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模式的研究
2014-06-13王蕊
王 蕊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0)
对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模式的研究
王 蕊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0)
本文结合行业的需求、专业的特点,阐述了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有效的模式,并对相应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有效教学模式的大体构造过程,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实训模式的可行性。
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 实训教学 有效模式
课题组的全体成员通过剖析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解读各实训课程的内在和外在联系,结合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学院的现有实训条件,借鉴其他高职建筑专业的研究成果,对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有效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一、研究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型人才,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新生专业,是计算机技术和建筑产业结合的产物,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将面对建筑业及相关行业生产、管理工作,利用和建筑行业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参与建筑行业的立项、设计、预算、招投标、施工、档案管理等若干个环节。怎样让行业更好地接受、认可这个行业,怎样借鉴其他成熟专业的教研科研成果,怎样培养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学生,是当前建筑信息管理专业教师的首要任务。实训教学作为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更快地让学生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减少与实际工作的磨合期,因此,研究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的有效模式尤为重要。
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模式的研究
本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经过两年来的摸索、思考,结合建筑信息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及专业特色,对该专业的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究。
1.打破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不外乎教师根据课程所授内容事先布置实训任务,学生在固定的教室里完成同一任务,教师加以适当指导,教师通过对学生实训成果、出勤、实训期间表现情况等综合给出最后的实训成绩。然而整个过程松散,不严谨,导致某些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处于旁观状态,最后结果是仅有几个甚至一个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后,其他学生直接“拷贝”,实训效果差强人意,很不理想。我们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考虑行业的需要,针对专业的特点,结合课程的特色,课题小组大胆创新,提出针对实训的课程,开发实训项目教学库,由专业教师共同组建相应课程实训的项目库,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则开发一个学生实训任务软件,各个实训任务之间可以是独立,也可以是有关联的,相关联的任务只有在先决任务被抽取后,它的后续任务才可以被抽取。以一个班级的实训规模为例,在学生做相应课程的实训前,学生在软件库里或者是教师的项目库里随机抽取自己要完成的实训任务,之后由实训指导教师进行统计、分析、登记,一一给予分析实训项目中的要点。抽到相关联项目的学生,教师要通知,并当面解说项目之间的关联和要点,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实训项目,上交成果。之后,教师组织学生针对实训项目进行答辩,所有学生都参加,参与整个答辩过程,学生也可以其他学生的实训项目答辩的过程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训成果、答辩综合给出学生的实训成绩。
2.课程整合的实训教学模式。
以往的实训教学模式往往忽略课程之间的关联,忽略知识点之间的交叉和渗透。课程的授课教师只是根据自己所授课程设置实训的内容,忽略知识体系之间内在的关联。我课题组大胆提出实训课程整合的构想,虽然很多外在的条件并不是十分成熟,如教师的职业素质、实训场地的局限、实训时间的限制、实训内容的整合体系等,但是实训课程整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让知识点彼此渗透,课程之间实现无缝连接。结合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依托建筑行业需求,确定该专业开设的实训课程,实训课程大体上有《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AutoCAD》、《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资料》、《造价电算化》、《电气识图电算化》、《水暖识图电算化》、《Photoshop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招投标》等,到底哪些课程实训可以整合,需要专业教师掌握该专业的教学体系,需要教师全局了解和掌握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教师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设置实训的教学任务,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要求提到一定高度,这也是实训课程整合构想实现的一个瓶颈问题,是课程实训整合构想得以实现的最大障碍,专业教师大多没有企业实践经验,脱离行业设置实训项目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怎样以更快的速度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我们还是大胆地迈出第一步,尝试把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AutoCAD》两门课程实训进行整合,对《网页设计与制作》、《Photoshop图像处理》进行课程实训整合,以《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整合,虽然实训内容的设置正在进一步整理和编制,对教师又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实训课程的整合工作。
3.角色分配的实训模式。
角色分配的实训模式也是我课题组的一个创新,所谓的角色分配,就是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让学生从角色的角度完成实训任务,真正体会岗位的工作流程。但角色分配的实训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实训课程,它适合实训任务角色分明的课程,比如:《招投标》课程实训,角色可以分为招标单位、投标单位,指导教师组可以作为评标委员会,以班级三十个人为例,分成五组,按照招投标的流程进行招投标工作,为了减少工作量,由指导教师给出要招标工程的概况,每组成员都要根据指导教师提供的资料,编写招标公告、资格审查书、投标文件及标底等内容,之后按组号的先后顺序循环即1→2→3→4→5→1进行投标答疑,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模拟现场勘查,之后同样按照组号的先后顺序(同上)依次根据前一组的招标文件进行投标文件的编写,最后把所有小组集合在一起,对他们的投标书进行评标。整个过程必须有指挥者,这个指挥者控制着整个模拟招投标的时间点,负责角色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评标结束后,指导教师组要对每组的实训成果进行点评,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有经验的招投标师做现场指导。在整个模拟实训的过程中,学生分别扮演招标者和投标者的角色,通过角色的转变,更好地体会整个招投标的过程,同时把和招投标工作的相关知识点连贯地串连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对整个课程有整体把握和了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对应的岗位职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突破时间点限制的实训教学模式。
目前,我院几乎所有实训的时间点大多是在课程结束后的一周或者两周,时间点的限制同时限制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根据学生阶段性的学习状态和课程内容的独立性安排实训的内容,比如《建筑施工技术》这门课程,可以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的划分: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和单项工程等进行模拟实训,按照各工序的流程分阶段地进行课程实训,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该道工序的工作流程。而把所有的知识点集中在一起实训,学生很难把所有的知识点一下子串联起来,在先前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进行课程整体实训,效果可想而知。所有突破实训时间点的限制,让教师根据课程实际需要,根据课程的特性,因地适宜地安排课程实训是必然趋势。
5.指导教师团队化、多元化的实训教学模式。
以往实训课程指导教师都是该课程的授课教师,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优秀的实训教师指导团队,邀请其他系部优秀的专业教师或者有现场管理、施工经验的人员参与到教师的指导团队中,指导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更好地做好实训教学工作。
6.信息化、网络化的实训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实现对学生实时性的指导,让指导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训状态。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利用移动技术、远程技术等随时随地地和指导教师沟通,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发表自己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感想,和学生彼此交流,以获得对学生自己有用的实训信息。
三、结语
实训教学的有效模式对于任何一个高职专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来说,这个专业既有和其他专业的相似之处,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什么样的实训教学模式更适合这个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让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适应社会的发展、行业的需求,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而且实训教学的有效模式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而动态地变化。我们会再接再厉,不断坚持摸索更适合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的有效的实训教学模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课题编号:245623
课题名称: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有效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