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诗过万代有其人

2014-06-18王伟佳

上海企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晏殊文学家名句

王伟佳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其中道出了诗人炼字的不易和对语言的苦苦推敲。然而,历史上也有一些文坛大家,他们写诗相对来说不怎么费劲儿,属于高产作家,一生能写一万多首。

王仁裕,五代时期著名文学家,甘肃天水人,曾任翰林学士、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等要职,其诗作过万,数量之多前世鲜有能匹者。值得一提的是,王仁裕的笔记小说也很出色,著有《开元天宝遗事》《玉堂闲话》等笔记小说集,北宋著名小说集《太平广记》中对王仁裕的作品引用颇多。但就是这样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曾经也是一个不听老师话的顽劣少年,25岁之后才开始努力学习。他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确让人惊叹。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晏殊《浣溪沙》词中的名句。晏殊的词典雅华丽、含蓄深沉,为北宋词坛巨擘。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晏殊也是一位写诗高手,且诗作过万。北宋著名文学家宋祁(有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在《宋景文公笔记》写道:“晏相国(对晏殊的尊称),今世之工为诗者也。末年见编集者乃过万篇……然相国不自贵重其文,凡门下客及官属解声韵者,悉与酬唱。”由此可见,当年晏殊整理成书的诗作已过万篇。有趣的是,他身居高位却没什么架子,常与门客及同事互赠诗文,互相唱和。

杨万里,字廷秀,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著名诗人,“南宋四大家”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名作《小池》《舟过安仁》《宿新市徐公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然而,知道他写诗超过万首的人并不多。《辞海》记载其“一生作诗二万多首,传世者仅为其一部分”。杨万里的诗清新质朴、明白晓畅、风趣幽默,后世尊称为“诚斋体”。

“脱巾莫叹发成丝,六十年间万首诗。”这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小饮梅花下作》的开篇之句。陆游曾在该诗下面自注:“予自年十七八学作诗,今六十年,得万篇。”由此可见,陆游的诗歌创作亦是硕果累累。他写诗过万,流传至今的有9千多首,其中不乏名篇佳作,多为后人称道。

樊增祥,清末民初文学家,字嘉父,号云门、樊山,湖北恩施人,光绪年间进士,曾任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等职。现代学者邵镜人的著作《同光风云录》中记载“樊山以民国二十年三月十四日,卒于北平,年八十有六,遗诗三万篇,真一代之名作也”。2010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图书馆在进行古籍整理工作时,整理出樊增祥的全套诗集,得诗一万多首。今存《樊山集》《樊山政书》《樊山判牍》等书。

樊增祥诗歌量大,精品也多。张之洞曾称赞他的诗歌成就:“洞庭南北有两诗人,王壬甫五言,樊樊山(即樊增祥,他号樊山)近体,皆名世之作。”

(转自《文史杂志》)

猜你喜欢

晏殊文学家名句
晏殊换题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晏殊的忘年知音
晏殊换题
《论语》中的名句(二)
晏殊《完溪沙》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
古代邢地文学家述略——邢襄文学论之二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