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理论的工科类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研究
2014-06-13毛可洪
毛可洪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广东 佛山 528041)
基于SWOT理论的工科类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研究
毛可洪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广东 佛山 528041)
本文以工科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就业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SWOT分析理论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分析,并探讨与之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有效的提升策略。
SWOT理论 工科类专业毕业生 职业素养 就业能力
伴随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在高等教育到就业的转换中面临失业等诸多问题。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目前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一大焦点。国内外学者运用SWOT分析理论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论文较多,大多数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就业问题的研究对象方面,绝大多数研究针对普通高校毕业生,或将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与高职毕业生混合进行研究,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宏观方面,选取工科类高职毕业生进行专门研究的较少。事实上,由于办学特点和培养目标不同,两类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若对二者分别进行研究则会更具针对性,研究的成果会更明晰和透彻。二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研究视角方面,目前大多数研究多偏重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角度,而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SWOT理论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是对于工科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SWOT分析研究的研究尚少。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在博览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工科类专业高职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理论,从多个主体角度,对工科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
1.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和SWOT理论内涵分析
职业素养(professional attainment),从字面上理解即是人们从事某一职业应具备一定的素养,以符合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反映了从业者在从业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1]。综合现有文献资料看,学术界和职业界对职业素养的理解由于侧重面不同而有一定偏差。学术界的职业素养内涵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而企业界的职业素养相比之下比较具体化,通常包括合作素养、创新素养、道德素养、专业素养等方面[2]。
综合众多学者观点,笔者认为,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将学术界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界的职业素养二者统一起来。通过分析,从“工科类专业高职毕业生”从特殊群体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对他们的定位,笔者认为工科类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是指通过校企文化熏染、品德形成、技能教育及自我管理、自我陶冶和锻炼,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岗位需要所养成的职业认知、就业技能、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及其心理状态。
就业能力(Employ ability)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初的英国,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就业力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对此概念进行了修订,认为就业能力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而且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发展提升能力[3]。
然而,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职场产生的深远影响,就业力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知识技能是否扎实、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有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等等。国内研究者朱新秤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地获得工作、保持工作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能力。”[4]在他看来,就业能力是一种胜任力,它不仅包括大学毕业成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还包括一系列与工作岗位有关的个性特征。国内学者郑晓明等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本领,是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一种突出的表现。”[5]综合众多学者观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提升就业能力最关键的两个方面是专业技能满足状况和职业发展提升意识。
SWOT分析理论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是目前被企业和研究者最为广泛使用的战略分析工具之一。所谓SWOT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S是指自身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自身内部的劣势(Weakness),O是指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
笔者以工科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就业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SWOT分析理论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分析,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与分析工科类专业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在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方面与之密切相关的一切影响因素,从而帮助制订有效的提升策略和解决方案。
2.基于SWOT理论的工科类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选取广东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工业设计专业等工科类高职应届毕业生共计140人为研究对象。在本次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问卷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24份,有效回收率为88.6%。
在查阅大量文献并综合众多学者观点的基础上,笔者主要围绕职业素养的五个维度(职业认知、就业技能、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及其心理状态)、就业能力的两个方面(专业技能满足状况和职业发展提升意识),并结合SWOT分析理论进行问卷设计,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2.1 工科类专业毕业生在职业素养、就业能力方面的优势——S。
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生能够较好地进行职业认知,并能够很好地掌握所学专业知识,作为提高就业技能的资本之一,18%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能够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只有7%的学生不能掌握所学专业知识或技能。在关于专业资格证书的调查中,专业资格证书持有率为99%,因工科类院系实行“双证书”课证融通制度,工科类学生考取专业类资格证书的人数几乎接近100%,这就是工科类高职毕业生的优势所在。
工科院系对于越来越重视专业实践与技能的培养。调查显示,88%的工科学生表示能够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与工作,10%的工科学生在实习中基本能顺利地完成课程设计或顶岗实习任务,只有2%的学生表示完成课程设计或顶岗实习任务有一定困难。
调查显示,学生在遵守规章制度、工作刻苦钻研、积极进取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意识与表现,在体现职业道德的服务精神方面,学生也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意识程度与行动力。92%的学生对自己的定位比较准确,他们能够认可自己在企业中的服务地位,并且愿意从基层做起并做好,以服务强势弥补学历不足,增强自身竞争力。
简言之,具备以上各个层面的职业素养或就业能力的毕业生,也就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就业竞争力,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2.2 工科类专业毕业生在职业素养、就业能力方面的劣势——W。
在调查研究中,笔者发现,68%的毕业生认为自己仍然存一定的就业焦虑心理,即毕业生在落实工作单位之前表现出来的焦虑不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自信仍然不太自信,认为自己在初次就业时,简历中很明显的劣势就是缺少工作经验。但是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大多要求应聘者有至少一年的工作经验,这对毕业生来说是暂时仍不能克服的“软肋”。
调查显示,约有50%的工科类学生在毕业实习半年期间跳槽过一次及以上。一方面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不利,另一方面给企业留下了高职工科毕业生工作不安心的印象,给高职毕业生求职就业带来了影响。
当问及工科类专业学生在学习或实际操作中是否有过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只有5%的学生表示在课程设计或顶岗实习中尝试过创造性地提出并解决问题,13%的学生表示思考过,但实际并未做过,82%的学生表示没有想过。这一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习惯做安排好的工作,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大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与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另外,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多数学生就业目标不太明确,较为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随着形势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有更深层次的要求,比如敬业精神、处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职业道德与操守、人际关系的处理等,也尚未得到毕业生的真正重视。
2.3 工科类专业毕业生在职业素养、就业能力方面的机会——O。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要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各级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均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为提高工科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
为了使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与社会、企业的需求接轨。各地院校都建立了一些实习实训基地。调查显示,98%的学生认为,学校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给毕业生实习和积累工作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4 工科类专业毕业生在职业素养、就业能力方面的威胁——T。
在问卷调查中,93%的工科类专业高职毕业生认为在就业方面面临的威胁主要包括: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环境;用人单位招聘条件与自身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的不对称,导致就业市场相对狭小,不能提供过多的岗位;政府某些政策所导致的就业障碍。如,现存的户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人事政策等制度障碍,限制和约束了高职毕业生这类本科学历以下的应届毕业生的流动就业。
另外,近几年来,由于毕业生队伍的不断扩大,一些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人才。这种重学历文凭轻素质技能的用人观,无疑抬高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门槛。偏颇的社会心理给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伤害和威胁。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只有学术教育才是正统教育,而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更多的是属于“劳力者”的范畴,这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成为“失宠儿”。这种观念构筑成一座隐性的心理堡垒,无疑给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设置了一道障碍。
3.提高工科类专业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策略
3.1 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
职业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应贯穿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培养过程中[6]。高职院校应建立职业素养培养的长效机制,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渗透到教学体系中,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构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结合的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与市场的衔接,借鉴和吸收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工科院系要积极探索与创新高校教学手段,强化素养培养和训练,逐步实现以“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为主线的培养模式[7]。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顺利地开始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
3.2 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校要积极为大学生创造课外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通过具备实际社会工作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层面的帮助,通过学习、实践和锻炼,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修养和职业素质。要通过开展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和自强、自立意识,为他们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打下基础。
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使之成为一种无形生产力,作为学生职业素养和可持续成长的精神支柱,使得高职校园文化在原有的传统校园文化中融入更多的职业特色,即更彰显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质等因素,从而形成了具有职业素质教育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
3.3 建立“双轨制”就业指导体系,帮助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一般是从就业前的职业学习和培训开始的,所以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贯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各高职院校应强化就业指导人员的专家化、职业化,逐步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就业指导服务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不断提供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目标,建立“双轨制”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按照“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上下齐服务”的原则,用“两条腿”走路。其中一条“腿”是通过专业教学团队负责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另一条“腿”是通过学生工作团队做好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两条轨道贯穿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指导全过程,相互交替,紧密联系。
3.4 工科类大学生应加强自我锻炼,提高自我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大多数工科类大学生的人文知识相对缺乏,在工科类专业高职学生的培养教育中,要强调配合性的实践操作机制,强调规格性的操作规范。另外,从调查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工科专业学生缺乏独特鲜活的个性,缺乏对问题的洞察力和敏锐性,缺乏挑战精神和创新能力。工科类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轻视使这一问题更严重,直接影响和制约工科生的职业发展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工科类高职学生应当客观了解自我与社会,深入剖析自我,通过各种素质锻炼、校内外实习实践,明确自身的职业方向,了解社会及将来所要从事行业的发展状况,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要合理安排时间,确定自身在不同阶段的职业发展目标,制订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始终清晰自己的既定目标,注意培养并提高人文素养、职业认知、职业道德意识和就业能力。
[1]汤华东.谈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3(03).
[2]陆刚兰.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3]百度百科.就业能力[EB/OL].http://baike.baidu.com/ view/2540089.htm.
[4]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
[5]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
[6]王红岩.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4(2).
[7]陈巧玲,徐敏,许志山.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4).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基于SWOT理论的工科类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研究》(J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