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

2014-06-11谢桂平

师道·教研 2014年3期
关键词:历史课创设历史

谢桂平

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学生爱好历史却不爱上历史课,爱读历史课外书却不爱看历史课本。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这与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统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有关。那么,如何才能高效的完成初中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任务呢?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历史课上,老师在台上嘶声力竭地讲,学生在下面开小差、说小话、打瞌睡或赶做其他学科作业的现象十分普遍。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员学生全身全意投入参加到教学,使学生回到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胆尝试的最佳学习状态,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并最终到达教育目的的最佳途径。教师应站在学生“学”的立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这种形式设计问题,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发现。

如讲“五四运动”时,引入“中国代表团宣言”,顾维钧回忆录等新材料,创设了一个与教材不同的新情境。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又如讲授战争历史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挂图和图片,特别是讲战役中的进军路线,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推荐学生上台扮演交战双方最高指挥官指出自己进军的路线。

再如讲授三国之前,针对学生喜欢《三国演义》的情况,我提前布置了一个预习任务:每人制作一份“三国小报”。这个作业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当学生精心制作好后,上课时围绕他们的小报结合历史上的真实三国进行授课,学生的兴致极高,下课了还互相传看,互相交流,教学效果相当的好。

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有条件的还可以结合教学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片展、历史遗址;组织学生到学校和地方图书馆借阅有关历史资料;组织学生参加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报告会等等。只要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倡质疑,启发思维

“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疑”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朱熹也说:“大疑则大进。”质疑精神是任何学科研究所不可缺少的,历史学科教学更少不了质疑精神。中学历史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参,而要创设一定的环境,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去质疑,使历史课堂教学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中,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是学生对老师提出问题,老师提示或解答。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将自己和学生置于相同的学习者的位置,注重运用激励艺术,维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和学生们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若是学生针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教师要鼓励这种“求异思维”,引导学生不要迷信标准答案,因为有些历史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学生在和教师共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创新精神。教师凭借良好的情感能力和技巧,架设师生情感的桥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二是老师先提出疑问,提示、鼓励学生个人或集体回答,学生答错的给予纠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应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有梯度,分层次,选择最佳的切入点,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设疑引思,善问善诱,多营造一些氛围,多设置一些障碍,多创设一些悬念,多激发一些兴趣,让学生在频繁的思考和想象中体味“发现的喜悦”和“创造的喜悦”,点燃学生创新求异的火花。例如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吗?清军入关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呢?再如关于近代中国落伍的问题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落后挨打”。有学生通过阅读似乎形成这样的印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似乎中国落伍主要是西方列强侵略造成的。对此,教师可设疑问:中国是因挨打而落后还是因落后而挨打?启发学生充分思考争辩。

责任编辑 黄日暖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课创设历史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新历史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