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决裂的画作
2014-06-12
毕加索是立体主义运动的先锋,他尝试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同时从不同的视角呈现世界。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毕加索的人物画风回归经典传统,例如《读信》这件作品。画面中两个男人在石头上并肩而坐,身穿的西服与背景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人的身躯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他们紧靠在一起,其中一人熟络地将手臂搭在对方的肩膀上。画面中出现的信和书籍则暗喻文字和文学。很多人认为画中描绘的就是巴勃罗·毕加索和法国作家纪尧姆·阿波利奈尔。两位艺术家于1904年在巴黎相遇,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阿波利奈尔于1918年去世,此画作于1921年完成,被认为是毕加索向好友的致敬之作。
毕加索抛弃了对精确细节、结构规则和完美技术的追求,借鉴了多种绘画传统,如从非洲艺术中汲取灵感,使得立体派的人物表现手法成为可能。毕加索根据自己的心情、喜好及情感将作品中人物的身体和脸进行分解重构,《斗牛士》是其晚期作品,正体现出这种自由的风格。
毕加索的伟大之处在于,对不同艺术风格终其一生不懈追求,并始终保持极高的艺术水准。我们很难想象《读信》和《斗牛士》居然出自一人之手。然而,仅这两幅画便完美地体现出毕加索绘画领域之广及其不断变化的风格,而这已经成为毕加索最大的特点。毕加索打开了一扇从未有过的艺术风格大门,这种艺术风格受情感的驱使,打破了五个世纪以来被西方绘画奉为圭臬的艺术准则。毕加索抛弃了自青少年时期便习得的精湛技艺,与以追求完美的细节描绘和画面规则布局为技艺标准的传统决裂。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与奥尔迦的婚姻将毕加索的个人生活带入了一段和谐时期,毕加索的画风也回归经典,《读信》便是最好的证明。20世纪30年代,在人物描绘上他重拾自由的画风,根据自己的心境、情感和情绪,随意拆解重组人体结构,如他晚年的作品《斗牛士》所见证的。
毕加索辞世后一年,他的家人决定建立一座博物馆来陈列其作品。1974年,博物馆最终选定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萨里公馆作为馆址,这座建筑是17世纪最著名的巴黎豪宅府邸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