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语言活动中的行为评价

2014-06-11张磊

师道·教研 2014年3期
关键词:小白兔形容词同伴

张磊

3至6岁时幼儿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孩子从牙牙学语到能说一句完整的话,在大人看来都是一次巨大的进步。在现在的语言教学中,我们因为急于体现教学的成果,经常教孩子学习一些简单的诗歌,却忽略了孩子的说话能力,它包括复述、描述、续编、创编等等。幼儿语言活动应该能让孩子学会认真观察,大胆、完整地说话,同时也能倾听别人说的话,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学会与人交谈的方法。怎样组织语言活动,并对孩子在活动中的行为作出适当的评价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成为了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幼儿教育是个人发展的基础,古话说:“三岁定八十”这就表明了人在幼儿时期的习惯培养和教育,系着其一生的发展。而幼儿教师对孩子的行为评价也成了孩子发展的重要基石,它既是对孩子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发展的指导,也是孩子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发展的体现,更是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和反馈。

一、幼儿语言过于简练,缺乏完整性

在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兴趣的环节中,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图片中有什么?此环节中,孩子们都能仔细地观察图片,能说出图片中的每一样劲舞,包括草地和蘑菇。老师及时地表扬了他们。但在孩子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所用的语言非常“简练”,通常是老师问“图片里有什么”,他们就回答“有什么”。如“有树”“有小白兔”……为什么孩子说话会如此“简练”呢?对于这些答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呢?通过日常的观察,我发现这些大多是由于大人们的疏忽造成的。我们生活在繁忙的都市里,从早到晚人们都在忙碌,加上成人的理解能力很强,许多成人都认为只要别人能听明白自己的话就行了,所以在与孩子的对话中常采用了非常简单的说话形式。从而忽略了培养孩子完整说话的习惯。而对于孩子们的这些答案,我们并不能说是错的,应该肯定孩子的答案,给予表扬。同时,我们也要清楚这种答案并不完整,它表现出孩子的语言还处在小、中班的水平上,大班的孩子应该能够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图片上有小白兔” 。对此,我们要及时地提醒、纠正孩子说话要完整。

二、喜欢抢着说话,自我意识较强

教师用启发的形式,引导幼儿通过想象,简单地组会图片内容,并用语言描述出来。大多数孩子都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想象,简单地组合图片中的事物,如:“早上,小白兔在深林里采蘑菇。”“有一天,小白兔在森林里玩,大灰狼要来捉小白兔。”……少数能力较弱的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说出简单的内容。孩子在发言的时候非常踊跃,这是让老师感到欣慰的事,这体现了孩子们能大胆地在同伴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有一些孩子在老师没有请到他时,他就会在同伴发言时高声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其他的孩子也有样学样,课堂马上变得闹哄哄的了。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觉得这是孩子们缺乏集体观念,不懂得谦让别人所引起的。虽然在幼儿园了,几十个孩子在一个班里,我们称之为一个集体,但实际上,每个孩子还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只知道“我在xx班”,却不知道“xx班里有我”。其次,现在的孩子都是小宝贝,从小就被大人们捧在手心上,在家里常常是几个人围着他转。这就使孩子们养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认为只有我说了算,只有我才是对的,只有我才是最好的。再次,每个孩子都有被老师表扬、关注的渴望,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引起教师的注意、得到教师的表扬。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别人也有同样的渴望和机会,也要懂得体谅和谦让别人。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先安定了孩子的情绪,让他们安静下来,然后告诉孩子们,我们班上有40个小朋友,可是时间又不够,不能请到每一个举手的孩子,怎么办呢?孩子们讨论后决定,让我给他们一些两分钟的时间,让他们互相说给身边的小朋友听。这是孩子们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觉得也是最好的方法。这不仅解决了课堂上的难题,还培养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不懂得倾听同伴的话

教师请幼儿自由分组讨论,共同创编故事情节。这是一个幼儿的自主环节,孩子可以在小组里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孩子活动的同时,我也巡回地倾听和引导他们。我发现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意见,说的时候都是我说我的,你说你的,或者别人在发表意见的时候,他就在一边玩其他的东西。整个讨论过程中,只有说的人,却没有听的人,那么这就不能算是讨论了。我决定由我做起,我开始参与到各组孩子的“讨论”中,我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肯定他们说得好的地方,表扬他们,同时也提出问题:“我们怎么把每个人的小故事变成一个大故事呢?”问题提出后,孩子们有开始动脑筋想办法了,他们开始询问同伴刚才说的是什么,然后说出自己的故事,最后一起想怎么才能把这些小故事连起来。这样,孩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做到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和采纳别人的意见。

四、发散性思维活跃,形容词使用较少

在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小组创编的故事时,为了避免争先恐后的情况再次发生,我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让他们在自己的小组里选一个小朋友来奖故事。虽然这些孩子有的讲的是自己创编的故事,有的讲述的是大家一起创编的故事,但其他孩子还是很专心地听同伴讲。还有些孩子,在同伴讲完故事后还给他们鼓掌呢。我表扬了他们,告诉他们:“老师很高兴,因为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会倾听别人讲故事,还会为同伴鼓掌呢。”同时,我也发现了有些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一个故事里会出现几个不相关的情节,而且有不少只有事情的开头,却没有了结尾。而且,多使用了名词和动词,很少出现形容词。对于以上两个现象,我觉得,前者是因为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所决定的,他们常常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再加上之前的讨论,多数孩子想到同伴的话,就照着说出来了,也不会去思考对与不对。孩子们很爱听故事,但他们还没有开头、结尾的概念,这就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帮助他们补充完整。如:“小兔采玩蘑菇后怎么样了?去哪了?是回家了吗?”而后者则是受孩子的生活经验所影响的,孩子并不是没有掌握形容词,只是他们不太会使用。对此,我尝试等孩子讲完故事再启发他们学习使用形容词。如:告诉孩子:“老师很喜欢你们的故事,想把它画出来,可是你们刚才只说了有草地、有花,到底是怎么样的草地?怎么样的花呢?”这是孩子们就会告诉我“绿色的草地”“绿油油的草地”“有红色的花、黄色的花……”“五颜六色的花”等等。等孩子们说完后,教师就可以把这些形容词带到故事里,让孩子们比较一下有形容词的故事好听呢,还是没有形容词的故事好听,从而鼓励孩子多使用形容词。

从整个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有参加活动的热情;他们能够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细心地观察;大胆地讲述;还能够在活动中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都是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是需要我们肯定和鼓励的。但是,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我们必须重视,不可忽视。首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要教会孩子说一句话还是教会他们说话的方法。当幼儿教育开始被人们关注开始,不可否认地,幼儿教育就承受着来自社会、幼儿园、家长和自身的压力;社会、幼儿园对孩子发展的关注,家长们向让孩子们成材的心态;以及来自自身的虚荣心,使得不少幼儿教师一味地最求快速提现教学的成果。只教孩子学习简单易背的诗歌,觉得只要家长认为孩子已经学到东西就是好的,却忽略了孩子的语言发展。当他们升入小学时,仅仅只会念几首儿歌,却连自己住哪都说不清楚的时候,我们还能说这种语言教育是成功的吗?其次,虽然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宝,但孩子们总会长大,会离开父母的保护伞,有他们自己的社交圈子。我们不应该只顾着保护他们而忽略了孩子们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在幼儿园里,我们必须教会孩子倾听别人说的话,学会欣赏他人,知道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他们;教会孩子与人交谈、交往的方法。语言和行为是人们交往的重要手段,我们告诉孩子要大胆地说出自己心里想的,别人才能知道你要做什么。相反,你要用心倾听别人说的话,你才能了解他要做什么。最后,我们要帮助孩子积累生活经验,懂得多学多用。孩子的语言、行为、游戏活动大多来自于生活,可是他们只懂得积累这样经验,却不懂得怎么使用。这就需要成人的鼓励和帮助。

责任编辑 邱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白兔形容词同伴
认识形容词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小白兔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