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2014-06-13崔洁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改革

崔洁

摘 要:中学思品课教学要顺应时代要求,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思品教学的关键,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是改变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形式多样的活动课。

关键词:改革;激发学习兴趣;创新热情;活动主体

更新课程改革新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与时俱进,搞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根据多年的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本人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谈谈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 激发创新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的确,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可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创新兴趣。可以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激发其创新的热情;可以用巧设悬念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启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和观点;还可以设计出开放式的课题,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等。

二、 营造民主氛围

从某种角度看,传统的课堂教基本上程序式、刻板化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忠于教材。”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教师,不敢怀疑书本,更不敢向权威挑战。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的心理需要。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奇异的想法,教师选择适当的角度予以鼓励性的评价。为此,我尝试师生角色易位,让学生自己当老师,接受备课、上课的任务,学生感到非常的新鲜、好奇,心理上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主动地位。

三、巧设疑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求学生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创新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并自主地解决问题。比如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的内容时,讲到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的观点,同学们普遍对适度消费与现实生活的不一致感到十分困惑,纷纷提出这样的问题:“汽车、住房等商品的按揭是超前消费吗?一步到位的消费不是很好嘛?‘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观点是否正确?青年学生的名牌消费不是促进消费,为扩大内需作贡献吗?”这种尖锐的问题,如果急于讲大道理,学生口服心不服。于是我分小组请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经过同学们的激烈论证,许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归纳进来如下:(1)适度消费是量入为出,不赶时髦,而不是盲目攀比;(2)“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观点是正确的,但必须与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多少相适应;(3)青年学生应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消除各种消费误区,不随波逐流,不铺张浪费,不盲目攀比,不搞超前消费、崇洋消费。 由此可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真正地学习过程、发现过程、创新过程。

四、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

长期以来,政治教师往往只重视研究教法,忽视研究学法。其实学法是教法的出发点,也是教师归宿。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通过课程改革既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转变,又迫切需要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尽管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但能产生实践效果的最终还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思想政治学科发展规律,要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自学能力;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身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实践作好充分准备。

五、关注生活,结合实际,培养创新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强调:“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双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教学,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讲到清除封建残留思想时,就要联系到生活中存在的迷信思想,以及邪教的危害等;讲到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联系到台独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的危害等;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拿出人民币等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教师再进一步引申到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让同学们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只有这样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浅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