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霾猛于虎

2014-06-17张洪兴

当代工人 2014年7期
关键词:汽车尾气颗粒物伦敦

张洪兴

诗曰:

雾在山头好风景,

虚无缥缈本仙境。

谁知变身成祸患,

肆虐人间害生灵。

人类生活的地球,本该是青山、绿水、碧海、蓝天。但随着人类社会尤其是工业社会的发展,这种最简单的要求竟也渐渐成了一种奢望。在古人的记忆里,地面上云雾缭绕是一种仙境般的存在,虚无飘渺,变化莫测,激发了人们极大的想象力,甚至认为有神灵或者仙人在里面施展神通。但现在这种记忆已渐行渐远,雾霾天气已是人类的梦魇。

说起雾霾,我们先说一下雾与霾的区别。在气象学上,雾是由近地面水汽凝结形成的,呈乳白色、青白色,相对湿度大于90%,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霾是由大量细微的颗粒浮游在空中造成的,呈黄色、橙灰色,相对湿度小于80%,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所以雾与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但人们常常把霾称为雾霾。在雾霾中,人们把直径小于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 的字头,意为空气检测时大气中颗粒物的总称),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2.5,又称为不可吸入细颗粒物,其大小仅相当于人体头发丝粗细的1/20。人们在呼吸时,PM10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人的上呼吸道,而PM2.5则可进入呼吸道的深处,甚至穿透细支气管和肺泡,给人体造成很大的损害,这就是人们谈PM2.5色变的原因。根据能见度的不同,雾霾可分为轻度霾、中度霾、重度霾等几个级别,轻度霾指能见度大于5公里且小于10公里的霾,中度霾指能见度大于2公里且小于等于5公里的霾,重度霾指能见度小于等于2公里的霾。

伦敦是世界上著名的雾都,也曾是著名的雾霾之都。19世纪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写孤儿奥利弗在伦敦的成长经历,即以雾都称呼伦敦。起初,伦敦的大雾跟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有很大的关系。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又跨泰晤士河,水气不易消散,所以常常充满潮湿的雾气。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进行了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但随之而来的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河水不再清澈,空气不再纯净,迷人的雾气变了颜色,最终酝成了著名的1952年伦敦雾霾事件。从该年12月5日起,伦敦连续几日没有风,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等污染物蓄积在大雾中,整个城市空气刺鼻难闻,在几天的时间里,伦敦市死亡人数就达4000人;从12月9日开始,伦敦上空大雾虽开始消散,但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仍有8000人死于烟雾事件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而更多的人患上了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乃至癌症。

伦敦烟雾事件绝不是孤立的个案。20世纪中期,美国也发生过严重的环境公害事件。从1943年开始,美国洛杉矶一带臭氧深度很高,光化学烟雾就经常笼罩市区,大气污染严重,最终导致1952年、1955年两次严重的光化学污染事件。仅1955年9 月,两天内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 岁以上的老人就达到400 多人。

雾霾灾害性天气的出现,引起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纷纷采取措施,治理大气环境,遏制雾霾天气,一些城市都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发生后,英国人痛定思痛,下大力气解决空气污染问题。英国虽是法治国家,但对立法问题慎之又慎,一部法律的出台要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往往耗时许多年。但伦敦的毒雾刺激了所有英国人的神经,在民意的推动下,议员们拟草案、提动议、一读审议、二读辩争、三读票决等程序在三年内全部完成。1956年,英国防治空气污染法案《清洁空气法》诞生。根据这部法律,城市居民必须改进传统灶具,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天然气化;城镇里要设立无烟区,区内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关闭伦敦城内的燃煤火电厂,冬季实现集中供暖,发展公共交通;重工业设施迁至郊外,工业企业必须建造高大的烟囱, 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等等。1974年,英国又进一步出台了《空气污染控制法案》,囊括了空气、土地和水域的各项保护条款,规定了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作为英国工业时代的象征,伦敦巴特西发电站曾是英国最大的发电站,巅峰时每周燃煤达万吨,1989年,巴特西发电站正式关停。经过坚持不懈的治理,伦敦的雾霾天气由最多时每年近百天减少到15天,1980年降到5天。现在的伦敦,“雾都”不再,宛若一个生态公园。

美国(以洛杉矶为例)。美国在二战中大发战争财,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由一个不起眼的城市很快繁荣起来,成为美国汽车拥有量最多的地区,但环境问题接踵而来。为了治理日益严重的雾霾问题,洛杉矶开始认为污染源是化工厂排出的丁二烯,于是政府关闭了市内的化工厂;集中、统一处理城市垃圾,禁止居民在自家后院使用焚烧炉(全市30 万焚烧炉)焚烧垃圾。但采取这些措施后,洛杉矶市的雾霾天气并没有减少,这让人们感到很恼火。很快,科学家通过分析空气成分发现,雾霾的元凶竟然是洛杉矶人引以为傲的汽车尾气造成的,洛杉矶在上个世纪40年代即拥有250 万辆汽车,每天消耗1100 吨汽油,大量的汽车尾气被排放到空气中。因为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氮和碳氢化合物被排放到大气中,在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于是,监管者要求汽车制造商必须安装催化式排气光华器,以解决汽油燃烧不完全的问题;同时敦促石油公司在成品油中减少烯烃的含量。但这一措施遭到利益集团强烈抵制,安装排气光华器的举措一度中止。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民众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美国政府也开始把环境保护作为工作重心之一。在1955年美国制定的第一部联邦大气污染控制法规《空气污染控制法》的基础上,1960年、1963 年、1965 年和1967 年又分别出台了《空气污染控制法》、《清洁空气法》、《机动车空气污染控制法》和《空气质量法》,1970年又出台了《清洁空气法》修正案,美国国会也授权政府组建了美国环保署来负责监督法案的实施。这一系列的法案以及相关举措极大地改善了美国的空气质量,洛杉矶的光化学污染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德国。作为老牌工业化国家,德国也饱受河水、空气污染之苦,据说贝多芬之所以50多岁英年早逝,就是因为他爱吃莱茵河里的鱼,而莱茵河河水受工业污染,从而间接地害死了贝多芬。为消除工业发展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近年来,德国通过了100个“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限制颗粒物排放,比如车辆限行、限速;限制工业设备运转;设立“环保区域”,只允许合乎标准的车辆行驶。二是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手段减少颗粒物排放,如安装颗粒物过滤装置。三是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煤、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呼吁大众多乘公交,节能减排。

日本。日本也曾饱受空气污染之苦,但一场诉讼促进了日本空气质量的改善。1999年,日本东京国道沿线600多位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居民,集体向法院起诉,状告地方政府和汽车企业。他们认为,地方政府不作为,而汽车尾气是造成他们病症的主要原因。法院接受诉讼,并派相关专家取证。专家最后认为,汽车尾气排放的PM2.5确有强烈致癌作用。5年后,633位居民赢得了诉讼,被告的汽车企业拿出12亿日元和解。该诉讼案促进了日本各地方政府对PM2.5排放的立法,采取的措施包括:要求汽车加装过滤装置控制汽车尾气;禁止超标车辆运行;出租车使用天然气;大搞绿化,种树植草等等。

菲律宾。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菲律宾每年大概有2000多人死于空气污染,首都马尼拉是亚洲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研究发现,菲律宾空气污染的元凶是汽车尾气,占空气污染的80%。为控制汽车尾气,菲律宾政府发起了一场“人民战争”,在广泛宣传汽车尾气危害的基础上,开通了一个短信平台,号召人们检举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一旦被5人以上举报,监管部门将对其检测,并限期整改。另外,政府还鼓励汽车使用天然气,设立加气站,在税收和贷款方面给予优惠。

借鉴其他各国治理空气污染的经验,我国政府应做哪些努力呢?一是完善法律体系。2000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形势发展了,很多款项亟需修订、完善,出台PM2.5控制的法规体系,并加大执法力度。二是修订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规定汽车企业须按要求安装尾气过滤器,对已经上路的汽车补装过滤器。三是调整经济结构,当前我国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化石能源占中国整体能源结构92.7%,面对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亟需开发新能源,并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实现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四是倡导低碳生活,人人参与环保。在雾霾面前,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我们都应该树立环境友好型观念,自觉参与到治理雾霾的行列中。

这正是:

治理雾霾靠大家,

政府社会你我他。

少开汽车多走路,

低碳生活环境佳。

猜你喜欢

汽车尾气颗粒物伦敦
浅谈冬奥会前期朝阳市空气质量及细颗粒物变化及成因
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测定大气颗粒物的甲胺类及其氧化产物
气象条件对青岛市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分析
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研究进展
治理雾霾要从源头入手,加强汽车尾气的治理
伦敦畅游记(二)
伦敦畅游记(一)
大型吸尘器
伦敦之歌
电影中的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