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栏者嘀嘀打车
2014-06-17沙磊
沙磊
这家号称“不只是苹果可以改变世界”的公司,挟巨头之力凶猛地进入软件打车市场。棋逢对手之役,始于岁末,酣战至今。
软件打车市场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行业,从来不缺少竞争。短短一两年时间里,数十家不同资质的竞争者在这片市场上短兵相见,攻城拔寨。
横尸遍野之后,唯独只剩下两家旗鼓相当的对手在市场上狭路相逢。越过多道藩篱,看来这家名叫小桔科技的公司推出的嘀嘀打车想必有着一番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资本局
当嘀嘀打车副总裁吴睿在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这个舞台上跟台下听众做嘀嘀打车移动互联网让出行更美好的分享时,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初生公司。那时,嘀嘀打车迎来自己产品上线一周岁生日还要等到一个月之后。
是的,互联网大会一向是大佬PK的舞台。那时,最夺人眼球的是闭关几年后的张朝阳和大炮周鸿祎被调侃成“好基友”的动人时刻。大家最为关注的是最终谁将抱得搜狗归。
在腾讯的抬爱下,如今,名不见经传的嘀嘀打车享受了一夜成名的时刻。
与大中关村园区很多成长不大的“老小树”公司相比,嘀嘀打车获得的火箭般的蹿红速度是幸运的,无疑也是令人艳羡的。今年1月,嘀嘀打车添加了微信这一“超级入口”服务之后,标志着打车软件进入了移动支付血腥的寡头竞争阶段。此前,快的打车获得阿里巴巴融资并且和支付宝绑定。
腾讯的目的也显而易见——为加速微信从社交向本地生活的转移,进而拉动微信支付。令人奇怪的,出身阿里的嘀嘀打车CEO程维没获得老东家的投资,反倒是地处杭州的快的打车和阿里结缘。
打车是个好抓手?能承担拉动微信支付重任的企业很多,为何是打车,为何轮到嘀嘀打车。
不必赘述嘀嘀打车在做什么、怎么做的、为什么是那时做、为什么是程维他们在做,进入这个行业的信念等等都已经被媒体多次渲染。也不必反复强调嘀嘀打车的融资经历。早在2013年5月,腾讯就对嘀嘀打车投资了1500万美元,2014年1月,腾讯联合中信产业基金共同对嘀嘀打车投资1亿美元,腾讯出资3000万美元;在此之前,嘀嘀打车已经完成A轮3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为金沙江创投。阿里巴巴同样也在2013年6月对快的打车投资800万美元,年底携其他财务投资者的注资更是高达近亿美元。
此次腾讯追加投资,显示了其布局O2O的决心。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嘀嘀打车跟微信结合能够看出,腾讯的O2O打法基本上都依靠微信。
也正是得益于腾讯的第二轮注资,嘀嘀打车自1月10日推出微信支付至现在。补贴下的高峰期数据显示,嘀嘀打车接入微信支付一个月:用户总数突破4000万,总微信支付订单约为2100万单,日服务30余万人次,牢牢坐稳了北京市场的第一宝座。并协同腾讯游戏推出了一系列的游戏大礼包赠送活动。与之对应的是,快的打车的司机数量超过69万、用户数超过6750万。
然而,仅仅百日,自3月18日零时起,嘀嘀打车软件将全国乘客打车补贴统一为5元/单,每天两单。对司机的补贴政策暂时没有调整,仍然是每单补贴4元,每天10单。这已经是嘀嘀打车软件3月份第四次下调对乘客的打车补贴。
嘀嘀打车CEO程维在接受《东方企业家》杂志采访时表示,数度降低补贴正在引导市场回归理性竞争,不能脱离自身的节奏。嘀嘀打车全国运营总监马丽静告诉本刊,其实这一轮营销活动更像是一轮巨大规模的广告,让更多的人了解打车软件,并且尝试使用打车软件。
短期内,群雄并起的打车软件要么销声匿迹,不可能复制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超音速革命——这是许多业内人士的断言。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嘀嘀打车为持久战做准备。
这让程维的团队一点也不意外,补贴以前嘀嘀打车的用户可能更多的是白领,和互联网、媒体等行业内人士等,现在用户年龄群扩大,职业也更广泛,通过活动让更多人群形成了手机叫车和微信支付的习惯。
降低补贴之后,未来,嘀嘀会继续聚焦在自己的产品上,同时提高本地化服务的质量,沉淀良性用户。程维相信,这群人打车需求旺盛,不太关注补贴,也不关心市场上是否有其他同类软件,习惯于用嘀嘀打车。
有分析人士认为,嘀嘀和快的这两款打车软件很火爆,表面上很多人都是直奔补贴而去,实际上是微信和支付宝移动支付的烧钱竞争。
这其中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互联网专家刘兴亮的观点颇有代表性。他认为,虽然打车软件对司机和乘客的补贴降低了,部分用户放弃使用打车软件,但又有多少人会卸载了已经绑定银行卡的移动支付方式呢?巨头利用打车软件抢夺移动支付用户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打车软件烧钱大战也将熄火。
3月18日,在北大百年讲堂举行的技术论坛压轴演讲中,马云承认,春节以后两家打车软件公司的促销活动“玩过头了”。因此他开出了让市场回归到正常状态的良方:“我们和腾讯交流让市场平静下来,其实我们两家打起来并不影响友谊,竞争是好事,一潭死水才不好。”
正像马云所说的那样,经过此次打车战争的洗礼后,国内打车软件市场的发展将逐渐趋于平稳和理性。烧钱终归不可持续,在1月的融资发布会上就有迹可循。会上,程维表示,大规模推出补贴政策,未来将逐渐结束这种状态,今后打车App的推广可能更多需要依靠用户口碑传播。
饥饿感
对于嘀嘀打车来说,资本无疑为其实业发展提出了巨大动力。嘀嘀的凶猛扩张,给外界的印象充满“饥饿感”。“致力于创建一个优秀的平台,来领导这个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这是程维给公司的定位。
2014年,嘀嘀希望将业务覆盖面拓展至100个城市,用户规模目标达到100万。嘀嘀打车高速扩张之因是什么?
想在“饿狼”身上找到稳扎稳打的风格,这也许是徒劳无力。
去年10月,易观发布《2013年第3季度中国打车APP市场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快的打车的市场份额达到了41.8%,嘀嘀打车屈居第二,只有39.2%。嘀嘀打车发布微博称快的“花钱买报告自娱自乐无所谓,但是讽刺谩骂挑衅,实在有失水准。”矛头直指快的打车,并搬出艾瑞咨询的报告证明自己才是市场第一。而快的打车发微博抨击嘀嘀打车,指出嘀嘀打车“刊登下流广告、刷榜App Store、恶意卸载产品”等几大罪状,并指责嘀嘀打车“只会玩心计”。
市场竞争的激烈可见一斑。嘀嘀打车全国运营总监马丽静接受《东方企业家》采访时表示,我们不关注别人做了什么,只聚焦于做好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市场有竞争是好事,可以一起培养用户习惯。
强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为何投资嘀嘀打车?
程维的判断是,互联网产业现在很火热,已经逐渐改变了“衣食住行”中的前三项。而“行”跟互联网的关系并不密切。嘀嘀打车“移动互联网让出行更美好”的目标,更能让市民体验到移动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门户化
一方面打车软件市场的繁荣让政府和企业更具信心,另一方面,打车软件市场的乱象也让不少地方政府出台政策的“紧箍咒”。
程维承认,打车软件本来就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现阶段还并不健全,难以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
马丽静对此也并不避讳,坦陈一系列“紧箍咒”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增加了资产负债率。嘀嘀打车拿出的态度是“积极配合”——在政府的监管下,这个行业才能更加健康的发展。
业界对打车软件的未来比较疑惑的一点在于营利模式。“目前我们也正通过这些营销策略来培养市场,让大家更加了解打车软件这个行业,切切实实的体验到嘀嘀打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我们希望能达到乘客、司机和平台三方共赢的模式,未来我们会更加加强本地化服务,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用程维的话说就是“出行门户”。
可以看到,“门户化”的嘀嘀打车在做一些尝试:针对弱势群体打车难的问题,嘀嘀打车在成都联合“雷锋车队”,在各大医院、社区等,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接送服务,未来也会推广到其他30多个城市;通过爱心热线播进来的打车需求,也会以最快的速度来回应。对各种骗补作弊行为,会给与严厉的惩罚,核实过后会立即封号。
程维强调,嘀嘀打车从一开始阶段便以精良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领先,嘀嘀打车开创了来单一键解锁功能,并且把抢单键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来方便司机抢单,通过自带电台“嘀嘀播报”来向司机传输安全意识……程维对嘀嘀打车长期构筑的核心竞争力充满信心。资本实力和竞争冲动是一方面,成功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才会让公司走的更远。
细心的人会发现,程维的微博签名是这样写的:对未来越有信心,对现在越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