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探究教学材料的策略

2014-06-11钟媚曾焕琼

师道·教研 2014年3期
关键词:磁铁导体科学

钟媚+曾焕琼

通过科学探究促进儿童对科学的理解,特别是发展科学思维及探究能力,是当前科学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众所周知,要使探究活动取得预设的效果,最大程度地实现材料的辅助功能是有效开展探究教学的重要前提。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材料的使用却出现了泛用或者滥用的情况,很多时候教师是“为准备而准备”材料,没有充分发挥材料原有的功效。

一、重视材料的选取,挖掘材料的探究价值

1. 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选取具有探究价值的材料

科学课程作为一门启蒙课程,力求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物体、从自身进行观察。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观察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开始,不断地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逐步地引导学生感受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在此过程中不断地促使学生逐渐完善、扩大和改变认知图式,促使学生把前概念逐步更正、推翻、生成科学概念,丰富科学知识视野,促进学生观察表达和归纳推理等各项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把校园、生物园变成引领学生走入大自然、发现大自然奥秘的探究乐园,寻找大树下有多少种生物?每一种树叶的形状是否相同?为什么有的花草要经常浇水、有的却不能经常浇水……这都是学生容易找到,但平时却没怎么注意,或者注意到了,却没有系统地去观察的材料资源。通过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取和利用材料资源,一步步引领学生走入探究之门,这更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2. 选择结构性材料,兼具发现和探索的可能性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以保证活动过程的可探索性。所谓“有结构”的材料,指的是活动材料应该能蕴含着探索和发现的可能性。或者说,要将科学原理充分蕴藏在材料和对材料的探索中。例如,《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的结构性材料既要有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已经确定知道是导体和绝缘体的材料,包括铁线、铝、铜、木块、直尺、石头、玻璃、纸巾和橡皮擦等,也要有学生不易分辨的,如:剪刀一类的由导体、绝缘体共同组成的材料,由此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同时,要提供种类丰富的导体,包括金属类的和非金属类的导体,如:铅笔芯之类的材料,来丰富导体的种类,以此来丰富学生对导体种类的认识,更好地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索,使得学生对于导体的概念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提供丰富材料的情况下,利用结构性材料兼具发现和探索的可能性,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探究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探究。

3.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材料准备的环节

科学课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探究所需的材料都是老师精心准备和收集的。然而,有时候教师预设的材料会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无从下手,或者提供的材料不足以引起他们探究的兴趣,又或者因为是外界加入并不是学生自己想探究的,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这些情况都会使材料失去应有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在确定探究主题的前提下,让同学们自行收集与探究主题相关的材料,加入到教学的准备中来,使得学生参与的兴趣更高,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的目的。例如,《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课,需要用到很多的牛奶盒、饼干盒和其他的包装盒,课前可以让同学们收集自己喝过的、吃过的饼干盒和身边能找到的包装盒,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在教学的时候,拿他们的物品当作探究的材料,激发他们思考我们在买物品时为什么会选择这种物品?是因为价格还是其他原因选择这种品牌的物品?由于教学的材料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能更好地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使用材料,发挥材料的思维促进作用

1. 明确材料的使用目的,发挥材料的思维载体作用

在探究活动前,教师把活动材料交给学生进行探究,不但要明确目的,还必须让学生明确使用这些结构性材料的使用目的和要求,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材料的思维训练作用。如果没有明确目的和要求,使用材料不仅漫无目的,连材料存在的意义都无从说起。例如,在执教《了解空气》一课中,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塑料袋,在简短的引入后,老师发给学生塑料袋感受空气的存在。然而,因为老师没有提出明确的问题、为什么要使用塑料袋,导致学生拿着塑料袋不停地装空气,玩得不亦说乎,却不知道要干什么,一头雾水,失去了材料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再如,《磁铁》一课中,同学们一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的磁铁,就兴奋、迫不及待地摆弄起来,却不知道拿这种材料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在探究磁铁之前,老师明确地提出本次使用磁铁来进行探究的要求和问题,确定探究的目的,除了发现磁铁能够吸住铁一类的物体的性质之外,还能发现磁铁的哪些性质,看哪个小组能发现最多磁铁的性质,然后组织交流玩法和发现的问题,再进行观察和讨论。这样就既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同时又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做拓展性的探究,材料的思维训练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将材料操作与思维发展相结合,完善学生的认知图式

在科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很难用语言的描述来让学生明白的内容,像种子的结构,眼睛如何看到物体等等,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善于通过材料将学生的隐性思维可视化,逐步转变学生的前概念或迷思概念,完善他们的认知图式。例如,对于一个小小的种子如何变成一棵参天大树,不少学生总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事情,有的学生认为可能有魔力在里边,有的学生理所当然地说种子当然是长成树,不会长成其他的生物。为了让学生充分地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可以首先让他们猜想和用图画表达自己的看法,猜测根、茎、叶是由哪些部分生成的,然后给他们准备好浸泡相同时间的绿豆或者红豆,进行解剖和实物观察。接着,进行种植活动,学生他们注意记录各个阶段各个部分的变化是怎么样的,根、叶、茎分别是由哪一个部分生成的,并与刚开始的猜想比较一下,反思自己的原有观点哪些是错的,哪些是需要完善的。由此,学生明确地理解了种子是怎样变成树的,通过实物观察和探究记录,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发挥了材料的价值。

3. 优化材料层次性的组合,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材料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探究的方向,决定了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走多远。科学教学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之外,更希望通过探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材料的选取和呈现中,要有效组合同种材料、不同材料的组合使用,使得所选材料为探究服务,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例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为了更好地让当前探究目标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发生联系,在材料准备时,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组合的材料来实现:首先通过呈现大小、轻重、种类都不同的材料,像泡沫、铅笔屑、回形针、橡皮、小石块、卡纸、塑料球、空牛奶盒、牙签等,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他们的原有认识:大的物体会沉的观点相矛盾;其次呈现大小相同但重量不一样的四个塑料球,从观察球的沉浮中得出认知判断;再次呈现重量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四个塑料球,由此逐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在探究中产生认知冲突,在解决这些冲突的过程中实现思维水平的发展。

三、结语

新课程理念指出,探究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途径,也是学习的目标。学生通过对活动材料的操作和思考,不仅能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还能促进探究中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整体探究能力表现。因此,要使探究实验取得预设的效果,探究材料的筛选非常重要。教师应该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力求选择具有启发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结构性材料,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参与实践,促进学生概念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邱 丽endprint

通过科学探究促进儿童对科学的理解,特别是发展科学思维及探究能力,是当前科学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众所周知,要使探究活动取得预设的效果,最大程度地实现材料的辅助功能是有效开展探究教学的重要前提。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材料的使用却出现了泛用或者滥用的情况,很多时候教师是“为准备而准备”材料,没有充分发挥材料原有的功效。

一、重视材料的选取,挖掘材料的探究价值

1. 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选取具有探究价值的材料

科学课程作为一门启蒙课程,力求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物体、从自身进行观察。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观察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开始,不断地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逐步地引导学生感受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在此过程中不断地促使学生逐渐完善、扩大和改变认知图式,促使学生把前概念逐步更正、推翻、生成科学概念,丰富科学知识视野,促进学生观察表达和归纳推理等各项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把校园、生物园变成引领学生走入大自然、发现大自然奥秘的探究乐园,寻找大树下有多少种生物?每一种树叶的形状是否相同?为什么有的花草要经常浇水、有的却不能经常浇水……这都是学生容易找到,但平时却没怎么注意,或者注意到了,却没有系统地去观察的材料资源。通过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取和利用材料资源,一步步引领学生走入探究之门,这更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2. 选择结构性材料,兼具发现和探索的可能性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以保证活动过程的可探索性。所谓“有结构”的材料,指的是活动材料应该能蕴含着探索和发现的可能性。或者说,要将科学原理充分蕴藏在材料和对材料的探索中。例如,《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的结构性材料既要有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已经确定知道是导体和绝缘体的材料,包括铁线、铝、铜、木块、直尺、石头、玻璃、纸巾和橡皮擦等,也要有学生不易分辨的,如:剪刀一类的由导体、绝缘体共同组成的材料,由此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同时,要提供种类丰富的导体,包括金属类的和非金属类的导体,如:铅笔芯之类的材料,来丰富导体的种类,以此来丰富学生对导体种类的认识,更好地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索,使得学生对于导体的概念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提供丰富材料的情况下,利用结构性材料兼具发现和探索的可能性,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探究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探究。

3.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材料准备的环节

科学课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探究所需的材料都是老师精心准备和收集的。然而,有时候教师预设的材料会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无从下手,或者提供的材料不足以引起他们探究的兴趣,又或者因为是外界加入并不是学生自己想探究的,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这些情况都会使材料失去应有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在确定探究主题的前提下,让同学们自行收集与探究主题相关的材料,加入到教学的准备中来,使得学生参与的兴趣更高,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的目的。例如,《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课,需要用到很多的牛奶盒、饼干盒和其他的包装盒,课前可以让同学们收集自己喝过的、吃过的饼干盒和身边能找到的包装盒,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在教学的时候,拿他们的物品当作探究的材料,激发他们思考我们在买物品时为什么会选择这种物品?是因为价格还是其他原因选择这种品牌的物品?由于教学的材料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能更好地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使用材料,发挥材料的思维促进作用

1. 明确材料的使用目的,发挥材料的思维载体作用

在探究活动前,教师把活动材料交给学生进行探究,不但要明确目的,还必须让学生明确使用这些结构性材料的使用目的和要求,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材料的思维训练作用。如果没有明确目的和要求,使用材料不仅漫无目的,连材料存在的意义都无从说起。例如,在执教《了解空气》一课中,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塑料袋,在简短的引入后,老师发给学生塑料袋感受空气的存在。然而,因为老师没有提出明确的问题、为什么要使用塑料袋,导致学生拿着塑料袋不停地装空气,玩得不亦说乎,却不知道要干什么,一头雾水,失去了材料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再如,《磁铁》一课中,同学们一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的磁铁,就兴奋、迫不及待地摆弄起来,却不知道拿这种材料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在探究磁铁之前,老师明确地提出本次使用磁铁来进行探究的要求和问题,确定探究的目的,除了发现磁铁能够吸住铁一类的物体的性质之外,还能发现磁铁的哪些性质,看哪个小组能发现最多磁铁的性质,然后组织交流玩法和发现的问题,再进行观察和讨论。这样就既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同时又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做拓展性的探究,材料的思维训练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将材料操作与思维发展相结合,完善学生的认知图式

在科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很难用语言的描述来让学生明白的内容,像种子的结构,眼睛如何看到物体等等,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善于通过材料将学生的隐性思维可视化,逐步转变学生的前概念或迷思概念,完善他们的认知图式。例如,对于一个小小的种子如何变成一棵参天大树,不少学生总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事情,有的学生认为可能有魔力在里边,有的学生理所当然地说种子当然是长成树,不会长成其他的生物。为了让学生充分地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可以首先让他们猜想和用图画表达自己的看法,猜测根、茎、叶是由哪些部分生成的,然后给他们准备好浸泡相同时间的绿豆或者红豆,进行解剖和实物观察。接着,进行种植活动,学生他们注意记录各个阶段各个部分的变化是怎么样的,根、叶、茎分别是由哪一个部分生成的,并与刚开始的猜想比较一下,反思自己的原有观点哪些是错的,哪些是需要完善的。由此,学生明确地理解了种子是怎样变成树的,通过实物观察和探究记录,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发挥了材料的价值。

3. 优化材料层次性的组合,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材料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探究的方向,决定了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走多远。科学教学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之外,更希望通过探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材料的选取和呈现中,要有效组合同种材料、不同材料的组合使用,使得所选材料为探究服务,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例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为了更好地让当前探究目标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发生联系,在材料准备时,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组合的材料来实现:首先通过呈现大小、轻重、种类都不同的材料,像泡沫、铅笔屑、回形针、橡皮、小石块、卡纸、塑料球、空牛奶盒、牙签等,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他们的原有认识:大的物体会沉的观点相矛盾;其次呈现大小相同但重量不一样的四个塑料球,从观察球的沉浮中得出认知判断;再次呈现重量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四个塑料球,由此逐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在探究中产生认知冲突,在解决这些冲突的过程中实现思维水平的发展。

三、结语

新课程理念指出,探究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途径,也是学习的目标。学生通过对活动材料的操作和思考,不仅能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还能促进探究中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整体探究能力表现。因此,要使探究实验取得预设的效果,探究材料的筛选非常重要。教师应该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力求选择具有启发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结构性材料,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参与实践,促进学生概念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邱 丽endprint

通过科学探究促进儿童对科学的理解,特别是发展科学思维及探究能力,是当前科学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众所周知,要使探究活动取得预设的效果,最大程度地实现材料的辅助功能是有效开展探究教学的重要前提。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材料的使用却出现了泛用或者滥用的情况,很多时候教师是“为准备而准备”材料,没有充分发挥材料原有的功效。

一、重视材料的选取,挖掘材料的探究价值

1. 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选取具有探究价值的材料

科学课程作为一门启蒙课程,力求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物体、从自身进行观察。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观察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开始,不断地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逐步地引导学生感受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在此过程中不断地促使学生逐渐完善、扩大和改变认知图式,促使学生把前概念逐步更正、推翻、生成科学概念,丰富科学知识视野,促进学生观察表达和归纳推理等各项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把校园、生物园变成引领学生走入大自然、发现大自然奥秘的探究乐园,寻找大树下有多少种生物?每一种树叶的形状是否相同?为什么有的花草要经常浇水、有的却不能经常浇水……这都是学生容易找到,但平时却没怎么注意,或者注意到了,却没有系统地去观察的材料资源。通过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取和利用材料资源,一步步引领学生走入探究之门,这更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2. 选择结构性材料,兼具发现和探索的可能性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以保证活动过程的可探索性。所谓“有结构”的材料,指的是活动材料应该能蕴含着探索和发现的可能性。或者说,要将科学原理充分蕴藏在材料和对材料的探索中。例如,《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的结构性材料既要有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已经确定知道是导体和绝缘体的材料,包括铁线、铝、铜、木块、直尺、石头、玻璃、纸巾和橡皮擦等,也要有学生不易分辨的,如:剪刀一类的由导体、绝缘体共同组成的材料,由此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同时,要提供种类丰富的导体,包括金属类的和非金属类的导体,如:铅笔芯之类的材料,来丰富导体的种类,以此来丰富学生对导体种类的认识,更好地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索,使得学生对于导体的概念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提供丰富材料的情况下,利用结构性材料兼具发现和探索的可能性,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探究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探究。

3.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材料准备的环节

科学课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探究所需的材料都是老师精心准备和收集的。然而,有时候教师预设的材料会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无从下手,或者提供的材料不足以引起他们探究的兴趣,又或者因为是外界加入并不是学生自己想探究的,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这些情况都会使材料失去应有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在确定探究主题的前提下,让同学们自行收集与探究主题相关的材料,加入到教学的准备中来,使得学生参与的兴趣更高,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的目的。例如,《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课,需要用到很多的牛奶盒、饼干盒和其他的包装盒,课前可以让同学们收集自己喝过的、吃过的饼干盒和身边能找到的包装盒,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在教学的时候,拿他们的物品当作探究的材料,激发他们思考我们在买物品时为什么会选择这种物品?是因为价格还是其他原因选择这种品牌的物品?由于教学的材料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能更好地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使用材料,发挥材料的思维促进作用

1. 明确材料的使用目的,发挥材料的思维载体作用

在探究活动前,教师把活动材料交给学生进行探究,不但要明确目的,还必须让学生明确使用这些结构性材料的使用目的和要求,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材料的思维训练作用。如果没有明确目的和要求,使用材料不仅漫无目的,连材料存在的意义都无从说起。例如,在执教《了解空气》一课中,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塑料袋,在简短的引入后,老师发给学生塑料袋感受空气的存在。然而,因为老师没有提出明确的问题、为什么要使用塑料袋,导致学生拿着塑料袋不停地装空气,玩得不亦说乎,却不知道要干什么,一头雾水,失去了材料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再如,《磁铁》一课中,同学们一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的磁铁,就兴奋、迫不及待地摆弄起来,却不知道拿这种材料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在探究磁铁之前,老师明确地提出本次使用磁铁来进行探究的要求和问题,确定探究的目的,除了发现磁铁能够吸住铁一类的物体的性质之外,还能发现磁铁的哪些性质,看哪个小组能发现最多磁铁的性质,然后组织交流玩法和发现的问题,再进行观察和讨论。这样就既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同时又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做拓展性的探究,材料的思维训练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将材料操作与思维发展相结合,完善学生的认知图式

在科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很难用语言的描述来让学生明白的内容,像种子的结构,眼睛如何看到物体等等,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善于通过材料将学生的隐性思维可视化,逐步转变学生的前概念或迷思概念,完善他们的认知图式。例如,对于一个小小的种子如何变成一棵参天大树,不少学生总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事情,有的学生认为可能有魔力在里边,有的学生理所当然地说种子当然是长成树,不会长成其他的生物。为了让学生充分地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可以首先让他们猜想和用图画表达自己的看法,猜测根、茎、叶是由哪些部分生成的,然后给他们准备好浸泡相同时间的绿豆或者红豆,进行解剖和实物观察。接着,进行种植活动,学生他们注意记录各个阶段各个部分的变化是怎么样的,根、叶、茎分别是由哪一个部分生成的,并与刚开始的猜想比较一下,反思自己的原有观点哪些是错的,哪些是需要完善的。由此,学生明确地理解了种子是怎样变成树的,通过实物观察和探究记录,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发挥了材料的价值。

3. 优化材料层次性的组合,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材料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探究的方向,决定了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走多远。科学教学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之外,更希望通过探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材料的选取和呈现中,要有效组合同种材料、不同材料的组合使用,使得所选材料为探究服务,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例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为了更好地让当前探究目标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发生联系,在材料准备时,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组合的材料来实现:首先通过呈现大小、轻重、种类都不同的材料,像泡沫、铅笔屑、回形针、橡皮、小石块、卡纸、塑料球、空牛奶盒、牙签等,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他们的原有认识:大的物体会沉的观点相矛盾;其次呈现大小相同但重量不一样的四个塑料球,从观察球的沉浮中得出认知判断;再次呈现重量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四个塑料球,由此逐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在探究中产生认知冲突,在解决这些冲突的过程中实现思维水平的发展。

三、结语

新课程理念指出,探究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途径,也是学习的目标。学生通过对活动材料的操作和思考,不仅能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还能促进探究中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整体探究能力表现。因此,要使探究实验取得预设的效果,探究材料的筛选非常重要。教师应该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力求选择具有启发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结构性材料,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参与实践,促进学生概念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邱 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磁铁导体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汽车电线用导体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应用自适应交叉近似算法快速计算导体RCS
科学拔牙
双导体系统电容的计算
相对论速度下导体杆内的动生电动势
衰落的科学