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动气象站防雷措施问题的探讨
2014-06-18刘卓宏李旭钦杜小松
刘卓宏 李旭钦 杜小松
(惠州市气象局,广东惠州 516000)
对自动气象站防雷措施问题的探讨
刘卓宏 李旭钦 杜小松
(惠州市气象局,广东惠州 516000)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自动气象站也逐步投入使用,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大气探测的准确性也有了很好的提升。气象站的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项目之一,自动化气象站的建设更有助于气象的科学研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相对来说自动化的气象站的建设容易,但是自动气象站的安全保障工作就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维护。做好自动化气象站的安全工作能够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能更好的为天气预报和气象监测进行服务。自动气象站的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改善,雷击问题是自动气象站安全管理维护工作中最难以解决的难题,所以一定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自动气象站 防雷 应对措施
1 雷电侵袭的路径
(1)雷直接击中自动气象站的设备,造成气象设备的损坏,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运行。还有一种原因那就是在雷击点的周围引起地电位的飙升,进一步通过气象站设备的接地线导入到电路上来,造成电路设备的损坏,造成无法进行检测工作。
(2)高电压的冲击。雷电发生的时候,周围会有静电和电磁感应而产生的强烈的电压冲击,出现这种情况,会对气象站的各路传感器造成影响。其中,风向传感器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因为风向传感器的位置在自动气象站的最高处,而且我们都知道传感器包含着大量的半导体元器件,在雷击故障中经常受到侵袭破坏。
(3)电源线路。自动气象站的电往往采取低压输电线路,但是在遭受雷击时,低压输电线路经受不起雷击带来的高压,它会沿输电线路进入到设备内,对设备造成极大地破坏。雷电的静电感应与电磁感应在产生的过电压也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破坏。
2 自动气象站防雷工作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1)避雷针保护范围不合格。观测场的避雷针保护范围不合格对于观测场来说,对于气象站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气象站在建设之前,其周围的的布局都是经过严格的研究分析的,有合理的避雷针保护区。但是建设的过程中大多不按照要求,有些人认为过多的保护范围是浪费,建设的过程中缩小了避雷保护区的范围,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避雷针保护范围对于避免雷击是有很大作用的,可以有效的保护气象站受到雷击。
(2)风传感器的铁塔与避雷针混合安装。很多在建设气象站的过程中意识不到风向感应器是不能与避雷针混合安装的,因为风向感应器安装在风塔上,正好处于气象站的最高的位置。其实这时候风塔就是充当一根避雷针的作用,但是遭受雷击的情况下,往往会使风向感应器被雷击所损坏,造成气象站不能正常的运行。
(3)金属护拦没有接地,部分线路裸露在外。金属护拦无接地,部分线路没有穿钢管而裸露在外,这也是导致雷灾的潜在危险之一。
(4)没有避雷带和避雷网格。避雷带科学合理的安装在外部防雷措施上面极其的重要,它起着护盾的作用,只有正确安装好接闪器,才能把雷电流引下来,能够最大化的保护气象站设备免遭直接雷击。没有合理设置避雷网格范围,接闪器就无法很好的安装,就无法把雷电流引下来的作用,就无法起到规避作用。
3 自动气象站防范雷击的应对策略
(1)单独安装避雷针。规划合理的范围区域,单独安装避雷针,有助于保护风传感器的铁塔与避雷针混合安装时对风传感器和传输线的直接影响。严格按照计划的避雷针防护范围进行实施,要把整个气象站及其设备建筑都包含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如果气象站边缘地带,无法包含在保护范围之内,就需要另外建设安装避雷针进行保护,严格进行避雷针的安装,这对于气象站防雷有重要的作用。
(2)科学合理运用雷电防护的疏导、拦截策略。1)对于雷电的侵袭可以采用疏导方式,就是将雷电流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将雷电过电压控制在设备或器件的承受水平上,从而保护避免受到雷电的影响。拦截的防护策略就是利用设备工作频谱和雷电波谱分量的差异,利用滤波器等对雷电波隔离或拦截,从而大幅度削减其所释放的能量,从而保护避免受到雷电的影响。对于自动气象站没有良好接地条件的地基,采用雷电拦截策略是一种相对较好的方案,但是对于拦截任务的元器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拦截的装置要有比雷电冲击电压还高的绝缘强度,拦截装置的质量及防雷装置的工艺水平要达到很好才行。2)拦截与疏导进行有机的结合。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防护,把风传感器的铁塔与避雷针分开安装,首先要考虑到风传感器的铁塔在观测场中的位置,避雷针与风传感器的铁塔之间要有3m以上的安全距离。在安置避雷针时应当避开电源传输线路等设备,要考虑观测场地下的电缆铺设状况,要完全避开这些电缆。
(3)合理铺设引导线。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电缆必须放置在已经接地的金属管,在避雷针上安装好避雷接闪器,传感器的信号线、避雷针引导线、电源线应该分开进行穿金属管。防止引导线上的雷电流对传感器的信号线或电源线造成影响。接地电网要合理布局。合理使用以及科学布局接地地网,根据接地地网不共线的原则,应该使金属固定元件与金属管之间形成的电路畅通,这样形成等电位的连接,就能合理的把雷电流引入到大地下。
(4)安装电源避雷器。安装总电源避雷器,而且要在自动气象站设备使用的传输线上加装电源避雷器,全方位多层次的保进行护,最大限度减少雷电对自动气象站的损坏。雷电防护措施应当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在雷电侵袭的路径上都要安装防护设备。根据电源系统遭受雷电的侵袭概率相对较大的特点,把电源系统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在紧急的情况下采取隔离防护的措施。
(5)安装避雷带和设置避雷网格。避雷带的严格合理的安装在外部防雷措施上面极其的重要,它起着护盾的作用。正确安装接闪器,把雷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大地下,使气象站设备能够避免遭受直接雷击。如果没有安装避雷带,接闪器就无法很好的安装,就无法把雷电流引下来的作用,就无法起到规避作用。
4 结语
相对来说自动化的气象站的建设容易,但是自动气象站的安全保障工作就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维护。做好自动化气象站的安全维护工作能够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能更好的为天气预报及气象监测进行服务。自动气象站的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改善,雷击问题是自动气象站安全管理维护工作中最难以解决的难题,所以一定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维护好自动化气象站的建设,更有助于气象的科学研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1]覃彬全,杨磊,付钟.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探析[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6(3):8-11.
[2]杜俊雁,王文娟,张宗智,张宏.自动气象站防雷工作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2(9):150.
[3]林苗青,翁武坤,周如梅,杨凤群.自动气象站防雷工作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1(3):110-113.
[4]吕士东,吴家旺.自动气象站防雷保护方案和措施[J].科技风,201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