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语言的策略

2014-06-11蔡欣

师道·教研 2014年3期
关键词:读书阅读教学情感

蔡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阅读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指出教师的“教”起着“指导”“引领”“点拨”的作用。因而,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应当把阅读时间和阅读过程还给学生,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从而使阅读教学从一种程式化的理解课文内容的套路上释放出来,让学生从自身的阅读经历中自主进行语言积淀,并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一、激情引趣,增强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参与意识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本身内部的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以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在生活中不曾到过小兴安岭,任凭它多么葱茏,多么春华秋实,我们的孩子对此都是陌生的。所以进入课题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实现了“地图引路,走近林海”的实景配乐展播,把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画面拉近,在近距离的接触中,让学生可以充分地、真实地触摸那一份美丽,真切地感受那种画面所带来的美感,也为他们进入语言文字学习提供了想象的基础。当然,语言和美术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画面的形象化来替代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品味和感悟,学习语文的终极目的是感悟人文关怀和运用语言。所以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做进行心灵的交流是实现学生读中感悟的关键所在。

二、反复品读,深化在语文实践中触摸情感的顿悟

我们在提倡读的形式多样化的同时,更应当注意每次读都有所体会或者收获。在学习《第六课钻石》一文时,我认为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引发的失业带来人的生活困境并不是主要的,何况我们现年段的学生根本不能理解这些制度问题。而要读懂人物的心境,就要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品读体味。丢失钻石人心急如焚的情景是通过他的话语、动作及表情来给我们展现的,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就要有一定的层次感。我们的学生在多层面反复品读两者的对话及模仿人物的神情后理解了生活真的很不容易,但“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的深刻含义。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朗读方式,不同的朗读体味。风景优美的景物让人不禁想深情拥抱;人物的感伤也给我们学生带来心灵伤痛;童话故事给了学生飞翔的翅膀……所有的,就是鼓励学生读书,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带来的魅力,透过语言来触碰人物的情感,达到心灵的交融,并逐步学会运用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三、沉淀语言,强化“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他曾谆谆告诫我们:语言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学生学习语言文字靠的是语言实践,学生有了看书读书这个感悟语言实践的机会,才有可能从理解到积累、运用,形成语言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探究,这也是语文课标中提出的具体学习方式之一。

我们的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沉淀;不是简单的划分后的穷究,而是重在整体的体味和领悟。在文章中,作者的语言以及语言要传递的内容,自会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再现或再造作者的生活原型;也会加以想象,构建自己认可的生活图景或事物形象,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产生独特的体验,受到感染,引起共鸣,从而观照自身,引发认知冲突,潜移默化地向作者的语言靠近,向作者的人格靠近。正是在这种读的过程中,来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形成语言能力。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寻找多种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读书、思考、探索的积极性。在近一年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力求创设一个个文本的情感氛围,以此调动起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使学生身临其境,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准确、全面地把握作品传达的复杂情感,并让学生通过模仿或者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来提高自己对语言的表达应用能力,从而也提高了语文课堂实践的实效。

责任编辑 黄日暖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书阅读教学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爱读书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情感移植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