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高校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要素
2014-06-13张云霞
张云霞
(江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56)
论地方高校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要素
张云霞
(江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56)
地方高校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必须正确认识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基础,恰当运用教学行为,有效利用教学环境,积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地方高校 教学方法 创新 要素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正确运用的关键在于以下四个方面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教授行为和教学环境。其中,教学目标是制约教学方法运用和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决定教学的起点,是教学方法选择的基础;教师教授行为特点是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条件;教学环境从外部制约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或选择。
一、地方高校的教学目标
依据目的——方法论,任何方法都离不开目的,离开了目的的方法如无皮之毛,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研究教学方法首先必须考察教育目标。一般认为,所有教育都要实现两个层次的目标:第一层次的目标是知识的传授与运用,这是教育的浅层次目标;第二层次的目标是社会化,人需要在社会环境中生存,所以,教育的深层次目标是让学生成为 “社会人”,尤其是一般正规教育的最后一站——大学教育,学生接受此类教育后是要融入社会的。所以,第二层次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地方高校也是大学的一种,同样需要实现这两个层次的目标。地方高校与其他大学的不同点在于其所传授的知识的侧重点及“社会化”的“接点”会有所不同。地方高校属“应用型”大学,清晰地说明,第一,必须传授侧重“应用”型的知识,“应用”的范围则可以很宽泛,即知识能应用于个人的学习、生活或者工作,应用于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应用”,应用于理论建构、实践指导、实践操作也是“应用”。第二,必须培养“应用性”强的人才,即地方高校学生的“社会化接点”是学生适应技术变化、促进技术变化的能力。正如亨利·M·列文所说,教育的最大作用是“提高工人适应变化的能力”,“教育对于那些在技术进步中需要适应变化的工作尤为重要。最新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这不仅是由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对技术变化具有适应性,同时因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促进技术变化的能力”①。
因此,地方高校教学需要做的不仅是传达系统的专业知识,还要提供学习和实践知识的机会,加速完成大学生的社会化。大学的教学目标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学科专业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分解完成的。因此,在具体的大学教学过程中,传授侧重“应用”的知识和培养“应用性”强的人才这两个层次的目标的实现,决定了地方高校必须选择、运用和创新教学方法。
二、地方高校的学生学习
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决定教学的起点,是教学方法选择的基础。地方高校现在主要招收的是常规学生,即经历高考而获得学习资格的高中毕业生,有比较扎实的高中知识作为大学学习的基础,但也有经过高考之后考上正规大学的放松心理作祟。他们在生理上已经成熟,但与其他高考取得高分,考上社会所认为的更好大学的同学相比,或者与没有读大学、高中毕业直接参加工作的同学相比,既庆幸又不太自信,正面自身现状及心理的成熟度还不够。他们一方面因为生理上的成熟而表现出成人的某些特点,模仿成人的行为方式,以显示自己的成熟。另一方面,因为心理的不成熟和社会化程度不高,常常表现出单纯幼稚的一面。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不太爱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会在不恰当的时刻寻找不恰当的机会发泄自己的情绪,导致突发事件增加。因此,学校和教师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宜录取率快速升高后的生源构成。第二,极端事件可能增加。因此,在学生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应该对新生进行适应性调查,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模式多样化。
三、地方高校的教师教学
地方高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基本上有四种:课堂教学、现场教学、自学、实践或科研教学等。与教学形式相应,可以采取的教学行为有:课堂教学、现场教学、自学辅导和实践或科研辅导等。在教授不同性质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运用不同的教学行为。
如在必须阐述基本理论或者学生比较陌生的关键知识点时,应以课堂授课为主,但绝不是所谓的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地方高校的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把握五种关键行为。一是清晰地授课。逻辑的、逐步进行的次序,清晰易懂的授课,没有会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不良习惯;二是多样化教学。多样的教学材料、提问、反馈等;三是任务导向。成就(内容)导向,而不是过程导向,使内容覆盖面尽可能大,教学时间尽可能多;四是学生投入。限制分散注意力机会,使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操作、思考和探询等;五是学生成功率。把60%-70%的时间用在能给学生带来中高水平的成功率的任务上。
另外,地方高校的教师还需要有效教学的五种辅助行为。一是运用学生的想法和贡献。运用学生的回答促进课时目标的实现,让学生使用自己的想法、经验和思维模式等,详细阐述和扩展所学内容;二是组织课堂。教师是先行组织者,并具有一定的心理策略,用多种要求创建一堂课的活动结构;三是提问。运用内容问题(直接)和过程问题(间接)传达事实,并鼓励学生探询和解决问题;四是探询。诱导、澄清、探求额外信息,必要时调整探询方向;五是热情。在课堂讲授中通过语言的抑扬、手势、目光接触及活力等展示生气、投入、兴奋和兴趣。
一般而言,在所有的或绝大多数教学情景下,教学的关键行为比较有效,而辅助教学行为,诸如运用学生的想法和贡献、组织和提问等,只对部分学习者和部分教学目标显得重要。为了完成侧重应用的知识传授和运用及培养 “应用性”人才,地方高校的教师教学需要把关键和辅助教学行为精心安排和组合,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门课程。
四、教学环境
地方高校教学方法的创新受其本身的校情、国情和时代特征等外部环境制约。地方高校一般校史不长,办学特色还不突出,发展基础不太雄厚,在国家教育系统中学校地位不高,教职工也没有很大的国际国内学术上的影响力和教学实践上超越其他高校教师的能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而精神上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因转型期的社会不确定性,使精神上的困惑与迷茫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当今时代现代科技、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师生所能接触的现代科技越来越高级、社会信息越来越丰富,所能掌控的事物却仿佛越来越少。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精华与糟粕共生、碎片化的不系统的信息无所不在;未来的不确定性,无法掌控的局面,深深地影响着地方高校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地方高校教学方法创新不仅要客观地面对现实的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好这些环境以提高大学教学质量。
总之,有着自身特色的校情、国情及时代特征的地方高校,要对一群知识较丰富、有一定的接收能力、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不是很强的学生,依靠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的教师,实现传授知识、培养实用技能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必须注意到,迅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正在史无前例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的应用使电脑终端具有全面处理文字、数据、图像、文本、音像等多种信息的能力,形成智能的个人电子产品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这种现代化的人机系统极大地扩展了人的智力、能力,缩短了现实世界时间和空间的距离”②,地方高校创新教学方法将产生深刻影响。
五、师生关系
地方高校教学方法创新的四个关键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教学目标是制约教学方法运用和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决定教学的起点,是教学方法选择的基础;教师教授行为特点是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条件;教学环境从外部制约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或选择。地方高校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必须正确认识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基础,恰当运用教学行为,有效利用教学环境。另外,还要特别注意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对于基础教学的对象——孩子来说,学校既是学习的地方又是监管场地,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临时保姆;对于大学教学的对象——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互相学习的地方又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教师既是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又是朋友。地方高校的师生交往既具有工具性价值,又具有目的性价值。师生关系就是教育本身的表现方式,是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包含着相互期待,即教师期望学生获得发展,而学生则期望得到教师的启迪和引导。
从具体的教学方法如问答法、对话法、讨论法、实践法的运用来看,地方高校师生交往应凸显主体间的对话意识。理想的沟通情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每一个说话和行动的主体均可参与讨论;各人均可质疑任何提议,并可表达其态度、愿望和需要;讲话者不会受到外来或内在的禁止,应有行使上诉的权利。如果没有平等的对话环境,没有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意识,那么即使形式上在对话,实际上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对话式”压迫,是强者迫使弱者接受自己意志的过程。这种对话只会远离理解,徒增误解。因此,在地方高校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必须提倡真正的对话。即使有意见分歧,教师也必须消除话语霸权,不依靠权威或其他扭曲的手段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见解,而是由师生双方各自用论证和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通过反复讨论和检验达成共识。
从教学方法运用的结果来看,地方高校师生达成理解的实现,学生实践任务的完成缘于语言的有效性和行动的相互支持。语言的有效性要求包括: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提供给听者某种东西去理解,由此使他自己成为可理解的,达到与另一个人的默契;行动的相互支持要求教师创造实验知识的环境,做好实验的各种准备,学生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共同完成知识的仿真应用甚至实际应用。为达到这些目标,师生要坚持基本的话语规则和行动准则。师生在对话过程中,均应态度诚恳、真实,所说的观念和想法都应发自内心,彼此用心交流;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应不怕麻烦,多次试验,勤勤恳恳,敢于接受失败,挑战自我,勇于创新。
注释:
①亨利·M·列文著,由由译,教育如何适应未来——以美国教育为背景的探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2).
②张兴,杨扬,林华.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社会化、现代化[J].教育与人才,P52-54页.
本文为湖北省十二五教科规划立项课题(2012B054):湖北高校办出特色的比较优势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