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危机下的大学语文课程重塑
2014-06-13杨凤琴
杨凤琴
(中州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母语危机下的大学语文课程重塑
杨凤琴
(中州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母语危机的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重塑新时期大学语文课程的形象为立足点,分析母语危机下大学语文的生存状态,探讨大学语文变革过程中课程定位、教材建设、教法革新等问题,以期使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适应新时期的需求。
母语危机 大学语文 课程重塑
近年来,尤其是2013年高考语文改革方案出台以来,有关语文的话题受到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这种关注,一方面基于人们对于语文教育重视的普遍认识,另一方面基于当前语文教学现状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亟待面临改革的现状的担忧。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延续,承载的使命更突出,面临的改革任务更艰巨。而大学语文到底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大学语文改革的出路又在哪里,成了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母语危机下的大学语文生存危机
母语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它承载着本民族独有的历史和文化,记录着本民族的传承和变迁,通过语言,本民族的精神得以凝聚,本民族的特性得以表达。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有近四千年的历史,汉语所传承的中华民族文化灿烂而悠久。随着新时期我国对国家软实力的重视,汉语在对外交流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设的孔子学院和汉语教学培训基地就是明证,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学习汉语的外国友人也越来越多。但在国内,汉语正在遭遇尴尬,表现在汉语拼写的问题日益凸显,汉语教育受重视度不高,非规范的结构性语言对汉语冲击越来越明显,等等。究其原因,大体有几个方面。其一,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中国和世界广泛接轨,英语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生普遍把英语过级看得比汉语学习重要;其二,在网络文化背景下,人们过分依赖计算机,汉语书写能力下降,同时,网络文化对于语言的结构甚至滥用对传统语言造成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其三,在经济发展的环境下,人们实用主义思想突出,对人文素质课程重视度不够,正如席勒在200百多年前指出的那样,现代社会的病症:一方面以抽象的科学为代表,另一方面则以粗鄙的情感为代表①。
在母语危机的背景下,大学语文也存在生存危机。大学语文课程日渐边缘化,甚至许多高校由必修变成选修甚至不修;大学语文老师评职称困难,在学校地位尴尬;大学语文课程在学生中受关注程度不高,甚至被认为是 “高四语文”,等等。这些问题固然和母语教育的危机有关系,但也有大学语文课程自身的原因。比如,大学语文的定位问题,大学语文教材泛滥难以做精的问题,大学语文教学方法陈旧,难以突破高中语文教法和模式的问题,等等。
因此,在母语危机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既应该提高其课程重视度,适应新时期母语高等教育的现状,使之成为国民人文素养提升的平台和发动机,又应从自身改革、突破瓶颈、寻找出路做起,重塑大学语文的课程形象。
二、重新确立高等学校母语教育的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本是兼具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的课程设置,既要提高学生的语言作为工具的应用能力,又要提高学生对于作品的文学欣赏和审美能力,还要提高学生在课程引导下的人文素养。就这一点来说,不论是大学语文课程的研究者,还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实际教授者并无太多异议。问题在于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孰轻孰重、如何排位。面对这一争议,争论者各持己见,并在实践中各秉所承。比如,就教材领域来讲,有的学者将人文性无限扩大并推出所谓的“人文读本”、“人文教程”等取代“大学语文”的课程本名;有的学者更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性挖掘,因此,在教材编写上多加入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而有的学者主张以作品呼唤灵魂,所以把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成了作品集。凡此种种,都体现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混杂不清。
实质上,大学语文的定位问题,从其列入大学之科目开始,就已经被反复更改。比如,作为大学语文的前身,大学国文在1904年就写入“癸卯学制”,并规定大学预科三年的前两年练习各体文字,第三年兼考究研论历代文章流派②。可见,这一时期的国文教育,还是以文字书写和研习文章为主。1938年开始,“因为大学新生国文程度差”③,开设大一国文,这可以视为今天把大学语文定位为“高四语文”的源头,也是“补课说”的源头。20世纪50年代,大学语文曾短暂开设,但很快从大学中退出。直至20世纪80年代,全国高校才开始重新设立大学语文,其学科定位也演变为秉承匡亚民先生和苏步青先生所倡导的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精神文明及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的思想。可见,这一时期的大学语文定位虽然一定程度上突破工具性的局限,但仅仅是从时代需求而不是人的个体发展需求方面对课程进行定位。自新世纪以来,母语教育的危机、外来文化的侵浸,都使我们在母语和传统文化保卫战中有了新的使命,而个人人文素养缺失下的人才状况也使大学语文担负起前所未有的母语高等教育的使命,即,既要关注于母语使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升,又要关注于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大学语文的地位应立足于两个方面。首先,大学语文是公共基础课,它不是中文专业开设的专业课,不应该是研究式的、概论式的或是文学史式的,而是应该立足于优秀作品的选读和审美。以作品引领学习兴趣,弥补了中学阶段为应付升学而把作品分解为知识点的破坏式的赏读,真正唤起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唤起大学生对于民族精髓的认知感和自豪感,从而在这种认知和审美活动中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悟。其次,大学语文虽然担负大学生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修养提升的使命,但它毕竟不是思想政治课,需要处理好人文性和工具性、审美性的关系,应立足于语文本位。总之,大学语文不仅要姓“语”,还要姓“大”,和中学阶段相比,它是更高层级的母语素养和能力培养,应该注意其高等教育的特点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的,探索不同于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三、重视母语保护和传承下的教材建设
1948 年,由叶圣陶等编纂的《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序》中说道:“二十年来国文教学没有好成绩,(文白)混合教学也许是原因之一。”④叶圣陶先生在1980年指出:“语文课到底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到底要训练学生的哪些项目,这些项目的先后次序该怎么样,反复和交叉又该怎么样;学生每个学期必须达到什么程度,毕业的时候必须掌握什么样的本领,诸如此类,现在都还不明确,因而对教学的要求也不明确,任教的老师只能各自以意为之。”⑤可见,早期教育学家便认识到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确定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而今,市场上出现的大学语文教材或替代性教材不下千余种。不可否认的是,高等教育的教材不必定于一尊,也应各具特色,各显所长。市场上流行的大部分大学语文教材在作品的选择、范围的厘定、审美的延伸及能力的提升上都做足了工夫。但过于多样化、良莠不分的状况使很多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不明、教学目的不清的教育工作者陷入被动甚至模糊状态,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当然,也有一些成功的范例值得教材编纂者借鉴。比如由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彻底摆脱文学史的线索,选材尽量避免和中学阶段的重复,通过十几个涉及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的主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再如王步高、丁帆主编的教材,立足于人文素质教育按照“系统性、网络式、立体化、大信息”的原则,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以配套拓展阅读拓展课程内涵,不仅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还尤其重视“美文”教育,让学生在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构筑健康心灵、探索生命价值、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总之,教材编写应克服功利性和随意性,真正以课程定位为指导,以终极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为宗旨,以服务时代为目标,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兼具全球化视野,在传承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参览世界先进文化,让大学语文教材真正站在时代的前沿、文化的高地。
四、挖掘课程魅力的教法探寻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孔庆东教授曾指出,应向孔夫子讨教教学方法,还推荐语文教师看《论语》,他指出:“孔子给学生回答问题不是讲大道理,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回答。比如学生问‘孝’和‘仁’,孔子每一次回答都是不一样的,就是说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最后的目的就一个,都是让它们知道什么是孝。”⑥他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一个主张,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只做一个引导者,而非课堂的指挥、知识的方向标。
就当前开设大学语文的现状来说,课时量普遍不多,不可能像中小学语文那样在充分的课时量保证下传授知识,大学语文教学要处理好“鱼”和“渔”的问题。教师应力求在引导学生赏读大量经典作品,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培育其民族自豪感和个人自豪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力求形成批判创新的意识。
应该意识到,在当前网络化背景下,知识的普及和更新都很快,“教学相长”在网络时代更容易实现,教师甚至可以创设个性化的网络教学平台,以实现立体化的教学手段。此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都可以在课堂上实践,如点评式、辩论式、讲座式、演讲式、答疑式、采风式等。总之,任何有利于把学生拉回课堂的形式都可以实践。
需要指出的还有大学语文考核和评价方法的改革。在考核内容上,应淡化知识点式考核,突出个人创造性思维的挖掘。在评价方法上,应该把包括课堂演讲、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的评价,以及调查报告、即景作文、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成果评价等形成性评价与期末考评等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总之,在母语危机的大背景下,在高等母语教育备受重视的今天,大学语文课程必须大有可为,这是时代的责任,也是大学语文发展的重大契机。我们有责任让新时期的大学语文课程焕发生机,以期迎接大学语文课程发展的春天。
注释:
①[德]席勒.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②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③叶圣陶.大学一年级国文[A].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④见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版《开明新编国文读本》乙种本,该序写于1947.
⑤叶圣陶.语文是一门怎样的功课[A].叶圣陶集(第13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⑥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7).
[1]徐中玉.大学语文三十年[N].南方周末,2007-05-24.
[2]匡亚明,徐中玉,侯镜昶.大学语文应该成为独立的学科[N].文汇报,1986-03-09.
[3]周金声,江少川.大学人文语文[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温儒敏.正视大学语文教育的实际问题[N].新京报,2005-11-03.
[5]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