,自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其工业发展经历了由低速增长到高速增长再到低速增长的发展过程,相应的工业产出比重也经历了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过程。
(一)英国工业阶段性变化情况及发展特点
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行和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英国的工业化不仅使英国经济长期领先全球,更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开创了一条工业化道路。从发展阶段看,英国历经了由轻工业阶段向重化工业阶段发展的过程。从发展模式看,主要实行经济自由主义。从政策支持看,重视教育、科研,对技术创新进行保护。
英国从工业化初期以来,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在增长,并于1970年达到峰值42.1%,随后该比重不断下降,2010年仅为21.6%,并且近十年来保持在21%~23%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见图1)。
(二)美国工业阶段性变化情况及发展特点
美国的工业化起步晚于英法,但速度较快,历时约100年的工业化取得了重大成就,创造了世界上最发达、最强大的国家和所谓的“美国奇迹”。 从发展阶段看,美国工业是从轻工业起步,逐步发展到重化工业阶段并最终完成工业化。从发展模式看,主要实行以市场主导为主、政策指导为辅的模式。从政策支持看,重视教育、科研,对技术创新进行保护。
美国的工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工业占GDP的比重由1929年的19%上升至1950年的40%,之后不断下降,2010年仅为20.04%,并且近十年来保持在20%~22%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见图2)。
二、赶超型国家工业发展阶段性变化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德国工业阶段性变化情况及发展特点
德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赶超的典范。自19世纪70年代德国开始工业化以来,政府主导的赶超型战略就是其最大特色,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作用的幅度和强度也越来越大。从发展阶段看,德国工业发展过程中轻重工业并驾齐驱。从发展模式看,主要实行历史学派指导下的市场主导与政府干预。从政策支持看,特别重视教育和科学研究。
德国从工业化初期,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在增长,并且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其峰值在1970年达到48.1%,比重之高在发达国家中很少见。随后该比重不断下降,但2010年仍达到27.9%,并且近十年来保持在26%~30%的范围内波动,比英国和美国大体高出6~7个百分点(见图3)。
(二)日本工业阶段性变化情况及发展特点
日本工业化起步较晚,在明治维新后工业才逐渐发展起来,但与世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工业化水平很低。在1880年输入了新式纺织机后,纺织工业才得以迅速发展。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近代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依靠在中国开设工厂、企业及其他商业的特权和战争赔款,使其工业、交通运输、银行、贸易等实现了高速发展,大大加速了其工业化进程。从发展阶段看,日本从轻工业起步,逐步发展到重化工业阶段并最终完成工业化。从发展模式看,政府主导成为主要手段。从政策支持看,重视教育和科学研究。
日本的工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工业占GDP的比重从1920年的18%逐步上升至1970年43.5%的峰值,随后该比重不断下降,但2010年仍达到27.3%,并且近十年来保持在26%~28%的范围内波动,比英国和美国大体高出4~5个百分点(见图4)。
(三)韩国工业阶段性变化情况及发展特点
从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发展来看,韩国的工业化速度堪称世界奇迹。英国实现工业化用了大约200年,日本用了100多年,而韩国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从发展阶段看,韩国的工业化过程经历了轻工业阶段和重化工业阶段。从发展模式看,初期采取政府主导模式,后期采用市场主导模式。从政策支持看,重视教育、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
韩国的工业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工业占GDP的比重从1965年的21.3%逐步上升至1991年42.6%的峰值,随后该比重不断下降,但与前面四国相当,下降幅度不大,2011年仍达到39.2%,并且近十年来保持在36%~39%的范围内波动,比英国和美国大体高出15个百分点,比德国和日本出要高出10个百分点(见图5)。
三、主要国家工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共同特征
(一)从工业总量的阶段性变化看——工业占比经历了由低到高再降低的倒“U”型转变endprint
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呈现倒“U”型变化态势。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无论是先行工业化国家还是赶超型国家,从其工业发展历程看,自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工业发展经历了由低速增长到高速增长再到低速增长的发展过程,相应的工业产出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也经历了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过程,即呈现倒“U”型变化态势。世界银行曾以1960~2011年期间的数据为基础,在按其收入水平分类的国家群中,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人均GDP(2000年美元不变价)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发现低收入国家群、中低收入国家群、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群、中等收入国家群、中高收入国家群以及高收入国家群的工业发展共同构成典型且完整的倒“U”形曲线形态(见图6)。
倒“U”型峰值出现的时点有规律可寻。从工业增加值占GDP比达到峰值的时点看,英国、德国和日本均在1970年达到峰值,人均GDP超过2 000美元,美国在1950年就达到峰值,人均GDP为美元,韩国较晚,在1991年才达到峰值,此时人均GDP超过7 000美元。若将现价美元转换成1990年国际元,规律性就很明显: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且人均GDP约为10 000国际元时,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峰值,之后就会有所回落(见表1)。
(二)从工业结构的阶段性变化看——工业发展经历了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再向高加工度工业的转变
工业发展既是工业总量和地位的变化过程,又是工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工业结构转换升级实质上是生产要素从低级部门向高级部门转移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整体经济福利水平,因此,工业结构转换升级成为工业化水平提升的内在动因之一,也就是说,随着工业发展条件的变化,一个经济体工业结构能否适时转换升级与其能否成功迈上工业化新阶段存在直接关系。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内部结构一般会依次经历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再向高加工度工业的升级,从投入的主要生产要素看,对应由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资本密集型工业再向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变。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标准,2009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高技术制造业比重分别为63.6%和26.9%。按收入水平划分,高收入国家的中高技术制造业比重为55.8%,也显著高于中等及以下收入水平国家。国际比较再次证实,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工业结构不断向高加工度化和技术密集化的方向升级(见表2)。
日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力发展煤炭、钢铁、石油化工、化纤、有色金属等资本密集型的、“重厚长大”的重化工业产业,成为当时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动力。以钢铁产业为例,1950年,日本粗钢生产不到500万吨,1960年突破2 000万吨,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钢铁业年均增长13%,60年代后期,钢铁业年均增长18%,70年代初钢铁产量已超过1亿吨,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钢铁生产国,并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出口国。在经历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开始由重化工业到以汽车、家电、机械、电子等加工业为主的技术密集型的、“轻薄短小”型的高加工度工业产业转变,为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再显活力奠定了基础。完成工业化后,日本重工业占其工业比重仍超过65%(见图7)。
韩国同样经历了类似的工业变化过程。1973年,韩国政府发表了《重化工业化宣言》,将从日本承接过来的钢铁、造船、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作为其重点发展的出口战略产业。此后,韩国的重化工业得到飞速发展,1975年,重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20世纪80年代后,韩国出口面临贸易保护主义高涨、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竞争日趋激烈、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差距缩小等三大挑战,因此,韩国政府对传统重化工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对精细化工、精密仪器、计算机、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战略产业予以重点扶持,使得在重化工业内,以高劳动生产率、高附加值为特点的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完成工业化后,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重工业占比超过70%,2008年更是高达86.9%(见图8)。
(三)从能源消耗的阶段性变化看——单位GDP能耗从经历了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转变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国家单位GDP能耗的上升阶段与该国钢铁、水泥等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随着工业由重化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的转变,一国的单位GDP能耗也不断下降。这一方面是由于随着加工度的提高,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对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完全高效,对原材料和能源的依赖程度降低,同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也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并不成比例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加工度的提高,重化工业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得能源消耗强度也向外转移。
以钢铁产业为例,在实现工业化后,欧美国家及日韩等国一方面改进钢铁生产方式,由过去直接从矿石提炼,转变为更多地利用废钢炼钢,钢铁生产过程中对铁矿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降低,其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大为提高;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工业更多地转向技术密集型的汽车、电子等产业,并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等高端服务业,将能源消耗较高的原材料加工环节逐步转移到其他国家,钢铁产业尤为明显。英国作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之一,钢铁产量在19世纪初居世界第一,后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第一的位置被美国在1886年取代。后来随着德国、前苏联、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加快,曾先后超越英美,成为世界第一或第二钢铁生产大国。之后,随着我国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的转变,钢铁产量迅速增长,于1996年突破1亿吨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并一直保持第一的位置,2012年粗钢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46%以上(见表3)。
当前,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40%,人均GDP超过6 000美元。通过上述析可知,我国即将达倒工业发展的“U”型峰值,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出现阶段性变化,需要我们未雨绸缪,积极借鉴相关国际经验,正确引导产业发展,促进工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endprint
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呈现倒“U”型变化态势。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无论是先行工业化国家还是赶超型国家,从其工业发展历程看,自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工业发展经历了由低速增长到高速增长再到低速增长的发展过程,相应的工业产出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也经历了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过程,即呈现倒“U”型变化态势。世界银行曾以1960~2011年期间的数据为基础,在按其收入水平分类的国家群中,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人均GDP(2000年美元不变价)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发现低收入国家群、中低收入国家群、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群、中等收入国家群、中高收入国家群以及高收入国家群的工业发展共同构成典型且完整的倒“U”形曲线形态(见图6)。
倒“U”型峰值出现的时点有规律可寻。从工业增加值占GDP比达到峰值的时点看,英国、德国和日本均在1970年达到峰值,人均GDP超过2 000美元,美国在1950年就达到峰值,人均GDP为美元,韩国较晚,在1991年才达到峰值,此时人均GDP超过7 000美元。若将现价美元转换成1990年国际元,规律性就很明显: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且人均GDP约为10 000国际元时,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峰值,之后就会有所回落(见表1)。
(二)从工业结构的阶段性变化看——工业发展经历了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再向高加工度工业的转变
工业发展既是工业总量和地位的变化过程,又是工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工业结构转换升级实质上是生产要素从低级部门向高级部门转移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整体经济福利水平,因此,工业结构转换升级成为工业化水平提升的内在动因之一,也就是说,随着工业发展条件的变化,一个经济体工业结构能否适时转换升级与其能否成功迈上工业化新阶段存在直接关系。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内部结构一般会依次经历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再向高加工度工业的升级,从投入的主要生产要素看,对应由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资本密集型工业再向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变。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标准,2009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高技术制造业比重分别为63.6%和26.9%。按收入水平划分,高收入国家的中高技术制造业比重为55.8%,也显著高于中等及以下收入水平国家。国际比较再次证实,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工业结构不断向高加工度化和技术密集化的方向升级(见表2)。
日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力发展煤炭、钢铁、石油化工、化纤、有色金属等资本密集型的、“重厚长大”的重化工业产业,成为当时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动力。以钢铁产业为例,1950年,日本粗钢生产不到500万吨,1960年突破2 000万吨,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钢铁业年均增长13%,60年代后期,钢铁业年均增长18%,70年代初钢铁产量已超过1亿吨,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钢铁生产国,并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出口国。在经历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开始由重化工业到以汽车、家电、机械、电子等加工业为主的技术密集型的、“轻薄短小”型的高加工度工业产业转变,为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再显活力奠定了基础。完成工业化后,日本重工业占其工业比重仍超过65%(见图7)。
韩国同样经历了类似的工业变化过程。1973年,韩国政府发表了《重化工业化宣言》,将从日本承接过来的钢铁、造船、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作为其重点发展的出口战略产业。此后,韩国的重化工业得到飞速发展,1975年,重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20世纪80年代后,韩国出口面临贸易保护主义高涨、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竞争日趋激烈、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差距缩小等三大挑战,因此,韩国政府对传统重化工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对精细化工、精密仪器、计算机、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战略产业予以重点扶持,使得在重化工业内,以高劳动生产率、高附加值为特点的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完成工业化后,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重工业占比超过70%,2008年更是高达86.9%(见图8)。
(三)从能源消耗的阶段性变化看——单位GDP能耗从经历了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转变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国家单位GDP能耗的上升阶段与该国钢铁、水泥等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随着工业由重化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的转变,一国的单位GDP能耗也不断下降。这一方面是由于随着加工度的提高,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对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完全高效,对原材料和能源的依赖程度降低,同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也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并不成比例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加工度的提高,重化工业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得能源消耗强度也向外转移。
以钢铁产业为例,在实现工业化后,欧美国家及日韩等国一方面改进钢铁生产方式,由过去直接从矿石提炼,转变为更多地利用废钢炼钢,钢铁生产过程中对铁矿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降低,其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大为提高;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工业更多地转向技术密集型的汽车、电子等产业,并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等高端服务业,将能源消耗较高的原材料加工环节逐步转移到其他国家,钢铁产业尤为明显。英国作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之一,钢铁产量在19世纪初居世界第一,后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第一的位置被美国在1886年取代。后来随着德国、前苏联、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加快,曾先后超越英美,成为世界第一或第二钢铁生产大国。之后,随着我国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的转变,钢铁产量迅速增长,于1996年突破1亿吨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并一直保持第一的位置,2012年粗钢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46%以上(见表3)。
当前,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40%,人均GDP超过6 000美元。通过上述析可知,我国即将达倒工业发展的“U”型峰值,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出现阶段性变化,需要我们未雨绸缪,积极借鉴相关国际经验,正确引导产业发展,促进工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endprint
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呈现倒“U”型变化态势。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无论是先行工业化国家还是赶超型国家,从其工业发展历程看,自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工业发展经历了由低速增长到高速增长再到低速增长的发展过程,相应的工业产出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也经历了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过程,即呈现倒“U”型变化态势。世界银行曾以1960~2011年期间的数据为基础,在按其收入水平分类的国家群中,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人均GDP(2000年美元不变价)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发现低收入国家群、中低收入国家群、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群、中等收入国家群、中高收入国家群以及高收入国家群的工业发展共同构成典型且完整的倒“U”形曲线形态(见图6)。
倒“U”型峰值出现的时点有规律可寻。从工业增加值占GDP比达到峰值的时点看,英国、德国和日本均在1970年达到峰值,人均GDP超过2 000美元,美国在1950年就达到峰值,人均GDP为美元,韩国较晚,在1991年才达到峰值,此时人均GDP超过7 000美元。若将现价美元转换成1990年国际元,规律性就很明显: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且人均GDP约为10 000国际元时,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峰值,之后就会有所回落(见表1)。
(二)从工业结构的阶段性变化看——工业发展经历了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再向高加工度工业的转变
工业发展既是工业总量和地位的变化过程,又是工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工业结构转换升级实质上是生产要素从低级部门向高级部门转移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整体经济福利水平,因此,工业结构转换升级成为工业化水平提升的内在动因之一,也就是说,随着工业发展条件的变化,一个经济体工业结构能否适时转换升级与其能否成功迈上工业化新阶段存在直接关系。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内部结构一般会依次经历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再向高加工度工业的升级,从投入的主要生产要素看,对应由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资本密集型工业再向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变。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标准,2009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高技术制造业比重分别为63.6%和26.9%。按收入水平划分,高收入国家的中高技术制造业比重为55.8%,也显著高于中等及以下收入水平国家。国际比较再次证实,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工业结构不断向高加工度化和技术密集化的方向升级(见表2)。
日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力发展煤炭、钢铁、石油化工、化纤、有色金属等资本密集型的、“重厚长大”的重化工业产业,成为当时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动力。以钢铁产业为例,1950年,日本粗钢生产不到500万吨,1960年突破2 000万吨,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钢铁业年均增长13%,60年代后期,钢铁业年均增长18%,70年代初钢铁产量已超过1亿吨,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钢铁生产国,并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出口国。在经历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开始由重化工业到以汽车、家电、机械、电子等加工业为主的技术密集型的、“轻薄短小”型的高加工度工业产业转变,为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再显活力奠定了基础。完成工业化后,日本重工业占其工业比重仍超过65%(见图7)。
韩国同样经历了类似的工业变化过程。1973年,韩国政府发表了《重化工业化宣言》,将从日本承接过来的钢铁、造船、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作为其重点发展的出口战略产业。此后,韩国的重化工业得到飞速发展,1975年,重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20世纪80年代后,韩国出口面临贸易保护主义高涨、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竞争日趋激烈、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差距缩小等三大挑战,因此,韩国政府对传统重化工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对精细化工、精密仪器、计算机、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战略产业予以重点扶持,使得在重化工业内,以高劳动生产率、高附加值为特点的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完成工业化后,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重工业占比超过70%,2008年更是高达86.9%(见图8)。
(三)从能源消耗的阶段性变化看——单位GDP能耗从经历了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转变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国家单位GDP能耗的上升阶段与该国钢铁、水泥等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随着工业由重化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的转变,一国的单位GDP能耗也不断下降。这一方面是由于随着加工度的提高,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对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完全高效,对原材料和能源的依赖程度降低,同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也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并不成比例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加工度的提高,重化工业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得能源消耗强度也向外转移。
以钢铁产业为例,在实现工业化后,欧美国家及日韩等国一方面改进钢铁生产方式,由过去直接从矿石提炼,转变为更多地利用废钢炼钢,钢铁生产过程中对铁矿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降低,其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大为提高;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工业更多地转向技术密集型的汽车、电子等产业,并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等高端服务业,将能源消耗较高的原材料加工环节逐步转移到其他国家,钢铁产业尤为明显。英国作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之一,钢铁产量在19世纪初居世界第一,后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第一的位置被美国在1886年取代。后来随着德国、前苏联、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加快,曾先后超越英美,成为世界第一或第二钢铁生产大国。之后,随着我国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的转变,钢铁产量迅速增长,于1996年突破1亿吨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并一直保持第一的位置,2012年粗钢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46%以上(见表3)。
当前,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40%,人均GDP超过6 000美元。通过上述析可知,我国即将达倒工业发展的“U”型峰值,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出现阶段性变化,需要我们未雨绸缪,积极借鉴相关国际经验,正确引导产业发展,促进工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