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城市外交”

2014-06-15赵健哲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重庆与世界 2014年8期
关键词:图卢兹友城友好城市

□ 文/赵健哲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外事知识——重庆与图卢兹市友好城市关系发展学理基础

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是指将地域上或政治上无关的城市和城镇进行配对,以期增加城市间社会交往与经济往来的效果。这种城市间关系又被称为姐妹城市,是次国家行为体主要的国际活动之一。

友好城市的构成双方一般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上具有某些相似性,例如相似的政治地位、相似的经济结构、相似的地理环境等。在相似性的刺激下,友好城市关系促进了双方城市从政府到公众的全方位社会交流。社会交流为城市带来直观且显而易见的益处:获得对方在相似问题上解决经验,相互间经贸与投资的增加。最终,友好城市关系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我国的友好城市建设活动启动于1973年。自启动以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并于1992年建立了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专门服务于促进友好城市关系建立与务实深化工作。截止目前,我国共有30个省和439座城市与世界五大洲的133个国家的465个省和1442座城市,建立了2115对友好城市(省州)关系。其中,重庆市于1982年开始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以来,迄今已与24个省、城市结为友好城市(省州)关系,覆盖了世界五大洲的23个国家。

城市外交

城市外交是城市或地方政府代表为实现本市或地方利益,代表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展与其他行为体的关系的制度和过程。它是次国家行为体对外交往的一种重要表现。

城市外交具有四个主要特点:首先,其与国家总体外交协调统一。城市外交一般是在中央政府授权与指导下进行,能够有效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其次,其具有传统外交的基本功能。城市外交在形式上与传统外交相似,其中经常用于城市外交实践的方式是经济外交。第三,其具有双边、多边多种类型。例如,我市与法国图卢兹市建立的友城关系可以视为一种双边城市外交;再如,我市于去年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就属于多边城市外交的一种。第四,其具有开拓性的特点。由于城市外交具有半官方外交的特点,因而其可以更为灵活的处理对外关系。

就城市外交的功能而言,城市外交不仅可以实现与维护本市、本地区的合理利益,还可以支持国家总体外交。在我国,这一现象已引起各地方政府的注意,2013年9月,广州市首次举办广州城市外交论坛,吸引了全国26个城市外办负责人到会参与。城市外交正在被各省、各城所重视。

案例分析——重庆与图卢兹市友好城市关系建立

国际友城意义

在国际社会中,国际友好城市的发展与国际政治联系紧密。国际政治赋予了国际友城工作发展的动力,也制约着国际友城发展的内涵和特点。国际友好城市是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手段,换言之,没有政治家的积极倡导和国家的支持与指导,国际友好城市不可能获得发展。同时,国际友好城市的发展也为国际政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人文环境。

国际友城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功能性和操作性非常突出的涉外活动,友好城市间通常有类似的规模或是其他特征,其通过强化社群之间伙伴的关系、激励和加强国际关系中民间、官方和商业领袖之间的长期接触,实现共赢。

在当今全球化的潮流中,城市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种潮流中,以友好城市交往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外交兴起,冲破了主权国家以政治力量界定的地理界线的“城堡”,形成一个国家主权日益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总的来说,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正在发展的、有组织的、形态逐步完备的国际交往形式,国际友好城市间稳定的友好交流关系,对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促进地方开放发展,提升城市国际形象,都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友好城市实践

国际友好城市最早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主要是一种感情型的城市对外交往。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友好城市开始大量涌现。

中国的友好城市工作始于1973年,当时,天津市与日本神户市结成了中国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1979年后,中国城市的友好城市数量增长较为迅速。根据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的数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中旬,我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台湾省及港、澳特别行政区)和439个城市与五大洲133个国家的465个省(州、县、大区、道等)和1442个城市建立了2115对友好城市(省州)关系。

法国图卢兹副市长贝尔纳·马尔基耶(左二)向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张轩(左三)递交《重庆城市交通研究报告》

纵观中国40多年的友好城市工作发展历程,它可被分为三个阶段:

1973年到1978年,仅限于邻国,中国共缔结了6对国际友好城市,交往内容主要是人员的往来;1978年到1990年,中国缔结友好城市发展到了350对,扩展到更多国家,而且友好往来拓展到经济、文化、教育、人才培训等领域;1990年至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这一阶段缔结的友好城市达到了1700多对,这期间的友好城市工作日益完善,取得了具有说服力的成绩。

一路走来,我国开展国际友好城市工作贯彻执行着“态度积极,步骤稳妥,友好当先,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坚持“讲友谊,讲互利,讲实效”的对外交往原则,这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理念,与时代发展的新步伐相吻合。

重庆与图卢兹市友城关系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时代号召影响着全国。在此背景下,重庆也迎来了大开放促大发展的历史新阶段。1982年12月,时任重庆市市长于汉卿率领重庆市政府代表团访问图卢兹。12月10日,于汉卿市长与时任图卢兹市长彼埃尔·博迪在图市市政厅共同签署了《重庆一图卢兹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定书》,正式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图卢兹与重庆的友城交往由此开始。

在重庆与图卢兹交往的最初阶段,文化交往是两城交往的重点领域。图卢兹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法国的文化中心城市之一。重庆同样作为一座历史名城,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双方互相被对方的文化所吸引。在友城关系建立的第二年,重庆市杂技团就应邀到图卢兹市进行了访问演出,并受到了图卢兹市市长的热情接待。

1984年8月,图卢兹市博迪市长率团来渝,双方签署了《重庆市和图卢兹市市长会谈纪要》以及《重庆市和图卢兹市1984年至1985年交流项目协议书》。渝图两地由此开始频繁交往。80年代中后期,双方交流仍以文化交流为主,重庆摄影师赴图办摄影展、两城博物馆相互交换展品等一系列的活动让两地人民互相有了基本的了解。

随着1997年重庆直辖,重庆在西部地区的重要性有了明显提升,这对重庆进一步扩大对外交往局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直辖后的重庆政府十分注重友城资源,积极吸取友城在城市管理与建设上的先进经验,在这段时期重庆与图卢兹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建设、公共管理事业等方面合作广泛,市领导多次率团出访,并邀请图市相关机构来渝指导,两城交往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将国家发展重点投向西部之后,重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实现了质的飞跃。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与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重庆与图卢兹的交往已从关系建立之初的相互了解层面提升为全面合作层面。重庆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与特色,开始重点关注与图市的高科技产业合作。这一合作虽尚在进行之中,但其未来前景良好。

在友城工作中,重庆着力构建“友好城市+友好交流关系城市”的对外关系网络,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了全方位、高水平、深层次的交流格局。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也是重庆与图卢兹结为友好城市的第32个年头,相信两城将在现有基础之上,进一步务实与深化合作关系,实现多领域的合作共赢与两城的协同发展。

四川外国语大学与图卢兹教育合作

猜你喜欢

图卢兹友城友好城市
空客A330-800测试飞机运送200万只口罩至图卢兹
现代性视域下的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的海报设计
福建泉州推进与印度金奈建立友城关系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山东,倾力扩大友城“朋友圈”
法国图卢兹一建筑起火致19人伤 火势已得到控制
宁夏国际友城工作开展路径的几点思考
2012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主题:“幸福城市,绿色生活”
参悟图卢兹
上海电动汽车友好城市计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