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与数据分析报告
2014-06-15程凌华牟丹娅景威铭
程凌华 李 享 牟丹娅 景威铭 高 鉴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北京,100045)
2013年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与数据分析报告
程凌华 李 享 牟丹娅 景威铭 高 鉴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北京,100045)
2013年,国家高新区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提升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内生发展”为主线,以“一个行动,两项工程”为重要抓手,发挥国家高新区在经济增长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出一套依靠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增长模式,逐渐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引领。
图1 2012年、2013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一、国家高新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增长
(一)经济规模质量双双提升,增长方式转变效果明显
2013年,全国高新区共有71180家企业纳入统计,114家国家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总收入199648.9亿元、工业总产值151367.6亿元、净利润12443.6亿元、上缴税额11043.1亿元、出口创汇4133.3亿美元。剔除2013年新升级9家高新区的影响因素,105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和出口创汇同比增速分别为17.8%、14.9%、19.1%、13.7%、8.3%(参见图1)。
2013年,114家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GDP)达到63063.5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重达11.1%,其中35家高新区的园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0%;国家高新区出口创汇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22096亿美元)的比重为18.7%。各项指标所占比重较2012年均呈上升趋势。
2013年,国家高新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和工业增加值率均保持稳定,分别为6.2%和19.1%。2013年,国家高新区企业技术收入达到15141.1亿元,以原105家高新区比较,年增长率达26.6%;技术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为7.6%,较2012年提高0.4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技术转让收入达到269.5亿元,占技术收入比重为1.8%,技术承包收入达到3021.3亿元,占技术收入比重为20.0%,技术咨询与服务收入达到6657.8亿元,占技术收入比重为44.1%,接受委托研究开发收入达到981.3亿元,占技术收入比重为6.5%(参见图2)。服务性技术收入占到技术收入的一半以上。
(二)经济效益保持集约发展,节能减排践行绿色园区
国家高新区着眼于持续推动高科技创新发展方式促进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生产要素的高效集约利用。2013年,国家高新区企业人均创造价值能力继续提升,人均经济效益指标较2012年稳步增长。2013年,国家高新区人均营业总收入、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净利润、人均上缴税额分别为136.7万元、103.7万元、8.5万元、7.6万元,以原105家国家高新区比较,同比增长5.2%、2.6%、6.4%、1.5%(参见表1)。
图2 2013年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构成情况示意图
国家高新区积极倡导绿色生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园区。2013年,全国114家国家高新区中有67家高新区获得国际或国内认证机构评定认可的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占到高新区总数的近六成。114家国家高新区企业的万元增加值平均综合能源消费量为0.520吨标准煤,以原105家国家高新区计算,万元增加值平均综合能源消费量为0.497吨标准煤,较2012年下降2.9%。
(三)出口规模稳定结构优化,税收减免政策保障落实
2013年,高新区的出口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国家高新区出口创汇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18.7%,较2012年增长0.3个百分点;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为12.9%,较2012年占比下降5.1个百分点。2013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实现技术服务出口总额189.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比重为4.6%,较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维持了较好增长趋势。
2013年,114家国家高新区企业实际上缴税费为11043.1亿元,以原105家高新区比较,实现同比增长13.7%。在减免税方面,2013年114家国家高新区企业共计减免税总额达到1220.0亿元,以原105家高新区比较,同比增长25.6%,所得税仍是减免税主体,占全部税收减免额的58.6%。其中,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530.1亿元、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122.0亿元、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2.7亿元,以原105家高新区比较,同比分别增长48.8%、30.8%和56.1%。
二、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全面稳定提升
2013年,国家高新区以科技部全面开展创新调查为契机,加强创新能力的监测和评价,在创新环境营造、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成果产出、创新活动绩效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持续加强创新环境营造
国家高新区始终坚持园区创新环境打造,加强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吸引大学和科研机构进驻园区,培养产业促进服务机构,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出鼓励创新、促进创新、保护创新的园区环境和氛围。
2013年,全国114家国家高新区中有49家高新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试点园区,超过高新区总数的四成。截至2013年年底,国家高新区内集聚了大量研究机构,如各类大学578所、研究院所204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95个,其中国家级563个。同时,累积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411个、产业技术研究院577所、国家工程实验室11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17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5家,以及各类产业促进机构,如科技企业孵化器897个,其中国家级275个;科技企业加速器186个;生产力促进中心234家,其中国家级68家;技术转移机构562家,其中国家级138家;各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741个,其中国家级99个;具有国家相关资质认定的产品检验检测机构482家。
表1 2012年、2013年国家高新区人均经济效益指标对比
图3 2012年、2013年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情况比较
(二)优化、吸引创新资源集聚
1.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2013年,国家高新区继续将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作为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首要前提。一方面,高新区作为科技部稳定就业的前沿阵地,不断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使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114家高新区内共有人才服务机构1266个;园区企业年末从业人员达到1460.2万人,较2012年增加190.6万人;从业人员中参加社保人数为1210.5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82.9%;高新区当年吸纳高校应届毕业生48.6万人,较2012年增加2.6万人,对于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3年,114家高新区内共计有2165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其中半数为园区推选并入选。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258.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17.7%,以原105家高新区比较,同比增长14.3%;R&D人员和R&D研究人员分别为152.5万人和41.9万人,折合全时当量计算,分别为115.9万人年和32.4万人年,以原105家高新区比较,同比分别增长18.1%、9.2%和11.2%、4.0%。114家国家高新区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人员为794人,是全国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人员(47人)的16.9倍。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分别为449.4万人和51.9万人,以原105家高新区比较,同比分别增长16.0%和14.3%。相较于高新区从业人员11.9%的增长速率,可以看出,高学历、高职称、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增长速率均高于从业人员的平均增速(参见图3),说明国家高新区的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
但是,如果对2013年年底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按学历和职称划分,可以看出,对于2010年进入国家高新区扩张期之前的56家国家高新区,其本科学历以上从业人员和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分别为35.0%和13.2%,随着新升级高新区的不断加入该比值逐渐降低,到2013年年底的全部114家国家高新区整体的本科学历以上从业人员和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分别为30.8%和12.0%(参见表2)。说明,新升级的国家高新区的人才结构还有待优化。
2.创新资金投入力度加强
2013年,114家国家高新区财政科技拨款总额达495.1亿元,在高新区财政支出中占比12.4%。高新区用于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配套资金达到71.0亿元,用于扶持创业投资机构的资金达到216.9亿元,用于扶持担保机构的资金达到186.4亿元。高新区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表2 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学历、职称分布情况
图4 2012年、2013年国家高新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使用情况
图5 2012年、2013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内部科技/R&D经费支出情况
表3 2012年、2013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13年,114家国家高新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为5643.3亿元,以原105家国家高新区比较,同比增长18.3%;科技活动经费中,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非政府经费支出为5700.3亿元,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经费为322.7亿元,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395.3亿元,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非政府经费当年形成的固定资产为781.9亿元,以原105家国家高新区比较,同比分别增长18.1%、19.4%、30.7%和21.9%(参见图4)。
近年来,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114家高新区71180家企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达到3488.8亿元,占全国企业R&D经费支出的38.2%;其中原105家高新区的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3423.6亿元,实现同比增长24.5%(参见图5),较2012年增速提高5.4个百分点;原105家高新区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企业R&D经费支出37.7%,较2012年提高2.1个百分点。
3.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
2013年,114家国家高新区共统计高新技术企业21795家,占全国统计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39.9%,占高新区统计企业总数的30.6%。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实际上缴税额、出口总额分别为86586.4亿元、71212.3亿元、6198.4亿元、4335.8亿元和1863.0亿美元,以原105家国家高新区比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1.1%、19.7%、17.8%、18.8%和9.7%(参见表3)。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指标的同比增长率均高于区内企业平均水平,且对高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也持续增强(参见图6),2013年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区内企业总体比重均超过40%(参见图7)。
国家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3年,114家国家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人员分别为2572.2亿元和115.9万人,专利的申请、授权和拥有数量分别为20.7万件、12.8万件和42.8万件(参见表4),其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分别为49.1%、30.7%和34.4%。国家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方面在园区总体中占比持续上升,均超过70%。同时,以原105家国家高新区比较,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方面同比增长率均明显高于园区企业的整体水平(参见表5)。
图6 2013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增长贡献度
图7 2013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表4 2012年、2013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创新指标
(三)创新产出硕果累累
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114家国家高新区共有企业技术中心7217个,其中经国家认定的有607个,占全国企业技术中心总量的60.6%;高新区企业参与科技项目的数量达到27.7万项。
2013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当年申请专利数量为28.9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9万件,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量(82.5万件)的16.8%,较2012年下降0.2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达到16.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5.1万件,占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20.8万件)的24.5%,较2012年提高4.9个百分点;企业共拥有有效专利达54.4万件,其中拥有发明专利为18.8万件(参见图8)。
表5 2013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与园区企业整体比较
图8 2012年、2013年国家高新区专利申请、授权、拥有数量情况
2013年,国家高新区万人申请专利197.8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95.1件;万人授权专利114.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4.9件;万人拥有有效专利372.6件,其中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28.7件(参见表6),是全国就业人员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4件/万人)的9.6倍。由此可见,国家高新区已逐步成为全国企业创新成果最丰硕的地区。
通过对2013年年底国家高新区每万人拥有专利产出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新升级高新区的不断加入,高新区的单位专利产出量呈下降趋势,说明新加入的国家高新区专利产出量不如原有国家高新区,同时也说明原有国家高新区一直定位于促进创新的发展策略是行之有效且效果显著的。新升级的国家高新区在创新产出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另外,从专利/发明专利的增长情况看,以原105家国家高新区比较,专利总量和每万人拥有专利数量较2012年呈同趋势增长,其中专利总量的增幅大于每万人拥有专利的增幅(参见图9)。
此外,国家高新区构建的区域创新系统较好地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现。2013年,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的新产品产值达到49960.1亿元,新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48255.3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7.9%和15.7%,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32.0%;国家高新区企业技术合同交易非常活跃,成交总额达到2521.9亿元,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7469亿元)的33.8%;国家高新区企业新增注册商标数为31297件,获得软件著作权32257件,获得集成电路布图927件,获得植物新品种114件。截至2013年,高新区每万人拥有注册商标达到137件,每万人拥有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植物新品种分别为96.9件、2.6件和0.7件。
三、国家高新区企业规模发展实力增强
2013年,国家高新区继续完善高新区内“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创业全程孵化体系,持续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吸引和培育大量创新创业企业在国家高新区内诞生、成长、壮大。2013年,全国114家高新区共有工商注册企业52.0万余家,其中当年新注册企业79687家,以原105家高新区比较,同比增长21.2%;纳入火炬统计的71180家企业中在孵企业6211家、孵化毕业企业3143家。
(一)企业融资渠道丰富多样,资产规模保持稳定提升
2013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年末资产达到260317.8亿元,较2012年增加72881.0亿元,同比增长27.0%;年末负债147851.1亿元,较2012年增加42713.3亿元,同比增长28.8%;净资产达到112659.2亿元,较2012年增加30360.2亿元,同比增长25.0%。2013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6.8%,处在稳定适宜范围内。
截至2013年年底,高新区内年末资产上亿元企业共计16977家,资产总额达247937.5亿元;区内企业平均资产为3.7亿元,较2012年企业平均资产2.9亿元提高0.8亿元,以原105家国家高新区比较,同比增长16.3%。园区企业资产规模稳步提升。
2013年,114家国家高新区企业的实收资本(股本)共计45228.7亿元,以原105家高新区比较,同比增长17.4%。其中,企业上市融资股本1984.2亿元,同比增长8.3%。实收资本(股本)中国有资本8960.4亿元、集体资本505.0亿元、法人资本16863.4亿元、个人资本6958.5亿元、港澳台资本2719.6亿元、外商资本6226.1亿元(参见图10),同比增速最快的为个人资本。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114家国家高新区内企业当年获得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共计30.1亿元。
2013年,全国114家国家高新区纳入火炬统计的企业中有1186家通过上市融资。按上市地点进行划分,在境内上市的837家,占上市企业总数的70.6%,其中深交所主板上市250家,中小板上市141家,创业板上市171家,上交所上市275家;在境外上市309家,占上市企业总数的26.1%,其中在香港上市160家,纳斯达克上市70家,纽约交易所上市45家,新加坡上市22家,英国上市11家,日本上市1家。高新区企业在境外其他地区板块上市企业有40家,占上市企业总数的3.4%(参见图11)。此外,国家高新区中还有356家企业通过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
表6 2013年国家高新区每万人专利申请、授权、拥有数量
图9 国家高新区专利数量和每万人专利产出量的增长情况
图10 2012年、2013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实收资本(股本)情况
(二)企业规模效应崭露头角,上市企业高效蓬勃发展
2013年,114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超过千亿元企业有4家,比2012年增加2家;超过百亿元企业有319家,较2012年增加57家;超过十亿元企业有2715家,占企业总数的3.8%,较2012年提高0.3个百分点;超过亿元企业有15710家,占企业总数的22.1%,较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参见图12)。
2013年,营业总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共计实现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和出口总额分别为187685.0亿元、142678.0亿元、11934.9亿元、10440.6亿元、3979.3亿美元,占高新区整体的比例均超过90%(参见表7),也就是说,企业数量占比20%左右的上亿企业贡献了园区90%的经济规模。
图11 2013年国家高新区上市企业地区板块分布情况
图12 2013年国家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规模分布
表7 2013年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同时,2013年国家高新区内营业收入上亿元企业的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4%和12.1%,高于高新区企业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国家高新区规模企业的经济效益优于园区企业平均水平。
2013年,114家国家高新区的1186家上市企业共计实现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和出口总额分别为38388.8亿元、30509.1亿元、2575.0亿元、2013.8亿元和777.3亿美元,以原105家国家高新区比较,年增长率分别为16.4%、11.7%、11.0%、12.3%和1.4%(参见图13)。区内上市企业的利润率和工业增加值率为6.7%和19.3%,分别高于高新区企业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上市企业各项人均指标和企业平均指标均高于园区企业总体的平均水平(参见表8),说明国家高新区内上市企业的单位产出效率优于高新区企业的平均水平。
(三)企业创新实力不断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大大增强
随着近年来国家高新区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园区企业积极整合和调动全球创新资源,搭建全球创新网络,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2013年全国114家国家高新区共有666家企业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其中,境外营销服务机构2873家、境外技术研发机构468家、境外生产制造基地325家,境外技术研发机构设立于美国的占比为25.1%、设立于欧盟的占比为15.3%、设立于日本的占比为13.9%、设立于其他国家的占比为45.8%。委托境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共计49.3亿元,以原105家国家高新区比较,同比增长49.8%。
国家高新区凭借大量优质企业的品牌效益和行业影响力吸引了大量国际优秀人才入园创业和工作。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114家国家高新区内企业从业人员中有留学归国人员9.7万人、外籍常驻人员4.9万人、引进外籍专家1.2万人,以原105家国家高新区比较,同比分别增长17.5%、17.9%和-6.5%。
同时,国家高新区企业积极开展国际知识产权战略布局,提升创新成果的国际价值转化潜力。2013年,国家高新区企业拥有境外授权专利10603件(其中,境外发明专利7956件),拥有境外注册商标35131件,累计形成国际标准1053项,以原105家高新区比较,同比分别增长4.4%、25.1%和12.4%。105家高新区的欧、美、日专利的申请、授权、拥有数量同比分别增长8.4%、30.5%、3.7%(参见表9)。
图13 2012年、2013年国家高新区上市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表8 2013年国家高新区上市企业人均/企业平均主要经济指标
表9 2012年、2013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在欧、美、日专利情况
四、国家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发展
高技术产业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发展高技术及基础业,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高新区自诞生之日起即承载着催生和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任,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通过大力发展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主、高技术服务业为辅的高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
表10 2012年、2013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
2013年,114家国家高新区中属于高技术产业(制造业)1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划分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基础,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即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相对较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高技术服务业2高技术服务业的划分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基础,指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高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等9大类(实际没有第9类)。的企业达31457家,占高新区纳入火炬统计企业总数的44.2%;从业人员达593.0万人,占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40.6%。以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共同构成的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高新区产业的主体构成。2013年,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创造的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和出口总额分别为64463.9亿元、46362.7亿元、4873.6亿元、3168.9亿元和2458.0亿美元,占高新区总体各项经济指标的比重基本在30%左右(参见表10)。
(一)高技术制造业仍是主力,高技术服务业涨势迅猛
高技术产业中属于高技术制造业的企业为10934家,占高新区统计企业的15.4%;属于高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共计20523家,占高新区统计企业的28.8%,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已超过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数量。
2013年,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总收入、净利润、上缴税额、出口总额分别为19792.6亿元、2227.1亿元、1152.9亿元、208.3亿美元,尽管总量规模与高技术制造业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增长势头相当迅猛,各项经济指标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8.3%、26.8%、14.9%、31.5%(参见图14),均高于相应高技术制造业的涨幅。同时,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2013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整体增长的贡献度与高技术制造业旗鼓相当,特别是对于高技术产业净利润的增长贡献度达到62.0%(参见图15)。国家高新区在响应国家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创新成果丰硕利润率高
图14 2013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
图15 2013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增长贡献度分布情况
图16 2013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各细类的R&D经费投入
图17 2013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各细类的R&D人员投入
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通过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产生丰硕的创新成果,进而获得高技术产业的高附加值。2013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和R&D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2.8%和13.0%,分别高于国家高新区整体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和R&D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2.6%和13.5%,高技术服务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和R&D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3.4%和12.2%(参见图16、图17)。六类高技术制造业和八类高技术服务业中,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的高技术产业分别为高技术制造业中的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和高技术服务业中的研发设计服务。
2013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技术产业的企业申请、授权和拥有专利分别为15.4万件、8.0万件、27.6万件,占园区企业当年申请、授权和拥有专利总数的53.2%、48.3%和50.8%,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和拥有分别为8.7万件、3.1万件、12.5万件,占比分别为62.7%、60.9%和66.5%(参见图18)。
对国家高新区内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各细分类所获得的专利情况做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高技术制造业的电子及信息设备制造和高技术服务业的信息服务领域的企业在专利的申请、授权和拥有的数量上明显多于其他领域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两领域,医药制造类企业的商标注册和拥有数量、研发设计服务类的企业的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拥有数量、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的专利的申请、授权、拥有数量明显高于其他领域的企业。(参见图18、表11)
图18 2013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专利产出情况
2013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技术产业的企业平均利润率为7.6%,高于高新区整体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其中属于高技术制造业的企业平均利润率为5.9%,低于高新区整体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属于高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平均利润率达到11.3%,高出高新区整体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六类高技术制造业和八类高技术服务业中,利润率高于高新区整体平均水平的有11个类别,仅高技术制造业中的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低于高新区整体平均水平,高技术服务业的八类细分领域的利润率均高于高新区整体的平均水平(参见图19)。
五、国家高新区区位分类布局差异发展
2013年,国家高新区继续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布局,进一步扩充战略空间,共有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夏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9家省级高新区获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总数达到114家。同时,国家积极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科技部加强分类指导,加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3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6家)包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深圳、成都、西安;、“创新型科技园区”4创新型科技园区(21+1家)包括:天津、长春、大庆、常州、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合肥、厦门、济南、青岛、淄博、潍坊、威海、郑州、洛阳、长沙、广州、中山、宝鸡,另加苏州工业园;(本报告所有统计数据均未包括苏州工业园)和“创新型特色园区”5创新型特色园区(12家)包括:石家庄、保定、包头、大连、南京、江阴、襄阳、株洲、惠州、南宁、桂林、昆明。等三类园区建设,实现战略布局合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的错位发展策略。
表11 2013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各细类的专利产出情况
(一)东部规模大、中部增速快、东北效益好、西部待提高
2013年,按照东北地区6东北地区(15家)国家高新区包括:沈阳、大连、鞍山、营口、辽阳、本溪、(阜新)、长春、吉林、延吉、长春净月、(通化)、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东部地区7东部地区(48家)国家高新区包括:中关村、天津、石家庄、保定、唐山、燕郊、承德、上海张江、上海紫竹、南京、常州、无锡、苏州、泰州、昆山、江阴、武进、徐州、(南通)、杭州、宁波、绍兴、温州、(衢州)、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济南、青岛、淄博、潍坊、威海、济宁、烟台、临沂、泰安、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中山、佛山、肇庆、江门、东莞、海口;、西部地区8西部地区(27家)国家高新区包括:包头、(呼和浩特)、南宁、桂林、柳州、重庆、成都、绵阳、自贡、乐山、贵阳、昆明、玉溪、西安、宝鸡、杨凌、渭南、咸阳、榆林、兰州、白银、青海、银川、(石嘴山)、乌鲁木齐、昌吉、(兵团);、中部地区9中部地区(24家)国家高新区包括:太原、合肥、蚌埠、芜湖、马鞍山、南昌、景德镇、新余、鹰潭、郑州、洛阳、南阳、安阳、新乡、武汉、襄阳、宜昌、孝感、(荆门)、长沙、株洲、湘潭、益阳、衡阳。区域划分对国家高新区进行统计分析,东部地区的48家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出口总额分别为114697.5亿元、77739.3亿元、7141.7亿元、5587.3亿元和3163.6亿美元,占国家高新区总体的比重均超过50%(参见图20)。
以原105家高新区比较,各区块国家高新区经济规模的各项指标同比均保持上升趋势。其中,中部地区的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出口总额增速均最快,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1.3%、20.1%、26.4%、22.5%和24.7%(参见表12、图21)。
图19 2013年国家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各细类的利润率
图20 2013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区域分布情况
2013年,东北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高新区的利润率分别为6.9%、6.2%、6.2%和5.9%;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8.0%、9.9%、11.8%和12.3%;增加值率分别为23.3%、18.1%、22.5%和19.2%;工业增加值率分别为22.5%、17.8%、22.6%和17.8%(参见图22、表13)。四个地区仅东北地区的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增加值率和工业增加值率均高于国家高新区整体的平均水平。
图21 2013年高新区经济规模增长速率区域分布变化情况示意图
表12 2013年国家高新区经济规模增长速率区域分布情况
图22 2013年按地区划分国家高新区经济效率指标比较情况
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114家国家高新区内本科学历以上从业人员为449.4万人,其中,东北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高新区分别为40.0万人、276.9万人、65.9万人、66.5万人,以原105家高新区同比,年增长率分别为12.1%、18.7%、8.2%、15.7%(参见图23),由此可以看出,西部地区高新区的本科学历以上从业人员增长速度最慢。另外,2013年西部地区高新区的本科学历以上从业人员仅占该地区从业人员的28.1%,在四个地区中最低,且低于国家高新区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参见表14)。如果以原105家国家高新区比较,可以发现,仅有西部地区高新区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从业人员占比出现下降,同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
(二)三类园区发展优质高效,研发投入强创新产出多
截至2013年年底,经科技部批准建设的6家“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中共有27623家企业纳入火炬统计,21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中共有18226家企业纳入火炬统计,12家“创新型特色园区”中共有6289家企业纳入火炬统计。2013年,新批准的9家新升级国家高新区中共有1342家企业纳入火炬统计。
表13 2013年按地区划分国家高新区经济效率指标比较情况
图23 2012年、2013年国家高新区本科学历以上从业人员变化情况
从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看,“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特色园区”三类园区的各项指标总体占国家高新区总体的比重均超过60%左右(参见图24)。从主要经济指标的平均值来看,三类园区也有较好表现,特别是“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以园区平均值计算,2013年“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出口总额分别为10746.1亿元、5546.4亿元、717.7亿元、571.4亿元和194.3亿美元,分别是国家高新区整体平均水平的6.1倍、4.2倍、6.6倍、5.9倍、5.4倍。同时,“新升级国家高新区”与国家高新区整体水平有较大差距,其经济规模亟待提升(参见表15)。
从人才结构方面看,三类园区有一定优势,以园区内企业从业人员中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占比情况来看,2013年,“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特色园区”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分别为47.6%、31.9%和26.8%,拥有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分别为16.6%、11.4%、12.1%(参见图25),明显优于其他国家高新区。
研发投入方面,三类园区在R&D人员和R&D经费投入均有较高投入强度。通过对各类型国家高新区的R&D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和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析,发现“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科技园区”属于R&D人员和R&D经费投入双高的第一象限,而其他国家高新区和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属于R&D人员和R&D经费投入双低的第四象限(参见图26)。
表14 2012年、2013年按地区国家高新区本科以上从业人员占比情况
图24 2013年国家高新区按类型划分的主要经济指标总量
在科技创新产出方面,三类园区的优势极为突出。尽管三类园区在园区数量上仅占114家国家高新区的34.2%,但通过对2013年国家高新区各项主要知识产权的园区类型分布进行细分发现,三类园区是国家高新区获得知识产权的主要力量,三类园区的各项主要知识产权数量在国家高新区整体所占比重均超过七成。其中,当年申请、授权和拥有发明专利三类园区总体占比分别为83.1%、84.6%、86.1%(参见图27),软件著作权和集成电路布图也基本出自三类园区。
表15 2013年国家高新区按类型划分的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值
图25 2013年国家高新区按类型划分的高级人才占比情况
图26 2013年国家高新区按类型划分的研发人员/经费投入情况
六、国家高新区稳中求进实现战略提升
2013年是国家高新区全面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之年,也是国家高新区实现定位调整、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国家高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高新区人的共同努力下,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和执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部署和计划,扎实推进对国家高新区分类发展的指导,稳步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和“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的实施,推动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全面提高,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国家高新区要始终坚持推进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继续承担我国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氛围,促进政产学研资介用灵活互动,建设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继续充当我国改革试验的排头兵,创新管理体制,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互促、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效能,建设成为我国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面对全新的发展环境,国家高新区要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全面提升战略位势、更好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完成从国家高新区以自我发展、辐射带动到创新示范、战略引领主角的华丽转身。
图27 2013年国家高新区按类型划分的主要知识产权产出情况
附表 2013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