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牌时代的变与守

2014-06-17麦宇旻

商周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品牌战略金花电视机

麦宇旻

30年前,山东企业家凭借超前的品牌意识,将青岛打造为“品牌之都”。30年后,他们面临新课题。因为一劳永逸的品牌效应是不存在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的“五朵金花”需要酝酿如何重新绽放。

深奥的经济学理论,有时可以化为简单的生活常理。

企业做品牌,犹如人积累口碑。回想一下,身边那些受人尊敬、人缘较佳的朋友,都有怎样的特征?他们除了在工作上具备相当的能力,通常还会注重做人原则,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又有实力,又有品德,当然就能够左右逢源。

做品牌也是一样。一些人以为,创品牌就是打广告,投钱而已。这种观念忽视了:无论是30年前的海尔,还是20年前的联想,抑或10年前的阿里巴巴,它们在创业期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而是先奋身于技术立足。广告、宣传造势是在企业迈过生存泥潭、步入快车道之后才有能力去做的。阿里巴巴在马云被评选为“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之后获得知名度飙升,这不是靠广告。

做品牌其实很简单,说它简单,因其不外乎某些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做人要厚道,既然汽车生产批次出了问题,出于对消费者人身安全的保护,当然要召回;既然涉及食品安全,出于对消费者健康负责,当然绝不能添加有毒成分。然而,一旦高尚理念与实际生存法则发生利害冲突,貌似理所当然的做法就不再理所当然。

著名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企业做品牌,是带有崇高和伟大意味的,自然也伴随着社会责任。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愿意担责,责任也是累赘,谁不想轻装上阵?因此,当我们评论温州人与山东人的经商风格异同,往往会给前者贴上标签:炒房团,投机者。相对而言,山东人确实更擅长从长远角度考虑企业发展问题。准确地说,鲁商不是在赚钱,是在做事业。

受儒家文化的滋养,鲁商更容易创造品牌,因此,山东不缺名牌。尤其是在青岛,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五朵金花”一直被当地企业家视作经典教材。

著名经济学家郎成平有一个另类观点,他认为,品牌只是一个结果。“能够让你成功的,是一个在认清楚行业本质基础上所拟定的、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由这个思想来指导你的资金、技术以及人才,你获得成功之后,品牌自然会出来,那就是一个结果。”在郎咸平看来,媒体大力宣扬、企业家津津乐道的所谓“品牌战略”,走向绝对就会失之偏颇,皆因做品牌属于“功夫在诗外”,如果一开始就抱定目标,反而效果不佳。

他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做品牌并不绝对,尤其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浪潮面前,任何企业如果过分专注在细分领域,会变得危险,因为即便你将电视机做到极致,将电视机品牌做到家喻户晓,一旦技术发生颠覆,电脑踢走电视,企业就会蒙受惨重损失,一蹶不振。长虹、创维、TCL和康佳——曾经的四大国产电视机牌子,就面临类似困局。柯达胶卷破产,也是品牌战略过于狭隘的恶果,而富士胶卷挺了下来,皆因早早拓宽业务,分散了风险。

这就牵涉到“单一品牌战略”与“多元化品牌战略”的选择。一般而言,在企业初创期,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实施单一品牌战略有利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不过,一旦壮大,走到了产业最前沿,面对高新技术融合难题,谁都很难预测下一步市场会发生什么颠覆性变化,因此“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多元品牌战略就显得更实际。

当然,策略虽有很多种,但趋势只有一个:无论市场怎样变幻,科技如何发展,中国进入大品牌时代这一趋势不变。在成熟、饱和的市场竞争中,杂牌货几无立锥之地。当一些不思虑长远的企业主沉迷于短暂利益、圈钱捞金之时,猛一抬头,发现消费者倏忽间就只认品牌的账,再想翻身为时已晚。

30年前,山东企业家凭借超前的品牌意识,将青岛打造为“品牌之都”。30年后,他们面临新课题。因为一劳永逸的品牌效应是不存在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的“五朵金花”需要酝酿如何重新绽放。重温往日足迹,把握变幻未来,才能开创老品牌的新格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牌战略金花电视机
故乡的金花茶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金花
钻进电视机里的人
五朵金花
神奇的电视机
如新 品牌战略升级
最早的电视机
关于企业品牌战略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