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教学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及评价
2014-06-13谢合亮黄卿
谢合亮+黄卿
【摘要】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知识框架的角度出发,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思想为主题,将其零散的知识进行模块分类,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工作的经验,对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模块化 教学改革
一、关于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通论》提出的最有影响的见解是经济大萧条产生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凯恩斯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律”和“流动性偏好”的存在,市场完全有可能出现供求非均衡状态。同时由于价格和工资存在“黏性”,市场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不能迅速发挥作用,而政府干预的公共支出却能够作为外生性工具发挥替代作用。这一见解推动了当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并且为宏观计量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般均衡”理念的指导下,希克斯等人提出的IS-LM模型与AD-AS模型一起成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二、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模块的划分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其研究领域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主要模块
1.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是反应整个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亦是国际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国际统计项目。国民收入的核算主要包括两个指标,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另外一个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的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2.IS-LM与AD-AS模型。IS-LM模型是希克斯和汉森根据凯恩斯观点提出的,该模型是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多恩布什把IS-LM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该模型通过利用利率的传导机制,分析了政府主动干预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成为战后各国主动干预经济运行的首选理论依据。但从实践来看,该模型存在不少缺陷,特别是70年代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的崛起,对传统凯恩斯理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由于国内经济学研究水平的落后,大多国内经济学教材仍然继续沿用这一思路。但在国外许多国家,IS-LM模型有时出现在宏观经济学教材中,但只是作为建构AD-AS模型中总需求曲线的一个阶梯。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与价格决定之间的关系,就是AD-AS模型。
3.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总量的增加,二是人均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经济增长率来描述。哈罗德(1948)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多玛(1946、1947)也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型。由于两个模型几乎相同,所以一般称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一般的表达式为:尽管哈罗德多玛模型存在重要缺陷,但不能否认该模型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经济增长理论最有影响的是索罗提出的“slow增长模型”。索洛模型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是Solow于1956年首次创立的,用来说明储蓄、资本积累和增长之间的关系。自建立以来,这一模型一直是分析以上三个变量关系的主要理论框架。模型表达式为:索罗模型解释了发达国家富裕的根源在于较低的人口出生率和高的储蓄率,并认为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两个源泉。新古典增长理论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80中期被提出,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内生增长理论仍然处于当代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研究的活跃时期。
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主要理论有熊彼特经济周期,萨缪尔森提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等。
4.失业与通货膨胀的问题。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13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同时,货币工资就是通货膨胀率,这条曲线就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1968年,弗里德曼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胀的预期。对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名义工资变化率必须用通货膨胀率来纠正。工资变化率部分地由预期通货膨胀率决定,部分地由实际失业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减去生产率增长率。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短期的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在长期,人们有充分的时间调整通货膨胀的预期,所以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一条垂直线,它表明在长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替代关系,从一地程度上解释了滞涨现象。
5.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模型。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多恩布什模型为代表。Mundell(1963)、Fleming(1962)提出了一种开放经济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通过把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引入IS-LM模型,从而对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进行了分析。Dombush(1976)在存在适应性预期和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形下,发展了汇率的波动理论。分析了汇率、利率和其他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具体阐述了货币扩张政策所造成的影响,较好地解释了货币超调现象。作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延伸,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本知识模块的主要内容。
三、结论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收入的总体运行情况,但国民经济是个庞大的体系,需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同时需要剖析他的内部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按照模块进行知识分类,帮助学生建立框架性知识体系,教给他们建立知识模块化的方法,这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和系统地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2011,第一版.
[2]Mundell,R.A.1963,“Capital Mo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29,pp:475-485.
[3]Dombush,R.1976,“Expectations and Exchange Rate Dynamic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4,pp:1161-1176.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2013年度教研教改项目(2013B09)
作者简介:谢合亮(1982-),男,四川成都人,经济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
【摘要】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知识框架的角度出发,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思想为主题,将其零散的知识进行模块分类,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工作的经验,对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模块化 教学改革
一、关于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通论》提出的最有影响的见解是经济大萧条产生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凯恩斯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律”和“流动性偏好”的存在,市场完全有可能出现供求非均衡状态。同时由于价格和工资存在“黏性”,市场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不能迅速发挥作用,而政府干预的公共支出却能够作为外生性工具发挥替代作用。这一见解推动了当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并且为宏观计量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般均衡”理念的指导下,希克斯等人提出的IS-LM模型与AD-AS模型一起成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二、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模块的划分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其研究领域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主要模块
1.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是反应整个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亦是国际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国际统计项目。国民收入的核算主要包括两个指标,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另外一个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的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2.IS-LM与AD-AS模型。IS-LM模型是希克斯和汉森根据凯恩斯观点提出的,该模型是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多恩布什把IS-LM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该模型通过利用利率的传导机制,分析了政府主动干预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成为战后各国主动干预经济运行的首选理论依据。但从实践来看,该模型存在不少缺陷,特别是70年代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的崛起,对传统凯恩斯理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由于国内经济学研究水平的落后,大多国内经济学教材仍然继续沿用这一思路。但在国外许多国家,IS-LM模型有时出现在宏观经济学教材中,但只是作为建构AD-AS模型中总需求曲线的一个阶梯。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与价格决定之间的关系,就是AD-AS模型。
3.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总量的增加,二是人均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经济增长率来描述。哈罗德(1948)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多玛(1946、1947)也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型。由于两个模型几乎相同,所以一般称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一般的表达式为:尽管哈罗德多玛模型存在重要缺陷,但不能否认该模型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经济增长理论最有影响的是索罗提出的“slow增长模型”。索洛模型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是Solow于1956年首次创立的,用来说明储蓄、资本积累和增长之间的关系。自建立以来,这一模型一直是分析以上三个变量关系的主要理论框架。模型表达式为:索罗模型解释了发达国家富裕的根源在于较低的人口出生率和高的储蓄率,并认为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两个源泉。新古典增长理论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80中期被提出,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内生增长理论仍然处于当代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研究的活跃时期。
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主要理论有熊彼特经济周期,萨缪尔森提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等。
4.失业与通货膨胀的问题。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13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同时,货币工资就是通货膨胀率,这条曲线就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1968年,弗里德曼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胀的预期。对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名义工资变化率必须用通货膨胀率来纠正。工资变化率部分地由预期通货膨胀率决定,部分地由实际失业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减去生产率增长率。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短期的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在长期,人们有充分的时间调整通货膨胀的预期,所以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一条垂直线,它表明在长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替代关系,从一地程度上解释了滞涨现象。
5.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模型。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多恩布什模型为代表。Mundell(1963)、Fleming(1962)提出了一种开放经济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通过把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引入IS-LM模型,从而对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进行了分析。Dombush(1976)在存在适应性预期和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形下,发展了汇率的波动理论。分析了汇率、利率和其他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具体阐述了货币扩张政策所造成的影响,较好地解释了货币超调现象。作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延伸,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本知识模块的主要内容。
三、结论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收入的总体运行情况,但国民经济是个庞大的体系,需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同时需要剖析他的内部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按照模块进行知识分类,帮助学生建立框架性知识体系,教给他们建立知识模块化的方法,这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和系统地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2011,第一版.
[2]Mundell,R.A.1963,“Capital Mo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29,pp:475-485.
[3]Dombush,R.1976,“Expectations and Exchange Rate Dynamic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4,pp:1161-1176.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2013年度教研教改项目(2013B09)
作者简介:谢合亮(1982-),男,四川成都人,经济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
【摘要】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知识框架的角度出发,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思想为主题,将其零散的知识进行模块分类,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工作的经验,对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模块化 教学改革
一、关于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通论》提出的最有影响的见解是经济大萧条产生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凯恩斯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律”和“流动性偏好”的存在,市场完全有可能出现供求非均衡状态。同时由于价格和工资存在“黏性”,市场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不能迅速发挥作用,而政府干预的公共支出却能够作为外生性工具发挥替代作用。这一见解推动了当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并且为宏观计量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般均衡”理念的指导下,希克斯等人提出的IS-LM模型与AD-AS模型一起成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二、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模块的划分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其研究领域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主要模块
1.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是反应整个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亦是国际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国际统计项目。国民收入的核算主要包括两个指标,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另外一个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的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2.IS-LM与AD-AS模型。IS-LM模型是希克斯和汉森根据凯恩斯观点提出的,该模型是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多恩布什把IS-LM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该模型通过利用利率的传导机制,分析了政府主动干预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成为战后各国主动干预经济运行的首选理论依据。但从实践来看,该模型存在不少缺陷,特别是70年代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的崛起,对传统凯恩斯理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由于国内经济学研究水平的落后,大多国内经济学教材仍然继续沿用这一思路。但在国外许多国家,IS-LM模型有时出现在宏观经济学教材中,但只是作为建构AD-AS模型中总需求曲线的一个阶梯。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与价格决定之间的关系,就是AD-AS模型。
3.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总量的增加,二是人均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经济增长率来描述。哈罗德(1948)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多玛(1946、1947)也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型。由于两个模型几乎相同,所以一般称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一般的表达式为:尽管哈罗德多玛模型存在重要缺陷,但不能否认该模型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经济增长理论最有影响的是索罗提出的“slow增长模型”。索洛模型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是Solow于1956年首次创立的,用来说明储蓄、资本积累和增长之间的关系。自建立以来,这一模型一直是分析以上三个变量关系的主要理论框架。模型表达式为:索罗模型解释了发达国家富裕的根源在于较低的人口出生率和高的储蓄率,并认为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两个源泉。新古典增长理论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80中期被提出,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内生增长理论仍然处于当代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研究的活跃时期。
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主要理论有熊彼特经济周期,萨缪尔森提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等。
4.失业与通货膨胀的问题。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13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同时,货币工资就是通货膨胀率,这条曲线就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1968年,弗里德曼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胀的预期。对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名义工资变化率必须用通货膨胀率来纠正。工资变化率部分地由预期通货膨胀率决定,部分地由实际失业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减去生产率增长率。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短期的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在长期,人们有充分的时间调整通货膨胀的预期,所以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一条垂直线,它表明在长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替代关系,从一地程度上解释了滞涨现象。
5.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模型。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多恩布什模型为代表。Mundell(1963)、Fleming(1962)提出了一种开放经济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通过把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引入IS-LM模型,从而对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进行了分析。Dombush(1976)在存在适应性预期和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形下,发展了汇率的波动理论。分析了汇率、利率和其他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具体阐述了货币扩张政策所造成的影响,较好地解释了货币超调现象。作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延伸,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本知识模块的主要内容。
三、结论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收入的总体运行情况,但国民经济是个庞大的体系,需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同时需要剖析他的内部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按照模块进行知识分类,帮助学生建立框架性知识体系,教给他们建立知识模块化的方法,这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和系统地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2011,第一版.
[2]Mundell,R.A.1963,“Capital Mo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29,pp:475-485.
[3]Dombush,R.1976,“Expectations and Exchange Rate Dynamic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4,pp:1161-1176.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2013年度教研教改项目(2013B09)
作者简介:谢合亮(1982-),男,四川成都人,经济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